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社会剩女问题产生的原因

更新时间:2024-04-0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161 浏览:7354

【摘 要 】在近几年的中国社会,“剩女”的数量正在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文中将从社会实际出发对剩女问题进行简要阐述,探求其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方法.希望能更好地从根本上解决“剩女”问题,构建和谐社会.

【关 键 词 】剩女;社会问题;原因;对策

在当今中国社会,“剩女”这个词已经成为许多大龄女青年的一个标志性称号.所谓“剩女”,就是指那些一般具有高学历和高收入,条件优越,但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剩女”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剩女时代到来,担心成为剩女的年纪也开始提前.如今90后也步入了晚婚的年纪,相当一批90后女生也开始成为剩女.这一现象已经给社会和国家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人口比例开始失衡、家庭结构开始转变、社会和谐开始动摇.因为女性受教育时间的增加、婚姻观念的变化、成家立业、养家糊口成本的提高等因素都在推动着女性实际结婚年龄的增加.本文就“剩女”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剩女”这个社会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一、“剩女”问题出现的原因分析

1.西方女权主义因素的影响

从女权主义的角度看,自母系社会以来,居于人类社会正统地位的家庭婚姻关系是以成年男性为权力中心的,这种婚姻体制在本质上是以私有财产为基础的利益共同体,这样的婚姻关系便构成了男尊女卑的历史根源.由此形成的社会性别权利通过传统习俗、宗教礼仪、法律规范、思想教育等得以巩固和强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待女性的看法一直是基于男尊女卑的前提下,比较突出的表现有:“在男女关系下,强调男贵女贱、男主女从、男外女内、男强女弱、男刚女柔.在家庭关系上,提倡贤妻、贞妇、良母、孝媳”;“在价值关系上,提出女子无才便是德,妻以夫荣、母以子贵的价值衡量标准等”.当然,由于现代社会结构的发展,女性拥有了对自身以及生育权的可控性.女性逐渐开始寻求性别平等,于是男女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婚姻和家庭形式也受到了冲击.

女权主义思想是在始于19世纪70年代的西方女权运动中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推动着女权运动向更高更深的层次发展,也不断吸纳其他思想体系的内容和方法,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女权主义思潮.如自由主义女权主义、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激进主义女权主义等传统的理论流派和第三世界女权主义、生态女权主义、后现代女权主义等新的理论流派.在现代,妇女为求解放所进行的斗争经历了三个阶段.开始是争取选举权的妇女要求政治权利;第二个阶段是宣布与男性拥有本体论上的平等;1968年之后受到精神分析的影响,这个阶段的形式是寻找性别差别,它是女性创造力原始形式的潜在源泉.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速,在西方思想和女权主义的冲击之下,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影响下,中国的女性思维产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新一代的女性也开始寻求政治上、性别上的平等,摆脱男权至上的传统思想,开始有了女性自己的地位和自由.“剩女”们正是因为受到西方女权主义的影响,开始有了独立的思想,不愿意再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因而在选择伴侣上更注重平等,同时,“剩女”对于那些具有“大男子主义”传统思想的男性敬而远之,她们中的很多人都有强烈的女权思想,更有些女性逐渐显现出“大女子主义”的倾向,这些都与女权主义的影响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2.经济因素的影响

从经济方面来说,首先,现代女性不再像过去的大家闺秀那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仅仅在家庭中扮演着贤妻和良母.“剩女”们普遍都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并且她们中的大部分收入都相当可观,她们在经济上依靠自己,能够赚足够多的钱来养活自己,并且能够很好的享受生活,甚至在经济上的工作能力比许多男性都要强.这样一来,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也在逐步提高,对于另一半的要求也更高,她们希望对方在能力和收入方面都能够强于自己.因此在面临婚姻时,需要条件足够好的男士才能够达到他们的择偶标准.但就目前的中国社会,就业前景一向不容乐观,失业者众多,许多男性也都无法找到合适的高薪工作,然而物价、房价却一直持续高涨,有些女性就一定要寻求有车、有房、有知识、有存款的男性.但是条件好的男士一般不着急结婚,或者更愿意找一些年轻的女性作为伴侣;而有些女性虽然自己有房有车不需要男方来供给,但许多男性出于自尊,并不会考虑各方面条件都比自己好的女性,认为“没面子”.这样一来二往,“剩女”们就处于一种极其尴尬的局面:条件好的男士不一定选择她们,条件差的她们又不愿意将就.挑三拣四过后,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可供选择的对象也越来越少了,自然而然就被剩下了.

