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反倾销:企业社会责任在哪里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389 浏览:57220

近年来,携劳动力和原材料的巨大优势,中国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但这种优势主要体现为优势,由此导致中国产品遭受了众多国家的反倾销调查.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等发达国家到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南非、韩国、印度、土耳其、印尼、委内瑞拉、哥伦比亚、乌克兰等发展中国家,都对中国发动了反倾销调查.其中,美国、欧盟、印度和澳大利亚是对华提起反倾销案件较多的国家或地区,这些调查严重影响了中国的出口.在裁定倾销成立案中,中国占总案件的近20%,位于全球之首,成为反倾销最大的受害国.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反倾销,已成为非常严峻的问题.

另一方面,面对反倾销,中国企业还有些不知所措,应诉的少,且仍我行我素,为了争夺国际市场,不惜针对同胞祭起“战”的法宝.事实上,这是我国企业缺乏社会责任的一种表现.推而广之,笔者认为,通过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应对反倾销的一种积极、有效的途径.

增强社会责任,应对反倾销

首先,从外贸发展来看,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对出口企业形成压力机制,加快外贸增长方式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传统的外贸增长方式不但容易引发贸易摩擦,从长期看,也不利于这些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升级,甚至会丧失现有的竞争优势.同时,我国贸易顺差持续多年,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达到了1775亿美元.但是,这种高顺差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我国产品的低价出口赢得的,甚至,这种低价是国内企业相互竞争而来的.比如,纺织品是我国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但也是低价竞争最集中的领域之一,2005年,我国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额达738.9亿美元,但出口排名第一的广东的出口单价却仅为1.19美元/件(套).以这样低的出口,自然而然地会让一些西方国家对中国产生误解.因此,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进一步缓解西方国家对于中国企业的误解,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早日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其次,在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树立中国企业的新形象.长期以来,中国的一些企业不重视信誉,造成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偏见.一些西方跨国公司认为中国的有些商人不讲诚信.有资料显示,中国50%的经济合作带有欺诈性,足见市场交易行为中的信用危机何其严重!如果企业在谋求经济利益的同时能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对社会负起责任,企业就可以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这无疑有助于形成企业长期的、有效的战略利益.特别在国际经营中,企业的社会责任不是企业额外的负担,而是一笔非常可贵的道德资本,是一种信誉投资.

再次,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消除国际社会的“中国威胁论”,树立“中国贡献论”.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对世界贸易格局和产业分工形成了一定冲击.甚至一些与我国传统友好的发展中国家,对我国的经贸扩张都保持着高度警惕,由此而来的“中国威胁论”也不时甚嚣尘上.占领国际市场,既是个策略问题,也是个战略问题,中国企业在寻求外部发展空间的同时,也要统筹兼顾国际市场的接受能力.而强调企业社会责任,有利于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同,对中国的认识从“中国威胁论”转变为“中国贡献论”.


四大社会责任

那么,企业主要的社会责任有哪些呢

与员工分享经济成果是首位的社会责任 做企业有三个层次:一是创造价值,主要是企业内部创新精神的升华;二是维护价值,使企业战略得以延续;三是分享价值,企业股东、员工、消费者分享经济剩余与成功.然而,在中国,维护价值不易,分享价值更难.不少企业经营者不愿与员工共享价值,在这些人看来,核心员工只是高级打工仔,只有奉献的义务,没有分享经济剩余回报的权利.

一些不讲社会责任的企业,对核心员工是这样,对普通员工则是剥夺其正常的休息时间,换取企业利润.一些民营企业无偿占用员工的休息时间,企业员工没有双休日,但企业并没有给员工合理的加班报酬,这些无偿投入直接转化为企业收益.一些不讲社会责任的国有企业则以“改革”为借口,动不动就把员工推给社会,加大了社会的负担.现在,一些国有企业实行员工工龄写断制,几万安抚费就把员工打发,把员工无情地推向市场.这既不是人性化管理,又加重了社会负担.

因此,企业社会责任的首位责任是承认员工的贡献,与员工分享经营成果.不愿意与员工分享经营成果、利润独占,是国内企业经营者与跨国公司的一大差距.

对产品的社会责任是企业的核心责任 出色的产品是企业成功的基准.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产品社会责任的本质:其一,产品社会责任的关键是企业与顾客之间高度信任与和谐的关系.产品的出色,源于企业对顾客的高度责任感――对产品质量一丝不苟,对怎么写作质量精益求精,对顾客诚心诚意;其二,产品的社会责任就是童叟无欺,质价相符;其三,产品的社会责任就是立足于长远,通过脚踏实地、艰苦细致的工作,通过产品品种的不断改进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来创造品牌.但一些国内企业的思维方式是:中国有13亿人,从每人口袋里掏一块钱,就是13亿之多.于是花巨资打广告,没有把更多的资金和精力用在提高产品质量上.结果,这些企业主要不是制造产品,而是在忽悠概念:消费者花掉昂贵的费用主要不是消费使用价值,而是消费忽悠.

如果通过出色的产品实现企业效益,就必须兢兢业业地改进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使消费者获得价廉物美的产品,但这样钱就不会来得那么快;而通过忽悠概念,钱就来得快,短期内企业将爆炸式成长.但消费者很快会发现价值不符,或者发现这些产品根本没有什么效用.结果,这些产品火了一阵子,很快又烟消云散,这是一些企业大起大落的深层原因.

