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机制建设

更新时间:2024-03-0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6221 浏览:120348

摘 要 :本文明确阐释了机制的概念及其作用,进而结合我国当前社会现实,深入剖析了引领多样化思潮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法律约束、预警剖析、教育引导等六个方面提出了引领机制建设的具体内容.

Abstract:Combined with reality of our country, the notion and function of mechani will be explained, and the text will take apart the problem in anticipating with the diverse social ideologies from the obligation of law, the alarm of analysis and the lead of education.

关 键 词 :多样化思潮 引领机制 机制建设

Key words:Diverse ideologies, Leading mechani, Construction of mechani

作者简介: 王建君,男,1982年生,原籍天津市,河北区.现为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专业,08级法学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069(2009)-09-0100-0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人们的思想空前活跃,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现.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需要以一种能够自我调节、多部门联动的引领机制来应对千变万化的意识形态的影响,以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共识,这既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崭新课题,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机制及其作用

很长时间以来,“机制”一词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中经常被人们提及,到底什么是机制呢查阅任何一本汉语词典,大体上都能找到这样的注解:“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和相互关系,某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化学规律”[2],“一个工作系统的组织或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和方式,等等”[3].但目前普遍存在着“体制”、“机制”、“制度”三者互相替代使用的情况.所谓体制,是指事物的组织体系和结构形态.所谓制度,是指在特定的体制下,规范体制的有机构成和各种工作规程、行为准则的总称.所谓机制,是指在特定体制下,保障和推动制度实施、协调机构有效运转的方式和方法.

我们所要构建的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多部门联动的机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项体制和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不是孤立的,也不能简单地以“1+1等于2”来解决,不同层次、不同侧面必须互相呼应、相互补充,这样整合起来的方式方法才能发挥作用.

二、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认清形势、防止思想僵化.改革开放30年,我们一贯提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主张,而要实现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目标也同样需要这种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以及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指导思想和主旋律的一元性.坚持一元性的同时还需要我们解放思想,提倡人们思想文化的多样性与和创新性,以便更好地为人民怎么写作,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和多方面的文化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能不弘扬和巩固主旋律,又因为是初级阶段和开放的环境,又不能不提倡多样化.主导和多样化在实质上应该是统一而不是对立的,然而二者又相互制约,任何一方强调的不适度就会损害另一方.以往的工作当中,我们有的党政干部没有遵循当前社会思潮发展的客观规律,对非马克思主义没有认真分析研究,“一刀切”地将社会多样化思潮定位为“反马克思主义”.显然,这种想法过于僵化,忽视了矛盾的特殊性,束缚了人们的创新思想,不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避免工作中责任不明、效率不高、扯皮推诿现象.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我国全方位融入世界经济政治舞台中,越来越多的思潮与思想通过各种途径涌入我国,人们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甚至发生改变.我们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宣传、广电、通信、、安全等部门.但是,由于传统体制机制跟不上时怎么发表展与要求,加之国内的思想环境由一元向多元转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没有及时在分析、整合、判别这些多样化社会思潮的过程中建立一个统一部署、协调各方、共同管理、多部门联动的体制机制,结果遇到突发性事件时找不到相应的单位或者部门进行有效对应,没有认真落实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的要求,没有建立完整的管理责任链,没有形成统一、权威、协调、高效的管理机制.


第三,法律法规有待完善.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与法制建设是紧密相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提供了合法性依据和方向支持,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则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得到保障和巩固.”[4]当前社会思潮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一些不良思潮已经对我们的思想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产生了不良后果.结合到我们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具体工作当中,法律法规应当起到关键作用,这也是我们建设法治社会的一方面内容,所以如何利用法律法规对多样化社会思潮进行规范,是我们工作中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第四,掌握现代舆论引导主动权.在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中,能否充分发挥现代舆论导向作用,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重点.现代舆论作为当今的信息通道和载体,也必然演绎成各种意识形态对垒和争夺的阵地.长期以来,中国人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自身的一个优势来保持,通过自觉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掌控和引领,实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地位巩固和作用发挥.但是,在思想和文化多元化发展的世界性潮流冲击下,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考验.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现代舆论引导主动权,这是我们在新时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必然选择.

