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3-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579 浏览:134206

摘 要  项目教学法是目前培养应用型人才常用的方法之一,大多数高校都在将教学模式向任务和项目引领型靠近,目的就是更好的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而校企合作是现在发展和建设特色专业、扩大招生就业的有效途径,让两者结合起来,可以在更加有效地解决高校实习、就业难题的同时,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关 键 词  校企合作 项目教学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在全球化发展步伐加快的今天,科技与经济的相结合不仅可以促进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更可以加快科技创新的速度.通过科技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众多企业现在应对多方面竞争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高校作为科学技术的孕育地,自然而然成为了企业首选的合作对象.

校企合作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并非是近期新兴的一种合作模式,早在20世纪中叶,美国等科技水平发达的国家就提出了提升本国工业的竞争力而加强了工业界与学术界的合作,并积极通过相关政策法规来促进产学研合作.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也逐渐通过立法来促进产学研合作,保护产学研的合作成果.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全球化视野的不断扩深.这种运行机制越来越多地将企业与高校结合在一起.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许多学校都面临着学生多样化,学习能力下降的问题.为此,许多高校都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到组织运营体制等方面对本科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近几年,教育部强调要在实践教学、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双证”制度、“订单式”培养等各方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其中,“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仅能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思路,并能增强专业对口性.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是课程体系建设,因此课程体系设置注重以职业需要为主线,根据社会对职业的新要求进行相应调整,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能力一一对应,将学科教学转化为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的创新有多种模式,与企业建立深度联系,既可以为学生实训提供平台,也是企业经营生产的平台,同时也可以将企业经营实践作为理论探索的案例,将产学研紧密地结合起来.

“项目”是在一定的时间和预算内,通过一个明确的目标或目的将一系列的相关联的活动结合在一起,并依规范完成.项目教学模式是近年来高等教育在转变教学理念过程中引入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基于校企合作的项目教学法正是将两者的优势更大限度的进行了发挥.这种方法可以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到的书本知识很好地与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结合在一起.

项目教学法的雏形产生在16世纪欧洲,慢慢被越来越多的国家认可并不断创新,完善.

在我国目前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理念和操作方法逐步得到了人们的认可.应用比较广泛的是职业院校和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本科院校.当面对企业丰富的资源和强烈的合作意向以及改变教学手段、方法的迫切需求,如何有效地利用资源是很多高校决策者们要思考的问题.现今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将资源进行整合.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来完成学校的教学改革.利用企业的项目资源来丰富学校教师的教学经验,并结合项目教学,利用学生资源更好地为企业怎么写作,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目标.

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可以通过项目的导入和运行不断地收集信息,总结经验并将这些信息应用在后期的教学过程中,如图1所示.

对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在实践的过程中应该要做到以下事项:

(1)课程整合.传统的课程制定是由学校单方面设定,为了完成规定的学分要求,有些课程设置出现了重复,次序混乱颠倒等问题.课程内容通过任课教师完成教学大纲的编写来设定,而这一过程多数都依照现有教科书来完成.课程内容过于枯燥、单调,同一内容甚至可能出现在多门课程中.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学校会根据企业提供的项目资源进行课程的设置,并整合教学计划,调整教学大纲.以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为目的,删除掉有些课程中出现的重复以及无关紧要的专业知识,而加进与企业实际项目有关且必需的专业知识,从而使课程之间的连贯性加强,学生能够在有限的大学时间内得到更多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2)加强师资力量.现在很多高校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没有充足的教师资源.有的学校教师短缺,导致教师的时间都被迫用在上课、备课上,无心创新教学方法.有的学校教师多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理论直接来自于书本,不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这些都导致了校企合作的项目教学法停滞不前.所以,只有较好地整合教师资源,让教师多与企业接触,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根据项目需求组合教师团队.不但可以增强师资力量,也有利于项目教学法的更好开展.

