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的“公众审美观”

更新时间:2024-02-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020 浏览:94855

摘 要 :“公众审美观”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它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呈现的面貌也不相同.中国社会正处在经济转型时期,当下的“公众审美观”明显落后于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中国社会没有形成与转型时期相适应的“公众审美观”,就不取干形成庞大的、成熟的、品味优良的社会“内需”消费群体,也不利于培养境外使用中国商品的消费群体.提升“公众审美观”的水平,对于未来中国经济继续腾飞,改良国民风气,提高国家软实力都起到重要作用.

关 键 词 :公众审美观 社会转型 中国产品

中国社会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已经步入了一个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增长时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经济在连续保持高效、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带有基础性、普遍性的社会固有矛盾,因社会转型过快而来不及逐一调整到位,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成为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持续发展,甚至还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障碍.其中,建设小康型社会必须具备的公民审美素养的严重缺失,是较为显著的.社会各级职能部门和整个教育体制,都还极少意识到这方面的严重性.

什么叫“公众审美观”它不是哲学家和“思想工作者”们自说自话的界定辞条,而是指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广泛拥有的、与自己日常生活常态息息相关的、自我辨识丑美的生活尺度,是通过每个人的视、听、触、肤等感官能感受的社会流行品位、情趣、趋向,是大众用钞票选举出的社会价值.概括成一句说,绝大多数社会成员集约相成的消费品味,就是“公众审美观”.从历史的角度讲,当“公众审美观”表现得内容肤浅、流向随意,我们就把它定义为时髦风气;当“公众审美观“表现得具有一定的先验性,并引领社会向良好方向发展,我们便把它定义为时尚潮流;当“公众审美观”表现得基本符合礼会价值的“普适性”,基本吻合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我们便把它定义为时代精神.无论是“时髦性”、“时尚性”,还是“时代性”,都必须以“公众审美观”作为民意基础.(图一)

特别要把“公众审美观”与各个社会时期官媒所积极倡导、努力推行的“官式标准”区别开来.“公众审美观”不是通过报纸、电影、集会、广播、出版所能全然体现的,而是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在衣食行住、言谈举止等日常生活方式中直接体现出来的.它无法用《新华字典》或《百科全书》那样的辞句以文字形式准确地表述出来,而是一种公众性的审美趣味,有时甚至是一种能压倒一切、左右一切的社会思潮.在“公众审美观”涉及的任何社会层面,一个剪裁样式,一个口传段子,甚至是一个发型、一个手式,都能逼真地感受到“公众审美观”无时无处不在.“公众审美观”虽然难以见诸于官媒的表彰、推广,但却时时刻刻渗透了整个社会日常生活,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民俗形成、民意表达、民情聚焦.忽略了“公众审美观“对社会日常生产、生活的决定性效应,不了解中国社会各转型时期的“公众审美观”的变化,将使很大一部分决策者动机良好的社会改革设想,都显得驴唇不对马嘴,因为缺乏绝对必要的、最广泛的社会受众群体的民意赏识基础,而只能付诸东流.

按一般的常态分析,人们的生活方式总是与社会的经济总体形态相适应的.拿普遍的生活用度的基本面来说,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必然经历如下四个社会阶段:贫困型社会、温饱型社会、小康型社会、富裕型社会.每次社会转型时期,必然与社会经济实力相适应的社会文化实力的发展,必然带来原有社会价值观(社会道德、审美意识、人生信仰等)发生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往往被社会转型时期发财心切、急于求成的人们所忽略.事实表明,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在由贫困型社会向温饱型社会、再向小康型社会转型时期,已经付出了沉重的经济代价、文化代价和政治代价.这些已经付出的代价应该成为我们的经验教训,警示我们从事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尤其是整个人文学科的工作者)在下一个重大转型时期应该做些什么防范、预备措施,以减缓因经济转型造成的社会利益分配矛盾的激化,减少因观念失误带来的高耗低效的生产资源浪费,减轻因价值观变化导致的每一个社会成员心理失落感,使每一个社会转型时期,都成为平稳过渡、和谐共进的全社会良性周期循环发展时期.通过对这四个经济转型时期群体消费心理的基本分析,可以给我们提供相关文化条件的基本信息,也应该成为中国社会新时期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可靠依据之一.

