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中的税收政策

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12 浏览:11727

摘 要: “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税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必须积极地配合其他政策在促进农业产业化方面有所作为.如何进一步发挥税收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新时期推进“三农”工作需要不断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 键 词 : 农业产业化; 增值税; 所得税; 税收政策

中图分类号: F810.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3)01-0109-04

A study on the Tax Policy in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LI Yu-jie1,2

(1. Shaanxi Province Office.SAT, Xi’an 710068, China; 2. Northwest A&F University, Yang ling712100, China)

Abstract: “San Nong” problem has always been an overall and fundamental problem in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our Party and our people's cause. Tax, as an important policy tool, must actively cooperate with other policies in promoting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The tax policy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increase farmers’ ine. How to further cultivate the positive role of tax in promoting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is an important issue worth constantly exploring in the new era to advance “San Nong” task.

Key words: agricultural industrialization; value added tax; ine tax; tax policy

同时多次指出,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为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推行中国特色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农业产业化是推动农业体制创新,优化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税收作为一项重要的政策工具,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手段,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大背景下,面对新形势,如何进一步发挥税收在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我们经济工作者必须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业产业化的定义

农业产业化即以主导产业和产品为重点,市场为导向,经济效益作为重心,组合各种生产要素,进行规模化建设、区域性布局、专业性生产、加工系列化、怎么写作社会化、管理企业化,进而形成种植、饲养、加工、销售等经营体系一体化,使农业走上发展、积累、约束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1] 它的实质是指对传统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过程.这种经营模式从整体上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是加速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

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征是农业专业化和集中化.包括农业企业专业化、农艺过程专业化和农业地区专业化三个方面.最突出的表现形式是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怎么写作社会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利益分配体制合理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本质所在.

二、中国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态势良好,龙头企业竞争力不断提高,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化运行机制和经营环境也逐步完善.

(一)中国农业产业化现状

1. 产业化经营组织快速发展.截止2010年12月,中国农业产业化组织总数达到了21万多个.其中,全国各类龙头企业12.4万家,占产业化总数的57.4%.已经形成了我国的农业产业化组织群.各种产业组织带动了全国8000多农户,占农村总户数的31.6%,平均每个国家级重点企业带动农户数为7万户.[2]

2. 农户与企业的利益机制不断得到完善.全国各地通过发展各类相似度检测组织、改进传统方式,和农户“契约式”生产,使农户与企业的利益机制从散沙型向密集型推进.

3. 初步形成了各具形式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各地因地制宜,把农业产业化与发展本地经济、小城镇建设积极结合起来,引导重点大型企业在工业园区落户.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分工协作,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共同发展、齐头并进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

4.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得到优化.多年来,各级政府不仅积极出台扶持农业产业化的政策措施,还进一步加强指导和怎么写作对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及时把国家的政策、先进科技、各种市场信息、产品走势等信息提供给农业生产企业,进一步优化了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环境.


(二)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成绩喜人.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也发现农业产业化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产业组织规模小,约束了产业化规模效益的更大化;二是利益联结关系不紧密,目前一些龙头企业存在带农、惠农意识不强,只顾自身发展,忽略农户利益的问题;三是国际竞争能力有待提高;四是农业产业化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五是农业产业化区域发展不平衡.中国地域广阔,各地受资源、技术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影响,全国各地农业产业化发展也是多层次、多样化的.东部地区发展快,西部地区也在加紧发展,但与东部地区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中国现行农业产业化相关的税收政策及评价

(一)增值税方面

1. 现行主要优惠政策.农业生产单位和个人销售自产的初级农产品免税;纳税人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农膜、种子、化肥、饲料、种苗、农药、农机)免税;购进免税农产品用于生产销售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为写价的13%;对于综合利用农林水产废物生产的产品,可以享受增值税先征后退政策;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主要享有农业生产者销售农业产品免征增值税以及生产资料产品增值税免征或者先征后返的税收优惠;对于销售农产品为主的个体工商户,把增值税起征点统一调整为月销售额2万元.[3]

