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现代价值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244 浏览:155921

【摘 要 】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保障,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人们更加公平的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成果.文章通过各种方法,在研究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现代价值进行了详细诠释,并重点论述了具有现代价值体系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构建途径,为相关实践提供了理论借鉴.

【关 键 词 】社会主义 义利观 现代价值

义和利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涉及人们生活各个方面的现实问题.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当中,义利问题一直处于博弈当中.在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也是如此,个人、国家和集体如何处理义利问题,将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团结.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遇到发展瓶颈期,社会矛盾不断凸显,如何处理义利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涵义分析

从广义角度出发,社会主义制度下“义”的核心是为人民怎么写作.从狭义角度来说,“义”主要是指人们在处理与他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时是正当的、适宜的.这里的正当和适宜即是指人们的心理意识及观念,也是指人们的行为和实践的适宜和正当.而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利”不仅是一种人类与物质对象之间的需求关系,也是一种追逐物质对象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精神文化层次也有一定的改善.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发生了一些变化,更具有现代社会的气息,但是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

首先,义利观还是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义利观,我们必须在充分肯定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前提下再去讲义利观,必须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去宣扬和发展义利观;其次,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强调的是国家和人民地位至上,这在社会主义发展的任何时候都不会发生变化,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为人民怎么写作的最真实写照;再次,在维护好国家和人民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必须尊重公民的个人合法权益,这是社会主义义利观精神层面的具体体现;最后,社会主义义利观必然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竞争与合作、自主与监督、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后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关系,并将其纳入义利观的整体框架中统一思考.

现代价值观下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特征分析

坚持国家和人民利益至上.社会主义制度一直强调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核心.因此在当代我们要充分地尊重人民的合法权益,使人民应享有的权力与应尽的义务紧密地结合起来,在不危害集体利益实现的前提下,充分尊重公民的个人权益的实现,要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现代价值观念下社会主义义利观更强调的是在尊重人性的前提下去协调义与利之间的关系,鼓励公民通过合法的手段去追求正当的利益,以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循环.具有现代价值气息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仍然强调公民在享有应得利益的基础上,抛弃个人私心,将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时刻保持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社会主义制度鼓励个人维护和争取合法利益,在一定程度上说,个人利益的不断增加就是国家利益的增加,公民个人利益的总和形成了国家利益,国家利益是个人利益的综合与宏观体现.

具有现代价值气息的社会主义义利观在内涵上具有包容性.具有现代价值气息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是在继承和发扬了古代义利观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始终没有抛弃社会公利和主张见利思义、义利并重等积极合理的因素.始终是在真实反映社会主义基本经济政治制度的基础上发展变化的.其理论来源始终是以马克思主义为主导,坚持思想和理论,并与社会主义道德有效地结合起来,涵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反映社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主义义利观强调的是全社会共同健康的发展,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之间的统一,注重社会利益、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具有现代价值气息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更加具有道德气息,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题中之义.②

具有现代价值气息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性.中国是一个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人民是中国的特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中,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先富带动后富.但是社会主义的根本是让人民共同富裕,让所有公民享受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好处.具有现代气息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更加注重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之间的平衡.政府已经逐步开始重视各方面之间的调节以达到社会之间的公平,通过税收等政策来平衡各地区之间的差距.在个人收入分配改革的问题上尤其要注重社会公平,借助税收等手段不断缩小国民之间的贫富差距,有效防止两极分化,从而真正实现社会公平、持续、健康的发展.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社会主义义利观现代价值的特征体现.

社会主义义利观的现代价值诠释

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快速、健康、平衡的发展.中国走的是市场经济的道路,等价交换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市场经济的这一等价交换原则要求经济的主人必须具有平等的主体人格,尤其是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坚持公平交易,交易过程中体现劳动交换的平等关系.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受一些其他思想的影响,例如封建社会主义义利观、儒家重义轻利的思想等,也曾受过诸如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的腐蚀.但是社会主义的义利观从根本上克服了上述的负面效应.社会主义义利观对于当代中国市场经济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更加强调在社会发展的道路上让人民去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成果.要求所有公民重义讲德、诚实守信、义利并重、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社会主义的义利观重在调节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中的道德建设.道德建设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速度.市场经济的整个过程都要有道德作为标尺进行评判,利益的基础和保障是道德.可以说,信用经济是市场经济的实质,而市场经济所涉及的诸如市场机制、市场工具、写卖、期货等所体现的都是信用关系市场经济过程中的信用缺失,必然导致经济混乱及各种负面现象的产生.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更加强调对于精神方面的追求和向往,反对任何形式的拜金主义.社会主义义利观提倡在市场经济过程当中追求高尚的人格价值,强调经济活动过程中的人伦亲情、尊老爱幼.推动全国公民更重视全局的利益,时刻以道德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反对任何人以对物质的过度追求.社会主义义利观对于遏制奢侈浪费,促进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有利于抵制人际交往中过度的物质主义.人类生活在社会当中,无时无刻不在与他人进行着交往.市场经济的过程更是一种人际交往的过程.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部分人在交往过程中过度追求对于物质的享受,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尤其是一些政府官员过于贪图物质享受,更是伤透了人民的心.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推出,对于抵制人际交往关系中盛行的物质主义意义重大,它让人们认识到在交往过程中不应只追求物质利益,而应更加重视对于交往中亲情、友情、爱情、自尊等的追求.社会主义义利观对于抑制唯利是图的物质主义,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意义重大.

