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审计质量衡量标准

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670 浏览:16676

[摘 要 ]衡量社会审计质量的高低十分复杂,但又十分重要.视角不同,评价标准就会不同,对社会审计质量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文章认为,从法律角度、社会期望角度和职业标准角度,都可以建立起不同的社会审计质量衡量标准.

[关 键 词 ]社会审计 质量 衡量标准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明了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在这改革过程中,要使市场体系开放和竞争有序,以及资源配置有效和公平,社会审计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社会审计是否真正能够发挥作用,还取决于社会审计的质量.这些年来,因审计质量问题,中国证监会和全国各地财政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屡见报端,说明了我国社会审计质量的提高尚需进一步努力.因此,研究社会审计质量、衡量社会审计质量,探讨衡量的标准有着积极意义.

一、审计信息使用与衡量审计质量标准的关系

不同的审计信息使用者有着不同的使用目的,且从事工作不同或采取行动不一,就会对审计质量的看法和要求不一.

1.政府部门主要出于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部门的职能,合理地配置各类经济资源,维护良好的经济秩序,避免出现各种经济危机,保护各类资本所有者的合法权利,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因此,它们对审计质量衡量标准较为宽泛.

2.不同的投资者通过投资来达到资本增值,或在物价上涨情况下使资本得到保值.为了使自己原有的资本通过投资行为得到增值或保值,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必须利用有关投资对象的各种信息,其中最主要的是直接能体现出其经济效益的财务会计信息.但是,在许多特定情况下,投资者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直接获得其所需的财务会计信息,即使能够获得某些信息,也难以对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作出判断.在这种情况下,投资人为了自己的投资利益就不得不依靠审计信息.投资者会更加偏重于审计人员对投资对象的经营成果方面的审计工作质量,他们对审计质量进行衡量的着重点也在于此.

3.债权人了解债务人的财务状况可以有多种途径,但是在经济日趋交叉复杂的环境中,更多却是依赖审计信息,因为审计信息不仅提供了债务人的基本信息,还就信息的真实性状况作出评价;当然,债权人比较注重审计对债务人偿债能力方面的评价.

4.企业管理人员对审计质量的要求应该是全面且严格的.他们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往往是从能否满足其管理的要求.但是,企业管理人员常会以自己的需求去衡量审计质量.

总之,不同的审计信息使用者因其使用目的或对审计质量的看法有所不同而各有侧重,使得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也就有所不一了.

二、审计目标与衡量审计质量标准的关系

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要想达到预定的结果或理想的境地.譬如,财务报表审计就是要达到确认财务报表表达合理,真实和公允,以及财务信息可信性这一预定的结果(陈晓芳,2005).

审计目标是审计活动的动力和导向.失去审计目标,审计将无法发挥其功能,审计活动就会混乱,审计质量也就可想而知了(孙坤,2003).因此,审计目标及目标的实现可以作为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

1.审计目标的变化.社会的需求产生审计,同时也影响着审计的目标.审计作为一种职业,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生存,其确定的活动目标,就必须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在行为具有连续性的活动中,目标变化的形式有多种.一种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原有的目标已完全不适合新的环境要求,需要有新的目标来替代.替代后,原有目标不再存在.这种目标变化形式,往往是在一项行为的周围环境发生激剧变化后才有的.另一种是随着环境的变化,原有的目标已不能完全满足新的环境要求,但环境仍然需要原有目标存在,同时出现新的目标,组成一个复合目标.在这复合目标中,根据环境的要求,形成以原有目标为主要目标,新的目标为次要目标;或者以新的目标为主要目标,原有目标为次要目标;或者两者并重.这种目标变化形式,往往是一项行为的周围环境缓慢变化或行为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审计目标的变化通常属于后一种形式,这是审计活动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审计的本质属性决定了它具有揭弊查错的审计目标.社会审计目标的变化完全是受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审计信息使用者的目的不同而变化的.