贫困型社会,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经济水平低下、社会资源匮乏的制约,在整个经济交换活动中,日常生活消费的基本要求按需要程度排序,分别是:1)数量充足,2)低廉,3)经久耐用,4)实用方便.社会总体的消费需求,是首先满足生存所需的基本衣食行住保障,就基本生存状态而言,还谈不上必须满足每个社会成员个人的审美的、个性化的精神心理需求.在贫困社会的消费概念中,我们常说的“价廉物美”中的“美”,并不是指个性化、艺术化的商业价值,而是指商品的实用性、耐久性的经济价值.中国的贫困型社会的消费结构呈现“金字塔”状,就基本内面而言,全民皆贫,基本不存在普遍的贫富悬殊的消费现象.拿衣食行住来说,有食可吃,有衣可穿,有房可住,有路可走,就是基本的生活需求了.(图2)

就绝大多数社会成员而言,贫困型社会的艺术和审美商业活动,仅仅是偶尔为之的奢侈品,没人愿意、也没能力付出以牺牲生存条件为代价的艺术欣赏或美感享受.与美有关的商业性活动(包括商品设计、文艺演出、艺术创作等),都囿于这样的社会“语境”,处于低水平的存货状态,还时时陷于政治附属物的境地,沦为“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思想武器”(图3).

摆脱了贫困的温饱型社会,虽然社会群体之间的生活质量差距悬殊,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吃饱、穿暖、住房、行路已不再是个普遍性的社会问题.恩格尔指数(食品消费占总指出的比重)是衡量温饱型社会经济状况的尺度.温饱型社会的日常生活消费的基本要求按需要程度排序有所变化,分别是:1)实用方便,2)经久耐用,3)低廉,4)造型美观.拿衣食行住来说,穿戴打扮不再仅仅是为了遮体御寒,而是对社会流行风尚的理解和选取的自我显露;吃饭不再仅仅是为了存活,而是为了享受,多样化、特色化成为大众餐饮消费的主要取向;住房不再仅仅是睡觉和吃饭的空间,而是个人和家庭私密化的安全场所;行路不再仅仅依靠肢体和公共交通工具,而是可以借助各种多种交通工具解决解决从工作到休息地点之间距离的问题.这本身就是社会的巨大进步,其意义表现在人的生活基本需求已开始觉醒,已经从单纯的物质生存需要阶段逐步向复合性的生理――心理双重生存需要阶段过渡,人们开始追求除去基本生存之外的一些东西:发言权、价值观、成就感.公众消费领域的艺术品味有较严重“异化”倾向,商品的审美品味越来越多地体现在商品的“炫富”性功能上:一只名牌手表、一辆名牌私家车、一件名牌时装,都可能激起拥有者自信满满的社会优越感,甚至可能激起强烈的社会矛盾.有个流行的说法说明了这个情况的普遍性:凡是车祸,“桑塔纳”撞人,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宝马”撞人,属于敌我矛盾.中国的温饱型社会的消费结构,呈现“倒金字塔”状,占社会成员极少数的“先富裕起来的那一部分人”(掌握全部社会资源、进行权力寻租的官僚利益集团及所依附的国企管理高管阶层、文化精英,以及人数较少的部分民营商业、企业高管人员),确实占有比例过大的消费能力和社会资源、政治发言权:10%不到的人数,却占有90%以上的社会财富,并且享从官媒到司法的全方位庇护.这个不合理的贫富悬殊的社会经济结构,成为社会动荡的最危险潜在因素.用“和谐”两个汉字最能概括温饱型社会大众的经济愿望和政治理想:“和”,口边有食;“谐”,人皆言之.(图4)


温饱型社会公众消费根本的变化出现在对消费品的追求,不再只考虑消费品的数量多寡,也开始考虑消费品是否美观、是否时髦等商业的“附丽价值”了,由自由市场经济孵化的社会消费的商业性审美价值,开始逐渐树立起来.尽管公众审美存在着幼稚性、短暂性、随意性的社会流弊,但社会审美标准毕竟建立起来,开始培养出一批略微领先于社会群体审美意识的艺术家、设计师、教育者,以及层次丰富、数量庞大的消费群体.

小康型社会与温饱型社会消费倾向的本质区别,就在于生存所需的日常消费行为,已经退之次席.大众消费的主要目标,转向日常生活的舒适度,并且普遍追求个性化、风格化、时尚化的心理消费.拿衣食行住来说,服饰的舒适度以时装化、职业化、休闲化成为相当普遍的消费趋势;吃饭的舒适度不再以美食为主,而是更注重健康饮食,讲究膳食的营养结构,素食和减肥,开始成为时尚;住房的舒适度被至于置办房产的首选位置,人们的居所开始成为集起居、娱乐、办公、社会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生活空间;行路的舒适度则靠越来越普及的现代化私人和公共交通工具来解决,而且行路的主要目的已从单纯解决上下班交通问题转向日益频繁的外出旅游、社交聚会等休闲活动.小康型社会的消费结构呈现“圆桶型”状态,即少数社会精英依然占有相当部分的社会财富,但多数社会底层成员也占有与此相当的社会财富及伴随着经济实力而来的政治权力,各社会阶层在经济利益、社会资源、政治权益的分配和享有上,达到总体上的均势平衡.

