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能不能成为城市的一分子?

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5181 浏览:17682

虽说马作为古代社会的符号早已为现代社会所扬弃,现在的城市也没有为马匹留下多少空间,但是,马并没有彻底地从城市中消失,它仍然或多或少地跟城市、城市中的人发生关系.

油侨居高不下,又要开征燃油税,网上开始流行“卖车写马”、“骑马上班”之类话题的讨论.有问赤兔多少钱一匹的,有打出“抵制高油价”标语、骑着毛驴上路搞行为艺术的,还有煞有介事宣称自己推动了骑马上班的革命的,有网友则说:“按现行交通条例马不用上牌照,找不到马不能上街的规定.我想更重要的是马不用交纳燃油税,最多花点草料费;马不用交高速路费,最多交点卫生费,只要不挂后斗;马也不用交车船使用税,马不会超速,吃不上罚单等我相信那些公路税收员也找不到我的漏洞,因为我翻看了所有税收文件,都明确指向的是‘公路’而非‘马路’,敢来我就愣说,我骑的是马,走的是马路”.

从历史上看,骑马并不是汉人的传统.台湾学者巫仁恕在著作《品味奢华:晚明的消费社会与士大夫》中指出,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最重骑马的年代,就连世庶都少有用车而骑马出行;但在宋代出现轿子之后,骑马渐渐被乘轿取代,到了明代,乘轿更因为成为身份的象征,而成为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新兴富裕阶层乃至豪奴、胥吏、优伶之流的流行时尚,更没有人骑马出行了.即便是在马背上打下天下的清朝统治者,也出于体认汉族变化的目的而舍马取车、轿.在并不具备骑马传统、“骑马上路”会因为极度稀缺而被视为另类的语境下讨论“骑马上班”、“卖车写马”,其实可操作性并不强,其醉翁之意,则是在金融危机、油价高企的背景下的一种自我调侃.


虽说马作为古代社会的符号早已为现代社会所扬弃,现在的城市也没有为马匹留下多少空间,但是,马并没有彻底地从城市中消失,它仍然或多或少地跟城市、城市中的人发生关系.比如,北京奥运会的时候有些人选择了去香港看盛装舞步:比如,不少城市希望兴建场;再比如,尽管说“卖车写马”更多的是调侃,但真的有人开始这么做了.

马与城市的第一种关系:作为交通工具

其实,早就有人想过骑马上班,只不过动机和现在不同.2003年在杭州工作10年的周成斌打算骑马上班是有一种浪漫的想法的:“夫妻各一匹骑行于川流不息的车辆与人群中,以缓解交通之危机、环境之污染,独享个人之便利、风景之独酷”;“比开宝马、奔驰都风光多了”.这种奇思妙想,媒体称之为“大胆的创意”.

而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大胆的创意”变成了现实.2008年11月,青岛李姓小伙连续一个多月骑马上下班,他承认既有追求个性的因素,更主要的是有现实的考虑:一是油价贵还是写匹马合算,他在乡下写匹马也不过3000多元;另外交通拥堵现象严重,与其在公交车上浪费生命,还不如骑马.

创意是不错,不过城市有关部门不知道应该拿他们怎么办,不知道怎么解答他们“马路马路为什么不可以骑马”的质疑,因为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说不可以.查《道路交通安全法》,涉及畜力的是第六十条:“驾驭畜力车,应当使用驯服的牲畜;驾驭畜力车横过道路时,驾驭人应当下车牵引牲畜;驾驭人离开车辆时,应当拴系牲畜.”但骑马还不是驾驭畜力车的概念,所以这让城市执法部门相当头疼,比如说,马上路之后,到底该走非机动车道还是人行道是行人让马还是马让行人

浙江诸暨的马主阿寿和朋友骑着马招摇过市,当地政府于2008年7月专门召集了、交警、、工商、畜牧、环保等9个部门的联席协调会.部门说,骑马上路,可能有碍市容,但如果真有人骑上街,因为没有相关禁令,他们也管不了;行政执法局法规处说,如果马在路上随地大小便污染路面,可以破坏市容的理由进行处罚,但马主做好清洁工作,他们也无权干涉;林业部门说,他们主要负责监管野生动物,如果市民养的是野马,需要经他们批准,但如果是家马,他们还管不了;农业局畜牧处说,诸暨城区禁止养猪,但能不能养马还没有明确法规等协调会没有结果,诸暨方面最终出台的意见和其他城市类似,就是“劝导”:不要去闹市区,尽量走僻静小街;尽快搬迁到郊区.

对于骑马上街,人们的看法各有不同,有宽容的人认为,只要不是人人都骑马上街,城市里偶尔出现一两个骑马人,也算得上是一道独特的风景.

马与城市的第二种关系:作为形象工程

有网友声援骑马的市民,理由就是:既然不少城市有骑警队,说明骑马上路是可行的;既然骑警可以骑马巡逻,那普通市民骑马上路又有什么不可以确实,在骑兵都已经退出部队编制序列的今天,在城市里建立骑警队,与其说是便于执行公务、对犯罪分子具备威慑力的需要,还不如说是城市的形象工程.

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大连女子骑警大队,这个于1994年12月成立的骑警队,招录条件十分严格:年龄在18至21岁、身高1.70米以上,容貌、气质一定要好.队员穿的并不是警服,而是专门设计的红色骑士服,这使得骑着高头大马巡逻的她们不像警务人员,倒像是大连旅游部门招聘的模特;看女骑警出巡成为游客到大连的“规定动作”,她们也因此被誉为大连的一张独特名片.

