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的城市众生相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7985 浏览:32407

摘 要 :范小青的短篇小说《这鸟,像人一样说话》围绕一个城市模范小区的一起失窃案展开情节,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社会转型期的城市众生相.透过这些人物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存状态,读出了作者的温暖追求.

关 键 词 :社会转型期;城市众生相;生存状态;温暖追求

《像鸟一样飞来飞去》是江苏著名女作家范小青的短篇小说集,其中收录的第一篇短篇小说是《这鸟,像人一样说话》.范小青在《自序》中把自己的短篇小说比作一粒一粒的谷子,《这鸟,像人一样说话》是她守着小山一样的谷堆,挑选出的第一粒谷子,也是她“睁大了眼睛伸长了手臂还费心了心思”动手挑选的谷子,这粒谷子摆放在第四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城乡简史》之前,这应该是她比较满意的一粒谷子吧.

小说围绕一个城市模范小区的一起失窃案展开情节,为确保春节期间无一失窃案件发生,模范小区对外地人严加盘问,严防死守,却还是发生了一起失窃案,围绕这起案件,人物纷纷登场,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社会转型期的城市众生相.

范小青在谈到她的创作动机时,归结为“这是生活找上门来了”,“在我住的小区门口,每到过年前的时间里,就会出黑板报,写着年关将近,外地人要回家过年,希望业主提高警惕等等的内容.当然,写板书的人和吩咐写板书的人,都是保安,保安也是外地人,他们的忠于职守,他们对进入小区的外来人的严查死守,让我感动,同时又让我说不出话来.这就有了我的小说《这鸟,像人一样说话》.真的都是生活赏赐给我的.”(《范小青 汪政对话录:把短篇搁在心坎上》)

一、城市外地人的生存环境

范小青小说中被普通市民称为的外地人,也就是社会学研究者称为的城市新移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社会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不断变迁.社会转型意味着变化,这种变化推进了城市化的进程,庞大的迁移流动人口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成为城市最具活力的经济力量.他们带着对生活的企盼来到了城市,于是城市就由平凡的少量城市人与大量的异乡人构成.生活在城市的外地人,大部分从事着城市最底层的工作,他们像鸟一样地飞来飞去,在城市寻觅着属于自己的那份生活.

小说开端营造了城市外地人的生存环境,临近年关,天气是阴沉沉的,城市本地人因担心外地人回家过年前在城里捞一票而紧张,这种紧张气氛和过年的喜气交织在一起,锁门、关窗、不敢晾晒衣物,关照孩子放学早回家,不要乱停自行车,城里人说起外地人,真是谈虎色变,心情蒙上了阴影.

小说的开篇显示出作者的语言艺术,作者用平和的语言娓娓道来,“要过年了,门窗锁锁好啊,要过年了,自行车放好啊.”大家在互相提醒,要防备外地人,表现出城市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戒备心理.小区的物业也召开紧急会议布置防盗工作,黑板报的标题是“物业业主如一人,严防死守外地人”,保安们都在尽职地站岗值班,半夜都在巡视,确保模范小区春节期间无一失窃案件发生.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作者营造出由人物关系和外部环境构成的叙事情境,为小说出场人物的对话和心理活动作了铺垫.

二、城市外地人的生存状态

第一个出场的人物是收旧货的老王.他长年累月在这个小区里收旧货,临近年关本是他一年中收货最忙的季节,但由于是外地人,他收旧货的工作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虽然大家都认识他,但物业公司规定凡是外地人一律不能随便进小区.老王向物业保安百般求情,但保安依然严守规矩,因为“给你进去了,我就得出去了”.老王急得要和保安班长比说本地话,认为在这小区“许多年下来,等于是本地人了,他们跟我像自己人一样的”.这句话只是引得大家哄堂大笑,老王依然进不了小区大门.无奈老王只得守在小区门口不碍事的角落,提着精神喊一声“收旧货啦”,再没精打采嘀咕一声,“我惨啦.”

