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与社会制度的契合因子

更新时间:2024-01-0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229 浏览:9190

[摘 要 ]正如诸多社会学家的思想精华所描述:人类有着本能追溯和回归社会平衡的能力,因此,某种程度上可以将舆论视为人类追溯和回归社会平衡的一种常用手段.其实,有时不得不考察舆论存在的目的.显然,仅仅用追溯社会平衡来理解太过于宏观.应该说.人类的这种平衡追溯是理念、信念甚至是信仰,而具体的则是希望改变生存环境中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现行的而公众认为不平衡的制度.直接地说:具体的舆论在促使具体的社会制度不断在讨论中达到平衡,这一过程又显然表达为调节保护与驱动再生的“双核”运动,成为构成社会制度染色体的“端粒酶”.


[关 键 词 ]舆论 社会制度 社会平衡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09YJC860026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得主将“端粒酶”这个概念耀眼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一种能够维持人类生理机能的物质被发现,DNA的寿命在未来可以被延续,也许还可以将人类的物理生命体延长下去.自然科学的发现能否应用到社会科学呢如果将社会看做是一个生命体.其中的社会制度或许将会决定生命体的寿命.迪尔凯姆更愿意说社会制度是现行社会存在的基因.很显然,某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同样需要在相应的时代情景下保持常新或不致于快速地衰败.借用诺贝尔奖的发现.是否能找到社会制度的“端粒酶”呢

一、发现的意义――杜会制度的表层意识――舆论铺垫

在精神世界的直接作用下.人类形成的观念既有普世的也有个别的.它集纳着情感、思想、经验等精神世界中的元华,以及长期由物质世界的生活所反馈到精神世界中的有益沉淀.

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变化中,总有一些问题成为社会常量被人们所关注并不断加以研究.这些问题往往带有很强的思辨色彩.例如,“关于采用什么社会制度的讨论总是艰难和有意义的.”这些常态性的问题在社会表层的体现中有时是多种多样,令人目不暇接,产生迷惑;有时又是单刀直入,一针见血,给社会以极大的震撼.那么,这些所谓的常态性问题究竟指的是什么简单的回答便是:观念:更具体一点说是:各种附着在实际层面中的社会观念.

有效表达观念的“物质”便是:舆论.从舆论本身的建构情况来看.它是对整个存在着的大观念系统的社会折射.舆论的主体――公众,在参与到舆论时已经带有自己的观念.这些观念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个体性,关键在于公众参与到舆论中并不是静止的,会产生不断的自我变化,最初持有的可以接近某一舆论的观念,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后可能发生质的变化.正如涂尔干所说的“集体意识”在这里起到了作用.人类习惯于在集体中生活,享受集体所带来的生产生活便利和巨大的荣誉感.人们很依赖集体,也依赖集体存在的较为普遍被认同的价值观和意识,因而当这里形成舆论时,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舆论可能影响到的潜在受众.对他们来说,加入到身边的舆论中去“作战”的可能性巨大.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即便有人最初不愿意加入到舆论当中,但因为集体意识的存在,还是首先在行为上表示服从.正如孔茨所说:进入到服从的公众对其所处环境的激烈感知和逐渐熟稔进而可以升格为同化.最后被内化.某种程度上讲,这即是一个人的个体观念变化的过程,心理学有更清晰的解读,称其为态度的改变.

对于已经存在着的群体意识观念,舆论的作用也是这样强大吗(社会制度产生前往往是一种观念的率先植入)当被称之为相同意见的有机模式组合成舆论时.可以考察这样一些因素:其一.公众――集合体.能够被视为舆论得具备一定规模,而这一规模首先表现为参与到舆论中的人的数量,当数量达到一定规模并因为同一意见的持有而产生公众集合体时,至少他们让社会感受到了“存在”.其二,更应该看到舆论在社会中的有效穿透.并不是靠零散意见或者是浮意,而是由意见聚合形成的一种强有力的观念,它直接作用于人们的意识平台中.对行为产生可能的影响.其三,可能产生舆论的因素中社会矛盾与社会冲突是关键.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出现.首先打破了原有的社会平衡体系,表现为最具体的矛盾双方的关系失衡,而这一失衡反映在公众个体层面便可能是利益失衡、公平缺失等具体的关乎社会制度的理解问题.

二、作用的价值――社会制度的认识与理解――舆论导航

社会制度是实现社会平衡必不可少的手段.这在以往人类社会的经历中可以得出答案.社会制度的社会平衡机制是具体的,公众看得见、摸得着,与公众最切身的利益直接关联.正因为如此,社会制度体系的建立和具体实施的每一个步骤、环节,均会使公众密切关注.现代社会中,公众不再会经常受到蒙蔽.信息系统给社会每一个成员提供了接触社会、参与社会进程、结合自身利益诉求发展的可能.“他们将抓住这一机会不断地给社会施加监控的压力.”相关于社会制度中的很多问题,这一监督显然都是具体的、显见的.

