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社会问题原因

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852 浏览:11256

摘 要 :新的社会条件下,人们的传统观念受到了极大冲击,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力图通过对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出现这些社会问题的深层原因.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问题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1-0199-01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以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社会条件下的价值观念极大冲击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也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出了严峻挑战.

一、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社会问题

(一)社会价值观多元化,主导价值现尚未真正形成

经济的发展、社会存在方式的转变以及外来文化及价值观的冲击,造成我国公民价值取向日益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对我国传统的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为主要诉求的主流价值取向带来了极大冲击.功利性、排他性、崇尚个人自由、追求个人享乐以及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这就给传统的主流价值取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二)公民道德水平滑坡

受日益盛行的功利主义、拜金主义的影响,我国公民的整体道德素质在下降,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规则意识淡薄.人们对规则的遵守程度比较弱.即使有公共规则,很多人也是想极力摆脱这些规则.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无视红绿灯,乱穿马路,自行车不遵守规则,横冲直撞并随意停放,乘坐公交车不排队,争先恐后,不遵守先下后上原则,这些现象在全国各地都很普遍.

二是社会公德不振.在我们的社会中,下列情形比比皆是一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乱穿马路、车辆乱停、大声喧哗、抢占座位、违章搭建、楼道堆物、粗话脏话、赤膊上街、宠物乱跑等.更为严峻的情形是:歹徒在火车上抢劫,乘客居然默不作声,街上有人偷窃,许多人视而不见,流氓当众调戏妇女,不少人袖手旁观:病危者送进医院,要先交钱后救人:等等.这种见危不帮、见义不为、见死不救的现象是一种严重的“社会公德冷漠综合征“.

三是善恶观念颠倒.美丑不分,善恶不辨,笑贫不笑妇,原则、权力、威望、良心等都可以成为交易的资本,一些人为了谋取私利不择手段:还有相当多的人一切向”钱”看,斤斤计较,按酬付劳,只讲索取,不讲奉献,一些个体商贩为了多赚钱,短斤缺两,偷税漏税,搞不正当竞争,为了牟取暴利,不顾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制造售卖检测冒伪劣产品、过期商品等.

四是传统美德萎缩.拾金不昧、为老弱病残乘客让座等广为推崇的传统美德正不断被“货币化”.

二、原因分析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根本原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原有的信仰和价值观被否定甚至被摧毁,而新的能为人民群众普遍认同的社会价值体系却迟迟没有建立起来,从而导致了某种程度上的“”.

1.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未跟上时代的步伐.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现实性和终极理想性的统一,必须随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才能为人们所接受.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经济、政治和人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我国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保留了太多过去的计划经济时代的痕迹,理论创新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某些方面显得教条、僵化,难以为人们尤其是青少年所接受.加上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普遍存在的重利益、轻主义的心理和功利主义的影响,马克思主义的阵地被大大挤压.


2.传统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传统文化的价值重新被人们认识,但没有很好地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保护.受经济大潮的影响,人们似乎更容易接受自由、平等、竞争等观念.这便造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这就是人们“说法”与“活法”的不一致.人们的生活不自觉地践行的传统的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在思想或口头上却不认同这种规范,而是向往或追求着所谓“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3.宗教文化影响长期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受利益的驱动,往往会不择手段,于是唯利是图、权钱交易、见利忘义、混淆是非等现象频繁发生.人们渴望诚信,渴望真善美,而现实却令人失望,于是部分人无所适从,皈依宗教.所以,市场经济条件下,宗教仍有生存和传播的空间.

4.西方文化泥沙俱下,鱼目混珠.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建立,西方文化大量传入中国,自由、平等、竞争、效益等观念被整个社会所接受,在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是人们的思想观念接受了一次现代化的洗礼.但是,随之而来的也有大量消极的文化,如享乐主义、“一切向钱看”、极端自由主义等,扰乱了人们的思想,并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人们在接受这些西方思想时,缺乏“拿来主义“的态度,又没有住主流社会价值观的指导,往往是全盘吸收,崇洋媚外、民族虚无主义应运而生.这极大冲击着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形成.

(二)价值观层面的理论创新与现实需要相脱节

人民大众在日常生活中遵循的价值观、他们在实际生活中进行选择所依据的价值观,与知识分子在理论层面上讨论的力图能够影响国家决策的价值观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别.这些年来文化理论界关于社会道德是滑坡还是爬坡的争论,属于理论层面的知识分子话语系统的争论,属于社会思潮方面的争论,这些争论,毕竟与一般民众在实际生活中所遵从的价值观还是有着相当差别的.平常百姓在生活中并不按照这些观念来进行选择,对这些争论也并不关心,他们更重视的、影响和支配他们实际选择的,倒更倾向于存在于常情常理中的价值观,更加平实、与传统习惯更为接近融洽的价值观.如果忽视了这种差别,仅仅把报章杂志上的一些观点、把表现在理论层面的争论当作是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那就会陷入一种误解.

(三)缺乏道德保护机制

1.德行与荣誉感相背离

一个公正合理的社会,应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社会,应当是一个德福统一的社会:一个具有权威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善恶因果性有效运行的社会.如果情况恰恰相反,那么,道德的感召力乃至其合理性就会丧失,道德信仰苊机在部分人身上出现也就不足为奇了.在我国现实道德生活中,由于‘老实人’吃亏等现象普遍发生,导致了许多人变得异常成熟“起来”、“聪明”起来,变得不那么”老实”了.久而久之,社会上的“老实人”减少,奉献精神减弱,道德水平下降.这些都与社会环境有关,与社会行为的引导机制有关.检测如一个人付出了正义、诚实、守信的道德行为后,换来的是吃太亏、被人称为“傻子”的结果,而别人在付出欺骗、狡诈等非道德行为后,换来的却是巨额的经济利益、令人羡慕的荣华富贵和让人尊敬的荣誉,那么社会制度就不公正、公平、合理.结果,人们在下次行动前就会重新考虑“道德投资”的多少和方向.这种现象极易导致道德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下降,引发道德危机.

2.缺乏道德奉献与道德回报的社会机制

在社会生活中,无私奉献的人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一部分人的事迹一旦被发掘,被树成典型,冠以“英雄”的称号后,人们就对“英雄”的期望值大大提高,认为“英雄”就该只讲奉献,不求回报,所以,“英雄”称号有时会成为典型人物“不能承受之重”.在这种情况下,讲道德、讲奉献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负担.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