2.审计目标对衡量审计质量标准的影响.如果说审计目标的确定是符合可实施审计行为的周围环境的话,期望结果能否实现,就成了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

在以揭露欺诈舞弊为审计目标的时代,由于财产所有者注重的是财产经营者的诚实性,在审计信息利用者的眼中,审计应该促使财产经营者更加诚实.因此,在早期以揭露欺诈舞弊为审计目标的年代,对审计工作质量的衡量标准是很低的,它不要求审计人员具有独立性,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更多的是体现财产所有者的意愿,而不是整个社会都能接受的标准.

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混乱的会计处理,为欺诈舞弊者提供了条件,于是以揭露欺诈舞弊为目标的审计便应运而生.审计人员能否检查出雇员的会计处理差错,逐渐成了人们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标准.由于检查会计处理差错要求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因此,在选择审计人员上已不再像早期审计那样,根据财产所有者的意愿来确定,而是根据其掌握专业知识的程度来确定.所以,审计人员的素质也逐渐成了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一种标准了.

审计目标进一步转变为以揭弊查错为主、验证财务报表表达公允为次的阶段,人们认识到,研究财务会计信息的表达标准化,可让人们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认识有一个趋向统一的标准.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出现了会计准则,它为审计证实财务报表表达公允性提供了判断依据,也在客观上改变了人们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并为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增添了新的内容.鉴于会计准则被普遍认为是合理恰当地反映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的总结,人们对如何处理会计业务有了新的认识,审计人员的公正独立也更容易被判断.所以,对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在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得更重要了(陈晓芳,2005). 到了以证实财务报表表达公允为主要审计目标、揭弊查错为次要审计目标的时代,财务报表体系也逐渐完善起来.人们对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比较集中地转移到审计人员能否运用审计准则和依据更为丰富的会计准则,去证实财务报表体系是否恰当地反映了企业整体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化和经营成果.对于企业中存在的非重要性的会计处理差错,即使审计人员忽视,但只要审计的最终结果能够合理地评价财务报表的真实可信性程度,审计的质量就可认为是满意的(陈晓芳,2005).

当审计界将证实财务报表表达公允与揭弊查错并重作为审计目标时,根本原因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后,对审计人员的诉讼案件剧增,审计界受到的社会压力变大.面对社会环境的压力,迫使审计界重新修正审计目标,在如何达到揭露舞弊差错审计目标方面,提出了审计活动必须运用的审计程序,并以此作为衡量审计工作质量标准的新的内容.

综上所述,在不同的审计目标下,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在其包括的内容上和对审计工作质量要求的起点上都有所不同.总的来说,随着审计目标的不断演变,衡量审计质量标准的内容也在逐渐多元化、体系化和科学化.

三、审计质量衡量的标准

审计怎么写作于社会,社会公众的利益和需求构成了衡量审计质量标准的基础之一,审计活动本身的特性和规律构成了衡量审计质量标准的基础之二,两者同样重要.

从基础之一来看,审计信息利用者,即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人员和政府,都会以各自对审计信息的价值取向,来对审计的工作质量作出不同的评价.

从基础之二来看,社会公众和政府对审计信息的不同价值取向虽影响了对审计质量的评价标准,但是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不可只反映利益主体对审计的价值取向,特别是不能只反映一个利益主体对审计的价值取向,它还应反映审计本身的特性和规律,以及审计的结果和社会效益的关系;否则,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将会是混乱的.所以,价值取向不是衡量审计质量标准的唯一选择.对审计信息的价值取向,特别是存在多种不同的价值取向时,它们应当与其他价值取向、审计的特性和规律以及审计对整个社会的作用效果统一结合才能决定审计质量的衡量标准.

审计目标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这种统一结合的反映.特定时期特定审计目标的出现,是审计界整体考虑了该时期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审计本身可发挥的功能后的结果,这在审计目标的演变过程中已得到了证实.

