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改革

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1895 浏览:96866

摘 要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是以结果为导向的财政支出管理模式.加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全面推进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等有着重要的意义.政府会计改革要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导向,通过改革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完善.本文主要分析了政府会计改革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联系,指出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及探讨解决办法,从加快政府会计改革的必要性、会计科目的设置等方面阐述了如何推进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改革.

关 键 词 :会计改革 财政支出 绩效评价

一、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对政府会计提出要求

(一)委托写作技巧理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逐渐分离,形成了委托写作技巧关系.财政资金的所有权在于纳税人,纳税人作为委托人,需通过纳税委托提供公共产品;政府部门是具体的资金使用者;财政部门作为写作技巧人行使资金分配权,对以税费方式形成的财政收入进行分配、使用.财政资金支出的效益如何,能否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利益的最大化及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成员的公共需要,财政部门有义务对其进行绩效评价.因此,委托写作技巧理论构成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基础理论.政府会计是向资源的提供者报告资源的管理情况,是完成社会公众的受托责任,基于此角度,可以说政府会计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有共同的理论基础.


(二)3E理论

投入的经济性.通过对财政支出绩效的评价反映投入与成本间的关系,表现为在特定的投入水平下的成本最低.财政支出时投入了一定的资源,且通过各种渠道筹集了所需的资金,政府会计既要全面反映财政支出提供公共产品及怎么写作而形成的负债,又要反映履行债务的资金来源及对资源的管理、保值增值等情况.

产出的效率性.评价财政支出过程中投入的资源与产出的成果的对比关系,公共财政支出的高效率体现为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既定目标,或者说投入既定时产出最大化.效率性原则在各国的公共支出绩效评价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建立高效率政府的主要目标之一.对投入产出的评价要求政府会计能确认及准确计量支出成本,财务报告中能提供有关收入、费用及成本等信息.

影响的有效性.评价财政支出结果在何种程度上实现预期目标,体现为直接及间接、经济及社会效益等.有效性评价对政府会计信息的披露提出了更高要求,政府会计体系既要有量化的财务指标,又要具备定性的财务指标,除了真实反映支出情况外,还需结合其他公共信息共同披露政府的履责情况等.

(三)政府会计是实现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基础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要求政府会计提供的信息能满足其评价要求,这就要求政府会计方法应具科学性、合理性,会计信息能真实、全面,有效地反映财政支出情况,从而为资源的提供者、监督者及依赖政府会计信息做出决策者提供全面、准确的会计信息,更好地体现财政支出的透明度,明确写作技巧责任.

二、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影响

(一)收付实现制影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客观性、全面性

1.收付实现制导致会计信息不真实

现行的《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中明确规定“会计核算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收付实现制中确认当期收支的依据是当期的实际收付,从会计核算的客观角度出发,无论是行政单位还是企业的收支业务、交易或事项本身并不完全一致.因此,收付实现制将本不属于当期财政收支的资金确认为当期的财政收支,而应确认为当期财政收支的资金却没有确认,从而高估或低估当期的财政收支,导致虚增了政府可支配的财力或造成政绩提高的检测象等.会计信息的不真实不利于年度预算编制,不能真实准确地反映政府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及怎么写作的成本控制及投入产出等情况;同时,非交易无法及时核算,收入与成本难以配比,难以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供客观、真实的基础资料.政府会计的核算基础不能最大限度地反映政府资产、负债及成本.

2.收付实现制导致会计信息不全面

政府负债只反映当期收到所产生的负债(如政府借款),而对于当期已发生但未用支付的债务及政府担保债务等或有负债却无法全面反映.其结果无法真实反映政府部门的财务状况,不利于客观、全面地进行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财政难以据此做出防范及化解财政风险的正确决策,财政管理存在一定的风险.

