抗战期间昆明北郊农村影像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8091 浏览:32401

初进龙年,读的第一本书,名字叫《龙头一年》.《龙头一年》,调查者石璋如,编辑者石磊,台湾“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2007年出版.

开年读这本书,一是因为书的内容很有意思,也很好看,二是因为刚刚购得,迫不及待,似乎顺便还讨个好口彩.

这是一本生动有趣的历史影像文献集,说它“好看”,因为这本总共443页的书中,竟收录了351张颇为珍稀的历史照片,而且一帧一页,非常清晰明白.在这个整个人类阅读习惯都越来越倾向可视影像的“读图时代”,351张影像清晰、著录明确可靠的历史照片,真的“很给力”.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书的内容很珍贵,编排得也很见学术功力.


该文来源 {$getarticleurl}

龙头是个地名,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北.《龙头一年》这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抗战期间昆明北郊的农村.

书分六大部分:一、龙头村与龙泉镇,二、农业,三、手工业,四、岁时祭仪,五、生命礼俗,六、新移民.每部分先以文字提纲挈领、简明扼要地概述相关内容,随即以一幅幅珍贵清晰的照片,将70年前的历史画卷形象生动地铺展在读者面前.

据书的前言介绍,书中照片的涵盖地区,并不仅限于龙头一村,还包括了附近的棕皮营、瓦窑村、竹园村、松花坝、龙盘江等昆明北郊龙泉镇一带的其他村落,其内容则涉及包括插秧、灌溉、石匠、铁匠、食品、窑业、民俗、建筑等生产和社会活动.

书中,图1至图37是介绍龙头村概况和当地居民的照片,街道、集市、学校、学生、村民,包括少数民族居民.我们可以看到村口的过街楼、龙泉小学校墙上的国民党党徽,以及穿着童子军制服的男女小学生.

从图38至图131,近百帧的历史照片,生动具体细致地记录了龙头村从年末挖沟放水,初春平整田地、育秧、插秧,夏天施肥、拔草等一直到秋收冬藏,一年四季农业生产中的每一环节,农民是如何劳作,使用什么农具、牲畜.特别有意思的是,图116至图118的“淘麦子”.与北方麦子收割之后用“扬场”方式去除杂质不同,龙头村的人们是通过河边淘洗的方式,将麦子洗净,并去除残渣和未成熟的颗粒.

龙头村及其附近地区的手工业,包括陶瓷器的烧造、建房、草编,以及造酒等.图132到图218,把龙头附近手工各业的生产过程、技术水平,甚至经营方式,都以影像的方式做了极详细的记录.例如龙头附近窑口陶瓷的制造过程,乃至窑的结构、使用的燃料等,都有照片为证.

“岁时祭仪”和“生命礼俗”两部分共有79帧照片,记录了当地一年四季的节日礼仪及婚丧嫁娶等风俗民情.读者既可以看到哥哥背妹妹上花轿的喜庆场景,也可以看见女巫师“灵魂附体”的现场镜头.这些无疑都是社会学和民俗学极好的学术资料.

该书虽定名为“龙头一年”,但书中的照片并非都拍摄于同一年份,而是1938-1940年间陆续拍摄的,但照片记录、表现的确实是一年四季的生产和生活情景.编著者认为从学术的角度观察,人类的社会生活是以一年为单位,周而复始,重复循环.因此这里的“一年”,实际上已远非原来意义上365天的时间单位,而成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代称.

特别值得介绍的是该书的编纂者.书上署名的一位是“调查者”石如璋,一位是编辑者石磊.石如璋,对中国考古学稍有了解的人大概都听说过这个名字,中国商周考古的大家,当年殷墟考古发掘的重要成员,直至百岁还在伏案工作.石老先生生前是台湾“研究院”的院士、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龙头一年》是他著作等身的学术人生中最后一部著作.编辑者石磊是石璋如的哲嗣,一位民族学学者.

除了考古以外,石如璋一向对调查民间手工艺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抗战时期以傅斯年为所长的史语所搬迁到龙头村工作以后,他便仿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的榜样,与该所同事、著名考古学家梁思永,共同组织了一个“天工学社”,开始对当地手工业的情形展开调查.虽然天工学社从始至终只有他们两位成员,但这并没有降低他们的兴趣和工作热情.

60多年以后,当我们再看到这些照片,并深切地体会到照片记录的历史内容及其包含的学术价值时,不能不由衷地佩服这些学术大家的眼光.如果再考虑到国难当头、颠沛流离的时代背景和他们当时所处的境遇(第六部分“新移民”,记录的就是史语所同事的工作、生活情形),更增添了无限的敬佩和感激.史语所将此书列为“史料丛刊”之一种公开出版,也是深解作者之意.其实,“一切影像都是史料”,但愿我们能不辜负作者当年的一片苦心,让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史料发挥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审

(本文编辑 宋文佳)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