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

更新时间:2024-04-0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7981 浏览:130790

摘 要 :社会信用体系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本文通过分析国际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总结各地实践,认为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宜借鉴欧洲大陆模式,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征信体系,以非公共征信机构作为补充,加快信用立法,规范信用使用制度;完善信用监管.

关 键 词 :市场经济 信用体系 模式

社会信用体系是记录市场主体信用状况,用以防范和惩戒失信行为,规范市场交易秩序的一种社会机制.社会信用体系具有揭示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的功能,是市场经济走向成熟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标志.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17号)明确指出,要“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和运行机制”.为实现这一目标,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尤为重要.

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从全球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经过长期的市场经济实践,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其中以美国和欧洲大陆国家的模式最具代表性.

1.美国模式――市场主导型

美国模式的主要特征是信用怎么写作由私营机构提供,政府仅承担立法和监管职能,形成以法律为基础,以信用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机构为主干.以市场需求为动力,政府管理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社会信用体系.这一体系是成熟市场经济的产物,其运行模式具有高度市场化的特点,优势在于信用体系网络发达,触角深入到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并且由于社会信用意识普遍较强,市场对信用怎么写作需求旺盛,从而保证了这一体系能够按照市场规律,实现自身的良好循环和发展.但高度市场化运作的弊端,在始于2007年下半年的美国次贷危机所引发的金融风暴中也显露出来.无论是作为信用怎么写作需求方的银行等金融机构,还是作为供给方的信用评级机构.都可能在利益驱动下产生行为扭曲,同其他行业一样出现市场失灵的现象.目前,除美国外,加拿大、英国和北欧等国家也采用这种模式.

2.欧洲大陆模式――公共征信和私营征信并存

欧洲大陆模式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政府出资建立的直接隶属于银行的全国信用数据库,即“信贷登记系统”.主要收集企业和个人的信贷信息.这一系统由银行监管.用于防范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并可根据需要.依法向相关部门提供信用信息.第二个层次是私营信用怎么写作机构.主要是弥补银行信贷信息的不足,为社会信用需求提供更为丰富和灵活的信用怎么写作.这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呈现出以政府为主导,以私营信用机构为补充的特点.目前,法国、德国、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西班牙等国家均采取这种模式.

3.发展中国家的探索

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进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探索,由于不具有美国模式所赖以生存的市场条件,且政府主导往往能够比市场自发作用更快地显现成效,因此普遍以银行为主干,以信用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机构为辅,构建信用怎么写作网络.这一模式类似于欧洲大陆模式,但与其存在一定差别.首先,由于发展中国家信用经济起步较晚,发展水平滞后,社会信用意识不强,导致信用怎么写作需求不足,因此政府不仅仅要提供信用信息供给,还要承担创造信用信息需求的责任.其次,信用立法尚不完善,本应由法律来规范的监管职能更多地以政府行政职能的形式来履行.

二、我国信用体系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自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方向和目标以来,我国各地纷纷开展了信用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凸现出一些问题.

2.各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特点及问题

各地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做法各有不同,但总体来看,都具有政府主导的特点,政府的强力推动使得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在较短时间内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同时也凸现出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信用立法不完善

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使用,是十分敏感的问题,需要通过法律划定明确的边界和范围.才能在充分发挥信用体系重要功能的同时,保护好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机密.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的信用法律体系,法律体系的缺失,势必为不规范行为留下滋长空间.

(2)信用信息需求不旺

从各地的实践来看,都希望在政府提供最初的助动力后,信用体系建设能够走上市场化轨道,实现信用怎么写作机构的自发成长.然而.除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对信用信息的需求量较大外.个人就业、企业发展等方面的信用需求并不强烈,使得信用怎么写作机构在缺少市场需求、怎么写作对象单一的情况下,很难脱离政府的支撑而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

(3)缺乏全国统一的信用体系建设方案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各地信用经济发达程度相差较大,这就促使国家鼓励各地根据自身实际,摸索不同的建设模式.这样的做法虽然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但由于各地信用体系建设的资金来源、监管方式、技术水平、收费标准、信息公开范围等都不尽相同.加大了构建全国信用体系的难度.如果不及时制定出台信用体系建设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统一方案,在今后整合各地信用体系时,将不可避免地面临资源浪费.

三、我国信用体系建设模式的设想

信用征集、使用和监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三个关键环节.适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信用体系建设模式.应当能够较为有效地解决目前这三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实现他们的有序运行和良性互动.

1.借鉴欧洲大陆模式.构建公共征信和非公共征信互为补充的征信体系

我国的市场条件决定了欧洲大陆模式较美国模式更具借鉴意义,当前较为可行的思路是建立公共征信和非公共征信并存的征信体系,并逐渐实现从政府扶持到市场化运营的转变.

(1)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征信体系

政府的推动力在社会信息体系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前期各地的实践中大多选择了政府主导的模式,一些地方对政府各部门的信用信息进行了归集,这就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征信体系打下了基础.目前,关键是要推进各地公共征信体系的联网和整合,形成统一的征信机构.一种思路是政府出资,建立国家征信公司.各地征信机构作为分支并入,实现资源、技术和监管的统一.另一种思路是将各地信用体系整合后,隶属于银行管理.考虑到银行现有信用体系较为发达,商业银行内部和之间已经实现资源共享,是信用信息的最大需求方,具有不断强化征信体系的内在动力.且已经形成以人民银行为指导,以银监会为主的较为完备的监管体系等因素,从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信用体系、便利地满足银行这一信用产品主要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充分发挥现有银行监管体系和监管技术作用的角度,将整合后的政府信用信息体系归为央行管理,可能是更为经济的选择.