(二)政府会计报表难以评价财政支出绩效

政府会计报表是行政单位财政状况的统计工具,它不仅能有效地记录财政状况、全面客观地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做出评价,而且对于领导者的决策有很大的帮助.目前的政府会计报表体系由资产负债表、收支情况总表等组成,但因存在某些方面的问题,导致政府会计报表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会计报表结构不完善

收付实现制下的资产负债表缺少反映科目外的各种资产科目,如对无形资产等非流动性资产缺乏计量;长期债务等科目也无法体现;收支情况表主要体现财政收入的分配,对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却未能反映;一些行政单位对会计报表的附表及报表说明不够重视,造成披露内容不足及不准确等.会计报表结构不完善造成会计信息难以得到全面的反映,由此也导致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缺乏全面评价的依据.

2.会计报表数据失真

行政单位提供虚检测报表的行为导致报表无法真实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及财政资金的预算执行结果,不利于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及监督.

会计核算基础及会计报表存在的问题导致决策者难以对财政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全面、准确及客观地评价,对于财政支出产生的两个结果绩和效方面,既无法从量的角度反映支出是否能实现预设的目标,也无法从质的角度反映资金的使用效益及节约情况等.从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意义来讲,财政资金支出的管理水平、支出效益难以得到提高,支出结构难以优化,最终不利于增强政府政策的科学性及提高政府建设的透明度. 三、推进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导向的政府会计改革

综观西方多数国家政府会计改革是与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改革同步进行的.我国目前的政府会计改革尚未将两者更好地结合起来,政府会计改革要以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为向导,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体系的建立及完善也需依靠政府会计改革来推动,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

在财政工作实践中,财政体制改革如政府采购制度、收支两条线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改革等都在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各项改革为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提供了有利条件.而政府会计改革却跟不上财政体制改革的步伐.因此,加快推进政府会计改革,使之与财政体制改革齐头并进,从而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提供完整、准确及客观的信息.

(二)政府会计科目的设置要紧密结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

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核心,是评价支出是否具经济性、效率性及效益性,反映财政支出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完整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指标的确立、指标权重的设置、绩效评价指标标准的确定、绩效评价计分及评价结论.由于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依赖于政府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因此在设置政府会计科目时,应紧密结合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两者的关联性,从而使政府会计提供的信息能准确、全面地为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所用.

(三)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改革应以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为导向

政府会计的目标是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求,反映政府履行写作技巧责任的情况.政府会计信息的内在要求决定了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现行的收付实现制难以提供优质的会计信息,容易歪曲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

1.权责发生制关注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它以政府部门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怎么写作的规模及质量来确定财政支出,财政资金使用者难以通过影响业务时间控制预算任务的完成程度,从而使他们能将关注点集中于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2.权责发生制能有效地评价财政支出绩效

权责发生制克服了收付制下支出不能反映政府当期提供的公共产品及怎么写作的全部成本的缺点,使得收入与成本能相互配比,同时侧重财政资金投入所产生的结果.因此,要有效评价财政支出绩效,明确政府部门应承担的写作技巧责任,则需积极推行权责发生制.

实施财政支出绩效评价需改革政府会计的核算基础,但从目前我国财政管理体制的实际情况及政府会计实施情况来看,现阶段可采用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并存,最终向权责发生制过渡的方式.对于预算收入、支出及结余,仍然采用收付实现制加以核算,以便全面客观地反映财政预算的执行情况,为决策者提供收支情况的完整信息;同时可建立成本核算的会计系统,在资产、负债,收入及支出的核算中引入权责发生制.

(四)会计报表应为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

1.完善行政单位会计报表结构

在编制政府会计报表时,要以国家会计制度等作为编制的基础与依据,按照规定的编制原则及方法进行合理的编制,要重点审查资产负债表中容易遗漏的会计科目.编制报表时应能从多个角度披露政府部门财政资金的收支余情况,在保证报表完整性的前提下,能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2.确保会计报表的真实性

会计报表的真实准确是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真实有效的重要前提.首先,会计人员要认真审核数字的真实性,同时也要确保报表数据间的勾稽关系准确无误;杜绝伪造会计凭证,抵制虚检测信息,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部门负责人应对报表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及完整性负法律责任;政府部门要定期进行资产清查,确保单位的账目与实际情况相符,防止会计人员查重.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