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社会批判与理的内在逻辑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652 浏览:58633

【摘 要 】马克思主义既是社会批判理论,又是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通过社会批判研究社会发展,同时又把社会发展作为社会批判的目的.文章将从逻辑基点、社会规律、人的主体性、批判与构建等方面展开论述,体现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与社会发展理论之间具有的内在的逻辑统一性,彰显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性与建构性的统一.

【关 键 词 】社会批判理论 社会发展理论 社会规律 人的主体性 内在逻辑

逻辑基点:现存社会

批判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批判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精神,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产生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存的一切不合理现象的批判中.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开始批判黑格尔的法哲学,依次对宗教、政治、哲学、阶级进行批判,宗教批判是政治批判的前提,哲学批判是批判理论的提升,阶级批判是一切批判的归结.马克思说:“对天国的批判变成对尘世的批判,对宗教的批判变成对法的批判,对神学的批判变成对政治的批判.”①以此阐明了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本质,揭示了德国封建专制制度的社会基础和阶级特征.马克思早期针对现存社会的批判也促进了其自身思想的转变,奠定了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的思想基础.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思想最初的成果体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思想就是从现实的人的主体性出发,提出“异化劳动学说”,其目的是为了说明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定阶段上,人的劳动创造物同人相对立而成为统治人的敌对力量.马克思着眼于现实的社会生活以及工人的生存状态,以“异化劳动”理论独特的视角来批判和考察现实社会.

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得到较为全面的阐述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同样,对现存社会的考察是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最为原始的逻辑基点,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②人类历史活动的第一个因素就是生产满足物质生活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立足现实生活,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进而把一切社会关系归结于生产关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规律.然后又进一步阐述了生产关系是社会的政治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的经济基础,揭示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运动规律.马克思在社会历史领域通过实践途径发现了唯物史观.


内在归结:社会规律

人类社会是否会发展、如何发展的问题一直困扰着马克思以前的思想家们,自然史观、神本史观、理性史观等一度成为社会历史观的主流思想,这些思想家们总是以宗教、精神或者理性解释社会发展,寻求社会发展的动力,却没有去寻找思想“动机”背后隐藏着的物质力量,没有认识到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根源和客观规律.

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问题,绝大多数哲学家和历史学家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有规律性,是因为自然界运动的主体是无意识、无目的的,是一种盲目的自发的过程,而人作为社会发展的主体是有意识、有目的的.黑格尔等少数思想家虽然肯定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却又把它神秘化、唯心化,认为社会历史发展是“绝对精神”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和外化.马克思在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科学地解决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如同自然界的发展一样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性.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和社会批判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发了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性的问题.

马克思运用唯物辩证法来考察和分析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辩证运动.为此,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进行了深刻阐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③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从社会生产实践出发,探讨社会发展的历史根源、发展动力、社会进步、历史选择以及世界历史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阐发都离不开社会历史规律这条主线,社会历史规律如同自然规律一样,是客观存在的,所以人类的一切社会活动都不能脱离或违背社会历史规律.

但在客观存在的社会规律面前,社会历史的发展主体“人”并不是盲从的.既然社会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而这一过程的实现又是通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实现的.因此,人作为自觉自为的存在物,总是从自己的需要出发,来实现满足自己的价值,这样使人在社会活动中必须遵循外在的客观必然性.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通过对人的历史地位形成的价值必要性论述阐明了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关系,探讨了自然、社会对人的意义和价值,认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体现出客观条件对主体生存发展的合目的性.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分别从主体和客体的角度阐述了社会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发社会发展既合目的性,又合规律性,因此两者之间的内在统一归结于社会历史规律.

价值取向:人的主体性

马克思对现存社会的一切不合理现象的批判,对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探索,始终都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中心的,体现了人的主体性地位.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论述人与历史的关系时说:“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④人的主体性是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的共同价值取向.

马克思的社会批判以人的主体性为原则,以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为目标,通过异化劳动理论的阐述来实现.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深刻论述了异化劳动理论,通过异化劳动批判了资本主义的非人道性,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内在矛盾和症结,试图揭示私有制的根源和本质,认为无产阶级的解放,必须要消除异化现象,社会的发展应适合人的需要和目的,使其成为为人而存在的社会. 马克思把人的自由解放与全面发展视为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最高目标.社会发展实质是人的发展,社会发展史,也就是个人发展史,社会是个人的社会,个人是社会的个人,社会是与个人在同一历史过程发展起来的.在人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马克思在对未来社会畅想时,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⑤

理论方法:批判与建构

方法论意义的批判并不是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而是指在阐发社会发展理论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批判功能.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不乏有正面的阐述,但更多是通过社会批判构建的,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的构建就深藏于社会批判理论之中,理论批判的深度往往决定着社会发展理论构建的程度.

在对社会规律问题的阐述中,马克思立足于实践,阐明社会的发展既不是精神或上帝的发展史,也不是封闭循环的思想怪圈,社会发展史首先是人类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事实上,马克思对自己新理论的阐述,如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共产主义学说等,都是在批判过程中得以实现的.马克思正是在对意识形态批判、各种社会历史观的批判中,发现了社会生活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创立了唯物史观;通过异化劳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解剖,研究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方式的批判过程中,研究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演化趋势,创立了共产主义学说.可见,如果马克思离开了社会历史批判,很难建构这些社会发展理论.

总之,批判与建构的统一是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最为显著的方法论.其社会历史理论是在对人类社会内在矛盾发展的把握上,对各种非科学的历史观学说批判的过程中阐述和建构起来的.“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⑥

(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专项重点课题“批判与建构: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与社会发展理论关系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唯物史观视域下的历史规律性问题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分别为:HNSK12-57,11YJA720013)

注释

①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页,第67页.

③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页,第118页.

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30~731页.

⑥《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24页.

责编/韩露(实习)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