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人类社会规律的经典之作

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796 浏览:9424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大组成部分,而《(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以下简称《序言》)堪称历史唯物主义的代表篇目.在这篇著作中,马克思较为全面、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最初动因、基本经过和主要结论.在所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中,它的内容最权威,表述也最明确,因此,梳理和回顾这部著作所包含的基本思想对于我们深入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牢记社会存在的第一性原理,坚决摒弃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

1883年3月,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恩格斯曾这样说道:“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便构成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经济发展阶段的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01页)这段话堪称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毕生总结,在恩格斯眼中,马克思所创立的新哲学最根本的特点在于从认识论意义上对人们的“吃喝住穿”这些基本事实的肯定,正是这些不被以往的哲学家们重视的感性事实才是全部社会生活得以可能的基本前提,离开了这些前提,我们任何一种对人之本质的界定都是抽象的.

对于恩格斯的盖棺定论之语,马克思本人在逝世前所著的《序言》中也给予充分印证.

首先,马克思指出,“物质生活关系”之所以能够进入他的视野,使其离开黑格尔抽象唯心主义的怀抱,最直接的原因是“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88页).众所周知,青年马克思曾经是一个迷恋黑格尔哲学的激进青年,但是大学毕业后,在参与办报的过程中.马克思通过报刊接触了一些围绕现实的权力和利益展开争执的社会事实,正是这些生动的社会生活给马克思上了一课,正是这些鲜活的社会事实使得马克思不得不脱离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转而从物质生活本身去寻求社会历史发展的秘密.于是,在《序言》中,马克思郑重声明,经过对黑格尔法哲学进行一番研究之后,他的结论是:法的关系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市民社会”便是这种物质生活关系的藏身之所,而政治经济学则是解剖这种物质生活关系的重要领域.


因此,正是由于物质利益问题的逼迫,马克思才不得不将目光投入到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去寻求答案,这便是马克恩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直接原因.

其次,如果说上一方面堪称马克思基于早年经历对自己的唯物主义立场的直接表述,那么,《序言》中用更加直白的方式来揭示自己“研究政治经济学的总的结果”,此可谓马克思晚年对自己唯物主义立场的重点申明.马克思说:“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等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在此,马克思对于物质生活、社会存在的第一性决定作用已经给予了充分的强调,毫不夸张地说,正是源于这种对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的决定性作用的重视,马克思才彻底告别了自柏拉图以来的西方形而上学传统,并进而发现现实的经济利益以及由此产生的阶级关系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主要驱动力.如果我们要概括“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那么,现实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引发的权力制衡、利益分配必然是我们讨论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稍加总结不难发现,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第一层含义就是对社会存在本身的确认,这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理论立场和方法论原则.正是这一点,使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现实感,当然,也正是这一点,使得人们感觉马克思主义不像“哲学”.对此,我们必须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新哲学,其新颖之处主要在于,它呼吁人们必须将自己的目光从彼岸世界转回到此岸世界,此岸世界的人的吃喝住用行才是哲学思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这恰恰是人所谓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

我们不妨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例说明.依托中国新主义革命的成功实践,同志在中国民众心中所树立起来的权威性、神圣性自不待言,但是,社会实践的发展必然会使个人的光环逐渐褪去,在此情况下,无原则地拥戴、崇拜英雄人物的诸般思想和行为必然会阻滞社会本身的前进.于是,在对“两个凡是”的批判声中,党内外人士又一次自觉地站到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的第一性原理”的立场上,开始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新征程.在此过程中,同志所起的真正作用在于端正了思想航向,丰富了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新的内涵,那就是: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革命的学问,也是建设的理论.革命年代我们能借助其分清敌我,知道团结谁打击谁;而在建设年代,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存在第一性原理主要表现就是重视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基础建设.正是基于这种逻辑,同志才在1985年斩钉截铁地指出:“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35页)细心的人·定会发现,直到去世之前.同志始终在强调:中国所实行的“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策略并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富裕不是什么丢人的事情,只要坚持公有制占主体和共同富裕的原则,我们就是在奉行马克思主义和实现社会主义.

