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基层免疫规划构建和谐社会

更新时间:2024-03-0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600 浏览:58162

【摘 要 】加强基层免疫规划,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预防医学的发展,疾病的预防策略发生相应变化,与之而来的是如何开展基层免疫规划工作.分析了开展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影响因素,提出了加强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对策.

【关 键 词 】基层;免疫规划;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3-288-02

免疫规划是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控制和消灭相应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最简便的一项根本措施,也是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怎么写作,具有公共性、公益性、公平性的特征.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当前免疫规划工作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国自1978年开始实施儿童免疫规划以来,1988年各省实现12个月龄和18个月龄接种率达85%目标,1990年实现各县适龄儿童接种率达85%要求,实质上于1990年我国已达90%目标,免疫规划针对疾病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实现了消灭天花和本土脊髓灰质炎野病毒病例的目标.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在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新形势下,新修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以及《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的颁布、贯彻、实施后,制约基层免疫规划工作实施的诸多因素也凸显出来,基层预防接种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问题,因此做好基层免疫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1].

1.基层免疫工作发展的影响因素[2]

1.1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制约免疫规划工作的全面均衡发展,我国很多市县对免疫规划保障措施还没有完全落实到位,一些县、市对一类疫苗补贴经费不到位,工作经费投入不足,造成不少乡镇仍以有偿收费怎么写作为主,造成群众误会,影响接种积极性,影响计免工作均衡发展.

1.2 基层从事卫生防保人员学历、专业技术结构偏低,基层防保队伍人员不稳定,岗位职责不分明,严重影响了基层卫生防保队伍的自身业务素质建设,制约了免疫规划工作的正常开展,是影响当前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因素.SARS过后,国家出台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制定并出台了《关于疾病预防控制队伍建设的若干规定》,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政策上对公共卫生事业都有了明显的倾斜.但同时对一些重大传染病的预防控制、疫情的网络直报、主动监测等工作也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这就要求必须有一批高学历、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当前基层卫生防保队伍学历结构普遍偏低,业务素质相对较差,难以应对当前公共卫生工作的正常开展.

1.3 计免疫苗、防病知识宣传投入力度不足,效果不深广,影响免疫规划的实施.家长获取计划免疫知识的渠道过于单一,在免疫规划实施的过程中,有许多家长由于流动性大,获得相关信息的途径少,导致未能及时让孩子接种相关疫苗[5].此外,由于年轻一代父母对疫苗接种、预防针、传染病有不少误区,加上一些较高的二类疫苗有偿接种的开展,造成负面影响,脱种、迟免疫常有发生,一定程度影响了一类疫苗的大面积推广.

1.4 流动人口的免疫预防管理是免疫规划工作的难点问题,人口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他们在为当地繁荣经济做出贡献的同时,也给当地的疾病控制工作带来了隐患.由于流动人口来源广泛,流动性强,部分人的经济条件、文化素质、卫生状况和防病意识差,加上当地卫生资源投入不足、使用不当等原因,流动人口的免疫预防工作显得困难重重,免疫空白在各地至今均无法杜绝.


1.5 基层免疫规划工作面临诸多问题的同时也面临很好的发展机遇,主要体现在:国家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为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各项法律法规的出台使基层免疫规划工作走向法制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为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了资金与技术支持;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基层免疫规划工作步入了信息化时代;全民健康意识的提高拓展了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市场 .

2.加强基层免疫规划工作的对策

2.1 加强领导,组织实施免疫规划.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把实施免疫规划作为当前工作重点,切实加强领导.要制订本地区免疫规划的具体实施计划,并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会同财政、发展改革、教育、食品药品监管等有关部门,组织落实好免疫规划工作[3].

2.2 广泛宣传,提高公众对免疫规划的认识.

搞好计划免疫,提高疫苗接种合格率和及时率,要积极发挥社会各方面力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免疫规划政策和成就,以及实施免疫规划保护公众健康的重要意义.开展经常性宣传与“4.25”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广泛普及预防接种知识,不断提高全民文化素质,进一步加强计划免疫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全社会参与免疫规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全社会参与实施免疫规划的氛围.

建议在以后的计划免疫健康教育中,应加强对农民、工人以及文化程度较低的重点人群的宣教工作,以提高各层次群众积极参与计划免疫的主动性,使计划免疫工作质量更上一个台阶,最终实现从“知” 到“行” 的转变.

2.3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执行免疫规划的能力.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实施免疫规划工作任务,加强免疫规划相关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合理规划和设置接种单位,调整和充实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和基层接种人员.制定培训计划,做好免疫规划专业人员、基层接种人员和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业务水平和怎么写作能力,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实施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技术指导.

建议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规定出基层卫生防保人员工作职责,对从事卫生防保工作的人员一律经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未经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许可,乡镇卫生院不得随意调整其工作岗位,并不得安排与卫生防疫无关的其他任何工作.

2.4 完善免疫怎么写作形式,加强流动儿童免疫管理,提高免疫怎么写作质量.

要根据免疫规划工作内容和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调整免疫怎么写作形式,增加怎么写作次数,确保适龄儿童及时得到预防接种怎么写作.加强预防接种怎么写作管理,严格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和新的免疫程序开展预防接种.强化边远、贫困地区和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努力提高接种率.积极争取教育部门配合做好儿童入托、入学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对漏种者及时补种,努力消除免疫空白人群.积极探索对流动人口免疫规划管理的有效管理推广办法,针对各区域实情,采取措施,克服实际困难.如:下乡补助、交通人力资源、如何充分利用公立乡医体系协助工作等,完善免疫覆盖,有效减少免疫空白点.加快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为实施免疫规划提供信息支持.

2.5 加强冷链建设,保障免疫规划疫苗冷链运转.

要根据实施免疫规划的需要扩充冷链容量,完善冷链建设、补充和更新机制.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种单位要按照《疫苗储存和运输管理规范》的要求,严格实施疫苗的冷链运转,做好免疫规划疫苗的储存、运输、使用等各环节的冷链监测和管理工作.

2.6 严格规范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

加强各级部门沟通,争取社会、政府对儿童计免工作经费支持,落实儿童计划免疫专项经费管理使用办法,力求全市范围落实一类疫苗补贴经费,实现市一类疫苗免费接种.并严格按照公共卫生专项资金管理规定,保证专款专用.

3.讨论

免疫规划在国家防病工作中具有战略性地位,其发展的好坏,主要取决于各级政府的重视和支持[4].国家应加快落实部分地区免疫预防工作经费,落实接种人员地位,建立合理评价机制.加强流动人口管理等免疫规划薄弱环节,让人人享有免疫预防怎么写作.同时,卫生行政部门、业务管理部门、接种单位也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切实学习贯彻《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改善工作方式,以完善各级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为硬件,加大从业冷链人员的技术培训,以信息化管理为中心,建立定期交流机制,提供高水平的免疫怎么写作.只有通过政府重视、基层人员共同努力才能不断提高和完善免疫规划管理体制,将免疫规划工作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综上所述,全面、科学、规范化开展基层免疫规划工作,提高预防接种工作质量,合理利用卫生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