有利于增进民族之间的团结.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有自己不同的价值观念、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由于受文化、地理、历史等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有所不同.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出现将这么一个多民族的大国有序地凝聚在一起,通过统一的价值体系培养让全体社会成员形成符合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义利观价值目标,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有序地统一到自身日常的实践活动之中,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党为代表的共同利益周围,齐心协力地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们在发展当中消除异化劳动,这不仅是社会生产的手段,更是社会生产的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不断发现错误然后更正的长期过程.社会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而当代社会主义义利观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它从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出发,将个人物质利益的满足作为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为个人利益的实现提供了多方面的条件.此外,社会主义义利观强调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头等位置,将个人的富裕作为国家富裕的前提和保障.社会主义义利观在本质上是统一的,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有利于净化社会风气.广大社会成员的总体精神面貌就是整个社会社会风气的体现,不同的社会风气对于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的影响也不同,社会风气对于整个社会公民道德行为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主义义利观有利于高尚社会风气的形成,强调社会成员在日常交往和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先人后己、先公后私.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出现已极大地改变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习惯.最美教师、最美司机、最美工人、最美母亲等的出现就是最好的见证,相信在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影响下会出现越来越多的“最美”.

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构建途径

竞争与协作关系之间的良好处理是前提.商品经济的特点决定了竞争和协作这两个对立层面之间的存在是商品经济价值规律和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的形式.协作既是竞争的体现又是竞争的有益补充,竞争和协作是道义与功利要素的体现.处理好市场经济过程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是构建现代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有效保障.首先,要充分肯定和支持公平正当的竞争,进一步减少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行政干预,将市场交还给经济主体,让经济主体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平等的竞争.其次,要坚持竞争的同时做好互助协作.竞争中有协作,协作中有竞争,这是市场经济的特征之一.竞争与协作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它们一方面以各自特有的功能作用于市场经济,另一方面又以共同影响之后的功能作用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从而有效地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处理好先富与共同富裕的关系是保障.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这一目的的实现不可能一步到位,在实现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但共同富裕并不等同于同时富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有利于带动所有人的富裕.因此,一部分人在市场经济改革的大潮中真正过上了富裕生活.在一部分人已经富裕起来的基础上,我们要想方设法地让他们带动整个群体的富裕.当前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就是措施之一.只有处理好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才能让社会更加团结,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建设都达到一定程度,进而保证现代价值体系社会主义义利观的构建.③

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是根本.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尽快发展经济,我们更加强调和重视效率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通过提高效率来尽可能地创造社会财富,从而为实现社会公平提供物质基础.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中国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然而,在过度追求效率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导致社会分配不公、两极分化等现象的出现,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效率.因此,我们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须重新考虑效率和公平之间的关系,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既是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是社会主义义利观构建的根本.效率目标是公平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条件,公平目标则是效率目标得以实现的动力源泉.舍弃效率求公平,只能导致普遍贫穷和平均主义泛滥,使公平与效率两败俱伤;如果我们放弃了公平而只是一味地追求效率,必然造成两极分化的恶果,最终影响效率的实现.公平和效率就像天平的两端,只有将两者把握好才能真正地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符合构建具有现代价值气息的社会主义义利观的要求.


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立是题中之义.社会主义荣辱观和社会主义义利观是一脉相承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立是社会主义义利观建设的基础,有什么样的荣辱观就会形成什么样的义利观.我们要时刻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来衡量自己的行为,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时刻做到“八荣八耻”,只有确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才能确立正确的社会义利观.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思想路线的基础.新中国的成立和中国的发展壮大,都离不开马列主义.实践证明,马列主义是中国发展和进步的思想保障.因此,在当前情况下我们依然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社会主义义利观构建的思想保障.将马列主义指导下形成的思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理论作为我们日常生活的行为标尺.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走自己的发展道路,为有当代价值气息社会主义义利观的形成做好思想指引.

结语

综上所述,义利问题是价值观的核心问题.社会的道德情形或道德风貌总是首先借助并通过人们对义利问题的认识及其对待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社会主义的义利观不仅涉及道德哲学的范畴,也涉及个体身心完善和社会进步的问题.现代价值观体系下的社会主义义利观更加强调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至上,更加具有包容性和强调公平性,它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道德文化等方面的建设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人类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中北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本文系中北大学科技处2010~2012年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多元化语境下大学生价值观及其教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马华芳:“和义利观的比较研究”,《晋阳学刊》,2008年第5期.

②召开眼:《用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指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③齐小军,王涛:“论师德量化的哲学基础”,《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