2. 现行增值税优惠政策评价.一是减税范围界定不科学.现行税收政策对农产品及部分农业生产资料免征增值税,采取正列举的方式,这种方式有利于明确征免范围,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已渐显弊端.农业产品初、深加工界定也不明确.税法中的农业产品是指农业生产者生产的初级农产品和通过物理手段简单加工过的可食用和可使用产品,如一些企业在向农民个人收购半熟玉米,经过杀菌、简单包装后作为产品销售,此类产品应作为农产品的粮食还是作为蔬菜罐头,在实际操作中会出现税企双方对农产品范围界定的分歧.二是税收优惠政策环节单一.税收优惠主要集中在生产环节.农业产业化存在一条从种(养)植、收购、初加工、深加工直至营销的链条.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没有贯穿于农业产业化的全程,没有出台从初加工向深加工转变、由传统模型向科技创新型转变的激励机制,使生产与前后各个环节脱钩,缺少连续性,从而增加了企业的税负.三是税收优惠政策不平等.涉农税收优惠只过多地考虑了农民,而没有考虑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的农业产业化企业,在优惠对象上主要针对国家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以及农业科研方面,覆盖面比较狭窄.[4]

(二)所得税方面

1. 现行主要优惠政策.在新企业所得税实施后,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规定,从事农、林、牧、渔业项目的所得,可以享受免征或减征的照顾.企业从事下列项目的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蔬菜、谷物、薯类、油料、豆类、棉花、麻类、糖料、水果、坚果的种植;农作物新品种的选育;中药材的种植;林木的培育和种植;牲畜、家禽的饲养;林产品的采集;农产品初加工、兽医、农技推广和农业机械维修等项目;远洋捕捞.企业从事花卉、茶以及其他饮料作物和香料作物的种植等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此外,暂不征收个人或个体户从事种植、养殖业、饲养业、捕捞业取得所得的个人所得税;不再征收家庭或几个人合伙经营从事饲养业的个人所得税.[5]

2. 现行所得税优惠政策评价.现行企业所得税涉农优惠以直接减免方式为主,而加速折旧、投资抵免等间接优惠方式运用较少.不利于企业利用税后利润来进行资本积累,完成产品结构调整和扩大再生产.对个人来源于农业企业等投资分红收益,按现行政策规定需缴纳个人所得税,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此外,对农产品加工免征企业所得税的优惠仅仅限于初加工,而不包括深加工,从产业化链条的源头上人为地抑制了农产品精深加工及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的规模扩大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对农民专业化合作社取得的社会力量捐赠收入、政府资助等是否予以免税没有明确规定,影响了社会对其投资.

(三)出口退税方面

1. 现行主要优惠政策.除国家另有规定的免税或不予退(免)税外,出口农产品适用退税率为5%,小麦粉、玉米粉、分割鸭、分割兔等部分农产品出口退税率为13%.对于符合国家高新技术目录和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目录进口项目的农产品加工设备、除按照《国内投资项目不予免税的进口商品目录》所列商品外,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免征进口用于农、林、牧、渔的生产和科研的各类种子进口环节的增值税.[6] 2. 现行出口退税优惠政策评价.一是出口退税率低.目前中国农产品出口退税率执行的是5%或13%,未体现零税率原则.二是出口农产品税负重.农业生产部门没有被纳入增值税链条,税法规定的可抵扣进项税额的农产品范围过窄,限制了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与国际上通行的农产品出口零税率做法,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阻碍了农业企业的发展.

(四)税收管理方面

1. 现行政策规定.农产品收购一般是由国税机关发售给农产品经营单位和以农产品为原料或主要材料的生产加工企业,由企业自行填开.现行管理规定:到本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外从事临时经营活动的单位或个人,应当凭所在地税务机关的证明,向经营地税务机关申请领购经营地的,实行属地管理.

2. 现行税收管理政策评价.一是管理难以控管.企业领购农产品收购凭证后,何时开具,开具内容是否真实,税务部门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监管力度和手段跟不上.使企业虚开收购凭证有机可乘.二是异地使用问题难以解决,属地管理政策束缚农业生产者跨地区发展.这种管理方式给征纳双方都带来很大的管理难题.三是税收优惠的政策怎么写作和管理怎么写作还不到位.由于缺乏规范的税法公告制度,加之税收政策宣传力度不够,降低了税收政策的透明度.

(五)现行税收政策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通过对农业产业化各税种和各环节甚至税收管理当中的税收政策进行分析,现行税收政策对农业产业化的积极影响是有限的,即使原先对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单独赋予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也是如此,不完善的税收优惠政策甚至阻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具体表现为:对基础农业产品生产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收效不大,无法实现基础农业生产的规模经营,基础农业还很薄弱;二是对衍生农业有部分税收优惠政策,但不全面,力度也不大,农业基础设施缺乏,为基础农业怎么写作的行业薄弱,导致基础农业的生产投入资金不足、技术匮乏、成本高、利润低;三是加工农业享有的税收优惠少,税收优惠只局限于农产品注释目录中的初加工产品,限制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空间.[7]

四、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税收政策原则

农业产业化是促进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制度创新.促进农业产业化,国家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法律层面着手,借鉴国际经验,出台系统的战略性的方针政策,统筹城乡发展,以工业反哺农业,以城市带动农村,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奔小康.税收政策要在这个大的方针政策平台下积极地有所作为,必须解放思想,遵循以下原则: (一)普惠于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的每个环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终究是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弱化.所以,要从大农业的角度全面促进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化经营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有强有力的税收支持.

