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探析

更新时间:2024-01-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953 浏览:8242

一、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概念框架

(一)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含义社会责任审计概念最早于20世纪50年代由HowardR.Bowen(1953)提出,认为“社会审计是对具有社会影响的企业活动中一些有意义的、可限定的领域进行系统评价和报告的义务”.由于各国经济、政治、文化背景的差异,世界各国的专家学者对社会责任审计定义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美国学者米切尔谢勒和大卫肯特合著的《审计与受托责任》一书将社会责任审计定义为“强化组织受托责任的工具,以便组织的管理者解释、辩护其决策”.日本学者片野一郎(1985)在《新版会计学大辞典》中的定义为“社会审计是有别于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的一种崭新的审计,它是一种检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审计”.我国学者阳秋林和李冬生(2004)认为,社会责任审计是以维持人类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由专门的审计机构积极主动地接受政府、社团和社会个人的委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手段对企业所履行的各种社会责任进行有效审计,审查和监督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二)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根据审计主体理论,审计主体主要有政府审计、民间审计和内部审计三类.目前我国的社会责任审计是以国家审计和民间审计为主,但笔者认为从内部审计的角度可以更好地实施社会责任审计,给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有用和可靠的信息,同时也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从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与内部审计的关系来看,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提高经济核算的正确性与可靠性,评价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而内部审计在评价和维护内部控制有效性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保障企业依法经营、规范管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现代企业制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二,从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来看,管理审计和效益审计是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发挥内部审计的优势和作用,扩大内部审计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的内部审计要充分考虑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影响.第三,相较于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内部审计可以更加真实地监督、评价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以内部审计作为社会责任审计的主体并非排斥政府审计和民间审计的主体地位,一些社会责任审计,如环境审计中关于环保资金使用和实施效果的审计主要依靠国家审计部门进行.因此,在实际中,可以考虑“合作内审”这一模式,即企业将一部分内部审计的职能委托外部审计机构进行,可以实现成本效益的最大化,同时通过联合外部专家,可以提高审计质量,而内部审计机构也拥有了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二、企业社会责任审计内容与方法

(一)质量审计企业的质量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对企业内部有关管理层、管理当局在质量方面的受托管理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证实、评价,然后提出纠正或改进质量管理行为的建议,并将这些信息提供给相关利益者的一系列活动,是反映企业对消费者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审计.企业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管理,从产品研发到生产再到销售,每一环节都要高度重视产品的质量,因此可依据产品的生产流程来描述质量审计的内容.一般地,产品的生产流程包括:市场调查-产品研发-生产-加工-销售-怎么写作.

因此,质量审计应包括以下内容:(1)项目审计,一般由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授权审计以确定企业产品和怎么写作的质量状况.这种审计通常是在做了足够的市场调查并形成了项目投资的意向之后进行的,是对项目全方位、多角度的检查,在时间上涉及了项目从投资到最后完工的全过程,在空间上也涵盖了与项目有关的各个方面.应确认企业是否建立了项目的质量目标,针对特定对象是否履行了相关的质量责任,是否遵循了项目的考核标准和考核时间界限等.(2)系统审计,通常被用来确定企业质量项目是否存在及其效率性和效果性.基本的质量审计主要是通过调查企业的项目、活动、部门和整个企业是否具有质量控制来进行.如审查企业的质量手册、质量规划是否符合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的质量文件记录是否真实、完整等.(3)过程审计,审查原材料的供应、来源以及储存等是否符合生产要求,生产加工过程是否处于质量体系的控制之下,生产销售过程是否符合环保要求,产出能否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等.(4)产品审计,通过评价产品的效能,测试和评估产品的安全性、耐用性、可靠性和可维护性,是否存在以次充好、检测冒伪劣产品现象,产品的使用是否存在危害消费者健康的因素以及与产品质量相关的其他方面.(5)售后怎么写作审计,评价企业售后怎么写作的履行情况,是否存在侵害消费者权益、无视消费者投诉的情况,产品和怎么写作是否存在利用夸大、虚检测的广告招揽顾客的现象,是否存在搭售、不正当销售等现象.


在实际中,质量审计可以采用以下几类方法:审计技术方法,测试或检查是质量审计中常用的收集数据和信息的技术和工具,包括统计测试、产品测试、过程能力测试、可靠性测试等,审计分析方法,主要有对比分析法、结构分析法、指数分析法等,审计评价方法,主要有比较法和评分法两种.

(二)人力资源审计人力资源审计就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等情况进行客观、公正的监督、评价、鉴证,以促使被审计单位人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用的一种活动.人力资源审计是评价企业对职工履行责任情况的审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人力资源合规性审计,是通过检查被审计单位的财务和经营活动,以确定其合法合规.主要审查的内容包括:制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是否与企业的战略目标相适应,是否建立了劳动安保制度,薪酬制度是否合理,企业的人力资源培训制度是否科学,人力资源激励和淘汰机制是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等.(2)人力资源管理审计,主要是指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发展等计划是否进行了恰当的控制和决策.在这方面,审计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选拔机制是否科学合理,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是否科学有效,高层管理人员的约束机制是否科学可行.此外也要注重对管理人员的后续教育培养,以保证企业的持续竞争力.(3)人力资源绩效审计,通过与相应的衡量标准相比较,寻找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效率的机会,并提出具体建议,以供管理层在今后机构改革和人员调整决策时参考.主要审查的内容包括:审查企业的培训机制、管理制度是否具备可操作性,评价企业人力资源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人力资源的效益情况,评价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工作绩效、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责任审计等.