但是,还有一种情况更加值得去探讨.当公众通过在社会信息系统中产生的认知和评价与自己的现实工作和努力之间并没有产生平衡,即出现费斯廷格所说的“认知失调”现象时,因为公众圈层的复杂性就自然产生了各种类型的由于不平衡心理所造成的态度和行为.理智型的公众对于这种不平衡来说首先的表现并非很快产生行为.由于这一部分公众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具有较高的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拥有中肯评价的素养,所以,他们会形成一定一致有效的意见并通过正当合理的途径进行公开社会表达(前提是社会给予了相应公开表达平台).这类受众在今天社会中往往被称为“精英”.在更大的公众圈层中他们很容易被看做是舆论领袖.很快.有一些处于游离意见状态的公众被吸纳进来,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表意圈层并逐渐上升成为舆论并形成监督.当然,如前所述,这种舆论的内核意见是具有一定理智成分的,它的目的是通过这样一种显见的声势期望去改变现实社会中的某些不平等、不公平的现象,让自己和社会都回到重新的平衡体系中,保持社会稳定发展的结构.可是,作为社会的控制系统,我们得判断一个事实:舆论背后是众意还是公意由社会学理论得知.众意明显存在着自私和偏狭的成分,那么,对这种舆论的引导便是十分必要的.即便是公意,正如我们在驳斥卢梭关于“公意永远是正确”的观点时所形成的判断一样.它仍然可能被腐蚀、被欺骗,这亦给舆论的作用留下了空间.分析近年来我国各地频繁爆发的件时发现,大多数该类事件的爆发有两个特点:1.产生于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理智型判断较弱的地区;2.由该地区的基本社会制度体系存在的不平衡性问题导致.该类舆论的内核是情绪型的,由于情绪的迅速蔓延短时间内可以聚集大量的表意群体,在这样群体中的个体“无畏感”上升,在一段时间内他们可以视法律为无物,置道德于不顾,表现为大量侵犯性社会行为的出现.

三、效果的测定――社会制度调节与驱动――舆论引导

社会制度的具体延伸是进入整个社会系统的,确切地说它是全体社会成员公平利益的表达.不是“精英”公众的社会制度,更不是有钱人的社会制度.它关乎的是最普通社会成员的根本利益.社会制度有必要坚持在现行框架下推进改革的基本取向.这一观点的主要理由有三:首先,社会制度的直接功能是解除国民的后顾之忧,这种制度自产生发展至今就是建立在政府信用、连续稳定的基础之上的.其次,社会制度改革以来所确立的基本原则与方针,既考虑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责任分担,又较好地兼顾了公平与效率,因而需要肯定.其三,新制度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并非新制度自身造成,而是历史因素及其他现实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因此,更加需要有效的舆论在具体层面实施渗透.

在当前的传播语境下,舆论形成的观念影响和行为影响会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轻易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系统中.这其中就包含社会制度体系.之所以在此提出这一体系有以下几个意图:

其一,制度确立,观念先行.仅仅通过国家机关、政府部门的宣讲.是很难在一定时间段内形成有效的思想铺垫.社会制度的建立同样需要观念的支撑.但显然,少数人(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了解这一理念并形成相关建立制度的态度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让大多数人,社会的公众都了解,才能保证社会制度的树立和推行.那就得找到一种合理有效的方式来普及公众并在这一层面构建态度产生行为.“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社会舆论具有强大影响力和普及力,它足以在公众层面形成或改变态度.两者的联动便在观念、态度这个环节上有效地产生了.

其二,制度形成.思想保障.社会制度的理念以态度的形式确立在公众的思维体系中时,具体的社会制度推行便不再显得那么困难了.公众会给予充分的理解和支持,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体系中认为,这就是应该的,是符合他们思维惯性的.而如前所述,最好的确立公众态度的方式不是宣传,不是说教,应该是自在的舆论生成.这更符合公众的认知习惯,也更有效地产生社会参与.

其三,制度完善,民意评价.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更加紧密地将自己和社会联系在一起.正是利益的高度关注,迫使公众会冷静地思考和面对与其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制度,也因此而出现理性的舆论讨论.此时,如果能够给予充分的关注和引导,一些良性的基因便会注入社会制度本体的发展中,这对于构建平衡与和谐大有裨益.应该看到,学会倾听,为我所用,本是自我完善的成功模式:则明,偏听则暗,在古道柔肠中诠释理性发展的因果,真如此,又何惧“民口如川”呢

综上所述,舆论本身已经成为社会制度有序建设和保障平衡的必要、有效手段.社会制度的基因维护需要它,同时,相应地利用和开发对于当前社会语境下的制度发展形成了必要的可持续性的运行机制.这也完成了观念和行为一致的社会心理诉求.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