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工业转型升级的障碍?

更新时间:2024-02-17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2972 浏览:56203

认清工业技术创新当前存在的问题,将决定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科研项目的主导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学术思维”、“专家思维”,缺少“市场思维”.

工业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势必将对工业各领域的技术创新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工业技术创新的体制尚不完善、企业技术创新未能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科技成果未能向产业有效扩散、技术创新环境与人才积累也亟待改善,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技术的创新.

拿当前我国工业领域的科技宏观管理部门来说,其职能分散在包括国家科学技术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多个政府部门,一方面,导致原本就总量不足的政府科技投入由多个部门多渠道配置,从而造成了资源的分散和科研项目重复设置、资源投入效率低等问题;另一方面,造成了技术创新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的不利,产生了产业发展政策和科技创新政策的脱节、不能实现集成创新等问题.

部分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在推动技术创新方面的职能也不明确,不能为工业企业做好国家政策落地、地方产业和科技政策制定、科技资源管理、公共怎么写作提供等多方面的管理和怎么写作工作.加之,原有大院大所由科研事业单位转制为大型科技企业,造成了工业领域的行业共性、关键技术创新的缺位,而这些技术的创新靠市场和企业是难以实现的.

因此,工业领域技术创新体制的不完善会对包括产业重大技术的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的缺失、不同领域技术的集成创新等产生深层次的影响,


企业不是技术创新主体

2006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提出要建立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目前,依托工业企业建设多个国家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推动了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动力,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工业发达国家的历史证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但是,我国工业企业并未能把技术创新视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未能通过创新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水平.主要原因有三个:第一,我国部分工业企业的发展注重短期利润,还是在走劳动密集型、资源依赖型的发展道路,没有认识到技术创新的重要性;第二,企业诚信体系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对知识产权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偏弱,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很难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第三,部分中小企业缺乏技术创新所需的资金和人力资源.

工业企业未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体现在:首先,企业在科研活动,包括科研项目立项、研发、产业化等方面的主体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多年来,政府主导的科研项目征集、立项和评审主要由院校专家决定,企业没有发言权,这造成了科研项目的主导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学术思维”、“专家思维”,缺少“市场思维”,并且政府主导的科研项目大多集中到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其次,工业领域的创新资源并没有实现向企业的积聚,企业的创新活动也并不活跃.2009年,当年全国开展R&D活动的工业企业有36387个,仅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8.5%;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只有万分之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对推动工业转型升级产生了极大制约,表现在:第一,企业尤其是规模小的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原动力,较少开展创新活动,企业科研创新机构不健全,在发展过程中重视当前当期利润的获得,把企业生存与长远发展割裂开,导致整个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竞争力不强,以及落后产能和产能过剩问题严重;第二,企业没有成为技术创新的决策主体、投入主体、利益主体、风险承担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主体,技术创新的结果就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需要,不能对产业转型升级起到促进作用.

科技成果未能有效产业化

2009年,我国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R&D经费)投入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方面的比重分别为4.7%、12.6%和82.7%.也就是说,95.3%的经费都属于应用研究和开发,可直接实现向相关产业的扩散,转化为企业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研发活动的成果产业转化率水平应该较高.但是,目前我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大约在25%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与发达国家80%的转化率差距甚远.

造成科研成果束之高阁,无法实现向产业有效扩散的主要原因包括:第一,在科研项目立项时,没有充分考虑到市场需求、技术适用性等方面的问题;第二,在科研经费的安排上,缺乏专门的科研成果转化资金;第三,在对科研项目的评价上,没有设立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推广方面的硬性考核指标;第四,在对院校科研人员的考核上,仍然以论文和专利的数量等为主,缺乏对成果产业化的评估指标.

科研成果转化率低、产业化应用程度低,意味着科研成果没有转化为生产经营所需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大大制约了我国工业转型升级:第一,目前在我国占相当比重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不掌握行业重要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只能从事简单的代工生产来赚取极小量的加工费,或生产技术含量低的低端产品来获得小额利润;第二,由于在很多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上受制于人,当前我国工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倚重于那些高耗能资源密集型的产业,工业发展还是“要素驱动”而非“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消耗了大量能源和原材料,严重破坏了环境.例如,我国是一个稀土资源大国,但是世界上含稀土的材料都是国外的知识产权,几乎没有一个是我国发明的.像钕铁硼永磁材料,作为具有优异性能的磁性材料,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力机械、医疗器械、机械装备、轨道交通、航天航空等领域,目前钕铁硼磁材的专利分属日本的住友和美国MQI,造成我国稀土行业的发展技术对外依存度高,依赖于资源开采,缺乏高端应用.

技术创新环境尚不完善

2006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配套措施从财政投入、税收激励、金融支撑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配套措施,为推动我国自主创新提供了好的环境.但是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有些政策在地方的落实情况并不太理想,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不足.

首先,在金融支持、税收激励、政府采购等方面国家政策未能得以落实,激励自主创新的环境尚需完善.以企业技术开发费的税收优惠政策为例,文件规定允许企业按当年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的15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在美国,政府规定研发费用的税收减免是一项永久性政策,简单税收减免的比例达到了17%;在落实情况上,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所限、宣传不力、私设门槛等原因,这项政策在我国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仅有38%的企业享受到,有19%的企业由于部门协调不够未能享受,还有19%的企业根本不知道有该政策,在美国,政府在2011年的财政预算中专门拿出1000亿美元来支持此项税收政策,以保证政策的落实,激励企业投入更多的研发经费.第二,技术创新的公共怎么写作体系不完善,例如部分行业的技术创新公共怎么写作平台以及产业联盟初步形成,但是未能发挥作用.最后,技术创新相关的法律、法规环境有待提升,尤其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不足,企业技术创新的价值不能得到回报,不利于对技术创新活动的激励.

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不完善,不能很好地激励行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能为行业技术创新搭建良好的创新合作、成果转化、公共怎么写作等多方面的平台,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业转型升级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