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现状

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556 浏览:19431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研究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存在的不足,阐释了核心价值观的有关概念并指出“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这是因为,“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价值目标与价值标准以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关 键 词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研究现状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研究取得的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念对我国社会的影响不断增强,同时我国传统价值观也愈加显示出时代的价值.与此相对的是长期以来我国注重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巩固和建设,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价值观研究和构建不够.确立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的前途和未来.

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国家就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取得了一定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构建和确立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具体内容;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和原则.国家及省级社科基金专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列入规划课题给予支持;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得到了广泛宣传和强化培育.十七大以来,国家把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重要的政治任务,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并开展了编写知识读本、征文、宣讲、召开理论研讨会等活动.各种媒体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报道.学术界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题开展了相关的学术研讨,发表和出版了有关专著和学术论文.通过各种途径、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得到了宣传,知晓率有了很大提高,扩大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价值观的影响;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取得阶段性成就.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党的十八大又概括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富强、、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十八大比十七大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内容更凝炼、更具体一些.十七大为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基础,十八大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概括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提炼概括.

二、目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存在的不足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概括,从不同的层面看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在诸多论述中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存在不全面、不到位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有的专家学者把价值目标当做核心价值观、有的把价值原则当核心价值观、有的把实现价值的手段和途径作为核心价值观、有的把传统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观、有的把西方价值观作为核心价值观、有的把社会某个阶段的价值观当做核心价值观、有的是政治口号、有的研究不具有现实性等等,这样必然会产生混乱,有以点带面的欠缺.譬如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田心铭研究员认为“‘以人为本’、‘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连接为一个整体,构成完整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很显然,“实事求是”、“独立自主”应该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原则和实现的手段,它不是价值目标;青岛市团校王延芳讲师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人本、公正、诚信、仁爱”“仁爱”应属于中国传统价值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表述难是因为,社会主义是人类高级的发展阶段,其内容和结构较为复杂、多变,同时社会形态本身有很多不确定性.关键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上的社会制度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发生变化的,那么作为社会主义存在的和本质反映的价值观自然也在不断发展变化,社会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价值观的变化.此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是高度抽象的概括,如果用不同的方法,站在不同的立场得出的结论肯定是不一样的.

三、关于核心价值观的有关概念阐释

核心价值观必须高度凝练概括.克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的不足,有必要对其涉及的有关概念做一详细的探讨,进行较为合理的概念及内涵论证,使其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因此剖析相关概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括提炼的必要前提.所谓核心是指事物最主要且赖以存在和发展的那一部分,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因此是本体,它犹如地壳的内核、树木的根基、楼房的基座,发展性、延伸性、衍生性是它的基本特性.显而易见核心价值观作为人的精神意识不是物理的而是抽象的,是对不同层面和视角中概括出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抽象的、高度的概括.由此可以得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相关价值观的高度提炼概括,需要上升到哲学的高度,由个别上升到一般,要究本溯源,找出价值观念的本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概括涉及复杂的一些概念和关系,是各种要素高度统一的复合体.

目前,学者们已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提出了相关理论依据、实现路径、判断原则,进而进行了概括,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都不够全面,说服力不够.从相关论文和论著的论述情况看需要在以下几个概念和关系方面进一步抽象和统一:就价值概念而言价值目标、价值判断原则、标准与实现途径相统一;就价值性质而言个别价值观与普世价值观统一;就时间发展顺序而言阶段性与终极性相统一;就内涵而言要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和十八大提出的二十四字提倡原则中抽象概括相统一;就理论和实践结合而言从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社会主义实践中概括;就概括的方法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质的规定性,不是现象的阐述、简单描述;就功能而言在哲学上具有本体功能,它可以衍生出不同层面、不同方面的价值观.在实践中具有实践功能、发展功能,能够在实践中得到践行. 由此可以看出,十八大是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表述,如果从核心价值概念本身讲,十八大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能算作最新表述,但十八大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表述彼此之间又相互关联,不是涵盖和统摄关系、一般与个别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田心铭研究员提出的“实事求是”、“独立自主”严格地讲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判断标准或者是价值实现要求.

