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首都经济圈的

更新时间:2024-01-18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12 浏览:7011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3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民生调研专项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1301317

摘 要:大都市经济圈作为生产力的空间载体,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活跃的区域活动中心.首都经济圈是大都市经济圈的特例,首都在经济圈中起着主导、引领和辐射的作用,也是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以“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打造首都经济圈”为出发点,论述了建设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路径策略.

关 键 词 :首都经济圈;产业升级;中小城市

一、引言

各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中的区域空间格局演变发展过程表明,聚集或是集聚是经济发展的普遍规律.当今世界的发展展现出一个聚集支配着世界经济发展的版图.在世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经济集聚是提高效率的途径和手段,效率提高通常伴随着经济发展的集聚.通过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生产要素、经济活动和人口一般都向部分地区集聚或聚集,例如:纽约、等国际大都会的出现和欧洲、亚洲产业经济带的形成,都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的共同特性是集聚.可以说经济空间的集聚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增长极发展、壮大的过程.生产要素不断集聚的过程,也就是经济圈形成并发展的过程.

中国经济增长已达30多年,可以说主要靠沿海地区三大增长极的带动而发展起来.在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各种资源的有限性的约束,增长动力已不如前些年强劲,经济发展速度放缓,沿海地区三大增长极需要做出较大的结构调整,继续发挥强大的带动作用.要想推动中国经济持续较快的增长,必须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圈,对经济大发展能够起巨大带动作用.北京的周边有丰富的资源,优越的条件,交通便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如果这些周边地区构筑了好的发展环境和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其发展潜力就会被挖掘出来,从而使这一区域就能够成为带动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首都经济圈的建设符合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符合北京城市化进入到建设新城、打造首都经济圈的阶段要求,也是国家宏观的战略要求.

二、打造首都经济圈的重要意义

1.打造首都经济圈是北京参与世界城市竞争的重要保障

从世界性城市空间演变规律来看,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出现多中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形成良性发展的“城市―区域”关系.北京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结合北京具体的发展阶段,多次调整城市空间布局,进行过6次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从北京老城的不断更新与单中心空间的扩展,到老城的整体保护与多中心新城的培育,以及提出建设宜居城市与“两轴---两带---多中心”,要使首都得到不断的发展,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都离不开周边地区的支持与合作,只有周边地区得到发展,北京才不会是一片孤岛,北京才能得到长期、持续的发展.在北京作为东道主举办奥运会后,全面启动了在东部发展地带的顺义、通州和亦庄三个重点新城进行建设,要与天津的滨海新区形成“遥相呼应”的形势,一同打造京津城际走廊两翼的“黄金发展点”,要通过京津城际走廊,目标是要把北京的“空港”与天津的“海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整合资源,共同发展.这些都充分表现出北京的战略是:跳出注重单个城市竞争的局限,发展城市群,在促进首都经济圈一体化的过程中与周边寻求共赢发展,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

2.打造首都经济圈是缓解北京资源环境承载压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的发展速度和模式下,北京的土地、水资源、大气等资源的承载力十分有限.如河北省在水资源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每年通过潮白河、滦河等河流给北京供水,缓解了北京缺失状况.但张家口、承德长期作为北京的水源地,补偿一直不足,加上张家口和承德地区的贫困导致其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不够,保障北京用水安全的难度越来越大.

京津冀经济圈是带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大经济区之一,在发展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负面影响,如城市群大气复合型区域污染日益明显.

机动车尾气、工业污染源、油气、溶剂挥发污染的不断增长,还有原来尚未解决的区域性煤烟型污染,再加上城市化无组织排放源的增加,使得京津冀区域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增加、类型变化更加复杂.同时,在京津冀区域城市群中,各城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不平衡,城市规划、产业结构、工业发展需求、能源利用水平的巨大差异,使得京津冀地区大气污染变得更复杂,复合型和区域性的特点尤为明显.因此,不管从北京的角度,还是从整个区域的角度来看,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升都迫切需要依托首都经济圈.


3.打造首都经济圈是北京产业升级与结构优化的重要方式

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市的产业发展表现为快速的升级与结构优化.从世界范围来看,世界级城市的产业布局演变表现出这样一种趋势:制造业郊区化.在不同企业内部,专业分工划分的越来越细,专业化程度不断增强,不少企业根据产业链的要求,在产业链中间环节的大规模生产活动不断被转移到大都市区或其他地区,但公司的总部、研发、设计、销售中心仍然留在市中心,大都市的功能得到重新定位,不再是生产中心,更多的表现为研发、设计中心,在郊区和周边地区重点建设:现造业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在中心城区建设现代都市产业基地的新型产业分工格局逐步形成.例如,巴黎、伦敦、这些地区与周边地区没有明显的、悬殊的经济反差,就没有明显的二元结构.但北京的周边,很多地区发展比较落后,存在很多的贫困带.因此,北京适在时机和条件成熟时将一些产业转移、落户到周边,一方面能解决北京空间资源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腾出更多的空间发展:综合性怎么写作业、具有比较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创意产业,同时在周边地区逐渐打造制造业腹地,使产业配套链条形成、发展,使产业得到调整和快速升级,促进首都经济圈经济快速发展.

