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国家技术赶超中的财政政策述评

更新时间:2024-02-2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1430 浏览:46597

摘 要 : 论文对后发国家技术赶超中财政政策的国内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三个视角的研究文献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线索,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构成了后发国家技术赶超中的财政政策研究基本框架,后续研究可以遵循这个框架和线索,在这三个领域继续进行拓展和深化.

Abstract: This article classifies the domestic research literature about the fiscal policy of late -developing countries' technology

catch-up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They follow the logic clue of raising problems, analyzing problems and solving problems. Preliminary achievements he been gained and a basic frame of fiscal policy in technology catch-up of late-developing countries has been formed. Following-up researches can follow this frame and clue and continue to expand and deepen in the three fields.

关 键 词 : 后发国家;技术赶超;财政政策

Key words: late-developing country;technology catch-up;fiscal policy

中图分类号:F811.0;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0-0005-03

0 引言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更是重视通过促进技术创新实现后发赶超发展战略.为理清国内学者的研究思路和已有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文献基础,寻找继续探索的方向,本文从后发国家技术赶超中财政政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发挥财政政策积极作用的约束条件、实现财政政策促进技术赶超的作用载体三个方面对国内研究文献进行了述评,以期有助于推进该领域的研究.

1.技术赶超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技术创新具有溢出效应和准公共产品特征,因而,理

论上认为财政政策有利于支持技术创新和技术赶超,有必要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赶超提供财力支持和技术保证.武普照等(2007)从理论上分析了技术创新与财政政策的内在联系,并对财政政策促进技术创新的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技术创新的高风险性,扩散性、“非独占性”决定了财政政策促进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同时认为财政资助、财政担保、政府采购、税收政策保证了财政政策促进技术创新的可行性.高树兰(2004)从财政科技投入、税收政策、政府采购、财政补贴等方面分析了利用财政政策推动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认为我国技术创新中存在如下问题:我国的技术创新率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非常低、科技人员的R&D经费有限.

2.实施财政政策促进技术赶超的约束条件研究

2.1 外部环境的约束 外部环境的变化改变了技术创新行为的规则和创新主体的预期,从而对于财政政策在推动技术赶超中的作用具有冲击性影响.俞文华(2001)通过对我国加入WTO后可能面临不同程度的不可起诉的补贴条款或被禁止的补贴条款这种外部环境约束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这种外部环境的变化对技术创新的金融财政政策的支持效应带来影响,应该对这方面的财政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

其次,还应该更好的将财政政策和WTO的规则有效的结合起来.房汉延、金延新(2003)的研究认为,加入WTO后我国的科技投入支持体系必须符合WTO规则以及其他国家的规则,在对那些与国际规则相抵触的现行制度、规章和办法进行清理、调整、废止和补充的同时,需要进行财政科技投入的制度创新和政策创新.

2.2 赶超阶段的约束 研究认为,只有明确了具体的赶超阶段才能对相应的财政政策做出适当调整,以适应特定的赶超阶段,最终实现赶超目标.对赶超阶段约束条件的分析主要集中在国家地区和企业两个层面的探索.

张明喜(2012)从国家地区层面分析了韩国与我国台湾地区的赶超阶段,即韩国和我国台湾处于科技的创新阶段,属于技术赶超的后期阶段.从而财政政策方面对科技投资的政策需要调整.

谭开明、王宇楠(2010)基于企业层面的研究认为,需要对处在不同阶段、面临不同困难、需要自主创新的企业施加不同的财政政策,以增加企业创新的边际收益,从而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内部诱因和改善技术赶超战略的外部环境.

2.3 技术阶段的约束 技术阶段的约束主要是指后发国家地区自身技术发展阶段对实现技术赶超效果的约束作用,这种约束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后发国家的技术能力决定赶超水平.欧阳峣、生延超(2008)的研究提出后发地区可以凭借后发优势实现技术赶超,但是技术赶超的关键是要有一定的技术基础,特别强调了后发地区的学习、吸收能力是制约和实现技术赶超、经济收敛的关键因素和重要约束.否则,财政政策在技术赶超中的作用效果会大打折扣.

其次,后发国家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应该适当.易先忠(2010)利用拓展的R&D增长模型和中国2000-2006年省级面板数据证明了一定程度以内的技术差距有利于技术进步,但过大的技术差距并不利于技术进步.应该根据技术差距选择适宜的主导技术进步模式和财政政策激励工具,这样更有利于实现技术赶超.

最后,现阶段的技术处在模仿阶段还是自主创新阶段,也会约束和决定具体的财政政策实施效果.魏枫(2011)的研究认为,后发国家进行技术赶超时都采取将模仿和自主创新相结合的模式,因此如何跳出模仿陷阱,实现技术的阶段性赶超,需要灵活的阶段性财政政策与之相配合. 3 技术赶超中财政政策作用的载体研究


财政政策的制定、实施及其实施效果需要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实现,关于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面载体的研究构成了国内文献重点关注的第三个领域.

3.1 关于企业载体的研究 企业是实施技术创新和技术赶超的主体,技术赶超中的财政政策作用需要通过企业这个载体来实现.李晓峰、郭洪仙(2009)的研究总结出财政政策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模式转换中的作用体现为三个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内生性发展提供动力机制、促进中小企业内生性运行机制的形成和缓解对中小企业内生性发展的约束机制.徐辉等(2010)的研究认为企业技术创新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而技术创新支撑系统是企业技术创新潜力转化为现实创新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及动力所在.魏务云、罗掌华(2006)运用演化博弈分析方法的研究认为,通过实施渐进的促进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改革,逐步提高企业对技术创新财政政策的预期,有助于我国企业不至于陷入技术创新的囚徒困境.