四、“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表述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人为本”可以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精髓.它以其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原则高度抽象概括以及对相关概念理论的高度吻合,应该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核.

“以人为本”的本真内涵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不是回答在人、神、物之间,究竟是谁生产谁、谁派生谁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是最重要、最根本、最值得关注”[5]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最高价值是人本身.人及人类的活动是围绕人的生存发展展开的,他指出:“认识人的最高本质”、“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6]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也就表明人类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人的生存发展需要,因此,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主线.在宣言中马克思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目标,他强调,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后来在《资本论中》更明确提出: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因此“以人为本”成为人的价值追求的出发点,又成为落脚点,它既是价值目标,同时又是价值思维和价值标准.

“以人为本”是价值目标,但同时也是价值思维.作为一种思维,“‘以人为本’不是对人的活动对象进行思考,而是对人的活动本身进行思考,它要解决的不是人的活动对象实际如何,而是人的活动应当如何的问题.”[7]作为价值标准,以满足和促进人的物质、精神、健康等生存发展需要.

“以人为本”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概念,尤其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其主题和内涵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以人为本”的“人”首先是指区别于“物”和“神”是社会的真正主体;其次在阶级社会或者阶级没有彻底消灭以前是指“人民群众”;最后阶级消灭、世界走向一体,那么是指“人类”.不难看出,“以人为本”内含着阶段性、长远性的统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在现实中“以人为本”不仅有人的追求价值目标,更有对人本身的发展要求,它符合人类及社会发展规律.“”、“自由”、“博爱”、“平等”等价值观念除去其意识形态的一面,其普世性的一面是“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它是有别于且高于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它是站在“人”、“人民群众”和“人类”的价值目标高度,与维护少数剥削阶级利益的价值观是对立的.其主体是占有绝大多数人的人民群众,社会的价值观是否合理是以人民群众的评价为标准.

“以人为本”在实践上是一个政治概念.它是人类奋斗的目标,也是判断、衡量和判断人的思想及行为的方法、判断原则.同志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实践者,中国进行了90多年的探索.以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领导各民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并取得了新主义革命的胜利;以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民族解放的胜利实现,标志着加在中国人身上的社会压迫的解除,人的主体性中的社会性得到进一步张扬,但经济的、文化的种种制约使各族人民在建国后的很长时期内个人发展受到这样、那样的约束.改革开放的初步胜利成果使物质对人的生活的种种限制有效缓解,但同时也带来了类似于资本主义初期和中期诸多问题,如对物的过度的化追求、对我们栖息其上的大地的不尊重,由此带来的危害亦是不容忽视.以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往开来,巩固革命和改革开放的成果,建设小康社会;以为代表的党的领导集体不懈努力构建和谐社会.人民的利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维护和发展.

需要指出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的提出是在党的十七大才正式提出,但是党的历史和奋斗历程证明它所奋斗的过程隐含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尽管不同阶段因为所面临的任务不同,所以表现的形式或者侧重点不同,但“以人为本”作为精髓和灵魂始终贯穿其中,同时体现出时代特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发展的各个阶段是密不可分的,社会主义发展存在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阶段的核心价值观本质一致但在内涵和外延上有所不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

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价值观,“以人为本”是对社会主义各个阶段个别价值观的高度抽象、概括和统一,成为一般的价值观,是最为核心的价值观.“以人为本”作为价值目标、价值判断、价值思维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核心,围绕“以人为本”,立足于社会主义实践、紧密结合时代特征,丰富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它对其他社会主义价值观具有统摄功能,其性质和功能决定了其具备了核心价值观的地位.

【参考文献】

[1] 中国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4.

[2] 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9.

[3] 马克思主义研究[J].2011.11.

[4] 王延芳.参加中国社科院举办的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征文.中国社会科学网,2012.

[5][7] 曹飞.“以人为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探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01.37.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