4.打造首都经济圈是促进区域一体化的战略举措

要加快首都经济圈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天津与河北也需要尽快采取措施,接受北京特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多年的经济发展表明,北京对周边地区的虹吸效应,逐渐转为溢出效应.但从发展实际来看,北京周边还存在着环京贫困带,北京必须对这些地区进行反哺与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所以,在首都经济圈打造的过程中,积极性最为高涨的是河北省,北京要积极回应河北的合作愿望,抓住河北主动对接的时机,探讨具体对接措施,做好产业规划、生态规划、交通规划等重点工作.因此,不管是从北京层面看发展的意义,还是从区域层面看合作的意义,打造首都经济圈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三、打造首都经济圈的路径选择

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关键是京冀两地各级政府要坚持用开放的观念来创造要素流动和优化配置的环境,以市场化取向建立区域统一的劳动力市场、资金要素市场和土地市场,制定符合要素流动需要的产业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促进要素按市场半径来进行区域间的共同合作.

1.创新合作机制,构建以多方共同利益为基础的合作机制

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谋求地方利益最大化,已是各地方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的必然的选择.因此,区域合作的根本动力是:如何将单个区域的利益构建成区域共同利益.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加强产业合作,是实现各方利益诉求的着力点.规则化和制度化是实现区域经济合作的保障,来协调首都经济圈内各方利益.

建立区域利益协调的长效机制,是构建首都经济圈和谐区域经济关系的核心内容.这些机制包括市场开放、政策优惠、区域援助、转移支付等多方面.依据制定区域协调规划,通过制度化和规则化的保障,统一处理京津冀区域关于政策、规划、区域划分和协调各地区利益主体的关系.其中,完善首都经济圈生态环境改善的建设和补偿方案,保护生态环境,是目前建立区域利益协调的长效机制的当务之急.还要鼓励建立民间组织,由专家、企业以及各个协会构成,共同探讨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对策,为首都经济圈和区域合作的长期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2.创新合作思路,推进区域财政税收公平化

(1)可以设立针对首都经济圈的特别税收政策.逐步缓解乃至消除区域间的税收与税源背离的问题,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建议建立地方政府间的横向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行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横向财政转移支付.

(2)可以探讨建立首都圈内地方横向分税制.可以建立区域税收分享制度,来解决产业融合过程中的经济利益问题和生产要素流动问题,对于城市间联合开发的产业项目,应按照上次要素投入的比例由各地方来共享税收,而不管项目所在地或项目注册地的位置;因为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调整,使得某些产品或生产工序由从某一地区转入另外的地区,转入地区新增加的税收应按一定的比例返还给转出地区;跨城市组建的企业集团或其他生产经营组织,所获得的新增利税,应在生产要素投入各地方之间进行合理分配,而不能只由总部所在地单独获得,用有效的制度使各地方的权益得到保障.还可以探讨试行新税制,如生产型增值税转化为消费型增值税的,即允许对城市群之间生产要素流动、组合而融生的产业项目的增值税,扣除购写生产资料所含的税款等.

3.积极促进首都与周边中心城市的联动发展

构建合理的城市网络体系是都市圈的普遍特征,也是实现区域资源合理分布于各城市、实现功能互补的必要条件.首都经济圈内中小城市特色不突出,产业承接力不强,使得首都经济圈辐射存在断层.长三角在适度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核心城市)的同时,各中小城市和诸多集镇也得到了更快的发展,从而形成了大中小城市并举、城市等级更加完善的宝塔形结构.因此,着眼于首都经济圈的整体发展,加强各城市间的协调,尤其是加强北京对周边中小城市的呼应与能动作用,将成为首都经济圈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思路.

4.充分发挥北京的要素集散和创新引领作用

北京为区域的增长中心,有效地实现生产要素的集聚与扩散,是推进首都经济圈发展的有效途径.北京是首都经济圈的核心城市,是整个区域经济循环网络的重要空间节点,北京交通便捷、公共设施完善和信息怎么写作条件优越,是进出区域货物的中转中心和大宗商品的交易地.各种生产要素的不断集聚,技术流、商品流、资金流、人才流和信息流等都在北京高速集散,汇聚各种优势,这种优势会不断促进北京自身的发展,起到对周边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也将推进圈内部形成协调有序、合理分工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减少产业雷同,促进有序竞争和避免资源浪费.发挥北京的区域创新功能,以创新生产的示范效应和带动作用,促进整个区域的协调发展.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