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培育与构建社会参与教育体

更新时间:2024-03-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244 浏览:48025

一、问题的提出

在5.12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这些对全体中国人来说或大悲或大喜的历史事件中,当下中国青年都表现出了浓烈的人道主义温情和强烈爱国主义热情,这一现象几乎成功扭转了成人社会对80、90后青少年曾经给予的时代标签:自我、冷漠并缺乏社会责任感.然而,当社会复归平静,生活走向常态,当下青年在升学、就业、竞争等现实生活的重压之下,原有的面对民族悲苦的大义博爱和置身国家盛世大典的自愿情怀正被时间慢慢的消解.当富士康青年员工以绝望的“十三连跳”来拒绝生命,当感恩意识成为青少年陌生和稀缺的可贵品质,当“仰望星空”仅能成为社会智者的著名诗句,当担当社会道义和放眼世界的胸襟不再宽阔,除了追问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等体制因素和重建青年精神生活外,进一步深入研究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缺失原因,探讨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培育有效途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社会责任意识是指社会成员对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职责、任务和使命的自觉意识,它要求社会成员除对自身负责外,还必须对他所处的集体及社会负责,正确处理与集体、社会、他人的关系.社会责任意识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社会中的具体体现. 当代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他们承担着国家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和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要历史使命.18世纪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学家亚当•,斯密在其学名著《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哲学和常识都会告诉我们,责任感起的是某种纲领性、决定性的作用.” 当代青少年的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培育将是当代教育工作者一项使命性的工作.

二、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培育的现实意义

百年前,爱国志士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如是指出:“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等”.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深度转型的关键时期,当代青少年作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引领者和建设者,除了具备更为宏观的国际视野、学术视野之外,还必须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宽广胸襟.改革开放30年,建国60年,中国经历了最为深刻最为全面最为紧迫的社会转型,并影响了整个当代世界发展.新加坡中国问题专家郑永年指出,“中国模式的崛起可以说是21世纪国际关系史上的一件大事情,中国模式不仅属于中国历史,也属于世界历史.” 而今,更为艰难的政治转型与社会转型紧随着已然成功的经济转型之后正扑面而来,改革开放仍需要在排除各种障碍后深入发展.对现有国际环境判断与优化,对中国特色社会发展道路的坚守,对经年积累起来的社会矛盾的有效化解,对关乎社会公平与正义等民生问题的涵养,一系列因中国转型与发展带来的诸多国际国内问题必然要求在进一步深化改革的进程中得到智慧地解决.当2007年9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温家宝总理的诗《仰望星空》,并刊登了温家宝在同济大学对青年大学生的讲话:“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心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我们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民族!我希望同学们经常地仰望天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这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盛兴的需要.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为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可贵的精神品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社会性的,社会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社会的发展只有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推动才能不断取得进步,每个成员对社会的发展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人只有担当起社会发展的责任,并为他人发展提供发展机遇,这样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和为人的尊严.所以青年的事业成就与价值实现是在他担当起社会责任,并把自己融入社会发展不断前行的进程中达成的.马克思主义有一个观点,人的存在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即人的社会性体现在对象性上,个人价值只有经由他人体验才能确证.因此,当代青少年的正面价值的实现取决于他在何种程度上适应和满足了社会大众在物质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需要,在何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换句话说就是在多大程度上承担了自己应有的社会责任.以此为起点,青年人付出的努力越多,承担的社会责任越重,对社会所做的贡献越突出,其成就的事业与价值就越大.

三、影响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因素

影响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但起决定作用的却是教育环境和教育功能发挥.这里的教育环境是指当下青少年生活的整个社会环境,它既是青少年成长的摇篮,也是塑造他们精神品质的模具,每一个青少年都会深深印上这个时代环境的烙印.当前社会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并深入人心,资本的能量借助市场平台一再被放大,社会评价标准也更多的加入的经济因素,社会群体对物欲的追逐早已胜过了对精神的敬仰.当下青少年都是伴随着“斤斤计较”和“等价交换”的理念与原则成长起来的,如何使自身利益最大化是他们从《黑厚学》和《狼性》等所谓教你如何成功的书上学来的.因此,从环境决定论来说,自我中心主义的确是从他们内心深处自由生长起来的.相反,责任和正义却是外界通过教育手段植入进来的.一般意义上,大部分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意识停留在一种消极的追求“利已”而不“损人”而“小作为”层向上,而没有达到主动承担责任、先利他后利己的“大作为”层面.如果在一个社会当中,作为社会未来主人的青少年把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仅仅停留在“个体发展促进群体发展”或者是“不伤害别人、守法纳税”这种浅层次,无法上升到责任、义务等更高的精神层面的话,将可能会严重影响到我们社会的整合与凝聚力的形成.另一方面,社会贫富差距的逐步增大,公平与正义不断受到侵害,社会保障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个人生活改善看不见希望,向社会更高层级流动的机会被剥夺等等,都会强化青少年冷漠情感的滋生,削弱关爱与责任意识萌芽的力量,甚至可能在他们心中提埋下仇恨的种子.最近两年来,多起震惊全国的未成年人伤害事件和富士康员工连续跳楼事件背后,都存在着当事人因现实生活苦难或精神生活空虚被社会漠视而实施极端行为的思维逻辑.

