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保持党的先进性

更新时间:2024-01-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96 浏览:1537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是时代赋予我们的新任务,是加强党自身建设的新要求,对于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一)

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国人不懈奋斗的目标.在血与火的磨砺中,在风和雨的洗礼中,一代代中国人不断探索,追寻着社会和谐的民族梦想,写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发展篇章.

以为核心的第一代党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进行了艰辛的探索,提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和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对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围绕这一基本路线全面进行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创了一条正确的政治路线.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社会主义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要促进三个文明协调发展,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了政治上、理论上的准备.

党盼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的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建设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的必然结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有其先进的时代内涵.它是我们党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结合新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明确提出来的新思想、新观点.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按照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走共同富裕道路,推动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与文化建设协调发展.

(二)

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保证.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统一的历史进程.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发展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首要的是始终坚持党的指导思想的与时俱进,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顺应时怎么发表展的潮流和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体现全国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既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继承创新.我们必须加强对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在实践中探索实现我国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新课题,探索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规律,不断丰富和发展党的执政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深入人心,推进全党思想理论的创新和提高,真正使我们党始终保持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大发展对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有机统一的.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来不断增强和谐社会建设的物质基础.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来不断加强和谐社会建设的政治保障,通过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来不断巩固和谐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撑,同时又通过和谐社会建设来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创造有利的社会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先进性体现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上,体现在党的全部执政活动中和党的工作的各个方面,最终要靠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来体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全党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提高激发社会创造活力、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开展群众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认真解决党组织和党员在思想、政治、组织、作风以及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等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切实从思想上、组织上、作风上、制度上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

(三)

坚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主要应准确把握以下几个切入点.

加强党的团结统一,坚持以和谐的政党领导和谐社会建设.执政党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关键.只有党内和谐,才能引领社会和谐.党内和谐,思想和谐是灵魂,组织和谐是保证,队伍和谐是基础,行动和谐是结果.实现党内和谐,就是要使各级党组织和党员思想上高度统一,工作上和衷共济,行动上步调一致,形成团结与活力相协调的党内生动局面.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增进思想和谐.党内要和谐,思想是首位.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用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统一思想,建立党员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重点是用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促进工作.要以统筹协调的理念加强自身建设,增进组织和谐,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学习型、务实型、和谐型、廉洁型的班子,着力提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要增强基层组织的适应度.顺应和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着力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和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全面加强社区、机关、学校等基层组织建设.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和谐的党群关系促进和谐社会建设.营造和谐的党群关系,关键就是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努力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以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提高群众,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在尊重意愿中发动群众.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群众观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使之深怀爱民之心,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深入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发展上为了群众,认真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时刻注意倾听群众的呼声、反映群众的意愿、尊重群众的创造、集中群众的智慧、凝聚群众的力量.要真心办实事,在解决困难中关心群众.要善于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嘘寒问暖,到群众困难的地方去排忧解难,到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理顺情绪,到出现新情况、新变化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到工作推不开的地方去打开局面.要在赢得满意中凝聚群众.要像孔繁森、郑培民、牛玉儒等党的好干部那样,把为人民谋福祉作为人生价值的最高体现.

进一步转变执政方式,坚持以和谐的执政理论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党同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关键体现在党的执政理念、执政行为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步子协调、目标统一,以加快发展巩固和谐,以维护正义促进和谐,以确保稳定保障和谐,以弘扬正气增进和谐.要依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科学发展,坚持发展与保护相结合,积极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相统一的发展道路.要健全完善保障机制,维护公平正义.以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机制为重点,建立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在干部队伍中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和谐局面.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发展和谐文化,发展和繁荣各种具有特色和活力的、先进的文化事业,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社会风尚.

加大的力度,坚持以优良的党风带动和谐社会建设.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社会稳.腐败是社会和谐的大敌.腐败是发展的绊脚石,是恶化社会环境的污染源,是危害人们心灵的腐蚀剂.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促进社会和谐的紧迫任务.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贯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战略方针,推进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并从教育、制度、监督等方面增强工作的实效.要以思想道德教育为基础,加强党章和法纪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认真学习贯彻党章,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群众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切实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的根本宗旨,进一步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要以正确行使权力为重点,用改革的办法推进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工作领域,形成群众支持和参与的有效机制,健全防范腐败的体制机制.要坚持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有机统一,注意把成功的改革举措及时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以改革推动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的成效检验改革.要坚持和完善制度.在设计制度时,要考虑各种情况,努力做到科学有效,行得通、做得到,使按制度办事的人不吃亏,使不按制度办事的人受惩罚.在执行制度时,要加强学习宣传,狠抓落实,务求实效.要做到多管齐下、整体推进.腐败产生的根源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从源头上防治腐败也要做到多管齐下、整体推进.要以保证廉洁从政为目标,加强对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的监督,把党内监督与各方面监督结合起来,形成监督合力,提高监督实效.继续抓好党在加强党内监督方面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措施的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监督效果,保证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要把党内监督与人大、政协、政府机关、司法机关、宣传舆论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使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党员干部正确履行职责和义务,严守党章和党规党纪,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有效预防腐败的同时,还必须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严厉惩治腐败,坚持纠建并举、综合治理,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

(作者单位: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