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社会观

更新时间:2024-03-12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269 浏览:93902

摘 要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史上,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致力于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是以人的本质理论为基础的,马克思从人的类特性的角度揭示了人的本质,指出这种类特性,也即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劳动”,这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应当是自由自觉的劳动的全面发展.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人类发展;本质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类特性一直被资本主义私有制和劳动分工所压抑.马克思在《资本论》一书中,根据资产阶级思想家费格森、著名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看到的工场手工业对工人身心发展的消极影响,指出:“工场手工业靠牺牲整个劳动能力使非常片面的专长发展为技艺,同时它又使没有任何发展成为专长.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初期,工厂手工业使工人畸形发展,使工人变成了机器.”马克思继而考察了大机器生产对工人的影响,看到新的分工把工人变成了机器的附属品,使工人变得残缺不全,妨碍了他们表现自己的才能.正是由于资本主义分工的存在,使劳动被异化,变成了个人被迫进行的谋生手段.同时,由于分工的固定性、强制性,使个人终身被束缚于狭小的、一成不变的空间之内,成为畸形发展的性格、智力都被扭曲的人.

马克思还多次从社会性的角度揭示人的本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的“社会关系”是相对于自然关系而言的,指的是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它所反映的是人类特有的本质联系.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以生产关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最重要的制约因素.在原始社会,由于自然因素在人的活动中居于优势地位,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十分低下,人的生存需要依靠集体,离开人与人的依赖关系,任何人都无法生存.在奴隶和封建社会,虽然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但自然经济仍然把人限制在狭小的活动天地里,限制在等级金字塔的固定位置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决定了奴隶和农民的命运只能是握于奴隶主和地主的股掌之中.在这种社会关系中,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根本无从谈起的.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货币的交换原则渗透进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使得人对物的依赖关系取代了人对人的依赖关系,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是人类向全面发展迈开的一大步.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使社会资源掌握在少数人的手中,因而使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处于不平等的起点上.又由于商品交换原则成为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价值原则,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通过物与物的交换关系来实现,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实质.在这种情况下,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仍无法真正实现.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才会成为可能,因为那时消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束缚,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使人们能够在完全相同的起点上发展自身,人的社会关系能够得到协调而充分的发展,人的劳动已经不再是为谋生而不得以为之的活动,而是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有自己的表现形式,首先是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人的生存和发展包含着由低到高的多方面需要,人正是为满足自己生存、发展的需要,才进行物质生产和社会活动的.人的需要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人在享受自己产品的同时,又萌发出新的需要,新的需要产生的过程就是人的主体素质不断丰富的过程,新的需要的满足过程,也就是创造出新的生产动机的过程.正是人的需要的丰富性和不断提高的层次性,推动着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产品的源源出现.在共产主义条件下,人的需要将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性、全面性,它既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又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结果.人的全面发展的又一个表现形式是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任何人的职责、使命、任务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恩格斯也指出,全面发展的人,应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他在《共产主义原理》一书中指出:“由整个社会共同地有计划地来经营的工业,就更加需要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并说:“要把工业和农业生产提高一单靠机械的和化学的辅助工具是不够的,还必须相应地发展运用这些工具的人的能力.”恩格斯还指出:“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里,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地发展他们的全部力量和才能,并且把这些力量和才能全面应用到生活中去.”人的能力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既包括体力、又包括智力;既包括从事物质生产劳动的能力,又包括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马克思把这种实现人的劳动这一本质所要求的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直接表述为“全面发展自己的能力”,“发挥他的全部才能和力量”,“人的全部力量的全面发展”等.它彻底划清了同那些只关心个别人或者一部分人发展的形形色色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界线,显示出这一学说的深远历史意义.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发展是伴随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关系的不断丰富而发展的.在现代社会,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和强化,它们互为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建设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其中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全面进步,但一切进步归根结底都应落实在人的进步上.人越是全面发展,他所创造的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越多,这不仅使人民的生活获得改善,同时为人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辨证统一的关系,人是社会的人,只有在社会舞台中,人才能获得发展的条件;同时,社会是人的社会,没有人的全面发展就谈不上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由此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制约,又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互为条件.只有建立在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较高基础上的社会才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唯物主义历史观既要研究社会全面发展的规律,又要研究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更要研究社会全面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之间“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规律.这就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新视野.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们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比较,就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总体和局部、过程与阶段之间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也将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