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社会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更新时间:2024-01-2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6315 浏览:21772

摘 要: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交流活动,影响因素多种多样,并且相互作用.文化和社会因素是影响翻译活动的主要外部因素,也是潜在影响因素,所起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从历史、宗教、典故、价值观四方面文化因素,和地理环境、气候气象以及生存方式三方面社会因素浅析并概述了文化和社会因素与翻译活动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指出对于这些因素更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跨文化;文化因素;社会因素;翻译活动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6-0000-02

引言

翻译是语言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语言又是文化和社会的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负载文化的语言则是多样化的,由于不同国家背景的文化差异,同样字面上的意义和形象上的意义,都有着完全不同的隐含意义.地理位置、宗教的信仰、生活习俗等一系列因素使各个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发展中已形成了具有各自文化的文化体系,彼此间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给语言的交际翻译实践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1.文化因素对翻译活动的影响

翻译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交流,而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载体,因此,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势必脱离不了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从某种程度来说,翻译便是文化的再现(culture reappearance).正如许钧先生所倡导的,我们“把翻译看成一种以符号转换为形式,以意义再生为任务的跨文化的交流活动”.而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Eugene A.Nida)也曾说:“就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译者的双文化(biculturali)功底甚至比双语(bilinguali)功底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运用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才有意义.”

1.1 历史因素

我们提到的古代ancient times,英美人想到的是古罗马、古希腊,而现代英语则是15世纪莎士比亚以来的英语.谈到英国的历史我们不难联想到长期统治英国的教会,特别是教皇以及国王.事实上英语俗语中反应人民对国王和教皇不满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如King he long hands(王权及四海,勿与帝王争),Pope’s nose(煮熟的鸡屁股),The king and pope,the lion and wolf(国王教皇,狮子豺狼).

1.2 宗教因素

宗教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宗教体现着不同的文化特色.英语国家大都信仰基督教,相信上帝创世说.《圣经》作为基督教的思想基石、灵魂和根源,对英语国家的影响深远而深刻,因此英文中有很多来自《圣经》和基督教的俗语和典故,如the forbidden fruit(禁果),Judas’ kiss(死亡之吻),the last supper(最后的晚餐),cast the pearls before the swine(对牛弹琴).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了解它就不可能理解西方文化,更不用说完整无误地翻译他们的作品了.

1.3 文化环境因素

1.3.1 称谓的区别

“集体主义”、“大锅饭”不同,西方社会更崇尚“个人主义”和“个人自由”. 本着“人为本、名为用”的价值观念,与中国的“重名分、将人伦”的封建观念形成了鲜的对比.下面我们来通过具体实例说明:英语中的brother在汉语中既表示哥哥又表示弟弟,sister既表示姐姐又表示妹妹,就好像德莱赛的名著Sister Carrie中的sister,到底是姐姐还是妹妹呢,熟悉美国文学的人会知道,这个故事中嘉莉的原型是德莱赛自己的一个妹妹,所以译为《嘉莉妹妹》是再恰当不过的,然而我们但从字面是无从判断的,因为汉语更注重辈分,长幼有序.

汉语中的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的区别,对于西方人也是枉然的.例如英语中的grandfather既可以表示汉语中的爷爷又可以表示汉语中的外公.这与这个人是父亲方面的还是母亲方面的并无关系.

1.3.2 颜色词文化的区别

英语中的绿色常用来表示嫉妒、忌恨之意,故英文中有green with envy,green as jealousy等短语表示十分嫉妒.而汉语中更喜欢用“眼红”害了“红眼病”表示嫉妒.除此之外,汉语中的“绿帽子”相当于英语中的 “ to be a cuckold”,他们对green hat的理解,只是某人戴着一个绿色的帽子.英语中的有胆小、怯懦之意.我们可能听见外国人说:He is too yellow to stand up and fight.这又与中国人用表示低级趣味、庸俗猥琐的习惯大相径庭.英汉语中的蓝色都可以指天空,给人辽远宁静的感觉.但英语中蓝色的引申义要比汉语多得多.它即可以表示情绪低沉、忧郁苦闷,如 in a blue mood,to he the blues,也可以表示“的”,的,如 a blue film,to make a blue joke.

1.3.3 动物文化的差异

龙是我们虚构出来的一种动物 ,在我国是机箱的神物,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龙作为帝王的象征起了神化帝王的作用,中国人更实在国际上自诩为“龙的传人”.而在西方的神话中龙是凶恶的象征,《圣经》,是把恶魔撒旦称作 the great dragon.狗在中国的喻意大都是贬义,如“狗仗人势”、“狗腿子”、“狗改不了吃屎”等.在西方,狗是人们最喜爱的宠物之一,对它有着深厚的感情,被认定是忠实,可靠的象征,这便在英语中有了lucky dog(幸运儿),以及Every dog has its day(人人都有得意之时).

1.3.4 植物文化的差异

像动物一样,我们也会赋予植物不同的情感和喻意,从“岁寒松柏”到“雨后春笋”再到“豆蔻年华”无一不饱含着人们赋予在这些植物上的精神和含义.西方也有很多类似的例子,如sour grapes(酸葡萄,比喻因得不到而故意贬低的食物),under the rose(玫瑰从下,比喻私下或偷偷摸摸的行为勾当),apple of the eye(掌上明珠).除此之外,还有很多本身具有喻意的事物,如cherry,主要有两个喻意,一是指童男、童女,二是指没有作战经验的替补士兵.nut本意是各种坚果的总称,十九世纪末开始指疯子,怪人,而口语中也指入迷的人、狂热的人,如a movie nut.像这样的意向不胜枚举,在这里只能蜻蜓点水似的列举一二了.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