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20年中关村成为全球中心

更新时间:2024-03-1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3439 浏览:58352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中关村成立20周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有关“要全面总结中关村20年的经验、制定中关村后20年的发展规划”的指示精神,我们进行了初步总结和研究,有了一些认识和思考.

20年奠定中关村创新基础

中关村20年的发展,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而为中关村成为未来全球新兴创新中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大发展背景:一是经过百年积淀,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近60年的建设,在中关村地区形成了全球最密集的科教智力资源优势;二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世界新技术革命兴起,为中关村的发展提供了技术动力和市场机遇,形成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三是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实施的改革开放方针,鼓励科技人员下海,直接催生了中关村的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国第一家高科技园区,中关村成为中国科技经济教育体制改革的试验区.

三支创新大军:一是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二是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为代表的科研院所;三是以联想、方正、中星微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中关村成为我国创新创业最活跃的区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中关村自主创新体系中发挥着基础和支撑作用,企业日益成为创新的主体.

五大创新内容:中关村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五个方面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一区十园”的高端产业功能区:2006年国务院批准中关村园区空间面积调整为232.52平方公里,形成了“一区十园”的跨行政区域的首都高端产业功能区.其中,海淀园是中关村园区的主体和核心.

特色产业:以软件、集成电路、网络通信、计算机等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是中关村的主导产业,2007年电子信息产业总收入占园区总量的58%.同时,清洁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成为新的增长点,以信息怎么写作、研发怎么写作、创意设计为代表的高技术怎么写作业发展迅速,经济规模已占园区总量的一半左右;科技与文化相结合的创意产业蓬勃兴起,经济规模占全市的40%以上.中关村成立以来高新技术产业保持了25%以上的年增长率,总收入已占全国54个国家高新区的七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北京市的18%,近年来为全市GDP的贡献每年增加近2个百分点.

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

始终紧跟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潮流,瞄准科技前沿,围绕国家战略和首都发展进行自主创新,不断取得新的重大技术突破.与国家重大技术战略实施紧密结合,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若干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上代表国家队,抢占技术与产业制高点.中关村始终引领着我国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方向,从方正激光照排技术、联想计算机、曙光超级计算机,到龙芯通用CPU、中星微多媒体芯片,到搜狐、新浪、百度的互联网技术,再到TD―SCDMA、SCDMA等3G移动通信标准,以及闪联标准、数字电视和手机电视标准,都出自中关村.以生物芯片、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为代表的生物技术,生物膜污水处理、烟气脱硫、蓄热式烧嘴、餐厨垃圾资源化处理等清洁技术,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中关村承接的“863项目”占全国的四分之一,“973项目”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始终坚持高端、高效、高辐射的发展方向,走集群化发展道路,形成了总部型、研发型和创业型的企业特征,推动了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年收入超亿元企业总数超过800家,德勤发布的中国高科技高成长50强企业中近40%来自中关村.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4.5%,高出全国企业平均水平约4个百分点.每年有一半的技术成果辐射到全国.技术收入的增速远高于园区总收入和产品销售收入.中关村上市公司总数达到106家,居全国高新区之首.

始终坚持不断突破旧体制机制的束缚,发挥改革先行先试的作用,为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政府构建优化发展环境的原则,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法制建设、财政税收、工商登记注册、经济统计、投融资、信用、知识产权、股权激励、相似度检测怎么写作、人才培养和引进、行政管理等方面的改革试点工作.

始终坚持整合资源、构建优势,通过组织创新,形成了开放式的新型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探索出了委托研发、合资合作、技术入股、共建实验室等产学研结合的多种形式.围绕核心技术和标准,中关村企业组成了TD―SCDMA、闪联、SCDMA、下一代互联网、数字电视、文化创意等产业技术联盟达到20个,开始从单个企业的独立创新走向了外部的联合创新,并向产业集群升级.企业自发设立、自主管理、职业化运作的新型协会组织超过30家.

坚持不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关村创新文化.从早期的“自筹资金、自由组合、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四自原则,到按照“法无明文禁止不为过”的市场经济法治原则制定的《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从“科技创造财富”到率先提出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自主创新、产业报国”,形成了“科学、与时俱进”的中关村理念、“勇于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中关村精神、“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中关村创新创业氛围.

经过20年的发展,中关村已经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探索出了一条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以开放式自主创新为核心的高科技产业发展道路,引领着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方向.实践证明,党、国务院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建立科技园区和做强中关村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

与硅谷相比,中关村有共同点,但也有差别,更有差距.与硅谷相同:都是以创新为核心、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差别在于:一是发展背景不同,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还需要不断完善;二是硅谷的区域范围更广,达到2000平方公里.差距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硅谷是全球创新中心,不断引领全球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潮流;二是硅谷诞生和聚集了一大批影响全球产业格局的高科技公司;三是硅谷已经形成了金融、创业等完整的怎么写作体系;四是吸引和集聚了一大批全球顶级创新人才.

