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508 浏览:146278

作者简介:陈婷(1984.9),女,汉,籍贯: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学历:研究生,单位:山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山西师范大学 山西 临汾 041000)

摘 要: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新时代的发展条件下,文化建设被赋予了新的理念,也不断被人们关注着.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继承者对于文化建设的论述入手,重点剖析了加强文化建设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现实意义,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关 键 词 :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现实意义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12-0000-01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继承者关于文化建设的论述

1.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文化概念的理解

虽然在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中,马恩较少使用“文化”概念,但他们对文化的理解却是高屋建瓴.在《哥达纳领批判》中,马克思在批判不问前提地将劳动称为创造源泉的观点时说:“资产者有很充分的理由给劳动加上一种超自然的创造力,因为正是以劳动所受的自然制约性中才产生出如下的情况,一个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任何财产的人,在任何社会的文化状态中,都不得不为占有劳动的物质条件的他人做奴隶.”可见,文化就是指人和自然相对应的社会性关系,在自然状态中只有动物性的生存竞争关系,不会产生剥削压迫的社会性关系.恩格斯认为文化是人类在改造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历史过程中,赋予物质和精神产品全部总和以及人的行为方式以人化的形式的特殊活动.文化包括物质和精神产品本身,但更主要展现的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从社会关系的整体出发,以人的发展的总体过程为目的.造就高度文明的人,就是“培养社会的人的一切属性,并且把他作为具有尽可能丰富的属性和联系的人,因而具有尽可能广泛需要的人生产出来—把他作为尽可能完整的和全面的社会产品生产出来等.”马克思的这一论述,揭示的正是文化的实质、意义和社会目的,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马克思主义文化的理论足以说明文化建设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思想,理论及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文化建设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化的理论与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实践相结合就产生了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内容.1.新主义文化思想是在中华民族文化面临深重危机的情况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了抵御西方殖民文化和本国封建文化的联合进攻,五四运动之后无产阶级文化登上了历史舞台.无产阶级文化的发展迫切需要科学的指导思想,中国人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化理论同中国文化革命的实践相结合,形成了新主义文化思想.新主义文化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2.在中国社会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时,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提出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并将之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程度.精神文明建设就包括教育、科学和文化,其中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就是两个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就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可见,文化建设已经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代表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更加突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紧迫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新时期提出的文化建设理念

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对于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至关重要.指出,必须通过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怎么写作、为社会主义怎么写作的方向,坚持“双百”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我们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来增强全民族文化的创造活力.我们务必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目标迈步.

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新理念.对于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先进文化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它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当代中国要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要有繁荣的经济,更应该有先进的文化.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性.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党的十八大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发展经济,完善法制,而且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而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三,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不仅仅局限于经济的竞争,还有文化方面的竞争.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撞击.在这些文化中,我们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对于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是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汲取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实践证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