(3)校企合作实施项目.在项目教学法实施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和企业的实际需求选择大小适中的项目,并且明确学校和企业的各自责任.让学生明确项目的来龙去脉,充分了解项目的任务和目标.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学生只有全程参与了项目的启动,实施和收尾才能更好地进行信息的反馈,帮助学校收集更多的案例信息,改进后续的教学工作.

当然在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组织之间进行合作势必会存在较多的问题与难点.

(1)项目的呈现与分析.如何在企业众多的资源中选择适合学校应用的项目,是项目教学法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之一.同时,由于课程不可能全部在企业的实际工作环境中完成.设置场景,让学生在模拟的环境下完成项目是项目呈现的难点.同时,详尽的项目任务书是引领项目正确完成的依据.但对于学校的教师而言,无疑增加了大量的额外工作量.

(2)项目中的小组教学.为了更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实施项目教学法,很多老师选择了为学生进行分组来完成项目的形式.但小组的划分原则会影响每一名学生在项目中所学知识的多少.而且也会让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流于形式.很难收到有效的反馈与评判.小组中的有些成员会出现“等、靠、要”的思想,应付教师布置的项目教学任务.而另外一个极端表现是小组讨论变成了个别表现出色的学生的“舞台”,学生很难平均得到锻炼的机会. 综上所述,一个良好的项目教学的开展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适中、合理的小组划分.当教师在对小组成员进行划分的时候,应该首先想到要怎么样合理地分配小组成员,才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今后的项目进行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充分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特点和个性.当然这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所以较好地分组应该在课外的时间来完成.

另外小组的人数过多和过少也都是影响小组能否顺利进行项目学习的因素之一.过多的小组成员会导致小组中学生凝聚力不强,小组内部出现新的小组的情况.并且弱势的学生往往容易被忽略,甚至实施项目所需的资源不够分配.而小组人数过少又会导致任务量大,学生无法完成等情况.所以合理的分组应该是在综合考虑到项目所需资源和学生的总数之后进行划分,一般5人左右较为合适.


(2)巧妙的教师引导.巧妙地提问导入性的问题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进入到项目的状态环境下.教师此时的职责不再是重复课本上的知识,而是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不断进行探究式的追问.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加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掌握更多的知识.

(3)真实的项目进展记录.在布置好项目的分工之后,教师还应该为每一组成员规定“权利”角色.例如选择一名同学作为项目小组的组长.由他来进行项目的总体把握,控制项目进行的时间,但必须提前声明的是组长与其他组员的权利是均等的.角色的划分可以让小组中的成员按照自己的特长来进行工作的分配,确保每一位成员都能得到锻炼的机会.并且要将项目的进展进行完整的记录.形成项目进度表,这是对小组成员工作的一种监督,也是一种促进,并且可以作为教师日后进行成绩评定的依据.

(4)及时、有价值的反馈.对于小组成员在项目进行过程中的方向的掌控,教师要起到监督、引导的作用,同时也要在这一过程中及时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以便当项目的方向出现偏差的时候可以及时进行更正.同时,每一个项目在结束之后都要保存到案例信息库中,从学生的反馈中提炼经验是项目教学法必不可少的工作.

(5)优秀项目成果的展示.对于学生完成的项目成果,教师要将优秀的成果进行展示.并且与企业进行交流,这不仅是对学生的一种鼓励,也是与企业进行沟通的工具.请企业检验学生的项目成果是否符合质量标准,企业也可以从中得到信息反馈,互动交流,共同提高.

(6)有效、合理的项目评价.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不仅是对学生完成工作的有效检查,对于促进学生学习进步也有较大的帮助.而评价的标准并不能仅仅依靠学生项目完成的最终结果,应该进行多元化评价体系的构建.包括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小组之间互评等,还可以请企业的专家来进行项目的评价,并且给出专业的建议,这样可以公平、有效地综合考察学生的全方位能力.

关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项目教学法的构建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对于不同的课程,不同的专业在进行项目教学法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应该进行区别对待.使得项目教学设计更加完善,结构更加优化,教学形式更具有迁移性.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