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认知取向的道德认同

更新时间:2024-01-2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293 浏览:19000

摘 要 :德性是人之自我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十多年来,作为个体认同形成和道德发展的汇聚之处,道德认同(moral identity)引领了广泛的研究.其中社会认知取向作为主流范式,为道德认同的理论和测量提供了深厚的基础.该范式之下,当前的道德认同研究的前沿主要包括道德认同与道德行为的关系、道德认同的形成与发展、道德认同与环境的关系等议题.展望未来,该领域的研究需要在道德认同的个体发展(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理论整合以及生态化等方面作进一步探究.

关 键 词 :道德认同;社会认知取向;图式;习惯可及性

中图分类号:B84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84(2012)06-0483-06

1引言

道德认同在自我系统中居于重要的位置,被认为是个体认同形成和道德发展的汇聚之处.它涵盖了“认同”和“道德”这两个内容抽象而渊源深厚的心理学主题,认同是个体关于其作为“谁”的深层经验.基于此,道德认同的一个启发式(heuristic)的定义即是“德性(morality)之于个体自我认同中的重要性或中心性(centrality)”.倘若个体自我认同的深层经验中,“有道德的人”居于重要或中心的位置,那么,他即是具有道德认同的个体.

第32卷第6期黄华社会认知取向的道德认同研究心理学探新2012年道德认同在最近的10多年间业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相关文献的积累,聚焦的流转伴随着心理学学科的进步,一直在持续.本研究首先梳理道德心理研究的基本脉络,进而聚焦于社会认知取向的道德认同研究,其理论基础、内涵以及测量,然后归纳当前相关的前沿研究,最后对社会认知取向的道德认同研究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反思,以期对未来的研究有所启示.

2道德心理研究的转向

传统的道德心理研究中,Kohlberg的道德认知发展模型一直居于主导地位,并对当代道德教育和实践产生深远影响.基于Kohlberg的模型,个体的道德发展的关键是理性,德性的实现建基于人的分析能力以及如此发展起来的道德判断和决策能力.道德分析以及判断的认知过程背后表现出一定的结构或形式,对应不同的发展水平和阶段.Kohlberg对于德性的探讨尤其强调研究方法.其研究的逻辑是:对受测者呈现一个相关情境(两难故事)作为输入信息,启动基于命题的推理过程,并最终产生道德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基于符号或命题的推理过程是核心机制.

尽管多年来处于主导地位,但该范式一直为人所诟病,比如其对道德相关的其它方面的忽略,将道德视之为单纯的理智过程,无法解决诸如认知-情感和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问题;再如其刻板的阶段发展论,忽视个体心理品质发展的非线性与动态本质等.但从更根本的层面而言,Kohlberg的道德理论模型继承了西方自柏拉图到康德的义务论(deontological)的传统,强调道德发展的标准实现.这体现在其测评方法上:根据对道德质量的操作化定义而生成相应的指标,进而以此为镜,观照个体的道德推理或认知能力,最终得到一些数据表示受测者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Lapsley和Narvaez(2005)认为Kohlberg是在对精神分析和行为主义的道德决定论(比如力比多或刺激环境)的观照中创立其理论的,因而带着某种“救赎”的哲学意味.而为了维系这种救赎的使命,道德心理学在其发展的路径上越走越窄,日趋边缘化而遁入到学科发展的历史背景中,然而,伴随着Kohlberg传统的退隐,道德心理研究在最近十多年也在持续转变之中,其中最显著莫过于将道德置于更为宽广的心理学科背景下来加以检视,尤其是纳入认同或人格领域的新近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使道德心理研究摆脱了过去被边缘化的局面,而重新回归到学科发展的潮流中,开始其蓬勃发展的再生历程,这主要体现在近期道德认同研究的两条具体路径之中:特质论和社会认知.其中,特质/性情论强调稳定的特质或性情因素的作用,个别差异籍由因素分析释取的潜在特质构念进行描述.这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取向;而社会认知则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取向,强调对个别差异的解释归于内在的认知-情感机制,尤其是该机制与变化的情境脉络的交互作用.本研究聚焦于社会认知取向下的道德认同研究.原因在于:一方面,该取向相应的研究积累比较丰富,有着比较扎实的方法论基础;另一方面,社会认知取向作为当代心理学的主流范式之一,为道德认同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以及富有洞察力的视角,而且预示了某种学科或理论整合的可能性方向.

