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的社会能决定语言多元化吗?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67 浏览:16394

据2002年8月28日《文汇报》载,国家语委语言应用研究所调查数据显示,当代汉语每年出现1000个左右的语言性新词语.也就是说.平均每天就有3个新鲜词语出现.例如,克隆、CBD、美眉、埋单等等.对于这些新词应不应该得到整个汉语家族的承认?专家们意见不一.而其中有的专家认为,“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元化的语言文字.”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大为不妥.不错.新陈代谢是宇宙不可抗拒的规律.语言现象也不例外.社会实践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方面事物的新陈代谢,必然需要语言(包括词语)方面的新陈代谢.然而,“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并不能决定语言的新陈代谢也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为什么?

第一,历史地看,语言虽是多元的,又是统一的,而且多元趋向于统一.众所周知,语言在本质上是一种表达思维的交际工具或手段.思维是全人类的,而语言在历史上的表现却是全民族的.就这两者比较而言,前者是一元的,后者是多元的.然而,就某一民族内部来说,语言又是面向全民族成员的,必须是一元的,而不是多元,即使是多元的,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趋向一元.以汉语发展为例,由过去的多种语音发展到现代汉语的以北京语音为标准语音,由过去的各种各样的方言,发展到现代汉语的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方言,由文言发展到现代汉语的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由对建国前的外来词、新造词的无序,发展到建国后的对外来词、新造词的规范有序,造成这种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需要促使中华民族对其交际的根本方式产生了越来越简单而且必须明白易懂的需要.正因为如此,不但使汉族成员交流起来越来越统一、规范和易懂,而且也成了各兄弟民族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重要性工具.从发展眼光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是最主要的推动力,各民族也将融合与消失,其多元语言必将与全人类思维的一元性统一起来,而趋向并最后统一于一元.这一点我们从今天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带来的英语热和部分国家的汉语热看出了动向.诚然,今后全人类随着经济、文化的交往究竟选择那种语言作为语言的一元化代表,现在无从预见;但用一元化的语言来表现人类一元化的思维,现在已露端倪.因此,以我国今天经济、思想、文化多元是推断不出语言也是多元的.相反,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却越发需要语言的约定俗成式的规范和统一,从而使运用现代语言的人都能理解、接受和遵守,进而方能使语言成为所有使用者的共同的交际工具.

第二,语言就其本质来说不允许多元.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人们选择出来的作为社会中最好的最有效的超越特定时空的交流思想的工具或方式,因而成为人们迄今为止的根本性的交际方式.语言这个交际工具的最大功能是:它可以使人们能够相互了解并调整他们在人类活动的一切范围中(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中或者包括复杂的社会生活和简单的日常生活中)共同工作.没有社会成员熟悉的共同语言,社会成员就不可能调整人们在同自然界、社会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就不可能在社会活动中获得成就,因而就不可能有社会本身的存在和发展.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发展中,人类为什么最终采取了用语言作为表达思维的根本交际方式?因为它较之于其它方式具有这样两个紧密相联的特点:这就是它能更加明白易懂和超越特定时空地表达人们的意识、思想成果.明白易懂的思想交流极为必要,人们具有了思想或创新思维成果,在实质上不是为了孤芳自赏,而是为了与他人或社会交流、交际,是要让他人或社会了解的.既要交流、交际,表达这内容的方式,就要明白易懂而不能多元.否则,就会影响人们之间的思想交流,各成员也就协同不起来一致的行动.诚然,明白易懂、超越特定时空的语言,因不同历史时代提供的不同物质条件或社会主体的需要而显出相对性,例如,中国未发明造纸术时,只能产生主要为统治阶级及其知识分子怎么写作的文言文.但随着时代提供的物质手段的先进、丰富和实践主体的需求,语言的明白易懂、超越特定时空的特点的绝对性是越来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就是中国“五四”后为何提倡白话文、提倡通俗易懂文风以及建国后国家对汉字实行拼音、简化并对汉语不断规范的根本原因.


第三,语言怎么写作的对象从根本上说是社会全体成员或者是社会的大多数成员,而不是极小部分成员,因而也不应该多元.语言怎么写作的对象是与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本质相联系的.语言既是人们表达思维的根本方式,因此,语言的怎么写作对象只能是全体社会成员.诚然,这全体社会成员因时代、地域之差别具有相对的意义,而且社会又存在着越来越细的社会分工,于是有所谓隔行如隔山的俗语,但不管哪种语言,其怎么写作的对象在本质上都应面对着全体成员;而且,隔行不隔理,只要下功夫寻找让大多数社会成员理解的语言表达方式,还是能找到的.然而,自从社会划分阶级、阶层或各种其它团体后,阶级、阶层、各团体,因其利益、思想、心理、风尚和道德原则不同,往往会影响语言.它们把自己专门新造或搬用的词语加进语言中去,有时也对同一个词语有不同理解或对某一浅显语义故意用些深奥、生疏语词形式.于是形成了只在某一阶级、阶层、团体的狭窄范围中通用或只被少数人理解的“习惯语”、“同行语”和“晦涩语”等等,进而形成了语言的多元现象.由于习惯语、同行语、晦涩语所呈现的的语言多元形式,在语言中所占数量极少、而且没有独立的语法规则,因此,生命力并不久长.往往因某种社会制度的更易而更易,阶级、阶层、团体的消失而消失.“语言一离开这个全民立场,一站到偏爱和支持某一社会集团而损害其他社会集团的立场,它就会丧失自己的本质,就会不再是人们在社会中的交际的工具,就会变成某一社会集团的同行语而退化下去,以致使自己消失.”换言之,习惯语、同行语、晦涩语等只是全民的民族语言的支派,没有任何语言的独立性,因而它们决不能排挤民族语言并代替民族语言,并且也注定不能发展成独立的语言.反之,适应并怎么写作于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的词语和语法规则,则不因某个阶级、阶层、团体的消失而消失.而且这为社会全体或大多数成员怎么写作的语言,会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制度的先进而得到充分或较充分的体现和发展.因为发展的生产力、先进的社会制度是与社会绝大多数成员利益一致的,因此,与这发展的生产力和先进社会制度相适应的语言,也必须努力为大多数社会成员怎么写作,而不能为某些狭窄圈子内的/j嘟分成员怎么写作.这里的“努力”,是因为此时社会成员还划分为不同的阶级、阶层和其它团体,有这些不同团体存在,语言为全体成员或大多数成员一视同仁地怎么写作,就只能是渐进式的,但语言的发展必然要冲破习惯语、同行语和晦涩语的狭窄圈子,走向为全体成员怎么写作,这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当然,语言为全人类一视同仁地怎么写作,这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今天,在我国,尽管社会还分为阶级、阶层和其它团体,但由于我国本质上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社会,而这个社会主义社会,在经济体制上采取的是市场经济,在政治、道德的最高价值取向上采取的是为人民怎么写作;这个社会主义社会,在国际背景上又正处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时期,因而也是各民族经济、文化大交流的时代.基于国内、国际的这些历史条件,任何人在表达其思想或思维成果时都必须首先想到如何能使人民群众(中国社会的大多数成员)晓得.在表述自己思想或创造性思维成果时,不能总是在自己的狭窄圈子内说些习惯语、同行语、晦涩语、泊来词,冷僻话,专为几个或某些悦己者怎么写作.因为这样做,在今天发展着的中国已不适宜,在今天发展着的世界,也即将不适宜.

注释:

[1]斯大林.马克思主义和语言学问题[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

(作者单位:辉南县第七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