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的理本源、目标模式实现途径

更新时间:2023-12-2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829 浏览:57844

摘 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首先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对未来社会的科学设想,仅仅在传统文化和其他理论家那里找根据,凸现不出人的理论至高点和价值诉求.中国和谐社会的目标,也不是实现一个所谓“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而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从实际看,分配不公、两极分化,这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最不和谐因素,发挥执政党的功能,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党充分发挥党对社会的整合功能,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关 键 词 :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K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5)10-0048-0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将之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强调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这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政治、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这一命题的提出,适应了当前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生活深刻变化的迫切需要,扩展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对于我们党完成执政的历史任务、巩固执政的社会基础意义重大.但在如何正确理解和谐社会的理论内涵和实践意义时,也有一些需要进一步明确或继续探讨的问题.

一、中国提出和谐社会的理论本源是什么

本源者,即理论渊源和出发点.在研究中国为什么提出和谐社会理论时,人们往往强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社会理想和西方哲学中的和谐价值观,因为从整个社会发展来讲,和谐社会始终是人类所向往的一种美好的社会生活状态,是人类所共同追求的崇高社会理想.但仔细分析,以此作为中国和谐社会的本源和出发点,其实境界不高.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以称为儒-道文化,在儒-道文化中“和谐”是一种不散的精神.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和”字.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和”被应用到天、地、人之间,无所不在.“和谐”是一种组织精良、内外协调、左右缝源、上下有序的状态.在传统文化中“和谐”首先是被作为一个哲学范畴加以研究的,然后才由抽象的哲学范畴走向社会应用,形成“和谐社会”的经世致用思想,其中最经典的当属孔子“和为贵”思想和康有为的“大同社会”.但不管孔子的“和为贵”思想在其产生的初期多么得平民化,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已经将其改造利用为掩盖阶级矛盾、统治和愚弄人民的工具.所谓的“大同社会”也不例外,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阶级社会里,无论设计的和谐社会蓝图多么精美,这个蓝图注定是没法实现的.


那么,中国和谐社会的理论本源和出发点是什么呢其实就是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由人联合体”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对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科学的设想.他们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按照马克思、恩格斯的设想,未来社会将在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私有制的基础上,消除阶级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对立和差别,极大地调动全体劳动者的积极性,使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在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形成和谐的关系.这里,马克思、恩格斯摆脱了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未来社会的空想成分,把实现“自由人联合体”同建立共产主义制度联系在一起,同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消灭压迫和剥削联系在一起,既是科学的,又是现实的.当然,中国人提出和谐社会的理论,首先是基于现实的需要,是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或有可能出现不和谐的因素,迫切需要我们去解决,并不是“以这个或那个世界改革家所发明或发现的思想、原则为根据的.”但在追寻和谐社会的理论渊源时,放着自己的老祖宗不去找,非得在传统文化和其他理论家那里找根据,凸现不出人的理论至高点和价值诉求.

二、中国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是什么

所谓目标模式,也即我们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和谐社会,实现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形态.对于这个问题,我们所见的最多的是所谓“橄榄型社会”,认为和谐社会的目标是实现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社会”,也即实现一个中等收入者比重大,富者和穷者比重都小的橄榄型结构的社会.实事求是地讲,所谓橄榄型社会只是人们的美好愿望,但以此作为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意义不大,更不能成为中国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

其一,到目前为止的一切社会形态,从来就没有出现过什么橄榄型的社会.即便是在欧洲国家,也没见哪个国家的当政者说自己的国家是橄榄型的社会.英国工党领袖布莱尔费尽心机修改的党章第四条,也还是强调工党的目标是“为每个人实现其真正潜力创造手段,为我们所有人创造一个权力、财富和机会掌握在多数人而不是少数人的社会”.以福利国家著称的瑞典,尽管社民党的政策遭到广泛的批评,他们也还是把实现无上层和下层、无阶级界限,无性别隔离、无人种差异、无偏见和歧视的社会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美国该是一个完成工业化的现代化国家了罢,但如果说美国已建成了一个橄榄型社会,美国劳动者该笑掉大牙,更不用说美国的穷人了.