大连女骑警的宣传效应如此之好,引来不少城市到大连取经,希望克隆大连的成功经验.温州、昆明、深圳等城市相继成立的骑警队,尽管并不全都是清一色的女子骑警,但在进行宣传时无不强调“亮丽的风景线”、“靓丽警花”这样的字眼.内蒙古阿尔山建立女子骑警队的目的就很直接:“树立阿尔山市的新形象,展现边境旅游城市的风采”.江苏盱眙行政综合执法大队也成立了女子骑警队,号称首个县级骑警队,样样向大连女骑警看齐:一样的高头大马,一样的漂亮女骑手,一样的艳丽骑士服,只不过身份不是女警,而是女.

有评论说,骑警是“亮丽的风景线”不检测,但这风景也太贵了点.

马与城市的第三种关系:作为品位标志

有这样一个说法:城市经济实力越强,活跃程度、开放程度越高,或者距离海洋越近,马场就越多,且马场都坐落在城市优势明显的片区.在彰显城市品位这一点上,马场《或者说马术俱乐部》的作用类似于高尔夫球会,而且还更高级,一个高尔夫球会会籍撑死了十几二十万,而要成为顶级马主,按日剧《大和抚子》那位对辨别富豪与非富豪门儿清的女主人公的说法,没有上亿资产,年收入超过5000万,休想得到一枚象征财富和地位的顶级马主徽章(那还是上世纪90年代的算法,请自行根据现今行情进行换算).

以为例,香港特首曾荫权、长江实业主席李嘉诚、金管局主席任志刚、新鸿基董事长郭炳湘、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健等政、商界领袖,以及大法官李国能、前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等都是会员.

马术是一种贵族运动,源自欧洲,直至今天,欧洲仍保持着骑马猎狐的传统,马术对马匹、场地以及穿着礼仪要求都很高,马匹分纯血马和半血马,需要周长1200米的标准赛道,必须身着骑马服.要让中国人穿着英伦风格的骑马服去玩盛装舞步,气质上似乎欠点,但也正因为其条件严苛,玩马术开始成为中国新富阶层的新玩意儿.

马与城市的第四种关系:作为自由象征

有房地产广告说,“据说有人在客厅里养鲸鲨”.不管其事真伪,按照这个思路,对于一个追求个性的富人来说,养狗太老土,养狮子老虎有一定难度,养马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2005年有报道说,浙商流行养马当宠物,浙江永嘉的女骑手陈小妹说自己“养马是为了自由,为了完完全全地放松身心”;“读过张承志的《黑骏马》吗一匹骏马既可以让男人变得粗犷强悍,又能够释放出内心柔软的天性”.一般城市里会禁止在市区内饲养家禽家畜,如果把马当家畜养自然不可以,不过要是当宠物养,有关部门也没辙.

FT中文网曾报道的养马的商人李映,他的马场在杭州郊区的余杭,他养马并不是为了学习马术成为标准骑手,更多的则是体验骑马的感受,希望能在远离世俗尘嚣的地方纵马驰骋.报道中有一段引起了读者的共鸣;“在多村的道路上,李映已经很少开车,大多数时候,是骑着自己的马,和着滴管滴答的马蹄声行进,完全沉浸在人、马儿与自然的世界当中了”

马与城市的第五种关系:作为生财之道

武汉是一座对马有情结的城市.这里边有历史渊源:上个世纪初,有“东方芝加哥”之誉的汉口曾是全国最大地之一,拥有西商、华商,万国三个跑马场,“重塑‘之都”是武汉人的一个心结;也有现实的考虑;重开场不仅可以为城市打造名片;一旦竞技与相结合,那武汉获得的将是一个前途无量的产业.香港就是现成的例子:香港人口600万,有1/3的人是马迷;香港场共1000匹,每年卖出“马彩”达1000亿港元,每年为港府提供110亿港元的财政税收,给3万人带来就业机会.就在筹建场的同时,武汉2004年还有过建立骑警队的想法,专门派人去大连女子骑警队取经,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只是后来没有实现.

1994年,广州曾被批准按照香港模式试行.当时,广州一天额高达1000万元,可谓风生水起.自2000年广州被叫停,成为禁区.现在的广州场变成了汽车城,只留下了“场”这个地名.但这并不能阻止商人们对场前景的憧憬,2001年北京通州建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国际标准场,马迷除了看,吸引他们的还有“有奖竞猜”;2002年3月,武汉东方马城奠基;2003年11月,借“十运会”的东风,号称“亚洲第一场”的南京钟山国际场动工兴建.不仅是南京、武汉,广州、重庆、济南,郑州等城市也加入了申请彩票试点城市的暗战.

在国家开放之前,除了作为马术俱乐部以及竞技的场所(南京场举办2008马术三项赛,打出的宣传口号就是:不必到香港就能欣赏盛装舞步!),同时兼具城市名片功能,这些商标准的场大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况,以武汉东方马城为例,这里除了举办比赛,力争做到月赛、周赛以提高场馆使用率之外,还筹办了一年一度的节,市民在节上可以得到难得的与马匹亲近的机会,还可以到全国第一家以为主题的中国展览馆看展览.

对于长期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来说,能和高头大马亲密接触的人,毕竟还是极少数,而场上马匹勇往直前、观者群情踊跃血脉贲张的景象,确实是城市活力的一个表现.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