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与社会就业

更新时间:2024-01-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503 浏览:55742

中图分类号:F12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4)02-000-01

摘 要 当前我国就业问题依然十分严峻,已经成为宏观经济政策面临的最大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迅速,而就业的压力却越来越大.其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资本及农村剩余劳动的替代、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及劳动力价值的低估,应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调整投资方向,发展经济扩大社会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大局,

关 键 词经济 增长 社会 就业

失业率和经济增长率,作为反映一国宏观经济运行状态的两大重要指标,历来受到经济学者和政策制定者的重视.有关二者关系,美国经济学家阿瑟奥肯在1962年提出了著名的“奥肯定律”.其内容是,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两个百分点,即实际GDP必须保持与潜在GDP同样快的增长,以防止失业率的上升.作为一个经验规则,该定律论证了失业率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二者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即经济增长速度快,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大,则就业水平高,失业率低;经济增长速度慢,对劳动力的需求量相对较少,则就业水平低,失业率高.

一、近些年我国就业增长呈现放慢趋势的原因

改革开放30年,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功,保持超过8%的年均增长率,并由此推动物质财富的迅速积累,因而被一些中外学者称为“中国的奇迹”.然而,关系到民生福祉的就业并没有表现出同步的增长.就业增长呈现放慢趋势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

(一)从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一个国家就业状况的好坏取决于劳动力供给和需求的平衡情况.一方面,劳动力需求与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工业化进程加快,我国走了一条资本替代劳动的技术路径,资本深化不断加速,弱化了生产过程中资本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使得较高的资本投资率带来较高的经济增长率,并不能相应地带动较高的产业劳动力需求.说明了经济的高速增长并未使就业率得以快速提高.“九五”时期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带动90多万人就业,“十五”时期下降到仅能带动80多万人就业.而目前,经济每增长1%只能为社会创造70万个就业岗位.另一方面,劳动力供给又取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劳动力参与率等.我国劳动力的流动性逐步增强,从农村转移出的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在二、三产业获得就业岗位,这种压力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持续.对劳动力的需求的增加将使更多的人找到工作,这部分人员可能是原来城镇失业劳动力,也可能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前者使城镇失业率下降,后者提高净剩余劳动力转移速度.相反,对劳动力需求增速的下降将使寻找工作更加困难,因而失业人数增加.

(二)从GDP增长的动力结构看

“发展经济,保障经济增长率”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一直所坚持的最大的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尤其是地方政府对GDP的增长率尤为重视.这本无可厚非,但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却存在着一些问题,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的速度不协调,能容纳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按照一般经济发展的轨迹,一国的发展是由农业国到工业国,产业结构从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向第三产业也就是怎么写作业占主导地位过渡.另外,部分地方政府急功近利,为了政绩工程大搞引进外资,兴建经济开发区、大型高校园区(大学城),这种短期行为也造成了就业不稳定性和大量资金资源的浪费.

(三)缺乏有效的工会组织来跟资方展开博弈

在我国的企业中,工人的工资水平普遍偏低,而资方所获利润偏高,从而造成“一次分配”就已显失公平.又由于劳工收入偏低,进而造成内需不足,于是只好低价超量出口.在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企业工人正在受到国内资本和国外资本的双重盘剥.各方面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GDP连年高速增长,税收更是连年超高增长,但国民工资所占的份额却在逐年下降.这足以证明经济发展所创造出来的财富的分配在向资方的口袋和政府的金库倾斜,导致“国”、贫富差距严重.另外,国内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正在变成“工时超长型产业”,宪法所规定的8小时工作制和双休制在很多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没有得到贯彻执行,这实质上是另一种形式的“剥削”,同时也减少了许多就业机会.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根源在于劳方缺乏博弈工具来保护自身权益.在欧美发达国家,员工的利益受到法律保护,他们一到下班时间便可准时离开,而且8小时之外企业无权再要求他们加班加点,这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劳工的基本权益之一.

综上所述,我国的经济增长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就业率一直没有多少增长,以至于形成了奥肯定律悖论.

二、相关政策建议

针对我国特有农民工比重大,劳动力资源相对过剩,劳资双方力量悬殊及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高增长、低就业”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

政府要从鼓励劳动者自主创业出发,在税费征收、小额贷款、社会保险补贴、经营场地、工商管理等方面给创业者提供更多的优惠和扶持,降低创业门槛,减少创业成本和风险,营造良好的创业环境.要加快制定面向全体城乡创业者的优惠政策,扩大扶持创业的范围.创业者首先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另外,通过合伙创业、组建公司等方式带动更多的人就业,培养和造就更多的创业主体.

(二)调整投资方向

各级政府应尽快在投资方向上选择对最终就业效果有积极影响的劳动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使政策效应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地转化为就业成果,从而缓解目前面临的就业压力.

(三)完善工会组织来跟资方展开博弈

我国工人的劳动工资普遍偏低,而资方的所获利润偏高,政府应加大《劳动法》的实施、监督力度,切实保证工人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妥善解决拖欠工资、工伤、医疗等基本社会保障问题,增强在岗人员就业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