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理推进社会建设

更新时间:2024-01-2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25 浏览:10032

2009年9月15日,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举办了“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与会学者深入讨论了社会建设的任务、特点、规律和目前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就社会管理与社会制度、社会风险及社会稳定、社会保障、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社区治理与公民社会等话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社会建设与社会管理

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项基本任务,表明社会建设已正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表明我们党的发展观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周建明研究员认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中国对社会建设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明确和加深的过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社会建设纳入发展的范畴,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更明确的要求,强调要建设“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这个总要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按照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为发展提供良好社会环境.社会建设任务的提出,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任务和问题,需要我们去研究.

建国60年以来,中国的社会管理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同时也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卢汉龙研究员认为,评价建国60年来中国社会管理的成败得失,首先要看社会管理体制的实践.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可以将这60年划分为五个阶段:(1)1949-1957年,迅速完成新主义革命.(2)1958-1978年,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这一时期消除了许多旧社会的现象,建立了相适应的管理体制,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经济和社会建设目标的混乱与不协调.(3)1978-1992年,放松管制,开始改革,但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4)1994-2001年,确立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中国改革的方向,强调经济体制改革的思路占了上风.其中,2001年中国加入WTO,标志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在对外开放和适应市场化运作过程中取得标志性的成功.(5)2002年以后,如何完善和深入发展,进而过渡到改革社会体制和政治体制,成为社会管理的重点.

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

在经济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在沿海地区的带动下,中国经历了快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时也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人口大量从农村向城镇流动,中西部地区向东部流动的历程.如何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预防社会风险,成为本次研讨会关注的重点.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周海旺副研究员依凭统计数据,指出外来人口已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加的主要来源,大量流动人口长期在上海工作和生活,既对上海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在社会、文化、环境和公共怎么写作、社会保障等方面带来了许多问题,城市原有的人口管理、公共怎么写作、社会保障体制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新的人口发展形势.从目前所存在的地区差距和城乡差距来看,人口进一步向城市流动是不可避免的趋势.他强调,必须重新考虑研究城市人口总量控制的理念,加强对外来流动人口的管理和怎么写作,特别是计划生育管理和怎么写作、外来人口子女的受教育问题、青年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流动人口的居住条件、流动人口的市民化以及新老市民的冲突与融合等问题,以期为实现上海人口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加快新老市民的融合进程提供参考.

在城市化过程中,外来流动人口违法犯罪不仅已成为左右治安形势、危害治安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且直接影响社会稳定.上海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尹琳副研究员在调研上海外来未成年人犯罪情况后发现,近年来,上海外来未成年人犯罪剧增,主要涉及犯罪类型包括抢劫、盗窃、故意伤害、、聚众斗殴等.她进一步分析指出,外来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在于生活环境的扭曲,包括社会不公平导致的仇视社会心理、不良社会文化环境以及家庭教育的缺失.由此,她提出,应从构建全社会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出台司法和矫正措施、逐步消除户籍制度、净化未成年人生活环境、完善扩大社工队伍等角度来预防外来未成年人犯罪.

上海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诸多挑战和机遇.上海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胡苏云研究员指出,经过多年的努力,上海已初步建立起了一个覆盖不同社会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上海的社会保障体系具有覆盖面较大、社保投入比率、增长率领先的优势,但在社保制度、公平性方面还存在问题.具体体现为:第一,社保制度复杂,分类标准不一,各人群制度强制性程度不一,不同制度涵盖的项目不一,第二,酬资和待遇不均,第三,多重管理,透明性差,第四,层次单一,不规范,第五,偏离了公平原则,阻碍社会建设.对此,她建议搭建一个非缴费和缴费相结合的社会制度平台,构建富有弹性的个人社会保障缴费机制.

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包蕾萍副研究员从保障性住房的角度探讨了上海的住房保障体系存在的若干问题.她根据上海市杨浦区居民住房状况的调查分析指出,近年来住房建设速度加快,带来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快速上升,不少人认为住房保障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事实并非如此.人均住房面积的统计口径、住房建设的成果究竟被谁享受等问题,都直接导致人们错误地在住房建设和住房保障之间划上等号.居民对保障性住房迫切需求的数据和各种表现都说明,住房保障体系在保障目标方面还不够清晰,操作机制面临困境,保障性住房受到政府财政能力和土地资源的制约,其覆盖面和需求间还存在矛盾.同时,也要警惕部分居民的拆迁致富心态、一揽子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心态,以及对政府的不信任心态.


社会组织与社区治理

学习国际经验,发展社会组织作为“第三部门”的可贵社会资源,是中国当前动员公众参与、激发社会活力、推进社会建设的重要方式.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杨雄研究员对上海闵行区的社会组织进行调研后发现,社会组织的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体现在数量与城市发展速度不协调、对新社会组织支持力度不够、对有些非法社会组织监管不力、“官办”社会组织仍然存在、社会组织自主发展能力较弱等方面.为此,他提出以下对策建议:第一,鼓励发展行业性、公益性的社会组织,第二,分类指导、规范社会组织管理体制和机制,第三,通过定向委托、公开竞标等形式,加大政府购写社会组织公共怎么写作力度,第四,进一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逐步明确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职能和职责,推进政府与社会组织在机构、职能、资产、场所、人员等方面分开,第五,对委托管理和购写怎么写作的项目,实行公开招投标,定期公布社会组织的运营情况,提升社会组织的项目运作能力,第六,鼓励社会组织引入专业的社会工作队伍,进行社会工作的专业化培训,加强社会组织的能力建设.

目前,上海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它在怎么写作社区青少年、禁毒、司法矫正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功用,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程福财博士的调研证实了这一点.同时他也指出,管理机构不健全、社会怎么写作支持不足、专业化实践欠缺、经费不足和待遇较低、社工人才激励机制落后等因素是制约上海社工发展的重要的制度性障碍.社会工作要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有赖于其他结构因素的支持和相关政策的健全与完善.

社区治理,是在中国独特语境下发育和建构公民社会的一个重要途径,这一判断源自于中国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的社会转型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和挑战.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郑乐平研究员认为,在中国的国情下,社区治理首先是在党的领导下,政府对于社会的管理与怎么写作.但是,发展到现在,社区治理已跳出了一般公共管理或公共行政的范畴,进入到了一个政治社会学的问题领域,即包括如何依托社区这一社会的微观基础,来推进一个以公民自治和自主参与为目标的社区建设.他强调,对社区的本质特征的理解应置于“国家与社会”二元分析的框架基础上,社区建设不能忽视政府的作用.然而,在社区治理的格局内,行动主体是多元的,社会性力量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政府来说,如果不意识到这一点,试图什么都包下来,不依靠社会性力量,将难以完成社区建设的重任.对于社会性力量来说,如果不善于制定有效的行动对策,不能借助于有效的谈判、沟通、妥协,就难以在公共事务决策中对相关规则起关键的影响作用.由此看来,在社区治理的前提下,发育公民社会不仅需要宏观、中观层面的体制和制度的创新,需要实现从单一的行政管理向多元的网络化治理的转变,需要建立和完善社区治理有效运转的合作机制、协调机制,而且需要在微观层面上发挥公民的自发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市民社会得以发育的微观基础.

编辑沐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