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能把复杂的社会关系简单化

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992 浏览:118710

浙江余姚市发生水灾,一名乡镇干部下乡视察,因为穿着“高档”鞋子,由年近六旬的村党支部书记将其背进灾民家中.新闻图片发表后,各地媒体口诛笔伐.以至于有媒体评论员认为,这位干部不是鞋子进水了,而是脑子进水了.当地组织部门雷厉风行,依法定程序免去这位村镇建设办公室主任的职务.

仔细分析这则新闻,笔者感觉到媒体似乎把复杂的社会关系简单化了.中国是一个身份社会,每个人都生活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身份社会的基本特点是,每个人都生活在熟人的环境中,处理彼此关系的时候,当事人既要尊崇国家的法律,同时也要遵守传统熟人社会所形成的习俗.举例来说,如果政府干部与村党支部书记是陌生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那么,他们之间的权利义务主要依靠法律加以规范.如果政府干部与村党支部书记之间是熟人关系,那么,调整他们之间关系的除了国家法律之外,还有乡土纯朴的行为准则.如果政府干部与村党支部书记不仅是熟人关系,而且有亲戚关系,那么,调整他们之间关系的规则就更为复杂.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领导干部回到乡间必须接受传统身份社会给自己的定位,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重新寻找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据笔者了解,一些政府干部虽然位高权重,但在传统的家族关系中辈分较低,因此,在处理家族纠纷的时候,不得不屈从于家族关系,接受前辈的教诲.

这就是复杂的中国,或者说是中国身份社会的基本特点.把领导干部与村党支部书记的关系调整一下,如果领导干部的辈分较高,而村党支部书记的辈分较低,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村党支部书记不得不为领导干部怎么写作.当然,这则新闻的记者似乎已经多少意识到农村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因此,刻意强调村党支部书记的年龄,试图以年龄上的差距来反衬出行为的非正当性.

这恰恰说明,记者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重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不能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外一个方面.复杂的社会关系要求记者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必须尽可能地还原现场,并且把人物之间的关系仔细梳理清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真实客观的新闻作品.如果主题先行,为了强调官民之间的紧张关系,而忽视了传统乡土社会复杂的社会关系,那么,就会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就会割裂新闻事件当事人现实生活中复杂的关系,就会把身份社会常见的现象当做新闻传播出去,就会让新闻事件的当事人处于十分尴尬的境地.

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前段时间国家民政部门官员到敬老院视察工作,临走之前敬老院的老人们要求合影.由于民政部门的官员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因此,在敬老院工作人员的摆布之下,民政部门的官员与蹲在自己跟前的老人们合影留念.如果不考虑当时的场景,没有意识到这是民政部门官员的无心之失,把这种行为看作是官僚主义的下意识动作,新闻报道就会变成上纲上线的大批判.

过去人们强调“有图有真相”,现在人们意识到,光有图片而没有准确的介绍,那么未必会有真相.记者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了解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听取多方面的意见,不能“客观定罪”.现实生活中有些行为之所以发生,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如果只看到行为的结果,而没有看到行为发生的复杂原因,没有仔细分析当事人的动机和目的,没有把新闻还原到特定的背景之中,那么,新闻作品就会变成“真实的谎言”.

部分记者在采访报道的过程中,已经形成了错误的思维定势,不是努力还原事实的真相,而是刻意地夸大政府官员与普通民众间的紧张关系.因此,当他们看到村党支部书记背着乡镇干部的时候,忘记了“大胆检测设,小心求证”,把自己看到的情景当作是新闻的全部.记者一定要学会观察生活,仔细分析新闻事件当事人之间复杂而又微妙的关系,不能浮光掠影,把自己看到的当成是真实的东西.当然,不管镇干部与村党支部书记之间在乡土社会呈现出怎样的关系,抢险救灾过程中,党员干部应当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抗洪救灾工作中.那名被免职的乡镇干部或许忘记了大灾面前党员干部的先锋队作用,把特殊时期特殊环境下党员干部的角色,淹没在传统乡土社会复杂的关系之中.


笔者之所以撰写这篇文章,就是要提醒记者朋友,中国乡村社会关系非常复杂,不能把特定社会关系中发生的一切简单化,因为那样可能导致新闻报道夸大干群之间的紧张关系,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制造紧张对立的情绪.

(作者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