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隐喻对比和社会因素

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309 浏览:92830

通过对英汉隐喻对比研究及其背后社会因素的分析,从隐喻理论着手对英汉隐喻进行分析,培养人们的隐喻思维、隐喻意识及隐喻能力,促进语言与文化的发展.

英汉隐喻对比研究社会因素语言既是思维的主要载体,也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英汉民族由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生活方式、政治制度、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对外面的世界有着自己的感知和认识,有着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形成了中西思维差异.而隐喻作为人类的一个认知手段,是人类借助具体事物来认知抽象事物的一个思维体系.尽管在不同的隐喻中,人类有着共同的认知基础,存在着某些共性的东西.但是中西思维的不同决定了语言体现形式的差异,也决定了英汉隐喻的差异.


根据Lakoff和Johnson等为代表的现代隐喻学研究,认为我们赖以思考和做事的日常概念系统,其本质主要是隐喻的.本文中对英汉隐喻对比研究中的隐喻的界定就采用了Lakoff和Johnson等为代表的现代隐喻学观点.

一、相同隐喻的研究

1.认知对等,喻体相同,意义相似

虽然中西方有着各自独特的背景因素,但人类本身和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仍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源于相似的认知概念和对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相似认识,人类对于隐喻的认知机制就会大体相似.所以,英汉两种语言中会存在认知对等、喻体相同、意义相似的隐喻.

2.英汉情感隐喻的共性

隐喻在情感上有一定的共性,通过对英汉情感隐喻的分析发现,英汉情感隐喻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共性:用人的身体和精神隐喻情感;用方位词隐喻情感;用液体隐喻情感;用天气隐喻情感.

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丰富的隐喻现象,由于人类认知结构的相似性,英语和汉语中的意义有很多相同或相似性.同时,由于中西两种文化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意义又有不同之处,甚至可能同一喻体在一种语言中有意义,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意义空缺.

二、不同隐喻的分析

1.认知不等,喻体相同,意义不同

中西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特征,因此英汉隐喻中可能会出现认知不等,喻体相同,意义却各不相同,甚至大相径庭的情况.比如龙在中国是权力与成功的象征,是正面形象的象征.因此,在汉语中有“龙腾虎跃”,也称一个人为“天之骄子”则是对一个人的认同和赞扬;然而在英语中,“dragon”是怪兽,象征着凶恶残暴的人,是负面形象的象征,如“My wife is a dragon”.

2.认知偏移,喻体不同,意义相似

中西在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以及思维模式等方面又有不同之处,对于相似意义的表达,英汉隐喻会采用不同的喻体.如中国人用“害群之马”来形容因个别人的所作所为而影响整体的人,而西方人则用“a black sheep”来表达相同的概念.

3.认知缺失,喻体空缺,意义空缺

认知缺失,喻体和意义空缺是指对于英语和汉语中的一种语言或文化而言是独一无二的,只存在于其中一种语言或文化中.这种现象通常由中西各自独特的神化传说、宗教信仰和历史故事造成的.此外,英语中某些隐喻意义在汉语中是没有的,比如“blue boy”(蓝色的男子)――变性后的人.相应的,汉语也有某些隐喻在英语中也有空缺,比如汉语中的“狐狸精”“守株待兔”“大回小回”“外屋”等.

三、隐喻背后的社会因素探析

语言是直接与思维联系的,它记载了人的思维活动的结果、认识活动的情景,使人类社会中的思想交流成为可能,每个民族生活在特定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中,具有各自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传统,因而也就形成了各自的思维方式.

以西方文化背景下英语语言个体和以东方文化熏陶下的汉语语言个体在隐喻的表现上是不同的.中西在地理位置、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政治制度、历史文化以及思维模式上有很多不同之处,这对英汉隐喻的不同具有一定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绘制成社会因素.造成隐喻这种不同的背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受这些社会因素影响,汉民族注重直感体验及整体综合性,中国传统哲学强调思维上的整体性,强调“天人合一”的思想,使汉语言呈现出表意含蓄、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等语言特征;西方民族强调物我分明,注重逻辑分析,在语言上呈现出形式严谨、以形统意的特点.

因此,在学习认识隐喻时,不仅要透过认知隐喻机制看到语言差异背后的思维差异,从隐喻背后的社会因素把握这种差异性,以利于更好地掌握语言,要了解在英汉语言生成和发展过程中,非理性因素对英汉隐喻生成所起的作用和造成的影响.

人们可以通过自身的情感、意志、动机、、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及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影响思维和认知,进而对英汉的思维、语言和文化产生差异,从而影响隐喻的作用和实效.这些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在学习生活中,人们要注重文化思维差异对隐喻的影响,把隐喻作为一种工具去认识该国家或民族的生活方式、哲学观、历史观、世界观、价值观等.

四、存在主要问题

1.隐喻在教学上的缺失

中国的英语学习者一般已经熟练掌握了汉语,并且已经习得了汉语的隐喻认知机制,而他们要学习的目标语英语的认知机制与汉语存在诸多差异,这就要求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帮助他们认识并跨越这种差异.教师应及时地更新隐喻研究的知识,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隐喻的知识解构,通过培养学习者的隐喻能力帮助他们积极主动、高效的学习.具体说来,教师可以在词汇教学、阅读教学、英美文学教学等方面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逐步提高学生对隐喻的理解认识.

2.研究深度、广度、高度不够

国内对隐喻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一些文章仅仅是停留对隐喻现象陈述分析的简单描述上,有的会辅以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另一方面,一些文章只是从概念上分析英汉隐喻的异同,没有有效地结合隐喻现象进行分析,也没有从深层次挖掘其产生的背后因素,更没有从理论上进行全方位探析,因此文章的深度、广度受到了限制.我们认为,隐喻的英汉对比研究不仅是对比两种语言的概念隐喻的异同,还要从文化、社会因素、非理性因素上探究其成因,进而揭示两种语言的异同.

五、总结

通过对英汉隐喻对比研究及其背后社会因素的分析,将语言与人们的民族、地域、文化、语境、生活经验结合起来,从隐喻理论着手对英汉隐喻进行分析,去发现不同建构中隐喻所包含的信息,可以更加深入、准确地了解隐喻的作用、产生的效果及其背后的客观因素,以使人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识别、解释、运用隐喻,培养人们的隐喻思维、隐喻意识及隐喻能力,促进语言与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