对环境的社会责任是重要的内涵所谓对环境的社会责任,是指企业不只是生产产品,还要对它们产品的原材料负责,而且对于成品之后,怎么样在成品使用周期完了之后,怎么样处理这些成品,也应该负责,也就是从头到尾负责.

当一些企业把有毒废弃物倒入河流中的时候,它们并没有承担由此引起的环境污染的费用.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这样做增大了整个社会的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真实的成本.

对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是目前最大的社会责任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弱势群体问题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长期存在的社会等级关系格局是城乡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根本原因.对农民实行与城市不平等的等级制度、户籍制度与就业用工制度,对人口自由流动的控制,使广大农民陷入结构性的机会不公平状态.如果继续忽视农民对公平待遇和享受保险及医疗的希望,就会扩大城乡差距,进而带来危机.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现有进城农民工1.2亿人,他们主要是来自中西部贫穷的农村地区,2004年全国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为539元,而同期的城镇职工月平均工资是1335元.这组数据意味着,2004年全国因为雇用农民工一项就节省了11462亿元的工资开支,相当于当年中国GDP的8.5%.

其实,对中国经济贡献最大的两个群体:一是备受一些人歧视的农民工群体,另一个群体是以袁隆平为代表的高级知识分子.是他们,以务实的行动改变了中国.他们是对中国经济作出重大贡献、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两个群体.然而,农民工和高级知识分子的待遇长期偏低.改革近30年来,既得利益群体暴富,而农民工还是那么穷,知识贡献者的收入没有真正体现其价值.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就应该增加农民工的待遇,让更多的高级知识分子分享经营成果,真正藏富于民,从而在国民中产生巨大的积极影响.

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五个关键点

那么,当前如何有效地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呢有五个关键点.

第一,政府的引导和推进尤为重要.在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社会责任并不是完全靠企业家自身的觉悟形成的,而是靠市民社会的基础和各种社会运动的推动发展起来的.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指出:“如果企业不尽社会责任,政府一定要强制企业去履行这个责任.”我们应当明白这样一个道理:一个健康的企业不可能在一个病态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同样,一个健康的社会也不会允许一个病态的企业生存和发展.但是在中国,目前既缺少市民社会的基础,又缺乏社会运动的推动,在这样的条件下,政府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就显得更为重要.目前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的审核和评估在供应商中推进,政府基本上没有介入.在向市场经济过渡阶段,政府在领导市场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发挥着主导作用,政府的引导和推进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通过完善激励制度,增强企业家的管理责任.企业社会责任的大力推进,不能仅仅靠呼吁与教育,更重要的是靠制度与文化层面解决.一些人对企业家的人性检测定过分理想主义,认为通过树立无私奉献的典型指引就能使众多的企业家去效法.这只看到了人性效率而没有看到制度效率.社会中,不乏无私奉献者,但毕竟是少数,而且动机各异,想单纯通过精神引导提高社会责任,效果有限.必须认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是在企业家具备了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获得了一定的物质利益的经营过程中升华的.只有获得财富后才能放得下财富,这正是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体现.然而,当前的中国,人们普遍存在两种心理:一是恐慌的心理,农民工的待遇和下岗工人的失业引发人们焦虑不安;二是匮乏的心理,由于激励与约束机制的不完善和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人们物质财富相对缺乏,不足以应对变化莫测的社会.

对国有企业经营者来说,不知资产对谁负责,任期又是不确定的,产权和收益不明晰,就会追求短期利益;民营企业家由于我国在法律上对私有财产产权保护尚有纰漏,这使得民营企业缺乏安全感,缺乏稳定预期,就会选择短期行为.在西方,企业家面临的不确定性来自市场;在中国,不确定性来自产权和收益制度.因此,完善激励与约束的双重制度,改善企业家的产权收益,会催化社会责任的建立.

第三,与国际接轨,建立企业社会责任评价体系.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任何一个企业的评价都是从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来进行的,经济指标仅仅被认为是企业最基本的评价指标,而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多种多样,如道琼斯可持续发展指数、多米尼道德指数等.所以,跨国公司都把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作为实现企业好公民形象的条件,并且将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个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有明确的计划、有专门负责部门、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有可操作的规范化的管理程序.而在中国,对企业的评价仍然停留在经济指标上,这样的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和要求,也不利于中国的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

第四,把社会责任看作是企业发展的新机会.把问题转化为机会是企业管理的精粹所在.德鲁克指出,把社会问题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机会可能不在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怎么写作,而在于社会问题的解决,即社会创新.这种社会创新直接或间接使企业得到利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美国劳工的处境极不稳定,失业率很高,技术工人每小时工资甚至低到一角五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福特公司于1913年提出,他们保证付给每一个职工一天五美元的工资.在此之前,福特公司职工的离职率很高,以致在1912年为了保持一万个工人,必须雇用六万个工人.在实行新的工资水平以后,离职率趋于零,由此而节省了巨大的人工成本.这是一种典型的把问题转化为机会的做法.

第五,克服传统陋习,形成文化氛围.现在,一些煤矿、施工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一些国有企业因为下岗补偿问题引发的劳资纠纷和事件屡见不鲜,一些民营企业也老是出现职业性中毒、职业病、拖欠工资等问题,这些都是短视行为.通过强调社会责任有助于树立这样的观念:企业不只是赚钱的工具,也是承担社会责任的机构;企业不单是商品,更是一个组织,承担“解决就业,创造税收”等社会责任.这样,企业把自己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在社会中就容易实现持续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