上述可见,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特点就是对社会生活本身规律的尊重,现实经济生活以及由此引发的权力和利益的分配才是马克思毕生关注的重点,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始终在告诫世人,必须重视现实的物质生活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关系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协调统一关系,这是学习《序言》必须重视的第一件事情. 重视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则,深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如果说重视社会存在第一性原理代表了一个基本的马克思主义立场,那么,用动态的眼光省察社会本身的矛盾运动并且思考我们应该如何作为,则是马克思在《序言》中的另一项理论要求.

首先,在《序言》中,马克思从静态的意义上告诉我们,任何社会形态都可以用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几个大的范畴框定和概括,这几个范畴是我们解剖社会结构的重要视角和工具.

其次,社会并不是静静地摆放在那里供入随时研究的标本,只要生产在进行,社会本身的新陈代谢就会自动进行.对此,马克思说:“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1页)在本人看来,这就是社会本身发展更替的规律.人的需要推动了生产的不断发展,生产的发展必然会冲击原有的社会产品交换、分配和消费格局,这意味着,生产领域和分配领域、“做蛋糕的人”和“分蛋糕的人”都会提出平等分配社会产品和资源、制衡社会权力的要求,唯此,社会的和谐稳定才有可能.如果既得利益阶层依然借助上层建筑工具为自己保驾护航,那么,来自生产领域的社会利益群体必然会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与之展开殊死抗争.所以,翻阅历史,我们常常会发现,成功的社会革命和制度更替基本表现为自下而上而非自上而下,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则.

毫无疑问,在《序言》中,马克思着墨最多的便是社会矛盾运动理论.除了正面揭示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运动规律之外,马克思还从反面告诫我们,必须重视社会形态更替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这就是著名的“两个决不会”思想.

马克思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等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592页)在此,“第一个决不会”意思是说,任何曾经存在的社会形态都有其历史、现实的合理性,它们曾经也都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支撑其运转的各项要素相继失效之前,它们绝不会退出历史舞台.“第二个决不会”意思是说,历史不可能跳跃式、无序化发展,新的、更为先进和高级的生产关系(如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度、社会产品的分配制度)不可能凭空产生和人为移植,只能从原有的社会土壤中逐渐萌芽和壮大,在此过程中,尽管新生力量代表了社会进步的方向,但是,它必须在与旧制度、旧风俗的对抗和斗争中才能赢得生存权、话语权、合法性,社会发展有自身的曲折性、漫长性.

如果说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征,那么,对社会领域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现实矛盾运动的揭示堪称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社会历史领域的贯彻和运用.马克思启示我们,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动力,我们必须及时改革那些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如体制机制、观念意识等).否则,我们就会走弯路、栽跟头.这一点正好契合了当下中国民众普遍关注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强烈心声.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举国上下的中心工作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管我们也始终在强调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尽管我们也在不遗余力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但是,实际的结果是,在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的同时,那些在改革开放之初就存在的人浮于事、权大于法、长官意志、贪污腐败问题依然存在,甚至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在此,我们无意去讨论这些社会现象的不良影响,而是需要客观、理性地追踪其背后的原因以及化解之道.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生产力的发展进步,必然对于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这同时意味着,生产关系(一般指的是对社会生产资料、社会产品的占有权、使用权和分配权)和上层建筑必须及时进行调整和改革,在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尊重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运行的规律,从适宜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角度去改革现行的政治体制,比如:扩大的范围、培育社会组织、强化社会监督、收缩政府权限、规范官员收入、推行透明执法、建立科学的干部人事制度,等等.

中国人从来都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安邦定国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最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中国要跳出历史发展的周期律必须大力发展,给社会民众以足够而真实的监督权和制约权,这是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抓手.

(责任编辑 史小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