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典型

更新时间:2024-03-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319 浏览:19113

摘 要:以人道为天职,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况为目标,参与社保,共促和谐.“母亲工程”是所创办的恤孤助学的救助活动,是红十字爱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母亲工程”源于地方,却辐射全国,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出力不菲.

关 键 词 :;“母亲工程”;恤孤助学;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C9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9-0059-03

是世界三大国际组织之一,与联合国、奥委会齐名.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进程中,与社会同行,共浴干戈,为社会的进步发展作出了彪炳史册的重要贡献.新时期的和谐社会建设为提供了重要平台,“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在构建和谐的时代潮流中又开始释放更加强劲的社会势能.“母亲工程”是的地方组织宿迁在20世纪90年始创办的社会救助工程,迄今已成为国内知名的慈善品牌.本文拟以“母亲工程”为例,对红十字组织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略作缕析,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一、“母亲工程”的缘起及前期发展

“母亲工程”创建缘于偶然,1992年5月,宿迁市秘书长陈德江为一对因雷击而致父母双亡的学龄儿童的悲惨境遇所打动,由此他设想帮助这对儿童的同时,可以尝试在全市开展一项助孤上学的人道主义行动.这个方案立即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副市长、会长魏秀伦建议成立一个“红恤班”,并亲自拟定了《宿迁市孤儿“红恤班”管理条例》.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宿迁市在17万名在校学生中进行摸底调查,经过几个月艰苦细致的工作,统计出全市共有在校孤儿416名.1992年8月经市理事会讨论通过,由12名品学兼优的特困孤儿组成的“红十字孤儿抚恤班”(简称“红恤班”)正式成立[1].这是全国第一个以帮助特困孤儿完成学业为宗旨的“红恤班”.这一功德无量的人道善举,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支持与称赞,誉之为“母亲工程”.

“母亲工程”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先导性,为参与孤儿助学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虽然由于条件和财力所限,第一期“红恤班”只有12人,但这丝毫不能让我们小视她的伟大以及她所承载的社会意义.这一善举有利于弥补政府的力所不逮,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红恤班”自创建之初,就坚持走集资助学之路,因为“母亲工程”本来就是社会的事业、民众的事业,后来的实践证明,这一方向是完全正确的.开班之初,市发给每位孤儿每人每月40元生活费,每年80元穿衣费,考入高校的,每月发给100元生活费,每年发给160元穿衣费及400元奖学金.有特殊贡献的,还发给特别补助,一直资助到参加工作[2].为了维持这项支出,市除每年自筹1万余元经费外,还向社会各方求援并得到积极响应.正是在市和社会爱心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母亲工程”虽略显艰难但却成功地迈出了第一步.1993年,“母亲工程”迎来了第一个收获的秋天.“红恤班”第一期中的4位同学高中毕业,3位考取高等院校,1位虽以两分之差而落榜,却光荣入伍,报效国家.应该说,这个成绩是对“母亲工程”的肯定和报答,但更大的压力也随之而来[1].1993年9月,为了应付经费上的困窘,宿迁红会4名工作人员在连续3月未领工资的情况下,开始了每月10元的“终身捐款”行动.由此,对“母亲工程”发展意义重大的终身捐款制度开始形成.到1996年,有28人跨入“终身捐款”行列.到1999年,自愿终身捐款者已达95人,发展之迅速,也从另一侧面反映了“母亲工程”的迅速成长.

为了“母亲工程”的长足发展,建立“母亲工程”基金提上日程.1995年春节前夕,为“母亲工程”的捐款活动达到[1]177.在2月12日举行的“母亲工程”捐款仪式上,据统计社会各界共捐款404 711元,这其中包括宿迁市委、市政府65个委办的领导和群众的20多万元,32个乡镇的群众捐赠的13万余元.可以说,“社会的积极参与,为这项义举增添了强劲的活力”[2].“母亲工程”基金的建立,为这一爱心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母亲工程”的全面发展.仅仅一年时间,“红恤班”的规模由1995年的27人一下子跃升到1996年的66人,“红恤班”中大中专生的生活费由每月100元提高到120元,穿衣费由每年160元提高到200元,其他同学生活费由每月40元改为60元,穿衣费由每年80元调整为120元.

