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的卖官写官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020 浏览:18743

现代社会的卖官写官.那是掌握一定权力的官员收受贿赂,而给行贿者任命官职的腐败行为.然而,这毕竟是见不得人的事情.在旧中国历史上曾有过公开、明码实价卖官写官的事.那时卖官写官制度叫“捐制”,捐官者缴纳一定数额的银两后,手持写官收据就等着任职了.不过,那时卖官收入的银两,要如数上缴国库,当然也不乏中饱私囊者.“捐制”在旧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而且一直持续了近两千年.

辽宁省档案馆了一件清朝光绪年间的写官收据,不过当时不叫写官收据而称“正实收”.由于经历了百年沧桑,这件档案看上去略显陈旧,蛋青色纸面上印刷的蓝色字迹清晰可见.用毛笔填写的关于写官者的姓名、家族三代姓名等也十分清晰.特别是官员用毛笔蘸红画行,和正实收的开具官衙安徽巡抚部院的紫色官印十分醒目.上面清楚地写明卖官者为“头品顶戴赏穿黄马褂兵部侍郎兼督察院右副都御使总理各国事务大臣安徽巡抚部院提督军斗克勇巴图鲁王”,其“写卖”内容如下:


给发实收事.照得皖省库款空虚,饷需紧要,援案恳恩开办筹饷捐衣一折,于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具奏,拟请仿照江苏省现办成案,开办皖省筹饷捐输.所有核奖章程,凡报捐钜款至一万两以上者,当专折奏请,恩施优奖.其在一万两以下者,拟请照新海防例减成核收.凡四品以上实官既各项班次花样,照筹饷例四成实银核奖.五品以下三成核奖.遇缺先花样,八成实银核奖.道府两项,无论何项出身,均照四品以上实官四成核奖,其余衔封贡监翎枝等项,仍照各省赈捐之例核收等因.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奉朱批著照所请该部知道,钦此钦遵通行遵照在案.

今据捐生萧策皤由监生遵照新海防事例,按照筹饷事例并常例银数,遵缴实银三拾柒两八钱,报捐双月巡检,核数相符.除汇案咨请核奖外,相应先发实收,以凭换给部照须至实收者.

计开:现年三十三岁,身中面白无须,系湖南省长沙人.曾祖父立,曾祖母郑氏;祖父光城,祖母郑氏;父楚,母周氏.

右给双月巡检萧策皤收执.

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十九日

光绪二十七年是公元1901年.它说明此写官收据已经106岁了.根据这件档案首先感到这个卖官者巴图鲁王的头衔太长了.竞用42个字才将其罗列完毕.当然.比他官衔字数更多的也大有人在.可以看出,因为写官的很多,于是统一印制了写官收据,并将有关规定清楚地印在上面.此写官当事人萧策瑶捐的银两很少,只有37,8两,只能按规定捐个双月巡检.由开具的正实收可知,所捐银两应该是如数上缴国库,而不能收进某个人的口袋了.还可以看出此正实收向前些年的介绍信一样,是有存根、有正本,而且还要盖骑缝印.“正实收”三个字,恐怕是正大光明地实际收到的意思了.

此正实收是中国历史上卖官写官的见证,对于了解当时的历史,特别是研究当时的吏制有其重要的价值.由于此类档案史料存世甚少,算得上罕见了.

人们知道现在有些利用手中的权力,因干着写官卖官中饱私囊的腐败勾当,而被有关部门查办并在媒体.其实,写官在中国历史上已经有悠久的历史了,确切地说早在秦始皇时代就出现了.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四年,“蝗虫从东方来,蔽天,天下疫.百姓内粟千石,拜爵一级”.这可能是有关捐官的最早的历史记载了.由于国家出现了蝗灾、瘟疫等严重灾害,粮食奇缺.秦始皇为摆脱危机,通过“收缴米粟”来封官晋爵,以解燃眉之急.倘若此举尚属于无奈之举,那么公开的、有企图的“卖官鬻爵”,则是社会动乱的加速器.