审计目标是审计界对自身活动的既定方向,审计界内部对审计工作的质量应当围绕这一方向去衡量.由于审计目标是社会需求和审计自身满足这种需求能力的两者的有机统一,因此,审计目标的提出,特别是当它处于较为稳定的阶段,审计界内部与审计界外部在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上,渐趋统一.这是因为,既然审计目标能够相对稳定的存在,那就意味着审计界外部对审计界确定的审计目标是认同的.当然,应该承认,在审计目标变化交替时期,由于审计界和审计信息利用者在对审计自身能力的认识上存在差异,以及利益主体对审计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导致审计界内部和外部在衡量审计质量标准上的不统一,其结果容易产生对一些审计活动质量的争议,这完全是正常的.在审计发展过程中,衡量审计质量标准的统一是相对的,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它又会变得不统一,并在审计实践中得到新的统一,这也是审计发展的动力所在.

(一)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之一――法规制度

任何法规制度从内容上来看,其本身就是一种行为标准,它是国家强制迫使公民必须接受的行为标准.应当承认,法规制度是由国家加以制定或认可的,它体现了该国统治者的意志,代表着某种倾向.一般来说,法规制度不能只随统治者的意愿来制定,它还应当符合法规制度所针对行为活动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会造成社会关系的不稳定和经济秩序的混乱,这不是统治者愿意看到的结果.因此,以法规制度作为一种尺度去衡量行为活动的是与否,质量的好与坏,是人们能够接受,也必须接受的一个事实.

从审计这一具体的社会行为活动来分析,与审计有关的法规制度是国家运用了其掌握的权力,根据审计活动的一般规律,强制性地把审计的原则、权力、责任、程序和方法固定下来,它虽然体现了国家对审计的倾向性意志,但不能远离审计活动的客观规律.审计活动要想展开,并取得成效,一方面,要受国家的法规制度保护,而这种保护需有执行和遵守法规制度作为条件;另一方面,必须符合审计活动的一般规律.法规制度作为这两方面的结合体,为审计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也为审计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审计质量提供了衡量标准.此外,与审计有关的法规制度中对审计程序和方法的规范要求,通常并无统治者的意志,这就更可成为衡量审计活动质量的标准了(陈晓芳,2005).

再从衡量质量的基本要素来分析.衡量质量必须具有两项基本要素:一是对产品或行为活动要有需求目的;二是产生产品或行为活动之前要有书面或约定俗成的规范标准.法规制度满足了这两个基本要素.就行为活动而言,国家针对某种行为活动的法规制度对该种行为活动是有明确的需求目的的,即必须维护国家认可的社会关系和经济秩序,行为活动若违反这一需求目的,从国家立场来看,该活动的质量就是不可取的.因此,审计的活动过程及其所体现的结果是否符合法规制度的要求,是我们评判审计质量的主要标准(陈晓芳,2005).

有些法规制度其本身就是直接针对审计行为而存在的,因而对审计行为作出了较明确的规范要求,使人们可依据这些规范要求去评判审计质量.有的法规制度虽然不是直接针对审计行为,但审计活动与那些法规制度针对的行为活动有关,所以那些法规制度同样为审计活动提供了标准和依据,同时也对人们间接地去评判审计行为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应当指出,不同层次的法规制度,尽管它们的法律效力有所不同,违反后的处罚也有所不同,但是作为一个法规制度体系来看,有关审计活动的法规制度用来衡量审计活动的质量是统一的.因为它们都作出了审计活动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规范标准或为这种标准的设立提供了依据. 法规制度又是审计职业标准的基础.从国家为了维护社会秩序和协调社会各方利益冲突的立场来看,国家在针对各种行为活动制定出各种法规制度的同时,也要求从事某种行为活动的职业界,对自身领域内的行为活动作出一种规范的标准.其目的,一方面,是让职业界对自身的行为活动进行自律,从职业的角度去承认自己对社会公众所承担的义务,从而使政府在采取强制手段之前,让利益冲突矛盾在承担义务的基础上得到缓和.另一方面,通过职业技术和道德标准,使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规制度在专业角度上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因此,我们要系统地看待审计质量,不仅要以针对审计实务的审计职业标准去衡量,还要从审计职业标准的基础,即法规制度去加以衡量.一般地讲,法规制度和以其为基础的审计职业标准,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趋于一致的,但是当法规制度和审计职业标准在衡量标准上有矛盾时,那就只能以法规制度为先,这是法规制度的强制性和法规制度是审计职业标准的基础所决定的.

