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林景区生态旅游建设的与实践

更新时间:2024-02-20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4338 浏览:12777

[摘 要 ]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是时代的必然性,本文通过对石林景区多年来生态旅游环境建设和开展生态旅游实践过程的总结,探索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机制,实现景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 ]生态旅游 石林景区 保护 开发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F590.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1-146-3

生态旅游(ecotouri)是由国家自然保护联盟(IUCN)特别顾问谢贝洛斯.拉斯喀瑞(Ceballas-Lascurain)于 1983 年首次提出.当时就生态旅游给出了两个要点:一是生态旅游的对象是自然景物;二是生态旅游的对象不应受到损害(张广瑞,1999).生态旅游作为绿色旅游消费,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巨大反响.世界各国根据各自的国情,开展生态旅游,形成各具特色的生态旅游.和谐社会需要和谐产业,生态文明呼唤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是时代的必然性(邹统钎,2003).云南石林景区作为世界著名的地质和自然遗址地,作为石林县巴江源头水源区,作为南方喀斯特生态子系统,作为喀斯特石漠化治理的典范,作为生态科普教育基地,作为旅游效益显著地.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石林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景区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的协调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广阔前景.

1石林生态旅游区概况

1.1生态旅游区域

石林国家生态旅游区是1982年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林风景名胜区,面积350km2,核心区面积120km2.位于云南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的中部,离省会城市昆明78公里(高速公路).前身是1931年云南省政府建立的石林公园.地处东经103°11′至103°29′、北纬24°40′至24°56′,海拔1600-2150m,主体海拔1780m(申报遗产组委,2005).

1.2生态旅游区自然属性

石林国家生态旅游区,属于山地型生态旅游区,具体是山地型石林喀斯特生态旅游区(崔建武,刘文耀,李玉辉等,2005).主要生态旅游资源是典型喀斯特剑状喀斯特、高原喀斯特河湖、亚热带高原半湿润阔叶林(滇青冈林)、暖性针叶林(云南松林),以及彝族撒尼民族文化和风情(照片1)(吴征镒,朱彦丞,姜汉侨,1978).

石林被公认为杰出世界价值是保护和展示了世界上同类喀斯特特征和景观的最好范例,石林是一流自然美和世界同类地貌的模本;石林的形态比世界上任何具有剑状喀斯特地点的都多,形态颜色天气、光照变化;石林是全球石林的参照模本,其发育演化历史长达270亿年,经历了二叠纪到现在的4次发发育阶段,展示出各个发育演化阶段的石林喀斯特特征;喀斯特和少数民族文化特性与传统的关系是石林名胜区的重要属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2007)(Ford,D.,1997).

1.2.1气候和水资源概况

属高原亚热带温凉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干湿分明”的特点.年降水量在800~850mm,低于全县年平均降水量(967.9mm).公园所在区的水资源是2.72×108m3,占全县水资源的47.9%.

1.2.2土壤

成土母岩主要有碳酸盐岩类(灰岩、白云质灰岩、白云岩、泥质灰岩)、砂岩、页岩、泥岩和玄武岩等,主要土壤类型是山原红壤、紫色土和水稻土,石林地区山原红壤是云南喀斯特高原山原红壤的代表.

1.2.3生物多样性和喀斯特植被

有维管植物147科533属889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4科25属43种,种子植物有133科508属846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9属13种,被子植物有130科499属833种.这些植物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10种,云南省省级保护植物20余种(表1)(何永涛,曹敏,2000).

1.3石林生态旅游区社会经济属性

石林生态旅游区的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有旧石器、石器时代文化、青铜器时代遗存.石林风景名胜区有自然村落75个(主要分布在二级、区),分布于喀斯特洼地、喀斯特湖边、河流高位阶地、喀斯特山区(半山区)与坝区的过渡带,人口超过6万人,彝族人口比例超过40%.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独特的文化.石林彝族文化深受石林喀斯特影响,是石林景观组成部分,形成特色鲜明的“祖灵文化”、“石头文化”、“山水聚落文化”(生态文化)、火文化”(火把节与民民俗风情、歌舞组成),以及民间艺术和服饰文化.

石林传统经济受限于喀斯特资源环境的脆弱和水土资源,经济收入有限.石林旅游的发展和兴旺带来转机.石林旅游不仅是石石林县的财政税收和居民就业、农民增收的主要领域,也是石林喀斯特脆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主要经济来源.

2石林景区生态旅游探索与实践

按照《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运营规范》,对照石林风景名胜区资源、生态环境和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状况,针对石林喀斯特生态系统是典型脆弱生态脆弱系统和悠久的人文活动、悠久的旅游开发历史,针对自然生态系统保护、退化生态区(点)的整治恢复、生态游览环境整治,生态旅游设施改善要求,制定了专题规划和组织实施,全面落实《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运营规范》.