其次,婚姻的高成本也是“剩女”们考虑结不结婚的一个原因,一旦进入婚姻,你就要对家庭负起责任,那么随之而来的就是包括为结婚而购置房产、汽车、生活用具以及婚宴、旅游等短期费用,也包括之后在婚姻生活中要支付的房贷、车贷、孩子的抚养教育等长期费用.虽然“剩女”们都有不错的收入,她们赚的钱足够应付自己日常的开销,可以说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这种状况.但是一旦成立家庭,不仅她们的收入要分担到家庭花费中去,而且她们为了经营婚姻会失去很多的工作时间,这就减少了她们获得更多收入的机会.因为作为女性,家庭的重要性是大大超过其他事情的,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也依旧占据主流.这就意味着她们要放弃很多事业上晋升的机会甚至会因为日后生养孩子而完全投入家庭,失去证明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3.教育因素的影响

从教育层面分析,有两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首先,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学校教育上正在不断进步和改善,也能够让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学校接受教育,建立起男女同校的教育机构,让男人和女人作为同辈一起学习.但是,我们国家的教育依旧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而这种教育体系似乎更加适合女性的心理和行为.男生们在这个体系中,基本上处于被动和淘汰的处境.再加上男生相对于女生来说他们的语言天赋明显落后于女生.尤其是中国的中小学老师,相对于调皮捣蛋的男生而言,更加喜欢乖巧听话的女生,男生无形中就会成为老师打压的对象,这样往往有潜力的男生们就沦落成为名义上的“差生”.学校和家庭的批判和打压也使得他们自暴自弃,失去了进入社会主流的机会,而这些男生,本也是可以成为优秀的人才,可以成为像“剩女”们这样优秀女性的另一半.从最近的调查可以看出,大学里,不仅本科阶段女生所占比例越来越高,研究生阶段也有这个趋势.剩下来数量远远不及女生多的男生,往往要通过考试机器一层层的压迫,会具有更多的“女性化”特征,让优秀的女生们瞧不起.女生的学历越来越高,而学历越高的女生一般接触社会的时间也越晚,工作时候的年龄也越大,当然,随着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女性的诞生,男女生的学历差会越来越大,这种学历和工作的落差会直接破坏男女之间的平衡.再者,女性受的教育越高,在学校花费的时间也越多,相对于男性步入社会工作的时间要短,毕业后即成为大龄女,在工作中接触的男性也可能比自己年纪小,这也是女生被“剩下”的另外一种可能. 从家庭教育方面看,更多的是家长对于孩子的培养和管教.“剩女”更多地产生于独生子女的家庭,因为父母只有一个女儿,都会竭尽全力地去给她们最好的生活和教育.这样一来,女生的家庭条件好,生活和学习的条件都完善了,使得更多的女性能够往高层次走,择偶的眼光自然就高.有些父母认为自己的女儿漂亮、优秀、家境好,就要找个条件好的男生才能配得上,无形中错失了许多美好的姻缘.还有很多父母认为孩子成绩好才能找到好工作,有好工作就能找到好对象.因而他们大部分在孩子念书期间会干涉孩子的恋爱,有些父母甚至不让孩子在大学本科期间谈恋爱,认为恋爱会打扰孩子的学习成绩,影响孩子的考研和就业.殊不知,就是因为中国父母的这种过分操心,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到孩子们毕业了,工作了,又拼命催促孩子结婚,有些父母还忙着代替孩子们相亲,人为地给孩子施加压力.而且女生的年龄是硬伤,等到毕业了、工作了,并且终于有所成就的时候,她们已经不再年轻了.在年龄的压力,父母的逼迫,对于没恋爱就直接相亲的抗拒等等原因下,使得大龄女生更加没有一种好的心态来面对恋爱,相亲和婚姻.


二、解决“剩女”问题的对策

1.改变“剩女”自身对于婚姻的看法

许多女生找不到满足自己择偶条件的伴侣,宁可做“剩女”,这是她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婚姻观产生了改变, 其中除了“面子问题”、世俗看法的原因外,也是她们思想中具有的个人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倾向造成的.因此,从“剩女”自身的角度出发,她们必须改变自己的择偶观念,降低择偶的要求,不要固执地选择那些比自己年龄大,各方面都要比自己优秀的男性.“剩女”们可以适当地放宽一些年龄上和物质条件上的标准,那么可供“剩女”们选择的对象范围就扩大了,这样她们就能够接触到更多层面的男性.宁缺毋滥只是“剩女”们的一种借口,当“剩女”们接触到各层次的男性时,眼界不再狭隘,能够接受姐弟恋,不再一味地寻求物质上条件的优越,能够放下身段,以一种平常心去对待爱情,感受爱情.另外,合理的规划人生也是十分重要的.“剩女”们要能在工作与生活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在适当的时间抓住机遇,不可错过婚配的黄金时期,更不能沉迷于电影电视剧中那些看似完美的爱情,那些不现实的剧情,只会让“剩女”们困在自己的想象中而接受不了现实中并不那么完美的恋情,从而错过了婚恋的时机.当然也要避免亲戚朋友之间的攀比,虚荣心只会让“剩女”们错过那些适合结婚的男性,要比较理性地选择结婚的对象.

