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探微

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485 浏览:13369

摘 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 以此提升综合国力. 这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 键 词 :建设 文化 强国

中图分类号:D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2-0086-03

胡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艺术,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总书记报告中就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为未来的文化发展描绘出了宏伟蓝图、指明了发展方向.

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来的,党的十七大尤其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策层再一次集中探讨文化课题,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全面部署.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阐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时,吸收全国各方面意见,在广泛共识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概括.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统领文化的精气神,可谓中国当代“文化之魂”,它可概括为“五个魂”:一是马列之党魂,作为统一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二是理想之国魂,作为共同理想信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是中华之民魂,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四是时代之世魂,作为强大精神力量的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五是道德之人魂,作为基本道德规范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这些内容构成了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其重要的意义 :一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价值学说;二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需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有利于抵御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文化的渗透,切实维护我国文化安全;四是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好地走进大众、引领大众.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理论上说服人、在内容上启迪人、在形式上吸引人.以此增强人们的认同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人们知荣弃耻,褒荣贬耻,扬荣抑耻,为全社会的道德选择和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的准则和规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进一步汇聚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奏响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强化全民族团结奋进的主心骨、提升中华文化的软实力.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主题.要积极推进科学发展,就需要在最大的范围内增进共识、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富强、、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美好的价值目标,展现着人们为之奋斗的前景与指向,激励着人们奋勇前行;作为基本的价值尺度,为人们提供了衡量各项建设事业得失成败的重要依据,引导着社会的发展航向;作为明确的价值规范,确立了党和国家、全体社会成员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越深入人心,人们团结奋斗的目标指向就越清晰、创新创造的活力就越巨大、崇德向善的自我修养就越自觉;同时,在多样化思想文化交流互动、各彰其彩的合奏中,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的主旋律也就越强劲.价值观还是生发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一种文化的先进性, 由其价值体系的先进性来引导;一种文化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的核心价值观.从大局出发,要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就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因此,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就能够更加坚实地确立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战略支高点.


公民道德素质的全面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具有规范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重要作用.这对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 “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这是公民道德建设的行动指南.“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没有良好的道德规范,是无法实现社会的进一步和谐.现阶段要推动公民道德建设,不仅要在工作中全面把握道德建设内容,而且应注重运用科学方法,不断丰富载体形式.一是以学习教育提高道德素质.倡导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政党,倡导公民自觉学习、终身学习,不仅是提高发展创新能力的需要,也是提高全体公民道德素养的需要.一方面应注重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应高度重视德育建设.使良好的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以模范行为引领道德风尚.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为我们整个社会提供着求真向善的精神动力,也动员和激励着人们为我们的共同理想而奋斗.树立和宣传重品德与讲公德并重的思想,持续地培育、宣传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各类先进典型和道德模范,用他们的先进事迹传承道德风尚、彰显时代风采、培育人文风范.三是以深入实践增强道德责任.知行合一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以实际行动增强道德责任,就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进一步加大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践行,积极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每一位公民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并成为弘扬真善美、传递正能量的生力军.四是以主流传播彰显道德价值.充分发挥文化产品的道德育人功能,使人们从丰富的文化产品中汲取精神养分、感悟道德力量,形成以学习培育人、以活动引导人、以机制激励人、以环境陶冶人、以感情凝聚人的良好局面; 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 ,让各种载体竞相发挥武装人、引导人、塑造人、鼓舞人的重要作用.五是以健全制度构筑道德保障.各项经济社会政策对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行为有着直接影响.中国要发展、要前进,除了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外,还要有赖于整体文明程度的提升.在出台有关政策时,既应注重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也应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积极倡导和鼓励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保护人们求真求善求美的积极性. 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历史表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深厚根基.我们既要从我国文化宝库中汲取营养,还要善于借鉴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长处,充分汲取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精华,去粗取精,择善而从,不断增进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生命活力.因此,要使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丰富,就要开辟有效的文化怎么写作渠道.一是要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群众接受习惯的新特点,运用多种资源、多种手段,通过政府资助、市场调节、志愿怎么写作等多种形式,促进公共文化怎么写作方式多样化、社会化.二是要充分发挥政府指导作用,拓宽怎么写作渠道,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科技馆、青少年宫、群艺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向广大人民群众开放,使其活动经常化、制度化.三是积极鼓励有条件的文化单位资源共享,开展联网怎么写作、流动怎么写作;四是要发挥人民群众文化创造积极性.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就能极大地调动人民参与群众文化创造的热情,不断推动文化繁荣发展.积极地支持群众依法兴办文化团体,要多渠道投入文化方面的力度,在全社会营造文化创作的良好氛围.五是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拓宽怎么写作渠道,积极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加快文化产业物流中心建设,扶持基层连锁网点,推广新型写作技巧配送制度,构建贯通城乡的文化产业流通网络等等来增强文化怎么写作效果 .因此,我们要用先进的文化引领时代风气,准确把握我国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的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切实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精气神.

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增强.当今世界,先进文化不仅是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合力、推动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心骨、精气神、发动机.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指出,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要使我国由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产业大国,就要把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力,把潜在的文化影响力转化为现实的文化影响力.中华文化只有经过文化产业的创造性转化而成为能够满足广大人民精神要求的文化消费对象,才能成为现代文化的有机构成.因此,第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引领着时代的风气 ,这就需要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创新和创造文化发展的环境,切实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怎么写作等基本职能,不断提高行政效能和怎么写作水平.第二,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对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提升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人才又是起决定性的竞争力,是文化创新的源泉.而文化创新要靠人才,把人才优势当做第一优势.一是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本地区的人才优势,还要借助外来人才,广纳贤才,“走出去”请进人才,为我所用,形成强大的文化阵容.二是要搞好文化的开发利用,建设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三是在作为文化产业发展硬件基础的物质财富越来越强盛的当下,软件实力——文化人才供给的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显得尤为突出.要改变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不差钱”,而差人才的局面,这就要求在文化人才培养上坚持做到:培养乡土人才“不差钱”;打造顶尖人才“ 不差钱”;塑造人才新星“ 不差钱”.四是建立健全文化人才培养、引进、选拔、使用和激励机制,发现、培养一批文化能人、文化热心人、文化艺人、文化经纪人;五是培育和发掘一批名作家、名演员、名编辑、名记者、名主持人;六是大力加强文化企业家队伍建设;六是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宣传思想工作者队伍.特别是要积极发现、大胆启用文化创新人才,使之成为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切实担负起建设文化强国先行探索的重大责任,加快推动文化强国战略.第三,要完善公共文化怎么写作体系.文化项目是文化发展繁荣最基本的载体,也是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的基础. 2006年以来,我们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开展富有特色的文化招商,吸引更多、更具“含金量”的文化产业项目生根开花.与此同时,出台优惠扶持政策,为落地的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保驾护航”,确保一些牵动性强的大项目引领产业结构调整,支撑文化产业发展.第四,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一个国家的文化直接关系到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地位.当今,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而文化是构成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大局看,我们要博采众长.文化是一种软实力, 软实力又能使中华民族文化凝聚力和国际影响力长期发挥作用,是沟通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民族和文化吸收最有效的方式 .因此, 我们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主要发展战略,千方百计增强本国文化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力求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权.面对这种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加强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增强我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应有之义,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必然要求,是发挥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撑作用的重要途径,是提升综合国力的必由之路.

作者简介:李积兰 , 女 ,1961年3月生, 青海省委党校报刊编辑部,主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