3社会认知取向的道德认同

3.1道德认同作为一种自我图式

社会认知理论基于一个前提:即人的信息加工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完全处理某个特定的情境下所有感官的信息.这种有限性意味着必须发展出一些系统以对纷繁芜杂的信息进行综合或者分类,提升加工效能.这其中一种系统即是所谓的图式.图式是一组高度抽象的知识结构.图式形成后,继而在个体的认知过程中扮演相应的功能,可以让人在社会世界中籍由对注意、知觉、推理等认知过程作可行的操控,从而表现出与环境互动时必要的能动性.

在社会认知取向下,道德认同被定义为围绕着那些道德特征联结而组织起来的自我图式,这些联结涉及到某个具有道德的个体如何思考、体验和行动的独特的心理形象.个体的道德认同储存在记忆系统中,作为复杂的知识结构系统,蕴含了诸如价值、目标、特质以及行为脚本,因此,道德认同实乃人与人之间的个别差异所系.那些强调道德认同的个体,意味着道德认同在其自我概念中处于重要或中心的位置,其对于德性的诉求会相对于其他认同的诉求更为强烈(Blasi,2004).

作为自我图式的道德认同,其启动让个体更加高效地处理道德相关的信息.利用Rest(1983)的道德四成份模型,这种道德自我图式的信息加工的效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道德敏感性——快速而精确地分辨道德情境中的要素、采择他人观点、决定角色行为等;(2)道德判断能力——具有丰富的认知工具解决复杂的道德困境;(3)道德聚焦——致力于培育道德认同作为其修养的优先目标;(4)道德行动——知道如何维持道德聚焦并且采取步骤完成道德行动. 3.2道德自我图式的习惯可及性(chronic accessability)

道德判断通常是快速产生的.社会认知理论认为,这背后的机制即是图式,因为对信息的无意识的、自动化的加工过程很大程度上受到相关图式启动的影响.基于此,人们通常是根据其特定情境下启动的道德自我图式来接受和理解道德相关的社会信息,并进而作出相应的道德判断和行为.这里的关键在于道德自我图式的可及性(accessability).而可及性与图式的惯用性(chronicity)密切相关.那些惯常启动的图式引导着人们选择性地对生活经验的某些方面投入注意资源.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惯用可及的图式被用以阐释他们的生活任务.社会认知理论认为各种各样的图式储存在记忆系统中,在特定的情境或脉络下被启动和提取.而且,图式愈是经常地被使用或提取,其在未来的情境中就愈是可及.由此看来,可及的图式在特定的情境下是某种预备的、可资使用的信息处理方式(Stets,2010).

Aquino等人(2009)认为,道德认同作为自我图式,如果是居于自我的中心或重要位置时,那将是一个习惯可及的图式,容易在相应的情境中被启动.有些情境下,个体的道德自我图式较之于别的自我图式更为可及,以及有些个体的道德认同较之于别人更为可及,这反映了道德自我图式与外在情境相依,也是内在个别差异的一个重要维度.在特定情境下道德自我图式在认知系统中是可被企及而且可供使用的,那么将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个体定义自我的关键,相反地,如果这些道德图式是无可企及的,那么将无以对其行为进行相应的调节或规约.

道德认同作为自我图式的习惯可及性得到那些关于道德典范的研究证据的支持.作为道德发展相对成熟的个体,道德典范不需要Kohlberg所说的深思熟虑的分析和判断过程,就能进行自发道德推理,进而自动实施道德行为.道德自我图式的高度习惯可及性可视为“道德专家”(moral expert)的一种体现.“专家”在社会认知理论看来并非天生的禀赋所致,实则是不断练习以及经验的图式化的结果,并且这种经验图式是高度可及的.因此,道德榜样实际上是经年累月地在不同的情境中修为的结果——对其中的道德面向的特别关注,进而养成自动化的觉知和行动能力(Lapsley & Narvaez,2006).

3.3Aquino的模型

在社会认知取向的道德认同研究脉络中,Aquino及其研究团队(Aquino et al.,2009;Aquino,McFerran,& Len,2011;Aquino & Reed,2002)的贡献尤其突出.他们提出道德认同的一个社会认知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Markus的理论,即认为自我概念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含多重的认同,个体需要在其间作出平衡,在特定的情境下,只有少数的认同进入意识层面并处于工作状态(Markus & Kunda,1986).任何蕴含工作自我概念(working self-concept)的认同发挥影响的根本在于该认同在特定情境下被启动.基于此,人之为“有道德的”实则意味着其自我系统中特定的道德认同处于启动状态并促使其作出相应的道德行为.而如果被启动的是别的认同,那么,个体的行为将表现出与该认同所依附的价值或目标相一致,其背后的机制乃是为了维系其自我一致性(self-consistency)的需要.