探索全球新兴创新中心道路

当前世界发展呈现出几大趋势.首先,我们可以看到,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美国、欧洲、东亚等国家和地区经济齐头前进,中国凭借其显著的发展成就赢得了世人瞩目,已经成为国际经济舞台上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经济格局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必然是新的技术的突破、新兴产业的成长和产业的转移.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信息技术将继续引领科技创新领域,同时,环保、节能、资源循环利用、生物制药等新技术也将有重大进步.如果说20世纪信息技术的飞速突破是人们出于沟通的需要而主动促动的话,那么环保、节能等新技术则可以说是人们在当前严峻的环境问题面前的一种被动的研究.总之,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一场新的技术革命的浪潮.中关村信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头兵,而在新技术的发展上,也率先实现了重大发展,清洁技术与硅谷同步.

其次是科技资源的转移,这一趋势特别明显.信息化也好,网络化也好,技术革命的聚集始终是以人才聚集为导向的.20世纪,硅谷以其雄厚的人才优势成为国际领先的创新中心,对世界产业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投资者正在全球范围内寻求下一个新的创新中心.值得注意的是,国际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和金融机构基于他们的研究,几乎在同时对中关村作出了相同的判断.今年2月20日美国硅谷银行总裁肯尼思威尔科思在京访问期问,对中关村表示出了极高的投资兴趣;而此前这家以投资硅谷创新区域起家的世界有特色的银行,正在全球寻找新的创新区域进行投资.肯尼思坦言,他们在全球选择投资目标依据就是发现全球新兴的创新中心,作为其投资的战略目标.可以看出,中关村已经成为世界众多金融机构十分看好的投资目标区域,这种国际金融界趋同的判断现象也从一个方面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另外,从我们国家的发展来看,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十七大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核心,这些方针和政策都为我们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作为全球创新中心,需要积聚全球领先的技术、人才、企业以及强大的投资规模,同时还要具备科学合理、适宜创新的体制、机制、发展模式以及文化理念.

诚然,作为发展中国家,站在全球创新的制高点上审视今日中关村,我们还需要做出巨大努力.但是,我们已经具备了作为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主要特征.而且,中关村作为中国创新中心的事实,为我们实现向全球新兴

创新中心转化积累了经验,同时也让我们在人才、技术、区域、政策等方面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全球创新中心发展新思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国情使我们在从中国创新中心向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跨越中,既要站在全球经济发展的高端确定我们的发展目标,又要从我们的现实出发,选择体现科学发展观的发展路径.总结中关村20年的发展经验,使我们对中关村的未来发展已经有了比较明确的判断,并形成了初步的思考.

我们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创新驱动、先行先试、国际化发展,在创新型国家和首都创新型城市建设中发挥龙头作用.

现在主要的工作思路有三大块,即要整合资源、聚集要素、突出重点.具体来说整合三类资源一是整合科教智力资源,推动产学研结合,完善创新体系.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建立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主体、技术创新活动主体和创新成果运用主体.推进“中关村开放式实验室工程”,支持产业技术联盟的快速成长,继续大力支持企业标准联盟、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形成创新网络和创新集群.实施知识产权和标准战略,推动创造数量多、水平高的自主知识产权.搭建园区技术转移平台,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二是整合市场与政府资源,形成良好的发展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建立政府与各市场主体之间、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机制,集中力量解决制约自主创新和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重点问题,营造有利于创新和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是整合国内与国际资源,提高中关村的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关村与滨海新区等环渤海重点区域的统筹协调发展.推动中关村的企业、技术和产品走向世界,大力吸引信息、技术、资本、人才、企业等国际资源进入中关村.

聚集三大要素:一是聚集人才.包括技术、市场、金融、管理、法律等国际高端创新人才,产生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企业家.

二是聚集资本.主要是大力吸引创业投资,鼓励企业境内外上市、发行集合债券、不断推出新的金融产品.

三是聚集政策.争取企业融资、政府采购、产权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信用、技术转移等一批支持自主创新和发展的政策,在中关村先行先试.

突出三个重点:一是突出重点产业,推动关键技术突破,形成特色产业集群.继续做强做大信息产业,保持中关村作为我国信息产业的龙头地位.大力培育生物医药、能源环保和新材料等产业,为中关村持续发展打下基础.加快发展研发怎么写作、信息怎么写作、创意设计等高技术怎么写作业,推动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有效结合.

二是突出重点企业群体,支持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发挥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作用,支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在新兴产业领域形成一批成长快、效益高的企业,涌现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和领军企业.

三是突出重大项目,争取一批国家重大项目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积极承接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争取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园区,在用地、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提供良好条件.

中关村成为全球新兴创新中心的战略定位是高端聚集、持续引导、辐射带动、国际化发展.可以肯定地说,中关村在实现全球创新中心的过程绝不会一帆风顺,更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我们今天之所以能够作出这一判断,是基于对中关村过去20年的总结与思考和全球经济科技发展的研究.这是一个重要的结论.

(作者: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