法规制度是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之一,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法规制度在衡量审计质量时,具有某些局限性.

首先,法规制度通常只给出合法与不合法的判别标准,只说明行为活动怎样做是合法的,怎样做是不合法的.法规制度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能理解判别标准的制定理由,因而在客观上抑制了人们在评判审计质量过程中的独立思维能力,使人们只能以机械的态度去对待审计质量.特别是在一项审计活动中,有多种均在合法范围内的审计程序和方法,而它们运用的结果对社会产生的作用有所不同时,如果因为它们都合法,就把它们看作是相同的质量,这显然不尽合理.

其次,法规制度具有普遍适用的特点.国家立法机构在制定或认可某项法规制度的过程中,考虑的往往是该法规制度针对的行为活动的普遍适用性,而不是针对某个特定的人或者某项特定的事.法规制度要能被普遍适用,就不可能是针对所有的行为活动的;而一项具体特殊的规定往往制约了其他许多普遍行为的开展.而且在某一特殊条件下被认为是可行的行为,在普遍条件下并不一定是可行的行为.

然而,经济活动的内容和方式多种多样,千差万别,某些以适合普遍规律而建立起来的法规制度就很难去解决一切具体的经济问题.审计活动是针对经济活动而展开的,经济活动的多样性,要求审计活动有相应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去适应它.而这些具体的审计程序和方法,如果法规制度没有比较明确的规范标准,就难以从法规制度的角度去衡量它们质量的优劣.

(二)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之二――社会期望

审计的发展,同样来自社会对它的期望,审计的质量也只有在社会期望作用下得以提高.社会期望不同于法规制度,社会的期望既对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法规制度具有巨大的影响,也对某一行为活动者或某种职业施加了强大的压力.

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是国家进行统治的基本前提,国家利用和借助审计作用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当社会公众对审计活动提出某些期望要求时,作为社会公众利益代言人的国家,会考虑将其中有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稳定部分争取立法,以形成审计法律法规.审计的内容就是在这种由社会期望引发、法规制度强制规定的背景下,不断得到改革和发展的.

从理论上讲,作为以社会公众为怎么写作对象的社会审计活动,也必须以满足社会公众的期望要求为唯一和最高的目标,否则,社会审计活动就会失去怎么写作的对象,成为一种无本之源的活动,最终为社会所抛弃.

因此,审计职业界面对来自针对自己活动的社会期望,为了自己的生存,为了维持其怎么写作对象,对审计行为和结论有高度的信赖感,为了在缓和与社会公众矛盾冲突的社会关系中求得发展,也需要以一种职业姿态去迎合这些期望.在这个过程中,审计界所作的努力是两方面的:第一,对于那些社会公众提出的期望要求,如属于在当时审计环境中审计自身活动力所能及的,审计界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去满足这些期望要求.因此,当审计界有能力可以去填平某些期望差距的沟壑时,审计界当然不会熟视无睹,以致失去能够博得社会公众认可和接受的机会.关于这一点,审计目标的演变最能说明问题.从审计目标的演变中可看出,尽管审计界清楚地知道,目标的扩大意味着责任的扩大,但为了审计的生存和审计能在社会中发挥作用,审计职业界只能以积极的姿态去尽可能地满足社会期望的要求,这是审计发展的唯一途径.第二,对于那些社会公众提出的期望要求,如属于在当时审计环境中,审计自身活动能力难以达到的,因利益偏好和条件的限制,使得社会公众和审计界之间客观存在着期望差距,这是在社会环境变化以后,在审计作用的认识上,审计界未能跟上社会公众的反应所导致的.因此,只要审计界与社会公众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这一大的目标上没有根本的冲突,只要审计界承认怎么写作社会是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时,审计界就应该尽力向社会公众解释审计的立场,以求得社会公众对其理解;同时,审计也应该不断地寻求扩大审计能力的途径,以便迎合社会公众的期望.审计只能在社会期望的作用下,不断地扩大自己的能力并得到发展(陈晓芳,2005).所以,社会期望是审计发展的一种重要助推剂,也是衡量审计活动质量的标准之一.