在南朝沈约的《宋书邓琬传》中,“卖官鬻爵”一词首次堂而皇之出现在史册中:操作者中饱私囊,大量捐纳者为收回投资而鱼肉民众.最终成为促进刘宋王朝覆灭的原因之一.

再后来,这一弊政逐渐被美其名曰“捐班”.可见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连众所周知的丑恶举措,也可以表达得“委婉动听”起来.

清代中叶以后,“捐班”之风尤烈,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混乱局面.如果要追究清朝捐班制度之始作俑者的历史责任,康熙皇帝难辞其咎.当年三藩乱起,清廷财政捉襟见肘,为了筹集军费,康熙亲自制定了捐班制度,让富裕而晋升无望者出钱写官,以补国库用度.当然,作为青史传名的有为之君,康熙深知捐班之中隐藏的弊端,故而在议写作度时增加了许多严格的限制措施.

比如规定,捐班最高只能写到从四品的知府,而且写到官后还不能立刻上任,只能当个“候补”,要想得到实际职务还得等.同时还规定,官位出现空缺时,必须先满足科举出身的官员,然后才是捐班.这样一来,花钱写来的官位其实就是个空名.此外,清朝的《大清会典事例》还规定:“凡衙门应役之人,除库丁、斗级、民壮仍列于齐民,其皂隶、马快、步快、禁卒、门子、弓兵、仵作、粮差及巡捕营番役,皆为贱役.”他们这些人不得与良人通婚.本人及三代子孙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也不能捐官.

因此,有人说清政府对写官的人无任何限制,连流氓、无赖等也可以捐官,实际上是冤枉统治者了.须知一般良民不屑于沦为贱役,做贱役的又大多是流氓、地痞,而这些做贱役的恶霸们,在满清之世都没有获得过“捐班”的机会.

从表面上看起来,康熙颁布的“捐班”制度似乎很严谨.可他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自己不得已而为之的应急策略,纽结着金钱与权力又自觉万无一失的操作方式,实质上是掘下了捣毁自家基业的第一铲.万物因果相生相应,“魔鬼”一旦被释放出去,要想控制约束,无疑是痴人说梦.

随着清政府统治者的穷奢极欲,好大喜功,官僚集团的渎职、置民沟壑,救灾、河工、军费问题屡屡袭来,清廷屡陷财政拮据的境地,“捐班”风气也就越来越大,规模也就越来越盛.可捐的级别首先突破了康熙的限制,京官可以捐到各部郎中,地方官可以写到知府之上、布政使之下的道员.同时,因为捐官,候补的人越来越多,而岗位却极其有限,僧多粥少,得缺(某县知县的位置有了空缺,去补上那个缺,称“得缺”)越来越困难.清廷又开了另一种卖官的方法,就是候补者可以再花一笔钱,写到一个优先补缺的权利,这就是“遇缺先”制度.“千里为官只为钱”.捐了那么一大笔钱,好不容易才得缺,本钱自然是要向小民讨回来的.不光本钱,投入了那么多,候补了那些年,总得要拿点利息吧!于是,“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就顺理成章了.盘剥得过于狠了,“民变”是不可避免的.为镇压民变,还得大开捐班,政局由此陷入恶性循环.

捐纳的确为清廷筹集了大量钱财.嘉庆五年(1804)开捐监生,仅此一项,20年间就敛银4072万两,山西与直隶两省的捐纳收入尚未计算入内.道光帝以节俭闻名,因财政困难也大兴捐班,仅捐监一项,亦收入3388万两.

至同治、光绪年间,灾荒频仍,军费庞大.清廷更是不惜血本,为了薄利多销,将可捐官位打折出售.捐各省道员,在嘉庆年间需银18040两,至光绪十年已跌至9446两,再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跌至4723两.辛丑年为赔洋款,以二、三千金得道府者有之,以千余金而得州县者有之,以四、五百金而得同知、通判者有之,以二、三百金而得府经、县孟者有之(晚清太原刘大鹏语).真是“吏道沦丧,莫此为甚”!