小康型社会的商业性审美趣味,具有鲜明的阶层划分特点,而且各自都有通畅的表达渠道.公众消费的审美价值已经对大多数消费领域的商业经济行为产生决定性作用.人们用钞票选举商品优劣的同时,并开始用选票选举公务员的优劣――两种的价值,一样得重要、伟大.以网络为先导的大众性传媒的日益普及,使官媒的社会影响力已大为缩减,绝对控制力已不复存在,基本丧失了对价值评判独断和引导艺术品位的社会主导地位.由经济层次划分的社会利益集团在较为成熟的法律制度的框架内,处于互相作用、互相角力、互相依存的平衡状态.(图5)

富裕型社会的消费倾向已不再具有明显的经济或政治上的阶级色彩的品味区分.由于健全的社会法制基础和经济运行模式,富裕型社会同时诞生的是政治体制意义上的“公民社会”:人人享有法律意义上的真实平等和良好的福利保障,并自觉地担负公民社会义务.富裕型社会的衣食行住等基本生活方式,已消除了经济、政治权益差异导致的品味差异,而完现出消费者个人的审美情趣及特殊的功能需求.衣食行住的公众消费选择,除去使用功能更加丰富化、多样化外,艺术化、个性化的视觉形象标识,逐渐成为引导大众消费的“经济附加值”,公众审美观的价值,日益成为富裕型社会日用商品利润主要份额.富裕型社会的经济结构呈“橄榄型”状态:富裕的人数和贫困的人数,都在全体社会成员的总比例中占极少数,中产阶层无论在人数上、财富上、权益上,都占有压倒性的多数.因此,无论是政府、媒体,还是时尚、民意,都必须首先反映作为社会主体部分的中产阶级的经济诉求、政治主张和审美趣味.

富裕型社会必然是一个公民社会,公众审美情趣属于“大众品位”.社会的艺术流行趋势几乎可以反映全体社会成员集体性的艺术性格变化,而不再仅仅反映某个社会阶层的审美偏好.艺术家、设计师的审美品味不再是引导大众审美情趣的风向标,而是相反:职业的艺术家们(包括小说家、剧作家、建筑师、设计师、美术师)放下身段,端正态度,精练技能,用怎么写作与听从的意识,来努力反映公民社会具有主导性的集体民意、大众趣味.

当前,中国社会正在由温饱型社会向小康型社会迈进的阶段.由三十年改革开放艰难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已深入人心、不可撼动.与自由经济相匹配的公众审美消费形式,也在日趋觉醒.虽然中国社会尚未形成完整、宽容、成熟的人文环境,人们已逐渐意识到“公众审美观”对社会进步的重大价值所在,并且在涉及的所有领域进行了尝试.

与急剧发展的经济形式不相适应的,是中国社会已严重滞后的“公众审美观”.我们花了三十年时间,既没有培养出一批真正具有国际水准同时兼有引导中国社会“公众审美观”改良的文化大师来,也没有能培养出全社会良性发展、有序成熟的“公众审美观”社会风气来.这个失误,已经造成了政体转型、经济转型处处羁绊、举步维艰.

中国社会集体性的艺术素养、审美趣味的长期缺失,造成了中国社会在进入较高经济发展层次以后,很多产业与文化的发展,普遍遭遇了很多基础薄弱、氛围恶劣、条件匮乏的“瓶颈性”障碍,而且一时半刻谁也解决不了.中国人在参加由西方诸强制订的“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游戏中,只能置身于产业链条的中端――出劳力、出资源、出土地,却只能获取极其有限的一点辛苦费用.而产业链获利丰厚的两端:起端的“设计创意”和末端的销售经营,与中国人无关.其中最流行、最常规的产业形态为中国人独创的“I来样加工”.某位主管经济的中国高官曾自豪地宣布: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生产加工基地.真不知道他是否了解这种傻瓜型的自豪感背后凝结了多少中国劳工的血汗早已透支了多少原本该留给子孙后代的资源(图6)

中国社会有相当一部分经济决策着和消费者都尚未意识到:“公众审美观”对社会经济活动至关重要的价值所在.它不但不是可有可无、看不见、摸不着的虚幻事物,而是未来中国经济继续腾飞、保持高速增长、改良国民风气、提升国家软实力的最重要动力所在.中国社会没有形成与转型时期相适应的“公众审美观”,就不能形成庞大的、成熟的、品味优良的社会“内需”消费群体,也不能培养境外热爱中国商品的社会“外销”消费群体.特别是进入当前的发展时期,社会大众的审美能力整体水平的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很多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为我们高等教育和全社会的普及教育,敲响了警钟.