社会期望又是审计职业标准的起点和归结.审计的质量是在许多具体的审计行为中来综合反映的.在审计活动的各个环节中,任何环节上的行为不当,都会导致一项审计活动总体质量上的差错,其结果就会引起审计界与社会公众的矛盾冲突,这都是审计界和政府不愿发生的.因此,审计职业界制定审计职业标准的目的,就是要将每项具体审计行为的工作质量,从专业的角度加以控制,使社会公众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以缩小审计界与社会公众之间的期望差距,实现审计界取信于社会公众的最高目标.

鉴于此,审计职业标准的直接作用是能让从事具体审计业务的人员有尽可能明确的工作指南,从而控制审计工作质量,但控制审计质量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公众的期望要求.审计职业标准就是要将社会公众对审计的期望转成专业化的语言,把社会期望转换成具体审计行为应遵循的标准.所以,社会期望是审计职业标准的起点.从各国已经制定的审计准则来看,不管是由审计职业界自己制定的,还是由非职业化的政府机构来制定的,它们所包含的内容,在许多方面同样反映出审计职业标准是社会期望的一种归结. 美国是制定审计准则较早的国家.1911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的前身――美国会计师协会公布了历史上第一份作为指导审计行为的公告:“统一会计”,它是审计职业界对社会期望的反应,也是不断制定和修订以后各种审计准则的第一个样板.以后,针对社会公众的不同期望要求,又陆续制定和修订了一系列审计准则公告,这一系列审计准则公告对审计质量起到了直接的控制作用.从本质上说,它们的产生完全是对社会期望的归结.

(三)审计质量衡量标准之三――审计职业标准

审计质量的提高,一是取决于审计信息利用者对审计活动质量的要求,二是取决于审计从业人员对审计活动质量的追求.有了审计信息利用者的质量要求,审计从业人员就有了对质量的追求目标;有了审计从业人员的质量追求,审计信息利用者才能获得对质量要求的满足.审计信息利用者对质量要求,表现为对审计活动的他律性作用;审计从业人员的质量追求,表现为对审计活动的自律性作用;审计质量的提高,是审计活动他律性和自律性作用的共同结果.

在整个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体系中,法规制度和社会期望是从审计界外部去要求和看待审计质量的,它对于审计活动的质量起到了他律性作用,但只在他律性作用下的审计活动是消极的、被动的,所体现的审计质量也是低层次的.要使审计质量能满足审计信息利用者的需求,必须充分发挥审计人员的自律作用,即应将审计界外部的要求、标准转化为审计人员内在的目标和标准,并让审计人员自觉地遵循自己选择的目标和标准.建立各种审计职业标准的过程,就是审计界为控制审计质量而进行自律的具体表现.

审计职业标准由职业技术准则(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三部分构成.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应遵守的技术规范,通常由政府有关部门制定或由审计职业界制定并获得政府有关部门认可.它是把审计业务中一般被认为公正、妥当的惯例加以归纳提炼而形成的专业技术标准.尽管各国机构和学者在不同的文献中对审计准则有不同的解释和认识,但在一点上却是相同的,即审计准则是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时的准绳和指南,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一种尺度,是评价审计人员履行审计职责的一个重要依据.

