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

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440 浏览:118199

摘 要 :体育场地设施的匮乏是制约社区体育发展的瓶颈,应充分利用分布在社区中相对集中的学校体育资源.在目前的条件下,实现学校体育资源的整合及社会共享,对缓解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关 键 词 :社区体育;学校体育;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8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08-1094-02

1学校体育资源的专属性与公共性

与其他国家比较而言,我国的学校系统具有较高的公共性.但是,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学校公共性特征却没有表现出来,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以条块分割为标志的、部门所有的办学体制和管理机制导致学校资源具有浓厚的专属性,使学校自成体系、封闭办学.由于条块分割,即由“部门”设立学校并对该学校享有资源的支配权和使用权;设立者只对特定的群体负责,使受教育的对象有着明确的指向性,其他“部门”及其对象很难以利用其教育资源.因而,学校的公共性实际表现为部门专属性,是相当有限的公共性.

由于学校不具备其他社会机构和社会成员利用其资源的制度和机制,学校缺乏允许社会利用其体育资源的共享意识和怎么写作体制,学校的隶属关系和特定的功能,使有限的体育设施仅为体育教学怎么写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应属特权机构.学校的公共性得不到充分体现,降低了学校体育资源的效益.在学校体育资源处于封闭状态下,学校体育资源的共享很难实现.

因此,发展社区体育需要重新审视学校资源的专属性与公共性的关系.我国的学校无论政府拨款,还是企业及行业部门投资,本质上都是纳税人纳税行为的公共体现.学校只归某个部门所有,只向某个特定的群体负责,是学校公共性的悖离.学校体育改革、社会体育改革都存在制度创新问题,以便协调新的利益关系.受公共性制约,学校体育资源虽属学校设立者所有,但同时也属于社会所有,提供的体育怎么写作应当能够覆盖甚至超出设立者自身的体育需求.这个公共性不是仅停留在性质判断,同时应表现为现实的学校体育资源使用行为的社会化,应当为广大社会成员自身的、直接的体育需求提供怎么写作.为此,需要打破学校部门所有,甚至是学校自身所有的误区,将学校的公共性更多地体现为社会性;要求现有的学校体育资源使用制度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变学校体育资源的专属性和封闭性也就成为体育改革的必然选择.

2社区体育资源的匮乏与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改革体育体制,为实现体育资源共享提高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率,20世纪90年代中期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都对现有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做出明确规定.尤其是近年来,以社区为基点的打破计划经济形成的条块分割的状况有了很大改变,但社区体育进一步发展,能否使体育资源得以重组仍是十分重要、复杂和困难的,这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其中,能否实现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之间的资源共享是一个十分迫切和现实的问题.

社会体育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受资金、体育场地设施供给程度的制约和限制.我国的体育场地施资源又主要集中在学校.目前我国各类学校的场地设施占我国体育场地的67.17%.学校体育场地大都靠近居民区,是方便居民就近健身锻炼的理想场所.因此,促使学校场地设施向居民开放,是目前解决我国群众体育场地不足的有效途径之一.

西方发达国,也是依托学校场地设施开展大众体育活动的.在管理方式上,某一地区所拥有的学校体育设施均由这一地区的体育协会统一管理;居民的体育活动一般以俱乐部为单位组织,由地方协会统一安排各俱乐部体育活动的场地,这就充分保证了场地设施使用的组织有序性及利用率.[2]因此,学校体育资源能否被用于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体育健身需求,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中所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多,底子薄,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发展体育,必须最大限度地提高有限资源的使用效率.目前困扰我国社会体育发展的一个瓶颈因素是经费短缺和资源贫乏.为推动社会体育的发展和满足人们体育健身的需求,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建设一定数量的体育场地设施,而受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城镇拥挤的空间限制,在短时间内是不现实的.同时,为避免重复投资、重复建设,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学校资源更具有现实意义.

所谓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是指社会机构及个人对学校的体育场地、设备、场馆、设施等体育资源以健康为目的的利用.在体育社会化体系中,学校体育资源不应当只是为特定年龄层人的活动的场所.叩开学校封闭的大门,既是社会体育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体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无论高等院校还是中小学,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资源,为满足广大社会成员的体育需求做贡献.