其二,以“橄榄型社会”作为执政党的价值目标不可取.任何执政党,都会把争取社会最大多数人的支持为目标,因为这样才能更好地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以印度国大党为例,在2004年5月份的选举中,国大党出人意料地击败执政的全国联盟,在野8年后重新执政.选举中他们并没有提出耸人听闻的竞选口号,而是强调首先照顾社会底层人民群众的利益.而恰恰涉及到国计民生的具体事务,如水电、就业、教育、医疗、社会福利和道路交通等问题,正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关心的.在这些方面,全国联盟在过去5年里可以说是乏善可陈,因此在这次大选中遭到广大选民的抛弃,而直接导致了国大党的上台.是选择“丛林法则”,听任市场经济弱肉强食的竞争,还是“首先保护弱势者的利益”,对一个明智的政治家来讲,其实是不难的,因为西方政党政治选举的残酷性,决定了他们决不敢漠视弱势者的利益,特别是在一个一般人都认为自己是弱势者而不是强力人物的社会里.

中国人所追求的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全体人民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在共同的理想和信念的基础上,团结起来、形成合力,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之所以在和谐社会前面加上“社会主义”,强调的就是社会最大多数人的利
益,因为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的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执政党的社会基础来自于最大多数人的拥护,而最大多数人的祥和幸福、和谐相处,自然就是最大的执政环境.对于我们党来说,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努力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以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实现党的执政任务.

以往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并指出党要通过不断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政治、文化需求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但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们的需求,既是在社会的发展中提出来的,又需要在社会关系中得到实现和满足.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我们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意味着和谐,社会主义能够更有效地发展社会生产力,更充分、更公平地满足社会成员的物质、政治和精神需要.只有构筑一个和谐社会,才能够建立起这种以和谐为特征的新型的社会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先富起来群体的利益需要我们去引导,没有富起来和那些弱势者们的利益更需要我们去保护,而他们恰恰构成了社会的最大多数.离开中国社会的这一现实情况,去设想一个“橄榄型”的社会目标,其最后的结果有可能是“洋葱头”,一个由极少数富者和广大劳动阶层大多数人构成的“洋葱头”,两者距离不断拉大,社会矛盾不断加深,而这是与和谐社会的初衷背通而驰的.

三、中国怎样领导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强调这一点,是因为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党的领导.但更为重要的是,强调这一点,对中国来讲是一种责任.中国是执政党,执政是党的领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必然体现.它要求中国要充分发挥执政党的功能,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

但中国怎样领导和谐社会,当前最紧要的着眼点是什么,却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们强调发展,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和谐社会最终要靠发展来实现.要通过持续、协调健康地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其中首先要提高生产力水平,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样才能使群众愈来愈深刻地认识到实行改革开放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祖国的富强之道,也是自己的富裕之道,更加自觉地为之共同奋斗.这是我们和谐社会的事业不断发展并取得最终成功的根本保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首先要提高党领导发展的能力.“必须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始终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只有充分地发展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才能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中碰到的问题,最终才能够实现和谐社会.

但对于一个执政党来讲,只提发展,则显得力度不够.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关键还是要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分配问题,因为在一个以市场经济原则为导向的经济环境里,“只要有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便会蠢蠢欲动”,这一点,马克思早有定论.我们也不能以此指责企业家、经济学家不关心分配,因为企业家、经济学家最基本的使命和目标就是利润.企业家、经济学家可以不关心分配,而政治家、执政党却必须把分配作为巩固执政基础的紧迫问题,解决分配问题也正是政治家的使命.正因为如此,1993年9月16日在同邓垦的谈话中明确地说:“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分配的问题大得很.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分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这个问题要解决,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从实际看,分配不公、两极分化,这是影响社会和谐的最大因素.发挥执政党的功能,构建和谐社会,要求我们党充分发挥党对社会的整合功能,妥善协调和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回避矛盾,更不能以此来掩盖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必然触动原有的利益格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随之出现,不同社会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也大量出现.要看到矛盾、正视矛盾,并想办法解决矛盾,这一过程恰恰就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就业问题、腐败问题、分配不公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等等,都是当前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站在统揽全局的战略高度,从代表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位置上加以引导和处理,以保证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当前,要注重理顺收入分配关系、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注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注重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多做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千方百计地帮助下岗职工实现就业、再就业,千方百计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千方百计维护好社会稳定.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党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为完成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任务而奋斗的现实要求.历史和现实清楚地表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根本的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讲,获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是我们党最大的执政能力.所以,中国在整合社会的过程中,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以人民群众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支持不支持、赞成不赞成作为检验自己工作的最高标准,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维护、实现和发展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利益,从而实现一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和谐社会.

责任编辑:黄 杰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