《清代官场图记》切入具体而微的官场景观――诸如官员的道德规范、官场风习、官场弊端、官员生活、官场人际关系等.描摹出一副充满病态、丑陋的清代官场现形记.

当时江南有俗语云:“多,驴子多,候补道多.”清末小说《官场现形记》则说:“通天下十八省,大大小小候补官员总有好几万人.”

清代州县官大都聘有幕友帮助办公,所谓“无幕不成衙”.幕友俗称师爷,类似州县官的私人秘书,他们不是官,而是僚,属于官场小人物,薪水由聘请他们的官员私人发放.而这自然加剧了官员对民生的横征暴敛.官场小人物和大人物,组成了庞大的官僚队伍.

秦以后历代封建政权多沿袭捐制,清顺治六年(1649)以军旅繁兴,岁入不给,开始实行监生、吏典的捐纳,非生员出身欲入仕途者,必先“纳粟入监(国子监)”,但不一定就读.

康熙十三年(1674)因平定三藩之乱,实行捐纳以补军费不足,至十六年(1677),收入银二百余万两,捐纳知县五百余人.侍郎宋德宜上书认为“与吏治有碍”,请停.康熙帝为防止捐官滥用职权,曾规定:“捐纳官到任三年,称职者具题升转;不称职者题参.”但实际上不可能贯彻执行.三藩之乱后一度停捐,后陕西灾荒、修永定河工及青海用兵,又开捐例.雍正时因西北用兵,耗饷甚多,财政拮据,开捐纳以弥补,除道府不准捐纳,以下各官皆可捐纳,并扩大到武职.乾隆帝即位时,与准噶尔议和后,大军渐撤,军费锐减,下诏停止捐纳,只保留“纳粟入监”.到乾隆后期,各省或停或复不一.其时文官可捐至道府、郎中,武官可捐至游击.

战争后,清廷财政支出激增,兼之战乱、灾荒频仍,于是广开捐例,京官郎中以下,外官道台以下均可捐纳.由于捐纳盛行,吏治更加败坏,成为一大弊政.捐一州县,所费无多,有财力者子弟相沿,争为垄断;无力者称贷而至,也易于补偿.甚至有人花钱为尚在髫龄的孩童捐一官衔,俟长大时再花钱活动补缺.捐纳不限额,无官之人顷刻之间可以得官,低级官员可以高升,受处分的可以免除处分,被革职的可以开复.到清末,各省捐纳人员已无法安插.大批腐朽昏庸的官吏和贪污现象,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吏治腐败,是许多朝代的通病.在专制时代,把钱交给“上面”是写官的惟一形式.而到了民国时期,封建专制制度号称结束了,写官现象不仅未能杜绝,还派生出了另一种形式:把钱交给“下面”,即贿选.

民国第八任总统曹锟就是贿选出来的.据有关资料,曹锟贿选总统,向议员们发出了576张单价5000元的支票(这只是普通票,另外还有万元以上的特殊票).结果,他以480票顺利当选.至于其他贿选行为,在曹大总统面前只能说是“小儿科”了,不提也罢.

卖官是历史的疾瘤.先有卖官后有写官,于是.写官的钱进了国库,或者进了卖官者的腰包.不管写官的钱是否来路正当,不管写官者德能如何,有钱就可以,钱多就可以写大官当.当了官以后,民脂民膏都成了雪花银了.什么百姓疾苦、长治久安,什么发展进步全化为乌有.

安徽黟县的南屏村怀德堂至今还保存着祖上捐官得来的“五品经魁”的牌匾.

卖官写官在今天依然存在,不过,这已不再是公开的行为,而是受到党和国家法纪严厉打击的腐败现象.

(作者单位:辽宁省档案馆11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