第五,安全预警机制尚不完善.在多样化社会思潮中存在着一部分不良思潮,如果不及时进行预警剖析,西方的或者错误的思潮就会在社会蔓延,造成思想混乱,影响到主流意识形态的主体地位.这类事件往往具有突然性、群体性,并且影响范围较广,持续时间较长.以往我们的安全预警机制相对滞后,西方在很大程度上利用我们这一薄弱环节进行渗透,一步一步地进行思想蚕食.而今,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更有别有用心的人悄悄地进行多角度渗透,待我们知道后果的严重性时,已错过了对事态的最佳控制阶段,为时晚矣.由此可见,维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预判力”尤为重要.

三、建立一个行之有效、长期稳定、多部门联动的引领机制

第一,法律约束机制.对多样化社会思潮进行一定法律约束就是对那些针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攻击,有损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破坏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思想传播进行法律制裁或约束.社会思潮是千变万化的,每个阶层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我们不可能限制其自身的思想,只能通过一定的法律制裁与约束对那些反动思潮进行威慑.利用国家机器的职能来制定相关法律条文,并且通过其强大的执行力来维护好健康的舆论环境,使不法者无可乘之机.近些年来国家出台了许多针对管理舆论秩序的相关规定,起到了一定效果.

第二,预警剖析机制.对社会思潮进行预警剖析,就是要求我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各种社会思潮进行剖析、比较、鉴别,并就各种社会思潮所反映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科学技术的现状和提出的问题,寻求多方意见,提出解决方法.我国在同世界各国进行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方面的合作和交往中,也必然伴随着意识形态方面的交流.西方的社会思潮涌进国门,产生中西方思想文化的撞击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应把当前的思想动态信息与外在环境和形势联系起来,注意发现不同思潮的共同因素和相似现象,预测其发展趋势,为做好引导工作提供正确的方向.

第三,教育引导机制.对社会思潮的教育引导是解决人们在社会意识领域思想上、理论上不同认识的基本方针或方法.尽管一些社会思潮带有明显的阶级、政党和集团的烙印,但是,相当多的还是思想认识问题,就其主要方面来说,或对大多数群众来说,多属学术性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宜采取宣传教育和帮助的办法加以正确引导.对不正确的思想、观点和意见给以客观的分析、解释、教育和批评.对事关政治方向、事关重大原则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分清是非.在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大力弘扬时代主旋律,用积极健康的思想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第四,网络舆论机制.作为一种全新的信息传播技术,互联网络具有传统的信息传播载体如报刊杂志、影视广播等无法比拟的优点.但是,互联网的存在和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问题.由于网络匿名、言论表达自由,所以必然带来一些人的毫无顾忌、胡言乱语等消极问题,以及由此引发的危害社会安全的信息散布.所以党的各级宣传部门进一步完善相关的网站,增加像人民网“强国论坛”这类的形式,积极发出正确的舆论声音,组织专门的理论、教育、思想政治工作者和其他各种专业人才,积极参与互联网上各个场所,建立专门的机构,对最新、重大、热门的国内外网上舆论进行关注、搜集和整理,然后采取科学的舆论引导措施.

第五,榜样示范机制.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道德榜样的民族.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志士仁人等等,始终是人们崇敬效法的楷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英雄模范人物,如雷锋、焦裕禄等,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高尚精神的塑造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有关单位从2002年开始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任长霞、孔祥瑞等人的事迹,着实让人们久违了的感动再次回归.“感动中国”也好,评选“十大杰出青年”、“十佳美德之星”等等也好,都发挥了榜样的引领作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要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作用和示范作用,在全社会倡导见义勇为、无私奉献、一心为公、奋发向上、为国争光的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使人们学有榜样、赶有目标.

第六,监督评价机制.科学的管理机制,离不开科学的监督评价.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一套科学的监督评价体系.建立这样的体系,首先要明确社会管理的目标.社会管理的基本目标是完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系统的协调发展,构建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环境,形成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国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目标,也是建立社会监督评价体系最重要的依据.而“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取决于有没有共同的道德规范和普遍遵循的行为准则”[5].评价一个社会思潮需要用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检测丑恶的标准来衡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基本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总之,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相对稳定、多部门联动的引领机制,是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一项崭新课题.用教育来疏通,用道德去衡量,用典范做榜样,用法律提供保障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元化的联动机制来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是确保马克思主义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也是从根本上粉碎西方长期对我们进行和平演变的重要战略任务.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