(二)有利于粮食生产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吃饭问题作为政治安邦的头等大事”,确保粮食安全“必须立足粮食国内基本自给方针”,“粮食安全任何时候不能放松,必须常抓不懈”.

(三)有利于农产品向更深方向发展

深加工农产品是中国农业的支柱产业,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其发展状况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出路和人民生活水准的高低.

(四)有利于农业投资

提高农业投资的利润水平要通过税收优惠,提高银行信贷资金和投资农业的利润水平,从而提高投资农业资金回笼速度.

(五)有利于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其他行业转移,降低农村人口比重

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农村富余劳动力必然要转移出来.为了鼓励转移,要给予向其他行业转移的税收优惠政策.

五、农业产业化各环节的税收政策取向

(一)对基础农业及衍生农业的税收优化

对基础农业,免征企业所得税及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税率适用零税率;个人或企业投资基础农业,增值税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对衍生农业,属于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及流通的,增值税税率适用17%,企业所得税税率适用低税率20%或者免征;基础农业产品流通的,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增值税税率适用零税率,对粮食出口不退税并加征出口关税;属于其他衍生农业的,如农业技术怎么写作、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等,免征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土地转让用于农业的,免征土地使用税、营业税.

(二)投资国外农业的税收优惠

投资国外基础农业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

(三)农村富余劳动力的税收优惠

农村富余劳动力剥离出来从事非农业,给予下岗再就业职工一样的减免税收优惠政策.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非农业企业,给予企业所得税前一定倍数工资的扣除.对富余劳动力进行技术技能培训所得,免征企业所得税.

(四)对加工农业的税收优惠

农产品加工增加值比不超过200%的,享受现有农产品初加工一样的待遇,免征企业所得税;深加工农业产品出口免税.

六、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几个税收问题

促进农业产业化的税收政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笔者认为当前农村矛盾最大、最迫切需要解决且解决条件比较成熟的税收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外购销售征税和自产销售免税问题

小农经济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传统模式,在改革开放后起到了很大作用.我国以前制定的税收政策是鼓励自产销售、限制外购销售,符合小农经济特色.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自产销售这种小农经济模式因缺乏专业化分工协作的效率与规模,已经落伍.中国用科学发展的眼光在改变思路,要搞农村合作社,要搞大流通、大市场,鼓励农民把农产品组织起来往外销售,鼓励农产品流通.实际经营中,自产销售和外购销售很难划分,税收管理极为不便,给农产品流通经营设置了很大的障碍.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不划分外购或自产,统一免征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增值税.这样,促进农产品流通业发展,农民能得到方便的市场怎么写作,实现农产品生产与生产流通的对接,符合要求,既有利于对农村经济的扶持,也有利于税收管理.

(二)农产品加工行业收购问题

既要把税管好,又要方便企业,可以考虑对一些从事农产品收购的企业实行资格认定,对取得认定资格的企业,准许其在全国范围内从事农产品收购业务,并开具农产品的收购.同时应加强和改进收购开具手段,推行农产品收购计算机开具系统,建立购进法计算扣税、实耗法评估监控和网络开票三者相结合的管理机制.

(三)农产品深加工问题

现行税收政策对农产品简单加工与深加工实行不同的税率.农产品深加工是发展方向,必须鼓励支持.当前应抓紧修改农产品目录,拓宽农产品范围,解决简单加工和深加工复杂划分问题.可以尝试用农产品加工增加值比来区分初深加工.

(四)提高纳税怎么写作水平问题

一是进一步加强对涉及农业税收政策的宣传和辅导,尤其是对中小型农业企业,边远地区要透明、政策送达要及时;二是优化办税程序,急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及时企业的各种涉税事宜,大大降低纳税人的涉税成本;三是进一步进行观念转变,纳税怎么写作由被动变为主动,建立重点企业走访制度,既方便为纳税人提供各种跟踪怎么写作、动态怎么写作,又能及时掌握税收相关优惠政策在企业中的执行情况,以此来推进改善城市和乡村比例结构,使税收政策更大化地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发展创造十分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