二、“母亲工程”的扩展

“母亲工程”几年中所取得的重要成绩及良好口碑得到了省的认可和高度评价.为了扩大“母亲工程”的影响和惠泽范围,江苏省力促“红恤班”扩大招生,决定在省内其他地级市中各招收两名特困孤儿,以此作为“母亲工程”向全省推广的序曲.由此“母亲工程”开始走出宿迁、走向全省,其社会影响也随之向全省波及,爱心暖流涌动江苏.

在省及全省各界“博爱”中人的支援与襄助之下,“母亲工程”的恤孤助学事业得到进一步提升.到1997年,“母亲工程”资助的孤儿已达78名,考入大学31名;已有13人走上工作岗位.值得指出的是,在1997年高考中,“红恤班”孤儿杨连华以588分的高分考取了南开大学,这里面凝聚着“红恤班”背后众多爱心人士的关爱.在“母亲工程”的影响和带动下,宿豫人扶危济困,助人为乐,蔚然成风[3]587.这种社会氛围正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

“母亲工程”的发展已成为宿迁乃至江苏的一个爱心品牌,其内涵不断丰富,到20世纪90年代末,形成了一个以“红恤班”助孤为中心,以多种志愿怎么写作力量争相参与为伴生的爱心事业,其影响范围已超出江苏,映射全国.在这个爱心事业中除了直接为“红恤班”筹资的“终生捐款联谊会”,还包括为“红恤班”的生活和就业提供怎么写作和帮助的各式志愿怎么写作小组,其中包括缝纫志愿怎么写作小组、美容美发志愿怎么写作小组、项里大酒店志愿怎么写作联谊会、三人志愿怎么写作小组、陈德俊夫妻志愿怎么写作小组、红华餐馆志愿怎么写作小组、张志强父女志愿怎么写作小组、三姐妹志愿怎么写作小组、徐州彭大八小凤志愿怎么写作小组等等.其中三人志愿怎么写作小组由退休女干部组成,他们除关心孤儿的衣食住行,还注重思想上的教育和引导,帮助树立健全人格,并以实际行动让孩子们真正理解家的温暖、“母亲”的涵义.红华餐馆志愿怎么写作小组远在北京,但也把关怀送到苏北大地,他们帮助安排几位孤儿就业,并给予亲人般的照顾. “母亲工程”的爱心之火,已成燎原之势.截至2002年前夕,“孤儿红恤班”9年来共资助129名孤儿学生,其中2名考取研究生,65名考取中专以上院校,15名学生毕业后回报社会,并参加了为“红恤班”的终身捐款行列.2003年,“红恤班”有14人参加高考,上本科线者11人,专科线者3人,录取率百分之百,创“红恤班”十年来最好成绩.到2004年,“红恤班”已有72人考上大专院校,其中包括博士1人,硕士4人,军官1人.但这并不是结束,“母亲工程”的实践和奇迹仍在继续.“母亲工程”作为红十字爱心工程的重要内容,像一粒爱心种子,扎根于江苏沃土,为江苏民众提供了参与社会、回馈社会的平台,为营造和谐健康的慈善文化奠定了基础.“母亲工程”的爱心事业被广泛传承,其爱心模式被频繁复制.

三、“母亲工程”的成功运作的原因分析

“母亲工程”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高度评价,除了因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先导性作用,更重要则在于她走出了一条以为主体参与扶孤助学的模范之路,为等社会组织参与和谐社会构建提供了一条可行性路径.“母亲工程”的成功运作,关键在于:

其一,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参与.

“母亲工程”是社会的事业,民众的事业,而“母亲工程”最强有力的爱心支撑也源自社会与大众.自创办始,“母亲工程”就凝结着从部门领导到中人再到广大有识之士的注目与关怀.没有有关负责人的远见卓识,就没有“母亲工程”顺利“降生”,没有红会人士的苦心经营,就没有其在艰难中的发展壮大,没有广大爱心人士的热情支持,“母亲工程”将举步维艰,何谈壮大与发展.可以说,“母亲工程”诠释的是爱心事业,而托起爱心的力量来自于社会各界.同理,事业也是民众的事业,红十字组织是为社会怎么写作的组织,它的运作也必须依托于社会[4]24.在现阶段,要为构建和谐不遗余力.“母亲工程”的经验分明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道路,只有植根于社会,拥抱人群,才是的方向和未来.

其二,“母亲”角色的成功塑造.