(2)鼓励发展非公共征信机构

非公共征信机构主要来源于两个渠道.一是对政府设立或资助的征信公司进行产权改革.随着信用经济和信用市场的不断发展,各地一些依靠政府支持成立的征信机构将走上市场运营轨道,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实现自主成长,这类企业可以通过股份制改革,成为脱离政府的独立市场经济主体.二是为弥补公共征信体系的不足,鼓励成立私营征信机构,从事地方性或特定行业企业信用信息的征集,例如征集当地中小企业或非国有企业职工等的信用信息.

(3)提供多层次的信用产品

公共征信体系一方面为银行等特定行业和有关政府部门提供信息怎么写作,另一方面从扩大社会知情权,更好地发挥信用体系的揭示、预警和惩戒功能的角度,免费发布一些信用信息,例如对于恶意拖欠和逃避银行债务、逃骗偷税、商业欺诈、制检测售检测、非法集资等现象和行为人进行信息公开.非公共征信机构则可以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为社会各类信用信息需求者提供更为灵活、丰富的有偿怎么写作.


2.培育信用市场需求,建立信用信息使用制度

培育信用需求是推动信用市场健康发展的先决条件,没有足够的需求就无法真正实现社会信用体系的市场化运作.同时.为保护征信对象的隐私和商业秘密,也要规范信用的使用,防止信息滥用.

(1)扩大信用需求

从根本上来说,信用需求增长源于市场经济特别是信用经济的发达,例如近年来个人征信的蓬勃发展,就与住房贷款、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消费贷款等信用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但是,在既定的经济发展水平下,政府也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刺激和引导信用需求.一是加强全社会信用教育,树立和深化信用意识,促使市场主体自觉运用信用信息.例如,鼓励消费者将企业的信用状况作为选购商品的重要参考.二是制定信用信息的强制要求,刺激信用需求增长.例如,规定将信用记录作为某些行业准入的必要条件.上海市在企业合同信用评价、著名商标认定、经济鉴证类相似度检测机构和担保公司注册登记时,就要求提供企业或个人信用报告.第三,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市场主体自觉使用信用记录.例如,对信用记录良好的企业提供项目审批、税收、贷款等方面的优惠,对信用良好的个人提供助学贷款、创业贷款等方面的支持,使得信用信息真正转化为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从而激发市场主体参与征信和使用信用信息的主动性.

(2)规范信用信息使用

信息的使用是十分敏感的问题,如果没有规范的使用制度.就难以保护市场主体的利益,甚至可能出现个人隐私和企业商业秘密被泄露的情况.因此,在创造需求、扩大信用信息使用的同时,又要坚决杜绝信息滥用.当前,最关键的是要在总结借鉴上海等地出台的地方性规定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形成全国性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何种征信机构应当或者可以在何种情况下、按照何种程序、向何种机构提供被征信对象的何种信用信息,使得信息使用有法可依,形成制度.

3.加强信用监管,形成科学灵敏的监管机制

加强信用监管重在解决依法监管,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探索先进的监管手段这三方面问题.

(1)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立法

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迫切需要加快立法,在规范征信机构和信息使用方行为的同时,为监管机构提供了监管尺度和依据.目前,在各地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践中,一些地方出台了地方性法律法规,应到在客观评价其效果的基础上,尽快形成全国性的信用法律体系.

(2)构建高效的监管体系

信用怎么写作体系由公共信用怎么写作机构和非公共信用怎么写作机构构成,因此日常监管体系也相应分为两个层次,前者主要由政府监管,后者更多依赖于行业自律.政府监管在《国务院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7]第17号)已经明确,即“按照统一领导、综合监管的原则,根据具体业务范围和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分别指定有关部门具体负责日常监管,落实监管责任”.这实际上是分块监管,短期内这种方式具有一定成效.但形成全国统一的信用体系后,笔者认为还是需要明确统一的监管部门,否则多头管理很可能留下监管的盲区.对于非公共信用怎么写作机构,要鼓励和指导行业协会承担起业内监管的责任,对信用机构业务设置、收费标准等进行监督和管理.此外,不论对于公共信用机构还是非公共信用机构,都要发挥社会监督的重要作用.通过网络等各种媒体和舆论工具对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状况和信用怎么写作机构的合法合规经营进行监督.

(3)不断发展监管手段和技术

采用先进的监管技术和监管手段,保证信用信息的及时采集、变更、传输、反馈,确保信用体系的运营情况实现实时监管,是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过程中,需要不断探索研究的重要课题.从国际国内的实践来看,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得到普遍应用,下一步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不断提高技术水平,防止出现因监管不力而造成信用体系被攻击或信用信息被,确保信用体系正常高效运转.

四、结论

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国际模式和国内实践的分析总结表明,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模式选择上,宜借鉴欧洲大陆模式,整合各地资源,建立全国统一的公共征信体系,同时鼓励非公共征信机构发展,规范信用使用制度,完善信用监管,使信用体系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