作者塑造的老王是城市外地人的一个典型,他的称谓就是收旧货的,他们从事的是肮脏而辛苦的工作,他们依靠自已的体力在城市谋生,“不需要业主动一动手,脏而杂乱的旧货就到了老王的车上”,老王虽然在这小区收旧货多年,甚至还能说些本地话,但是他没法融入城市主流社会.面对严防死守外地人的小区,他只能在阴风冷雨中无望地守着,最后只能无奈地提早回老家过年,在返乡的车上还在做着收到旧货的美梦,还在捍卫自己的信誉和尊严.范小青的小说没有常见的对农民的嘲讽和讪笑,而是充满了真切的人间关怀,用温情的笔墨描述着城市底层人对生活的追求,描述他们对人间温情的向往.

模范小区的保安们是作者刻画的城市外来人的群体形象.保安班长王大栓虽是收旧货老王的同乡,但依然六亲不认,坚持不让外地人进小区.当老王要和他比说本地话时,他理直气壮地回答:“说得像又怎么样?说得再像你也是外地人.”他还一本正经地批评保安小万,“业主本来就对你们这些外地人不大相信,你给我老实一点,不要东看看西看看.”新来的保安小万对住户情况不清楚,判断本地人和外地人,也是根据对方的口音和语调,说的是本地话他就断定不是外地人,就热情地指点怎么写作.当他在失窃案件中表现出高度的警惕性而荣升班长后,批评迟到的王大栓,“你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业主们反映,原来那个姓王的班长,一看就是个外地人.”

保安们是社会转型期这个特定时代的人物缩影,当他们进入城市,企盼被城市认同,却丧失了自我.作者以含蓄的语言,通过人物的对话,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范小青的小说关注现实生活,关注底层人的生存状态,但她的小说没有刻意描写严酷的现实,以及在此环境中人的苦难而扭曲的心灵.她带着温情静静地关注周围发生的一切,关注着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内心世界.周景雷在评论范小青的短篇小说时将之命名为“温暖的现实主”.因为范小青的艺术灵感来自她熟悉的现实生活,来自她耳濡目染的人和事,她是有所感而发.

卷入失窃案的大学毕业生宣梅和她的男朋友是城市外地人的又一类型,他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城市立足.因此一方面可以俯视城市的底层外地人,傲慢地对老王称呼收旧货的,当她要卖旧货而保安小万阻止老王随她进去拿旧货时,就用鄙视的语气对保安说,“还严加防范呢,防范谁呀,我看你的样子,还像个坏人呢.”当她因失窃案受到盘问时,她会运用所学法律义正词严地辩驳.但她内心依然没有城市的归属感,千方百计地学习本地话,以致她和男朋友交往很长时间,两人都担心被本地人瞧不起,一直用刚学会的本地话交谈,都误认为对方是本地人,其实他们来自同一个地方,还是在同一年来到这个城市.当他们由于一口夹生本地话而被本地人刘老伯指出时,两人依然约定,两个人在一起时就说家乡话,对外人仍然说本地话,而且还要练得更像.


三、出人意料的事件和作者温暖的追求

刘老伯是以一个正宗的本地人出场的,他说着一口糯糯软软的本地话,每天坐在楼道边警惕地盘问陌生人,他比保安更加尽忠职守,小区人称他为“刘二道关”.失窃案件正是发生在刘老伯家,当案件真相大白,原是刘老伯患上老年痴呆症,把媳妇的首饰藏在抽水马桶的水箱底部.在争抢首饰的过程中发生意外,被媳妇推了一把的刘老伯竟然说出了一连串谁也听不懂的话,经方言专家认定,竟是西南边远山区的一种方言.一直说本地话的刘老伯原来是那边山里人.

作者用这起出人意料的事件为读者营造了充满想象的广阔空间,充分表现出作者的艺术灵感,精巧的构思使生活充满了戏剧性,于平淡无奇中表现出生命的无常,令读者掩卷深思,城市本地人追根溯源也是外地人,在社会转型期,城市的本地人和外地人应该和谐共处,使城市更美好.

范小青的笔下都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人物,她走近日常生活,用自然而平静的目光打量现实中的一切,以女性作家特有的温暖善良的心灵去关注现实生活中的芸芸众生,透过这些人物我们看到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生存状态.

小说的尾声写到回家过年的老王,声音却留在了小区,紧靠大门的业主饲养的八哥学会了老王的语气和音调,“收旧货啦,我惨啦”,学得惟妙惟肖,令人无不大笑.刘老伯说起了没有人能够听得懂的鸟语,而鸟却像人一样说话.由此我们读出了范小青充满智慧的传奇性叙述,读出了她的温暖追求,读出了她的理性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