在Aquino等人的模型中,道德认同有两个面向:私隐的(private)和公开的(public).从私隐的面向看,道德认同是道德自我的认知表征,亦即道德相关特质居于其自我概念的中心度;从公开的面向看,道德认同可以通过现世的行动形式中象征性地得以表现,换句话说,即是个体在公开行动中反映其道德特质的程度.Aquino将私隐和公开的两个面向分别标签为内在化(internalization)和象征化(symbolization),对应于Fenigstein等人(1975)提出的自我理论,即自我觉察实则是对内在的思想和情感,以及外在的、影响他者的、作为客体的自我这两个方面的觉察.研究表明,道德认同的两个面向都可以预测个体参与善事的行动,比如利他和志愿行为等.其中,道德认同的内在化方面,亦即个体道德认同的自我重要性(self importance),对个体的捐赠、助人等道德行动的影响尤显重要(Aquino et al.,2011).

4道德认同的测量

如前所述,道德认同可以表示为习惯可及的自我图式.道德图式的习惯可及性难以获得直接的测量,因此,在具体的研究中,有研究者借鉴了过往社会认知研究中的范式,对道德自我图式的习惯可及性进行间接的测量.其中,比较典型的有以下三种方案.

4.1自发特质推论(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STI)

所谓自发性特质推论现象,是指当个人知觉到对象表现出某种行为时,个人会自发地推论出行为相对应的特质.自发性特质推理的现象是知觉者本身没有企图、没有意识的情况下进行认知处理.藉助线索回忆(cued-recall)程序,该范式可以让受测者展示其自发性特质推论并据此来测量其道德自我图式的习惯可及性.

在对道德认同的研究中,STI的典型设计包括两个条件:自发加工条件和精细加工条件.在自发加工条件中受测者被引导记忆一系列包含行为信息(比如“水管工总是忠于职责而且履行承诺”)的句子,于此,“引导”并没有要求受测者形成句中角色的印象或对其特质/动机进行推断,因此任何针对句中角色的推断都是自发的.而在精细加工条件下,参与者被告知聚焦于句中角色行为的可能原因,然后记住这些句子.于此,受测者的推断是一个精细加工的过程,因其受到明显的指引.在两种条件下,受测者经过这些程序后都会被呈现一些线索以回忆这些句子.其中有些线索是倾向性的而另一些则是语义性的(比如,针对刚才的语句,倾向性和语义性的线索分别为“负责的”和“管道”),如果STI在编码阶段形成,那么,特质线索回忆应该在诱发对目标句的回忆中具有帮助作用.参与者没有被告知明确指引进行信息的编码,他们自己倾向于作出与其最易企及的图式一致的倾向性推断.Narvaez等人(2006)的研究获得了与此一致的结果,即:在自发加工条件下,提供倾向线索时的道德自我图式习惯可及者比非习惯可及者引发了更多的自发特质推论;而道德自我图式非习惯可及者则更多地依赖语义线索而不是倾向线索进行语句回忆. 4.2词汇决策任务(Lexical decision task,LDT)

词汇决策任务常用来检视词语辨识历程.其实验作业程序的基本设置是受测者针对刺激的词语性质做最快的判断和反应,藉由操作刺激词汇的语言相关性质(如语义、语音、语形等),检查反应正确率和反应时间的变化来推论个体的语言运作机制的性质,进而推断其相关图式的习惯可及性.社会认知理论认为造成语意促发效果的机制之一为语义启动现象,反映了语义网路(Semantic works)中自动扩散的激发.

在Narvaez等人(2006)的研究中,使用词汇决策任务测量道德自我图式的习惯可及性.实验设置六个词汇决策任务穿插在受测者阅读的某个故事中(故事情节分为主人公提供援助和未提供援助两种),让受测者判断是否为英文单词.这些探测词中包含一个道德评价推理(如不忠)的单词、一个故事中先前出现的单词的复述,一个无关的英文单词以及三个非英文单词.其中道德探测词放在故事的后面部分,即在故事中主人公作出援助/不援助的决策之后.其它则随机安置在故事中,两个探测词之间不少于两个句子.研究发现,在对探测词的反应上,道德自我图式高度习惯可及的受测者在故事主人公作出帮助与未作出帮助条件下一样快,道德自我图式低度习惯可及的受测者在主人公提供援助条件下要快于主人公未提供援助的条件;主人公未提供援助的条件下,道德自我图式高度习惯可及的比低度习惯可及的受测者反应更快.