2.政府解决“剩女”问题的对策

当今中国社会,青年人对于结婚的看法不仅仅是生理方面的问题,也是个人情感心理和价值观念问题,现实中,结婚更是一个要面临着巨大生活成本和经济压力的问题.时下中国各地尤其是大城市,结婚成本的数额无疑是极为惊人的,少则数十万,多则数百万.更不用说结婚之后还有同样巨大而漫长的“养孩子”,“养老人”的花费.检测设在今天这样一个现实的社会,一个18岁的青年,普遍还没上大学、心智也尚不成熟、完全没有经济基础,他们能拿什么结婚?又如何对配偶和孩子负责?尽管民政婚姻登记处降低了结婚的手续费,新婚姻法也为共同财产松绑,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这样我们就“剩女”们对于婚姻没有安全感,对婚姻生活的巨大花费存在着恐惧心理也能够得到一定的理解.

作为政府,有责任,有义务从根本上去解决“剩女”问题.第一,要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福利体系,把庞大的财政收入从三公消费上转移到为人民怎么写作,健全医疗体制、养老体制等,做到病有所医,老有所养.这样“剩女”们对于婚后双方的医疗费用和养老问题都没有了后顾之忧.第二,对于房价持续高涨的问题,政府可以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控制房价,减少土地财政税收,这样新婚男女就可以少为住房问题而发愁.第三,政府应该给予自主创业的青年更多的便利,鼓励青年男女自主创业,这样有更多的人可以靠勤劳致富,从而能够获得结婚的资格和条件.当然,完善税收制度、减小社会贫富悬殊,让社会的财富分配更加合理也是非常的重要.最后,在教育方面,政府除了改变教育方针,借鉴国外的能力教育而非书本教育,并且制定相对平等的教育制度,平衡男女生在校的比例.同时,尽量缩短学习年限,避免错过了婚配的时机.政府还应该推进免费义务教育,减少婚姻生活中孩子的教育成本.除此之外,由于女性在体力上和男性有很大的差别,在寻求工作方面对女性具有相当的局限性,所以国家还应该出台相关的法律条例来保护女性,给予女性更多的就业机会等.

3.利用社会舆论帮助解决“剩女”问题

首先,“剩女”这个词就是社会舆论制造出来的,既然能够造出“剩女”,我们同样可以利用社会舆论来解决“剩女”问题.第一,利用网络、电视、报刊书籍等舆论媒体,宣传新时代的婚姻自由观念.媒体可以通过舆论潜移默化地来改变民众传统的婚姻物质观和价值观,让社会能够更好地接受“姐弟恋”、“裸婚”这一类的新时代婚姻,而不再拘泥于“门当户对”的传统婚姻.第二,当前社会舆论应该更加客观、平和地看待“剩女”问题.一些媒体在报道“剩女”问题时,往往给予了“剩女”极高的评价.这样的高评价让有些女性以“剩”为傲,让她们认为是因为过于优秀才会被“剩下”,但事实并非如此;而有些媒体则不断突出“剩女”问题对社会的和谐构建、人口的比例均衡方面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等等,让人们觉得“被剩下”是一件非常糟糕的事情,这对于大龄女青年的心理又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因而,作为公众传媒,在舆论的传播方面要客观地看待和分析“剩女”问题,让大众以一种平和的心态看待“剩女”,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第三,扩大男女实际交流范围.物质飞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的社会环境在无形中极大的限制了青年男女的交流机会,人际圈子变得狭小,造成了男女之间的交流甚少,难以擦出爱情的火花.作为社会舆论,可以建立完善的婚恋信息交流平台来为适婚男女提供充足的信息资源,提供交流和认识的机会.鼓励和支持婚介所及相亲网站的健康发展,从而避免大量“剩女”的出现.

【参考文献】

[1] 董,华章琳.浅析女权视角下的“剩女”现象[J].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2,(4).

[2] 郝婧.浅析西方女权主义性别平等观对中国的启示[J].大观周刊,2012,(21).

[3] 刘淑莉,周桂平.高校“剩女”现象[J].赤峰学院学报,2011,(4).

[4] 任贤良.舆论引导艺术[M].新华出版社,2010.

[5] 邓森.对当今中国“剩女”现象的反思[D].湖北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