可见,财政政策是通过作用于企业载体实现促进技术赶超目标的,作为“理性人”的企业会根据财政政策的出台而调整创新制度和战略设计,正是企业的优化调整行为促使了技术赶超中财政政策作用的实现.

3.2 关于产业载体的研究 企业与企业之间组成的产业链条形成技术创新与赶超的产业创新集群,财政政策对产业集群的发展状况、发展路径和发展趋势都具有引导作用,通过对产业创新集群的引导作用实现财政政策对技术赶超的激励作用.

王宏顺(2009)的研究提出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企业或国家的科研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财政政策应聚焦于集群式的企业创新,推动创新技术和拉动创新需求.曾静(2012)的研究认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使得产业集群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但产业集群发展需要国家政府的财政支持,并认为财政政策、公共政策除了指向产业外部的集群创新,还要注重产业内部的结构升级.可见,公共政策推动产业技术创新与赶超的第二个作用载体是产业集群创新体系,因此公共创新政策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需要考虑产业集群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中公共政策的影响机理与作用效果.

3.3 关于国家载体的研究 国家政府在技术赶超中财政政策推动作用方面也充当着重要的载体,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政府采购制度、税收优惠制度、财政公共投资、财政补贴与合作等.

①政府采购制度方面的载体角色.成德宁(2005)提到了利用政府采购扶持企业技术进步的观点,阐明了政府采购对于处在两个不同阶段的产品都能起到促进的作用.认为政府采购可以在产品初期为企业打开市场,扩展市场空间,对新技术起到激励作用.

②税收优惠制度方面的载体角色.徐辉等(2010)从大环境的角度研究了税收优惠的支持作用,认为税收优惠在不破坏企业间公平竞争条件下诱导企业技术创新.

③公共财政投资方面的载体角色.财政投资是对技术创新和技术赶超的“硬投资”,是技术创新和技术赶超的基础条件.胡永健、周寄中(2008)对政府直接资助对企业创新活动的激励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政府直接资助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支出的增长,创新基金作为政府的引导性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各级政府和社会资金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投入,并且这种促进作用随资助额度总量的变化而变化.

④财政补贴与合作方面的政府载体研究.财政补贴与合作相对于财政的公共投资来说是对技术创新和技术赶超的“软投资”,是对技术创新和技术赶超的提升.郑玉君、董廉(2008)认为财政科技投入为企业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应该发挥政府在创新中的这种作用.

4.简要评述

本部分内容对已有研究文献进行总结评论,提炼出其中的思路,并指出后续研究可以拓展和深化的方向

4.1 已有的研究框架与逻辑线索

基于上文对国内关于后发国家技术赶超中财政政策相关研究三个视角的文献梳理和分析,可以把已有研究整理成一个研究框架图,如图1上半部分所示.

图1中的研究框架表明已有研究主要着重于三个视角的研究切入点,取得了较为丰富的成果.本文认为,这三个方面的切入点存在清晰的内在逻辑关系,构成了后发国家技术赶超中财政政策研究的逻辑线索: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图1下半部分所示.

首先,确定财政政策对后发国家技术赶超是否有明显的支持作用,即财政政策对于促进技术赶超有一定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基于这个切入点的分析结论从逻辑上提出问题.然后,明确约束财政政策促进技术创新绩效与技术赶超效果作用大小的条件,从而保证在财政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最后,在既有约束条件下,讨论如何发挥相关主体的作用实现财政政策在促进后发国家技术赶超中的积极效应,这就是第三个方面的研究视角:关于财政政策作用载体的研究.通过三大作用载体的互动协调共建技术创新体系,这样才能实现后发国家的技术赶超.

4.2 后续拓展与深化的研究方向

①技术赶超过程中财政政策效应的综合拓展研究.已有研究从技术创新与技术赶超的局部作用上表明了财政政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后续研究可以考虑对技术赶超不同阶段、不同条件下的财政政策作用进行综合探索.后发技术赶超过程的不同阶段,对公共政策支持的需求方向是有差异的,对不同技术赶超阶段的财政政策效用进行综合判断,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②对不同约束条件的综合拓展和细化深入研究.已有研究分别针对外部环境、赶超阶段与技术阶段对财政政策在技术赶超中的作用效果的约束进行了初步探索.实际上,三个层次的约束条件对后发技术赶超往往共同起作用,并且随着全球经济与技术研发的进展,每一个约束条件本身也处于不断演化过程中.

③对不同作用载体的联动效用系统研究.已有研究在财政政策对企业和产业层面技术创新和赶超的支持作用方面取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实际上,企业、产业和国家政府在财政政策的设计与实施中是一个互动的综合体系,政府通过设计和实施财政政策促进企业和产业技术进步,而企业、产业技术创新的变化也反向引导着政府不断调整财政政策,通过这种互动作用和循环调整形成以财政政策为支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为平台的技术创新和技术赶超系统.因而,后续研究在财政政策的三大作用载体方面,有必要加强对不同作用载体的联动效应研究,有利于实现企业、产业和政府形成一个循环链条,实现持续技术进步.

,郭洪仙.以积极的微观财政政策促进中小企业的内生性发展[J].财政研究,2009(7):29-31.

[7]王宏顺.财政政策支持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方式[J].商场现代化,2009(565):274-275.

[8]顾海峰.技术创新视角下产业结构高级化的金融支持机理研究[J].软科学,2010(1):17-20.

相关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