2.1健全管理队伍,完善管理规章,提升资源和环境监管能力

创建了“石林风景名胜区森林管理综合执法大队”,人员176名,来自风景名胜区内的75个自然村和管理局招聘的管理巡逻人员组成.完善了“县-局-乡(镇)-村(村民小组)”的四级保护管理体系.配合实施《昆明市石林风景名胜区保护条例》,制定和实施了资源保护、生态旅游、市场经营、怎么写作品质、卫生环境等方面的19项管理制度.建成景区监管信息系统和生态环境资源卫星定位遥感检测保护系统,游览区资源、游览区动态、生态环境实行实时监控,及时处理. 2.2编制专项生态规划,落实总体规划

严格执行国务院批复的《石林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2003-2020》,制定了17项专项规划.规划编制和执行有完整的“调查、咨询、可研、设计、施工、监理、验收”,利益相关者全面参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认为石林的管理和规划是“管理良好,具有各类利益相关者就地有效参与的管理规划”.

2.3健全生态建设资金投入与管理制度

石林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的资金来源有国家、省、县(局),以石林管理局自筹为主,包括门票收入的规定比例、项目投资、银行贷款.国家和省给予的资金支持是特定项目,需地方(县、管理局)配套;每年石林门票收入有15%的收入用于生态环境卫生管理和景观维护.2009-2012年累计投入7亿元用于生态旅游基础设施、生态景观修复和五棵树村整体搬迁.

2.4加强科学研究,提升石林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的科学技术指导

在落实石林风景名胜区2000年建立的《石林科学研究基金管理办法》基础上,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持续加强与中国科学院、云南师范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单位的合作,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签署《喀斯特石漠化治理合作协议》,并与美国猛犸洞国家公园签署合作协议,加强公园管理和旅游的合作.云南师范大学等单位在石林风景名胜区先后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这些科学项目提供了石林喀斯特植被、植物名录、水资源和水源地修复、退化喀斯特景观恢复治理的技术.

2.5新增生态游览区,管理怎么写作区与游览区分离

石林旅游增长迅猛,为保障游客权益和旅游品质,不损坏旅游景观和环境,执行容量控制的同时,实施扩容增量,管理怎么写作区于游览区分离.一是大石林景区增加李子园箐、步哨山、万年灵芝自然生态游览区;乃古石林景区建成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展示游.二是改造景前区环境,美化景观,搬迁石林管理局大楼,拆迁大石林景前区的商场和停车场,新建景前区景观生态园;三是分别在大石林游览区和乃古石林游览区外新建游客中心与生态停车场,建成了景前区生态景观园.

2.6持续改善石林世界自然遗产地自然自然性和完整性,彝族撒尼文化融入石林生态游

自2007年石林列入世界遗产目录后,石林管理局严格《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公约》行动指南要求,全面落实《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规划》规定,落实世界遗产地管理,保护或恢复遗产地自然性和完整性.

2.7培训员工,完善标示展示解说系统,丰富石林生态旅游知识内涵,提升生态旅游品质

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常年进行科普宣传教育,以持续提升石林景区的博物馆、石林旅游展览橱窗、景点展示标示牌质量,建立了乃古石林景区的世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彝族撒尼文化和石林喀斯特生态、水源地的展示游览区.石林景点的展示牌设计制作被国土资源部向全国地质公园推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和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办公室给予高度赞扬.

3坚持实践生态旅游的发展方向

石林景区生态旅游建设是按照“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在开发中有效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健全保护法规,建立保护网络,开展环境整治,实现旅游怎么写作区和游览区的分离,还景区一个自然生态环境.但是,石林生态旅游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对生态旅游认识还要进一步提高;按照规划内容推进生态旅游项目落地进度慢;生态环境质量上整体较优,但部分建筑外貌与环境还不太协调且石林湖有富营养化趋势,影响整体景观.下一步,应将迅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拿出措施,形成制度,全面推进生态旅游知识宣传建设工作,加大整治力度,消除建筑外貌低俗化,整体优化美化环境.

生态景区是地球在数亿万年漫长历史时期演化形成的,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我们开展生态旅游,就是为了保护好各类珍贵的生态资源遗迹,并通过对生态遗迹的保护和展示以及生态科学知识的普及,提高公众对生态知识的认知度,提高全社会保护景区生态的自觉性、主动性,这是世界生态旅游景区建设发展的一个永恒主题,我们在探索石林生态旅游历史过程中,既要把那些重要的表征地球自然演化过程中的遗迹保护好,为人类子孙后代永远留下这些自然景观以达到永续利用,又要充分利用好这些生态遗迹资源,为人类的文明进步怎么写作,这就需要每一个生态景区,不断研究和普及生态旅游的科学价值,不断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探索实践完善工作措施,这样才能真正达到生态景区建设的初衷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