“红恤班”的爱心事业之所以被称为“母亲工程”,是因为这项事业使孤儿重拾母爱.众所周知,母爱是博大而无私的,是全方位的爱护和无微不至的关怀.而“母亲工程”正是给予了“红恤班”的孤儿们不是母亲却胜似母亲的关怀与呵护,“不仅在物质上对特困孤儿给予资助,而且还在思想上给予引导,学习上给予帮助,感情上给予关怀.凡编入‘红恤班’的孩子都定期向和学校写思想汇报,邀请领导和老师与孤儿进行座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红恤班”初建时期,每逢春节,市都要把孤儿们集中起来,吃团圆饭.会长、副市长魏秀伦还多次与孤儿们共度除夕,并先后捐出1450元“压岁钱”[5].1993年11月25日,入冬第一场大雪还在沸沸扬扬之际,宿迁“送温暖小组”顶风冒雪,辗转数千里,将御寒衣物和每人400元的生活费及时送至在南京、无锡和盐城读书的“红恤班”同学手中.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这些生活中的点滴分明为我们清晰呈现了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母亲”形象.其实,“母亲工程”中的“母亲”不只是母亲,她具有父亲和母亲的双重身份,既要给孤儿们以勇气,又要给予其温情.从社会学的理论来讲,孤儿承受着社会角色失调所带来的重大痛楚[6]160,而“母亲工程”对母亲角色的成功诠释使孤儿们又找到了希望和勇气,恢复了其社会角色的扮演,并开始了新的人生历程.

其三,“母亲工程”建立的长效机制.

“母亲工程”的又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其建立并一贯坚持的长效机制.其实,包括红十字系统在内的社会力量扶助孤残的个案和事例比比皆是,但能够一以贯之地坚持下来并不断发展壮大形成规模者却不多见,像“母亲工程”这样引起广泛社会效应者更是少之又少,其根源即在于能否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母亲工程”并不是应景而设,在建立之初,宿迁红会就坚定了“‘红恤班’不仅要坚持办下去,而且一定要办好”的指导思想[1],有了这样的指导思想,在“红恤班”发展策略上才能高瞻远瞩,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和创造新的成绩.短短几年间,“红恤班”“援助对象由初、高中生扩展到从小学到大中专院校各个教育层面的在校孤儿;援助方式由只解决吃饭问题,发展到给予精神、物质和情感的全方位关怀”[7].这样的发展得益于“母亲工程”的长效机制.

四、由“母亲工程”看参与和谐社会构建

“母亲工程”是爱心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的穿针引线和运筹帷幄之下,才有了“母亲工程”的发展壮大.爱心工程是“博爱系列工程”之一,主要是指通过建立老年颐乐楼、养老院、托老院、老人病(护理、康复)医院、弱(启)智儿童学校、孤儿之家、红恤班等形式,积极加入社会保障体系,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心力.是包括总会和各地方红会的统一的红十字组织,是具有广泛社会性的非政府组织.在现阶段的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和谐社会建构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社会建构功能”[8]70.


“母亲工程”体现出博大的人道情怀,人道是七项基本原则之一,是其行动准则和价值诉求的核心内容.构建和谐社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必将在这一过程中大有所为,最重要的一点即在于秉承人道主义的与坚持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建设在理念上有着根本的契合点.坚持以人为本,“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原则,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9]120.虽然红十字的人道主义与“以人为本”的原则不尽相同,但红十字人道主义指引下的嘉言懿行实质上达到了以人为本的目的和效果,体现了人本主义的深刻内涵.起源于战争救护,以生命为本,关注生命与健康,这正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容.

以改善最易受损害群体境遇为目标,通过社会性的扶危济困、敬老助残,以更好地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弱势群体的状况是检验文明程度的试金石,“救助社会最易受损害的弱势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10]55.“母亲工程”所关注的是失去家庭关爱的学龄孤儿,这一群体为社会的弱势,相比较更需全社会的关怀.的恤孤助学行动把人道救助施与这一群体,使这一群体正常回归社会角色,实现人生价值,从而为这一群体乃至全社会的和谐幸福作出了重要贡献.“开展的扶危济困工作,在致力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方面,可以说也独具优势.”[11]12在这一过程中,在红十字精神的感召下,促使全社会共同关注学龄孤儿并为其成长奉献心力,营造了同舟共济、其乐融融的社会风气,为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政府既定的发展目标,坚持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是政府在人道领域的助手,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因此作为以人道主义为价值诉求的社会团体,必将会在未来“小政府、大社会”的发展格局中发挥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