教育环境因素具有极大的稳定性,不可能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因此,教育本身对青少年成长就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激扬人的生命活力,培养建康向上的精神品质,促进生命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然而,中国现在教育的功能日趋工具化,知识的传承和技术的创新取代了生命价值探寻和人文情感关怀.在这种教育体制下,青少年不会主动关心社会形势的发展及可能给自己带来的影响,仍然抱着“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陈旧观念,他们日渐失去了对宏观问题的关注能力和批判能力.现有的教育内容应当说已经包含了诸如责任等所有的正向价值要素,从理论上来说,经由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青少年应该是符合社会道德标准的.但现实并非如此,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缺乏社会实践的真实体验可能是预设教育目标不能实现的重要因素.把课堂教育导引到社会现实,在实践中再现教师的课堂情景,让青少年在实现生活中真实地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这是实现教育功能的最佳途径,也是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感最为有效的教育方法.

四、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培育

强调培养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大家都会认为必须加强他们的理想信念教育,让青少年树立起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期帮助青少年正确认识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并且把自身价值的实现与自己承担的社会责任结合起来.但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这种教育转化为一种持续的社会实践,让受教育者能够自觉的在实践当中体验这种教育,并逐步内化为自身的精神品质.当前青少年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最重要、最有效同时也是最困难的就是加强构建社会参与教育体系.这种教育支持体系有四个重要的特点.一是社会性,就是要动员整个社会体系,努力形成社会合力,着力创造良好的社会责任教育氛围.二是实践性,教育活动必须通过实实在在的活动开展,通过有效的载体来实现.三是可持续性,教育实践能够形成制度,一代一代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都要经历这样一种社会实践过程,使其成为青少年成长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四是有效性,也称为可检测性,即参加过社会教育实践的个体应当从中得到人生的感悟与启迪,社会应当认可他们的参与行为,甚至在同样的条件下他们应当获得额外的褒奖.

首先,需要通过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齐心协力,努力构建一个社会参与教育系统.家庭教育要突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榜样力量,引导他们做有责任感的人.学校教育主要针对学生不断增强的自立意识和可塑性较大等特点,加强责任意识教育与理性思维的训练.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能很好解决实践性的问题,因此社会参与才是教育有效性的关键.各级党团组织在引导青少年参加各种有益的活动时,也止步于大学生“三下乡”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扶贫帮困献爱心”活动等,而且也是雷声大雨点小,形式大于内容.

其次,通过建立社会参与教育体系,让青少年以一定的方式可持续性地进入这个体系并长期从事志愿性或低薪怎么写作活动,在实践中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意识.一个人责任感形成的过程,就是其在实践中对社会认识的过程、体验的过程和情感践行的过程的不断发展.社会实践是青少年认识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良好途径.在《实践论》中指出:“人的认识,主要地依赖于物质的生产活动,逐渐地了解自然的现象、自然的性质、自然的规律性,人和自然的关系;而且经过生产活动,也在各种不同程度上逐渐地认识了人和人的一定的相互关系.一切这些知识,离开生产活动是不能得到的.”因此,加强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教育,应该在整个教育体系当中设置具有实践性的公民社会怎么写作课程或教育环节,确保青少年在学习期间甚至在毕业之后能够完成规定时间的社会志愿怎么写作.这里的公民社会怎么写作,是指公民在一定时期内,通过政府或者由政府认可的组织和部门批准,不计报酬或者只接受较低的补偿而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为他人利益所进行的劳动付出.公民社会怎么写作是培育青少年志愿精神和社会责任的最佳方式,其怎么写作内容的涉及面也非常宽泛,教育主管部门要动员社会所有力量创造更多的条件,让青少年在尽可能多的领域内参与实践教育并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大学毕业后曾在一个社区从事了三年的低薪志愿工作,他说,“我的心一直被一个简单而有力的想法激励着――我可以为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尽一份绵薄之力.” 当前中国的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单向性给学生开展知识灌输和道德宣讲的教育方式.青少年置身于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期疏离现实社会生活,大部分人社会体验的机会都来都得不到,更不用说去实现对社会的责任.因此,社会必须通过建立一整套体系为青少年的公民怎么写作课程和志愿怎么写作提供实践平台,把学校教育和社会实践对接起来,推进青少年精神世界和责任意识的培育.

再次,必须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和建立相对完善的检测与保障体系.社会参与教育体系应当能够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青少年在实践活动中必须能够真实地体验到比如社会低层人们生活的苦难、社会不公或缺乏正义带来的危害、国家政策执行中的偏离很等社会现象,学会从现实中思考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的办法,从内心深处觉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奥地利心理学家维多克•,弗兰克曾说:“一个人一旦了解他的地位无可替代.自然容易尽最大心力为自己的存在负起最大责任.他只要知道自己有责任为某佯尚待完成的工作或某个殷盼他早归的人而善自珍重,必定无法抛弃生命.” 社会参与教育能取得实效,但仅能做到这一步还远远不够.社会组织应当通过建立网络系统,把有公民社会怎么写作和志愿怎么写作经历的人记录在案,作为他们进入社会的第一道门槛,并同时给予褒奖,甚至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这既可以从正面引导更多的青少年加入这支队伍,又可以从反面遏制部分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当然,为了更有效地构筑保障体系,还可以实行青少年社会责任问责制度.根据情况的需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辅以相应的赏罚机制,使更多的青少年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得到肯定、奖励和强化.

注释:

①本报评论员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人民日报》,2002年12月19日

②焦亮编译 左手《国富论》右手《道德情操论》,编译出版社,2009年6月,p315


③郑永年 中国模式――经验与困惑,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年1月,p1

④温家宝 仰望星空,人民日报,2007年9月4日

⑤胡敏 跟奥巴马学英语,中信出版社, 2009年4月 p18

⑥I10l维多克•,弗兰克 活出意义来,三联书店,1991出版p84

项目课题:本文系四川省2009-2012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思想政治教育综合实践创新模式与教学实效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P09432)

(朱云生:(1972--),男,硕士,副教授,攀枝花学院学生处长、团委书记,主要从事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