不可否认,与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相比,社会体育的发展相对滞后,主要表现在满足人们体育文化需求的场地设施不足和社会化组织建设以及科学的健身指导重视不够.据统计,自1984年以来,全国用于体育基本建设的投资以每年56.7%的速度递增,最高峰的1992年,用于体育场馆的投资达13亿人民币之多.但这些场馆是为了大型比赛而设计的,所以无论从功能还是从费用上说,一般百姓都无法享用.尽管这些体育场馆的属性,多数或大多数是国有资产;但是,能否向公众免费开放即是个政策问题,也涉及维护和管理问题,主要问题是利益分配机制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场馆的使用效率.如果体育场馆要价太高,令人望馆兴叹.对广大老百姓而言,体育是不间断的参与行为,更需要的是为大众提供与消费能力相适应的公共场馆设施.[3]

3社区在整合学校体育资源中优势与作用

为保障社会体育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使有限的体育资源被充分地利用,目前亟需做两项工作.一方面,需要通过制定政策、法律、制度和相应的措施,改变学校有限体育资源被学校封闭使用的状况,鼓励学校体育资源向社会开放,提高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另一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在制定体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时,应充分考虑如何使资源有效地怎么写作于社会,同时也怎么写作于学生.在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资金,而供给相对不足的条件下,有限的经费投入追求最大的产出是一个基本原则.利用现有的学校体育资源,尽可能多地为社会体育发展创造条件,既符合我国国情,又有利于社会体育发展.

发展社区体育就是对社会体育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在现实的社区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种种矛盾和问题,其核心是体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能否充分利用的问题.因此,整合社会体育资源是社区体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其目标是使社会体育资源的分布符合社区体育发展的需求,使社会体育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整合的具体内容包括:一是对现实社会体育资源的整合.它包括存在于社会中的人力资源、财产资源或者公益资源、市场资源、通过社区建设使它们的配置更趋合理,利用更加充分,作用发挥更为高效:二是对管理资源的整合.管理虽然不是一种现实性资源,但它是一种对事业的发展必不可少并且能间接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运用得好它能够使现实资源增值.因此管理是一种特殊的资源.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理顺现行的管理体制,调整管理结构,使管理的资源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具有这种资产专用性的特征.这种资产使用的效率不高时,将丧失其部分使用价值,而无法改作他用.不可避免地包含一种“不可挽救的成本”或称之为“积淀成本”无法收回.在对不同资产进行协调使用时,不同的机制协调成本也不同.资产的专用性越高,用行政机制进行协调其交易成本会越少.[4]因而,社区在协调学校体育场地、设施这类资产的使用时,可有效地减少交易成本,使资源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将市场经济规律引进体育领域的主要目的是要提高体育资源的使用效率.计划经济体制和条块分割形成了学校体育资源的专属性和封闭性,如今要求在平等和效率的原则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校体育资源的效用,实现社会和学校对体育资源的共享是在体育资源贫乏的条件下,推动和发展社会体育的必然要求.

我国中小学实行地方办学、地方管理,使得中小学面向社区、满足社区成员对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更具有直接性,也为社区在整合学校体育资源提供了可能.社区中小学应当扎根所在社区,为社区怎么写作,使学校成为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和生活知识的中心,成为社区文化生活和体育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就促进学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共享而言,社区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制定相应的政策和鼓励措施加强引导,同时,加强宣传使资源共享真正落到实处.学校也可以共享社会的其它资源.社区内各单位共同出资、出力改善社区内学校的场地设施,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良好条件并保证学校正常的体育教学秩序.这样既可以解决社区居民晨晚练活动场所不足的困难,也改善了学校体育教学和课外锻炼的条件和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从而实现了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和资源共享.[5]

4结束语

在全民健身的热潮中,随着国民体育意识的不断加强和对体育场地设施要求的提高,按照目前我国的国情,还不可能在短时期内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更多的体育场地设施满足如此庞大的人口群的体育需求.因此,必须探索一条挖掘现有场地设施潜力为社会怎么写作之路,使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地向社会开放.我国的学校相对封闭,不仅场地设施资源大有挖掘的潜力,体育专业人才的知识资源在也相当多地被闲置,然而学校一旦和社会融为一体,所发挥的作用将极大推动社全体育发展.因此,充分发挥现有学校体育资源的潜力,实现社会对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96,(1):15.

[3] 王玉珍,等著.资本人格化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