4.3内隐联想测验(Implicit association test;IAT)

IAT的设计原理在于测量个体内隐自我与正、负向属性的联结情形.这种联结情形以反应时间的快慢来表示.反应时间愈短,表示某内隐自我概念和某一属性联结愈强;反应时间愈长,表示内隐自我概念和某一属性联结愈弱.因为内隐社会认知理论认为,概念彼此和谐的词汇会比彼此不和谐的词汇联结要容易.

参照Perugini和Leone(2009)的研究,在道德自我图式的IAT作业中,其中关键是考察两个结合任务之间的反应时的关系.(1)初始结合作业,计算机屏幕上目标概念(自我和他者相关词汇,比如“自己”、“别人”)与道德属性形容词(比如“正直”、“虚伪”等)混合出现.在反应按键部分则是“自我”的目标词与“道德的”属性词共享同一按键(左键),而“他者”的目标词与“不道德的”属性词共享同一按键(右键).(2)反转结合作业,与初始结合作业同为目标词与属性形容词混合出现.在反应按键部分则是“自我”的目标词与“不道德的”属性词共享同一按键(左键),而“他者”的目标词与“道德的”属性词共享同一按键(右键).两种作业条件下,当出现目标词或属性词时,受测者都必须尽快按下相应的键.经由反转结合作业减去初始结合作业的反应时间差值作为 IAT 的分数,以此反映受测者内隐自我图式与相应道德属性联结程度的指标.研究(Marquardt & Hoeger,2009;Perugini & Leone,2009)发现,在对道德行为的预测中,IAT的测量结果表现出比纸笔测验更好的预测效度.

5道德认同的相关研究

5.1道德认同与道德行为

社会认知取向的研究则比较清晰地证明了道德认同与行为之间的关系.这具体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首先,道德认同正向地影响日常亲社会行为(比如捐赠),而负向地影响反社会行为.比如,Aquino和Reed(2002)的研究发现道德认同的自我重要性与被试随后报告的志愿行动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而且也与被试随后的捐赠行为显著正相关.同样地,研究者(Sage,Kussanu,& Duda,2006)也发现道德认同对反社会行为具有较好的阻抑作用.其次,当道德自我图式可及性提升的时候,其对道德行为施加更为强烈的影响.社会认知理论认为,道德图式的可及性是可以暂时地获得提升的,这进而放大了个体实施道德行为的动机势能.再次,道德认同影响了一些调节变量,比如情绪、评价等,进而促进相应的道德行为.Detert等人(2008)的研究表明道德认同与道德推脱之间存在负相关,而道德推脱在个体参与那些有违自身道德准则的行动时作为自我调节可以令其免于受到相应的谴责,进而促使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下更加倾向于施加非道德或反社会的行为.


5.2道德认同的形成与发展

儿童和青少年在发展过程中,相对于成人,显然是缺乏道德认同的自我图式与其习惯可及性的,因而在面临相应的道德情境时难以进行相关的信息处理.从目前的研究来看,从社会认知取向的道德认同研究主要是聚焦于成人的.直至最近,才陆续开始有研究关注青少年,尤其是道德原型对青少年道德认同形成的价值.Hardy等人(2011)的研究发现,较之于年纪较小的青少年,年纪较大的青少年有着更加细微的关于道德品质的描述.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特定年龄的个体关于“有道德的人”或者道德原型的心理图像与认知成熟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一些研究者则聚焦于心理脚本或事件表征方面来探索个体的道德认同发展.研究(Reimer & Wade-Stein,2004)表明,青少年关于启动的或观察的道德行动的事件表征形成自传体记忆中的行为脚本,这将促使个体更为自动地卷入到这些行动中.与这些图式相关联的自我评价和道德情感影响着将来个体参与或回避类似的行动.Lapsley和Hill(2009)的研究表明,青少年道德认同形成过程中,对道德事件的心理表征过程得益于其对相关的生活经验的反思或与他者(比如监护人)进行协商与对话.