在全世界的新兴产业中,创意产业,占据了十分重要的比重.它一头连接着关乎国计民生的传统型产业――建筑、服装、家电、工业器械等,一头连接着能决定未来产业转型所必然兴起的崭新产业形式――动漫、数码、平面媒体、多媒体等高科技“怎么写作型外包”行业.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未来若干年的命运,还得依靠那些传统产业的经济规模和效益,同时要积极开拓“附加值更高”的新兴产业.这个重要性和探月飞船也比不了,不是可有可没有的事,一时半刻还要不了命,直接关系到中国由世界大国转向世界强国的机会和命运.

占中国目前外贸出口总值前三位的是服装及面料、日用家电、工农医器械.这个格局,起码还有几年不会完全改变.就传统产业的一般形态看,源头的设计创意,不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不行.虽然中国外贸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三但无论这前三位产业中任何一项,我们没有一个世界级的名牌产品,都属于“价廉物不美”的低效产品,以劳力、资源、土地换取血汗钱.虽然偶有不错的产品,但基本面就是这个状况――以同样的材料、更多的人工、超负荷的资源消耗,来换取比别人少得可怜的利润.尤其是服装及面料,2007年统计,已经占到中国出口产品总值28%,但中国衬衫、中国皮鞋、中国帽子,大多数都是几美元的价位,中国袜子,甚至几美元一打.作为中国外贸主打产品的传统产业,产品初端的创意能力还十分低下,根本不能胜任作为中国外贸主力商品的设计、研发任务.这个状况不改变,我们根本就无法改变西方通过“世界经济一体化,为我们中国人安排的“世界农民工”角色.而中国外 贸产业设计、创意实力的培养,不是个一朝一夕能够获得的文化、政绩工程,是要靠整个中国社会的“公众审美观”的整体提升,才能逐渐培养出来.

究竟中国产品关键缺在哪儿呢不美.就中国产品的功能而言,我们的机械制造能力不比全世界任何国家产品差.估计每个出国留学或考察或旅游的中国人都能真切感受到,在发达地区产品一线销售的所有场合,真正属于中国主导的日用产品,基本销声匿迹,音信全无.倒是各种小铺杂摊上,中国产品在成堆、成箱地贱卖.外面卖不动,那我们就扩大内需也行――可一旦产品放在一起比,眼睛没瞎的,立即就能分辨出高下来.在可以自由选择的条件下,不好看的服装,谁肯穿不好看的家电,谁肯摆不好看的器械,谁肯用中国产品既输在产业链的源头上,也输在产业链的末端上:我们刚刚摆脱贫困社会,步入温饱型小康社会,还没来得及培养全社会高素养高品位的消费群体.而这个消费群体的成熟程度,又恰恰是市场经济必须绝对依赖的生命指数.贫困型社会,产品以结实耐用低廉为主;小康型社会,不但要求结实耐用低廉,还要求“养眼”;富裕型社会的产品,则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追究稀缺化、个性化、艺术化.从职能部f J到普通消费者,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思想准备,提什么中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无异于缘木求鱼.

在中国社会不断向更高级的社会形态转换的发展时期,“公众审美观”巨大的经济潜力不能被忽略.换句通俗的话说,我们民族的国家“软实力”,正取决于我们社会“公众审美观”质与量的迅速提升.全世界人民对中国的印象,大多数来源于一把伞、一双鞋、一首歌、一场电影,这些与他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国事物.从外国老百姓来说,一件丑陋而质量差的“中国制造”商品所造成的恶劣印象,对中国的国家形象的损害,远远大于一百篇有偏见的西方媒体的文章.就象大多数没有去国西方和美国的中国老百姓一样,是通过商品化麦当劳、好莱坞、耐克鞋、别克车、百老汇等美国事物,在心中形成了对美国社会的直观印象的,尽管很局限很片面很幼稚,却逼真、客观、实在.中国丰十会今天可以把人送到太空和月亮上去,拥有世界最先进的制造技术的军事实力,但征服全世界的人心,要在大多数外国老百姓心目中树立起与中国国家实力一样的良好文化形象,“不战而屈人之兵”,要难很多,我们将要走很艰难很漫长的道路需要探索前行.可以这么讲:中国社会“公众审美观“是国家软实力”的温床,脱离了这个本质的文化孵化场,仅仅靠几个中国文化精英分子,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建设与我们民族日益强盛的国家硬实力相匹配的“国家软实力”的(图7).

转型时期的中国社会,如果缺乏建立具有普世价值的公众审美能力的勇气与信心,如果缺乏良好的自我反省的文化能力,是断然不可能建设真正意义上的公民意识站主导地位的小康型社会和富裕型社会的.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