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经济周期理冲击因素的简单

更新时间:2024-04-1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0979 浏览:45264

【摘 要 】实际经济周期(RBC)理论是20世纪70、80年代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认为经济周期是由实际冲击造成,经济波动是理性个体对实际冲击最优选择的结果.目前,其所倡导的研究方法已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分析的基本工具.本文通过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中经济周期冲击因素的综述分析,对冲击因素的作用进行简单的探讨.

【关 键 词 】RBC,冲击因素,经济周期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周期理论主要形成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RBC)和新凯恩斯主义两大流派.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以实际因素对经济周期加以解释,是一种外生冲击理论.它并不否认某些需求因素可以引起经济波动,但认为供给冲击是产生波动的最主要根源.其支持者强调供给因素的主导作用,并认为产出和就业的波动是经济行为人对由技术冲击而引起的总生产函数波动的帕累托最优反应,反对政府通过货币政策干预经济.

二、经济周期的冲击因素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研究的分析框架分为冲击因素和传导机制两个方面,冲击因素主要是引起宏观经济波动的最初冲击因素.关于经济周期的主要冲击因素,标准RBC模型十分强调技术冲击的作用.Prescott用全要素生产率的短期变化表示技术冲击,发现二战后全要素生产率波动解释了50%至75%的经济波动成因,由此认为技术冲击是经济周期的主要驱动因素.标准RBC模型在对技术冲击的界定问题上饱受批评,因为全要素生产率的短期变化不只是反映了技术创新步伐的偏好,也与货币流通额、劳动储藏以及军费开支、制度变迁等诸多因素相关.面对技术冲击方面的批评,Jaimovich认为尽管纯粹的技术冲击值小于全要素生产率之值,但这并不意味着技术冲击是不重要的.Rebelo发现,在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中引入诸如生产能力利用程度和调整等因素,既可以显著地放大技术冲击的效应,又可以将全要素生产率涵盖除技术冲击之外的更多因素,使得模型中模拟出的技术冲击程度与实际情况相符.

1.专有投资技术冲击

标准RBC模型认为,正向的技术冲击能够增加劳动生产率.然而,Gali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展开研究发现,从短期看劳动时间随着技术进步而下降,从长期看技术冲击改变了劳动生产率.Francis从4个方面检验了Gali的研究结论,证实了Gali的结论具有数据稳健性,并且技术冲击只能解释大约四分之一的总产出波动,能解释劳动时间、投资波动的比例也很小,因此他们认为技术冲击并非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

在标准RBC模型中,技术进步可以增加劳动和现有资本的效能,并且这种技术进步是对宏观经济全局产生巨大影响的技术冲击.通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Fisher发现专有投资技术创新可以解释50%的劳动时间变化和40%的产出变化,他认为虽然标准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所强调的技术创新很重要,但更重要的经济波动冲击因素应该是专有性投资技术创新.另一方面,之所以Gali和Francis & Ramey等人会认为技术冲击对宏观经济波动不重要,主要是因为他们所讨论的技术冲击主要涉及对宏观经济全局产生全面影响的技术创新,而不包括只对特定部门产生影响的专有性投资技术创新.

2.信息冲击

Christiano,Motto & Rostagno的研究发现,当信息冲击发生时习惯持续和投资调整成本两因素使得市场主体的消费、就业和投资之间形成协同效应.在他们的理论模型中,当信息冲击物化的时候劳动时间将会有所下降,劳动供给的跨期替代弹性很大,足以弥补信息冲击对劳动力形成的财富缩水效应.Beaudry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该模型反映了信息冲击对未来劳动生产率的影响机制.他们的研究表明:信息冲击将提高未来的生产率,提升实际投资的回报率,形成正的财富效应.如果这种财富效应是固定的,那么消费和闲暇将会上升,劳动时间和产出将会下降,既然消费上升、产出下降,投资也必然下降;如果实际投资回报率是固定的,信息冲击将会产生较高的替代弹性,因此投资和劳动时间将会上升,然而在此情形下,总产出水平并不会增加到如同投资水平那样的幅度,所以消费将会下降.Shimer在实际经济周期模型中考虑了消费习惯的形成、闲暇习惯的形成、投资调整成本和资本利用率变化四种因素的影响,利用结果贝叶斯方法估计出了静态生产率冲击、动态生产率冲击、动态专有性投资技术冲击和政府支出冲击.Shimer发现,预期到的信息冲击是最重要的不确定性因素,预期到的信息冲击大约解释了三分之二的产出、消费、投资和就业波动.

3.宏观政策冲击

大量拓展的RBC模型通过引入事先约束和有限参与等因素分析货币冲击的影响.Altig强调了信贷摩擦对技术和货币的冲击,认为技术冲击仍然是主要的,货币冲击对经济波动只具有较小的作用,但货币在塑造技术冲击的经济反应时发挥了巨大作用.


标准RBC模型的一个重要扩展就是引入扭曲性税收和政府购写.Chtstiano利用RBC模型研究了税率和政府支出对宏观经济的冲击效应,通过引进税率和政府支出冲击可以更好地反映经济主体的消费、劳动供给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互作用,明显地改善RBC模型.由于财政支出是靠税收支撑的,增加即期财政支出刺激经济的做法也必然预示着未来税率的提高.为了应对未来的政府征税行为,居民减少消费并增加劳动供给,这将导致产出扩张,并使得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形成缺口.然而,税率和政府支出冲击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循环,无法成为经济周期的主导因素.近年来大量的文献开始转向解释财政政策的顺周期现象,即为什么政府支出在经济繁荣时增加、税收在经济萧条时减少.Talvi发现如果财政支出压力随着预算盈余的增加而增加,那么政府财政支出就具有顺周期特征.Battaglini的分析表明,无论是发达经济体还是欠发达经济体,财政政策均存在顺周期的特点,而这种普遍现象主要应归咎于预算平衡的财政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