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作品中社会意识形态的体现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668 浏览:9632

摘 要翻译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非自然而然形成的过程,所以翻译过程不可避免地会有人的参与,翻译是译者的一种行为.而人的特点就是具有个体差异性,人是社会的产物.因此,译者当时所处的社会意识形态对翻译作品会有一定的制约,同时也会在翻译作品中有所体现.

关 键 词 :社会意识形态 译者 翻译作品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识码:A

一、社会意识形态与翻译的关系

卢卡奇提到:

“意识形态从根本上说是对现实的思想描述形式,它的目的是使人的社会实践变得有意识和有活力.这种观念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的出现,为的是克服社会存在的冲突,在这一意义上,每一种意识形态都有它的社会的同质的存在:它是以直接的必然的方式从当下此刻在社会中以社会的方式行动着的人们中产生的.”

通过他的这段描述,我们可以看出,意识形态是和社会存在有直接关系的,有不同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与之相对应的意识形态.而翻译作为一种社会文化行为,是社会存在的一种表现形式,必然要受意识形态的制约.翻译的生产要受意识形态的制约或支配,翻译活动本身又同时在生产着意识形态.也就是说,翻译既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它本身又是意识形态的一部分.翻译不仅仅是译者的一种个人行为,它还要达到一定的政治目的.王东风也曾经提到过,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往往会对翻译过程发生一定的制约作用,但在不同的社会和不同的时代,这种制约表现出来的强度会有很大的不同.正如勒费维尔所说:翻译不是在真空中进行的,同时翻译作品也不是在真空中被接受的.无论哪一位译者都会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制约,绝对“忠实”的译文是不存在的.从事翻译工作的译者除了有许多的个体特点之外,他还是一个社会意义上人.也就是说,任何一个译者都是处在一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译者就是这种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所以,他所处时代的社会意识形态对其翻译活动会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迦达默尔的阐释学的一个重要理论就是“理解的历史性”.他认为历史性是个体存在的前提,这是无法消除或抹杀掉的.有人认为他的这一理论可能会导致认为原作意义不可知的虚无主义.但是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受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影响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

二、社会意识形态对翻译作品的制约

我们先看一下林纾的翻译,他的翻译中有许多以“孝”字命名的作品.比如:狄更斯的The Old Curiosity Shop 被翻译成《孝女耐尔传》,哈葛德的Mentezuma's Daughter译成《英孝子火山报仇录》,The Martyred Foo为《双孝子喋血酬恩记》,Dr.Johnson and His Father译为《孝子悔过》等.其实,英文的标题中都没有体现“孝”这一概念.那为什么林纾要侧重“孝”的表达呢孝文化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而这种思想对当时人们的影响根深蒂固,所以林纾要适应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宣扬儒家的“孝”的思想,所以才在他的翻译作品中频繁地出现“孝”字.

《安妮日记》是二战期间一个犹太小女孩在躲避纳粹迫害期间写的一本日记,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当把这本书译成德语时,译者为了不对德国造成不良的影响,在翻译的时候做了一定的变通,把书中“没有比德国人和犹太人之间更深的仇恨了”转译成“没有比这些德国人和犹太人之间更深的仇恨了.”这样,虽然只是加了“这些”两个字,就把仇恨的矛头转向了纳粹法西斯,而不是针对全体德国人.译者提到:“这本书要想在德国有销路,就不应该包含任何针对德国人的侮辱字眼.”这个例子就足以证明社会的意识形态会影响译者的翻译选择与取舍.

译者受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的一个突出例子就是20世纪70年代诗词的对外翻译.由于的特殊地位与身份,他的诗词翻译很费了一些工夫.无可否认,是一位天才的诗人,他在诗歌方面的造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同时,他的每一首诗歌都在反映着中国革命的进程,体现着他作为革命政治家的风采.“原作虽然是艺术品,但字里行间政治含义也很深.这也是我们译者不时感到困惑的地方.”所以,他的诗歌的对外翻译不仅仅需要传达文学色彩,更重要的是要体现革命斗志与精神.因此译者需要着重突出这一方面.当时,除了的译文之外,当时还有许渊冲和巴恩斯通的译本.由于这两个人的翻译都是个人行为,没有多少政治色彩在里面,所以与译本有显著不同.许渊冲翻译诗歌时一向讲究“三美”(即意美,音美和形美),而美国人巴恩斯通把的诗歌作为文学作品,重在考虑英语世界读者的需要,作为一个外国人,他是很难理解要以诗咏志的那种豪迈的,所以他就直接按字面意思译出.下面就看一下《浪淘沙》中最后一句话的三种不同翻译.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译文一:Today the autumn wind still sighs,

But the world has changed!(译本)

译文二:The autumn wind is blowing now as bleak as then,

But changed is the world of men.(许译)

译文三:Today we still shiver in the autumn gale,

in desolate winds,

Yet another man is in the world.(巴译)


从上面三个译本我们可以看出,译文一主要是传达诗的内涵,“虽然仍然是萧瑟秋风,但中国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译者翻译的主要目的是要传达这首诗歌的政治含义,译文二主要在诗的韵脚上下的工夫,社会意识形态没有根本影响译者的翻译,因为他翻译的目的是要传递这首诗歌的韵律美.但是因为许渊冲是中国人,所以他还是能体会到诗歌下面隐藏的意思,changed is the world of men,而虽然巴恩斯通比较精通中国的政治与历史,但还是没有真正领会这句话的含义,把最后一句理解成“另外一个人来到了世间”,因为作为一名外国人,他的目的主要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领袖的诗词,他也没有生长在中国这个环境,自然中国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也不会过多的影响他的翻译作品.

以上谈到译者所处社会的意识形态对译者的翻译活动会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但是“任何一种意识形态理论,都是以个人意识为基础的社会群体意识的结晶,这就必然使它具有一定的个性特征.”所以,除了社会的意识形态之外,译者这一个体也是具有其意识形态的,而译者自身的意识形态也会不可避免地对译者的翻译活动形成制约作用.勒费维尔曾经说过“没有人能够逃脱他的意识形态”译者的人生观、价值取向、道德观念以及宗教信仰等都属于译者个人意识形态的范畴.

赛珍珠把《水浒传》译成《ALL MEN ARE BROTHERS》,与原文有很大的出入,其实她这么翻译是她的意识形态在起作用.赛珍珠从小接受的是双语教育,既有中国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又有基督教里“博爱”的成分,所以她所追求的是一个人人平等、互帮互助的理想的大同社会.因此她才把《水浒传》译成《四海之内皆兄弟》.

郭沫若一向以翻译雪莱的作品而闻名,他能深刻地体会雪莱诗歌的精髓,其真正的原因是他和雪莱有相同的爱好与审美心理,他们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诗人.郭沫若很小的时候就在母亲的熏陶下学习中国的传统诗歌,此后他又到日本留学,期间接触了大量泰戈尔,莎士比亚,歌德的作品,使其受益匪浅.他的成长经历使他具备和雪莱相同的审美情趣,而且郭沫若一直提倡诗人译诗.这些是他从事雪莱诗歌翻译的重要原因.

三、结论

翻译活动是由译者来执行的,而译者不可能是透明的人,他/她是社会历史的产物,译者所处的社会意识形态不可避免地会影响译者的翻译过程,并且在翻译作品中或多或少地体现出来.我们在欣赏翻译作品的时候,要对其做必要的分析,发现意识形态的存在,从而更好地欣赏和评价翻译作品.

研究》,党校出版社,1993年.

[8] Edwin Gentzler.Contemporary Translation Theories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

作者简介:马丽华,女,1973―,河北保定人,硕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工作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