由于人力资源审计所审查的信息大多无法用货币量化,因此在运用常规审计方法的基础上,还需要采用一些特殊的方法,具体包括:分析方法(如差异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敏感度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多因素联动法、指数分析法、平衡分析法等):评价方法(包括定性的方法如成功度评级法,定量的方法如差额评级法、对比评价法、比率评价法、增量评价法、综合评价法等).

(三)环境审计环境审计是有关审计组织依据环境法规政策和标准,遵循审计准则,系统地、定期地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活动、环境财务信息和环境管理系统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这主要是反映企业履行环境保护责任的情况,主要内容如表1:

传统的审计方法也适用于环境审计,此外还需要运用一些新的方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是市场价值法,通过观察产量与市场的变化来评估环境资源的价值,其方法包括防护费用法、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影子工程法等.二是替代品评价法,不宜采用市场价值法时,寻找间接反映环境质量评价的商品和劳务,利用这些商品和劳务的来计量环境要素,其方法包括资产价值法、旅行费用法等.三是费用效益分析法,依据费用效益原理,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出发,分析某一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净贡献的大小,最常见的方法为边际分析法.四是调查评价法,通过向专家以及环境使用者进行调查,对环境资源损失价值或保护措施效益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四)道德审计道德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衡量其管理当局或直接责任人是否遵守道德管理制度规定及对道德管理的有效性进行评审的行为.在如何进行道德审计方面,目前主要有:利益相关者导向型审计、问题导向型审计、多因素模型.

参照国际经验,我国企业的道德审计应从以下方面人手:公司价值观和使命(公司发展目标、对符合社会责任的商业活动的支持程度等)、与股东的关系(财务状况、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及时性等)、与顾客的关系(产品质量、产品和顾客投诉处理等)、与雇员的关系(工资和福利、人力资源政策、工作环境等)、与经销商的关系(授权条款、对经销商投诉的处理等)、与供应商的关系(合同条款、付款及时性等)、与其他团体的商业关系(合作项目的目的、内容和结果等)、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环保法规的执行、环保设施的购置等),对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

对于道德审计的方法,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对相关的文件和记录进行审计,包括企业内部的各种文件、企业外部的公共机构记录及新闻媒体的报道,二是对企业的利益相关者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公司员工、专家、顾客、经销商、供应商和投资者等.

三、企业社会责任审计的程序

(一)审计准备阶段审计人员首先应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以及相应的政策、法规,如企业的经济性质和经营类型,法人治理结构、企业文化等,从中确定社会责任审计的目标.虽然社会责任审计涉及的具体项目不同,但仍可以从一般审计目标出发,发现企业存在的社会责任风险,提出改进意见和方法,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意识的增强和社会责任措施的完善.在进行具体的社会责任审计时,可根据一般审计目标进行细化.收集信息阶段重点要审查存在审计风险的项目,如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是否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职工薪酬制度、劳动保护设施以及人力资源制度的完善情况,污染物的种类、产生量、毒性及其处置与达标排放情况,企业的慈善捐助、文体活动赞助情况等.对于不同组织类型,不同生产工艺和不同规模的被审计单位,面临的社会因素可能千差万别,因此必须结合单位的实际情况收集信息.由于社会责任审计具有专业性、全面性和技术性特点,要求审计人员掌握更为全面的专业和技术知识,因此审计人员的配备是社会责任审计的重要环节,如审计人员中既要包括项目经理、关键组织成员,又要包括财务审计人员、环境专家、其他专家等.

(二)审计实施阶段实施阶段是详细审核与社会责任有关的经济活动、管理活动及其相关资料的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包括:根据社会责任审计的方法对社会责任管理系统进行审查,以进一步了解被设计单位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用以评价该系统的有效性和充分性,对能够影响企业的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咨询和调查,要不断了解其要求和意见,从而更客观、公正地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根据确定的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实施实质性测试.

(三)审计报告阶段由于社会责任审计的特殊性,因此社会责任审计报告阶段的工作与常规审计相比也具有特殊性.第一,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的内容要求做到完整、精确、客观、清晰.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审计对象、审计目标、专业管理部门的评价意见,审计工作中的新发现,审计建议和审计评价意见(或审计结论).在社会责任审计报告中可以按照每个审计目标,对以上内容分别进行阐述.此外,社会责任审计报告还必须将聘用的有关专家的材料、运用的审计标准也列入审计报告.第二,社会责任审计报告的形式.除运用常规的书面报告形式外,国外也有运用录像带的形式出具审计报告的情况,但国内条件尚不成熟.笔者认为,在出具简洁的书面报告后,可以以录像带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特别是环境审计中,以音像真实地反映环境状况,其效果是书面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更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