审计职业道德准则是审计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通常由审计职业界制定.它是从审计人员的荣誉感、正直感、良心等社会意识形态的概念角度去要求审计人员履行自己职责的一种社会道德标准.职业道德准则并非审计职业界所特有的.各种职业在向社会提供怎么写作时,要想增加社会公众对其专业怎么写作质量的信心和维护行业声誉,都会根据行业的特点制定出本行业的职业道德准则以及保证实施的措施,以便让职业界内部从业人员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对社会应承担的责任,职业界外部也更容易据此评价职业技术怎么写作质量.因此,审计的职业道德准则为社会公众提供了相比技术标准适用性更宽的道德标准,用于衡量审计行为的质量.

审计质量控制准则通常是审计职业界旨在保证审计组织,在从事各种专业技术怎么写作中为达到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所要求的怎么写作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质量控制要求,以达到双重控制审计质量的目的,即以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去规范审计人员的工作质量,以质量控制准则去规范审计组织的工作质量.因此,审计质量控制准则也是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一个组成部分.

(四)审计职业标准三部分内容是相互联系的

作为共同衡量审计质量标准的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既紧密相联,也有一定的区别.

它们的联系主要表现在:第一,审计职业界为了保证审计专业技术的实施符合审计职业界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就会对从事审计技术怎么写作的人提出符合审计职业特点的具体行为要求,这些具体行为要求构成了审计职业道德准则.因此,审计职业道德准则是为进行审计技术怎么写作而制定的审计准则框定了最基本的要求.如果没有审计人员的行为要求,审计怎么写作的技术要求就很难被完善地遵循.第二,审计怎么写作本身是一种职业行为,审计活动中的专业技术实施是审计职业行为的一部分.因此,针对审计职业行为而制定的职业道德准则,包含了许多审计专业技术实施时的要求,审计准则中的一般要求同时也包含了许多职业道德准则中的要求,它们在许多要求上是相互重复的.

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职业道德准则主要是从人的思想境界、社会普遍认同的道德观念这些角度去对审计人员的各种专业技术行为和非专业技术行为(如争取客户行为)提出的要求,而审计准则主要是从专业技术角度对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行为提出的要求.前者是审计职业界的行为规范要求,后者是提供审计怎么写作的技术规范要求.第二,从提出两种准则的出发点来看,职业道德准则所属的层次要更高一些,它是从协调整个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提出要求的;而审计准则则是从审计技术这一相对较低的层次提出的.因此,职业道德准则的要求要比审计准则要求的适用性更宽泛.

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均以控制审计工作的质量为目的而制定,它们都是审计业务活动相关工作的准绳和指南.一个审计组织对质量控制准则执行的好坏,会极大地影响到每项审计业务质量的好坏.因此,审计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也是有密切联系的.但以同一目的相联系的这两种准则也存在一定的区别.

性质不同.审计准则是每个审计人员从事审计业务时应遵循的技术标准,针对的是单个审计业务的控制;而质量控制准则是每个审计组织从业时应遵循的管理标准,针对的是一个审计组织整体业务的控制.

作用不同.审计准则的作用在于指导审计人员的具体审计业务活动,并以此衡量审计人员工作质量的好坏.而质量控制准则的作用在于指导审计组织如何去控制每一审计人员的审计业务行为,并以此衡量审计组织在审计质量管理控制上的有效程度.

内容不同.审计准则规定了与审计活动有关的审计人员质量和审计过程及审计报告质量的要求.而质量控制准则规定了为保证审计人员达到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必须实施质量控制手段的要求,它包括一切为保证履行对客户的职业责任而应采用的各种手段,其中有审计组织的组织结构和建立围绕质量控制的工作程序.

综上分析,构成审计职业标准的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准则和质量控制准则,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形成了对审计工作质量以及与审计工作密切相关但最终会反映到审计工作中去的其他工作质量的衡量标准.换言之,审计准则是从审计人员执业时是否符合技术要求来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职业道德准则是从审计人员提供怎么写作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公德角度来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质量控制准则是从审计组织是否采取对审计人员和审计业务的质量管理控制手段角度来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准.

(作者为总经济师、博士、副教授、C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