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小学社会课程的沿革展望

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43 浏览:18550

摘 要 社会课程的内容知识面广泛,与生活密切相关,课程具有实践性,该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先考察了社会课程的性质和内容,然后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了中小学社会课程的沿革,接着指出中小学社会课程目前的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小学社会课程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关 键 词中小学 社会 沿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The History and Prospect of Social Studies in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LIU Ping

(College of Social Development,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Jiangsu 225002)

Abstract Social studies he extensive knowledge and closely relate to life. The course is important for the growth of students, because of its practical. This paper first studies the nature and content of social studies,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ocial courses from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then points out the research situation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ocial courses.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prospect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ocial courses.

Key words primary and secondary, society, history

我国大陆从1992年正式启动小学社会课程,随之而来的是对社会课程的探索和研究,但从目前看来,对中小学社会课程的研究的广度和深度还很不够,尤其是理论方面的研究,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本文主要介绍我国中小学社会课程的沿革以及目前的研究动态.

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试用)》中指出,社会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对小学生进行社会常识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所谓常识教育,是包括社会生活、公民教育、历史、地理、法律常识等.由此也可以看出,社会课程的综合性.但是,也有学者认为社会课的课程性质究竟是什么,社会课有无独特的课程价值,这类问题现在并没有真正弄清楚.

1.中小学社会课程的沿革

我国社会课程的设置、名称变化较多,高、中、低年级也有所不同.这里的介绍从新中国成立起,主要介绍1988年以后的中小学社会课.由于1949年到1987年之间没有社会课,这里简要介绍一下期间的常识课程.

1.1 1949至1987年期间

新中国成立后,小学开设了自然、历史、地理课,此时并无社会课,“社会”是在1992年开设的.1950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初稿》,这个《初稿》规定,小学一、二年级不单独设常识课,通过语文及其它科目进行常识教学;三、四年级每周开设3节常识课,向学生讲授社会常识和自然常识基础;五、六年级的常识进行分科教学,开设历史、地理、自然三科.

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正常的教学活动被打断,教学秩序被打乱,常识课程被取消.1967年2月4日,发出《关于小学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草案)》,这个《通知》明确取消了小学高年级的自然、历史、地理课程.后来各地学校陆续复课,但这一时期的常识教学内容是为政治运动怎么写作的.

粉碎“”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教育战线在经历过十年浩劫后,重新恢复到正常的轨道上来.

1.2 1988至2000年期间

1986年,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为了加强社会常识教育,减少课程门类,规定小学四、五、六年级(五年制学校三、四、五年级)开设社会课,不再开设历史、地理课.小学阶段,全国普遍设置了社会科课程“社会”.

在义务教育法颁布后,我国推行了课程教材改革.这一轮课程教材改革打破了长期以来全国实施统一教学计划、使用统一教学大纲和教科书局面.除了教育部(国家教委)制订供全国大多数地区使用的教学计划与大纲外,上海市与浙江省也制定了适合各自地区的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社会教学大纲(试用)》推行,我国小学在建国后第一次开设社会课.

初中阶段,教育部的教学计划仍然是分科型历史、地理课;而浙江全省与上海市部分初中设置了取代史、地课的社会科课程“社会”.上海90年代初的课程改革将社会科的学习年限延伸到了初中阶段.1991 年,上海开始在杨浦区10 所中学进行《社会》综合课的实验,以历史为线索,将地理、社会学等基础知识融合起来,即在一册教科书中含有历史、地理和社会学的知识.在初中设置社会课,这在中国教育史上尚属首例.从总体上说,该课程的开设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和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浙江的教学计划开设的社会课,初一学习社会的环境,初二学习人类的历史发展,初三学习当代社会状况,即在“社会课”的总体框架中,分年级开设了有关地理、历史的课程,属分科联合型.高中阶段则都是分科型历史、地理课.


1.3 2001至2009年期间

21世纪初,我国开始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继续推行“多纲多本”的课程教材多样化改革.教育部在充分研究后于2001年6月8日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正式推出了《品德与社会》和《历史与社会》这两门新学科.教育部制定的全国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供全国绝大多数地区使用.上海市制定的课程计划与标准,则供上海市使用.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和《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规定在小学低年级(一至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在中高年级(三至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将思想品德与社会课整合成一门综合程度更高的课程.

初中阶段,教育部设置了两套课程计划,各地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用.一是综合型《历史与社会》(取代史地课的社会科);另一则仍然是分科型历史、地理课.

高中阶段是分科型的历史和地理课.而上海市继续推行综合课程实验,在20世纪90年代课程改革的基础上,初一、二设置历史和地理课,初三设置社会课;高一、二设置历史和地理课,高三设置社会课.

2.中小学社会课程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社会课程发展至今,已经具有了多样性与综合性的特点.社会科教育的趋势,不会过分追求社会学科知识系统的完整性,而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上,更会视价值观教育为其核心任务.

目前,我国的综合课程有:小学开设《科学》、《艺术》,一、二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课程,三到六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初中设置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两套方案,综合课程有《历史与社会》,高中开设《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目标中指出,要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这也体现了学科综合型的特点.开放性、多样性、相对性、批判性成为社会科教育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