5.3道德认同与环境

社会认知取向强调个体以及情境因素在道德功能中的交互作用,因此相应的研究将道德认同置于具体的实践环境中.研究表明,环境中的道德特征线索或行动实践对于个体道德图式的启动乃至道德认同的型塑均有重要的意义.Reed等人(2007)的研究说明,在组织情境中,相应的道德线索或故事的叙述可以促进道德图式的启动,进而促成个体相应的道德行为.而Weer(2006)的研究认为,组织之所以可以协助个体型塑其道德认同,关键在于提供美德相关的实践.办公室环境下这些行动会得到持续的强化. 另一方面,道德认同也同样地对个体所处的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总体而言,道德认同作为调节变量帮助组织的相关道德或文化的形成.比如Olsen等人(2006)的研究发现:道德认同的内在化面向与对变革型领导行为的同伴评价表现为正相关,而象征化面向在与对消极回避的领导行为的同伴评价表现为负相关,而且道德认同对领导行为的同伴评价的影响都显著超越单纯的道德推理.

6小结与展望

社会认知取向将道德认同定义为围绕着那些道德特征联结而组织起来的一种自我图式,而个体的道德行为机制在于其道德自我图式的习惯可及性,这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常常无法言明他们的道德行为.该理论取向也为理解特定个体以及情境因素在道德功能中的交互作用提供了一个有用的理解框架.因而,社会认知取向的道德认同更能说明“何时”以及“何地”个体的道德认同得以凸显于自我之中而指引其因应环境的行为和感受.

此外,社会认知取向的道德认同研究相对于传统的道德认知研究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之一则在于对于道德行为的预测.对道德习惯可及性的研究表明,它比道德推理发展水平更好地代表道德品格(或美德)和预测道德行为.此外,相对于取向的道德认同理论,社会认知取向更关注道德认同发展变化的面向.倘若说特质取向的研究注重道德认同“已有”(hing)的一面,那么社会认知取向的认同研究则强调道德认同“正在发生”(doing)的一面.

社会认知取向的道德认同研究有着其优势的面向,亦有其劣势的面向.不过从理论发展的进路看来,这些劣势也恰恰是未来的研究重点所系.因而,展望于未来,以下三方面有待于研究者作出进一步的探索.

首先是对生命发展早期的道德认同形成过程的探究.如前所述,当前基于社会认知取向的道德认同研究主要聚焦于成人,青少年以及更早期的道德认同发展是被忽视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道德认同研究的实践价值(比如道德教育中的应用).毋庸置疑的是,个体的道德认同处于毕生发展的过程中.Feldman(2007)的一项追踪研究表明,个体发展具有延续性机制,出生后第一年的亲子同步互动质量对于儿童期的道德认知以及同理心都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因此,即便缺乏稳定而成熟的道德自我图式,其习惯可及性看似无从谈起,但在个体发展的早期阶段,研究者需要探讨的是:家庭-社区环境、亲子关系、同伴以及教师的影响、性与性别因素等,对个体的道德认同发展的作用机制.换句话说,在社会认知取向下,个体的道德认同的社会化如何得以实现?

其次则是理论整合的诉求.尽管社会认知取向用德性之于自我感的重要性来说明道德心理的个别差异,但依然无法很好地解释个体的道德心理独特性,也无法形成对那些道德典范(比如雷锋)的行为一致性的有效解释(Shao,Aquino,& Freeman,2008)——而独特性和恒常性恰恰是特质取向的道德认同研究所强调的.特质取向的道德认同研究则可以较好地解释这种超越情境或者自我的道德长期承诺.因此,这意味着道德认同的研究亟待某种整合的路径.

最后是道德认同研究的生态化.尽管社会认知取向积极吸纳各个领域的相关智识资源.但该取向的研究仍然强调道德心理加工的认知过程,意味着倾向于把复杂的道德心理过程简单化.实际上,从生态化的角度考虑,道德认同及其功能受到诸多变量的影响.比如,考虑到“认同”本身是关系性的,人际关系之间的诸多变量对道德认同以及相应的道德行为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影响(比如在同伴之间的关系互动如何影响个体的道德认同及其实践?).社会认知理论强调正在发生的信息加工以及背景信息都是重要的,因此道德认同研究需要充分尊重其构念本身的复杂性,而需要更多吸纳其他学科或领域的研究,发展出更具生态效度的理论框架,以及开发相应的测量工具或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