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和谐社会的财政文化

更新时间:2024-03-15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3348 浏览:156123

摘 要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文化,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在财政文化建设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应结合财政工作的特点和新形势对财政工作的要求,着眼于长远,将财政文化建设融入财政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整体推进,使财政工作与财政文化相得益彰.

关 键 词 :和谐社会;财政文化;公共财政;公平正义

中图分类号:F8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892(2013)01-0032-07

一、引言及相关文献回顾

2007年10月15日,党的十七大报告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对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全面部署.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通过决议,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措施,这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财政文化建设是财政事业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和力量源泉,是新形势下一个新的课题、新的任务.如何理解财政文化的内涵和特征、财政文化结构如何、功能何在、新形势下如何推进和谐社会财政文化建设等,已经成为摆在广大财政理论研究者和财政实务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我国对于财政文化建设的相关问题讨论颇多,基本上都是围绕财政文化的内涵、财政文化建设内容、推动财政文化建设的措施等展开论述.如郑万峰(2007)从公共精神的角度阐释了财政文化,认为构建中国特色公共财政,必须加强财政文化建设,培育财政公务员的公共精神,这是财政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米传军(2009)从总结财政活动的实践着手,认为财政文化是在长期的财政工作中创造、积累和形成的历史、道德、经验、文学艺术、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的总和,以人为本、开拓创新、诚实守信、廉洁奉公是构建财政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但学术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较少涉及,代表性的研究如叶振鹏和赵云旗(2010).叶振鹏和赵云旗(2010)的研究认为,财政文化是财政实践活动创造的精神财富,属于一种观念性的文化,其外延包括财政思想、财政原则等表现形式,它具有传承性、时代性等特征.这些论述的研究方法类似,基本都是就财政论财政,立意不高;认识单一,都认为财政文化建设主要抓精神文化建设;理论梳理不够,仅就财政文化的概念、特征等进行分析,未进一步对其功能、意义等加以剖析.

本文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研究财政文化,力争“跳出财政看财政”,努力厘清财政文化的概念、特征、功能、建设目标及内容,结合当前财政文化建设的现状及不足,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文化的建议.

二、研究财政文化的前提——财政文化的概念

财政工作存在于社会之中,故财政文化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财政文化是财政工作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层次的产物,也是财政工作达到一定水平和高度的标志.研究财政文化,必须先从财政文化的概念着手.

目前对财政文化的定义众说纷纭,归纳起来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财政文化一般是指政府在财政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独具财政特色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狭义的财政文化往往侧重于文化精神方面的属性对财政文化进行界定,从不同层面分析有不同的理解.比较有代表性的说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将财政文化归于观念文化,即指在财政实践活动中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财政思想、财政理念、财政信仰等.二是认为财政文化是财政工作者在长期的财政实践活动中积累和升华而形成的群体意识、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准则和审美情趣的总和,是一个蕴涵财政规范、时代精神内涵和现代管理模式的科学体系,应体现为围绕财政工作中心、怎么写作国家发展大局的事业特征和人文氛围.三是认为财政文化是在长期的财政工作中创造、积累和形成的历史、道德、经验、文学艺术、行为准则、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等的总和.上述定义片面强调财政文化的物质属性和精神属性的某一方面,定义有失偏颇,应当采用广义的定义,即将其物质属性与精神属性并重.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认为,财政文化一般是指国家财政部门及财政工作人员在长期财政实践中所创造的、独具财政特色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财政文化的外延则应当包括财政思想、财政理念、财政经验、财政政策、财政法律等.

财政文化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如传承性、时代性、开放性、共享性、相对稳定性等.除此之外,财政文化还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

1 国别性.财政首先是一国的内政,其作用范围局限于一国.维护本国的公共利益和提高本国的软实力,这是财政文化建设的目的之一.我国的财政文化有别于他国而独具中国特色.

2 部门性.财政文化是社会文化作用于财政领域、由财政主体自身内化的结果.财政文化是独属于财政领域的一种文化模式,有别于其他领域的部门文化、行业文化.财政文化的主体是国家财政部门及其工作人员.

3 公益性.公共财政强调着眼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是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的,公共财政收支结构的特征是“取公众之财,办公众之事”;财政行为要充分尊重民意,理财,规范理财.财政文化崇尚公共利益本位,以满足公共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公共利益至上.

4 公正性.整个财政文化是以追求社会的公平正义为目标.财政部门作为国家重要的公共部门之一,是组织、协调、配置公共资源的主导者,只有以公共精神为指导建设财政文化,以对国家、社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制定并贯彻落实公共财政政策,才能有效分配公共资源,确保财政分配的公正性,有效防止两极分化.

在国家层面,任何公共部门的行政行为,都会受到一定领域文化的具体指导和影响.财政文化作为指导财政工作的一种亚文化形态,对于维系及保障财政领域的正常运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财政文化决定着公共财政体系存在的状态、运行的方式以及发展演变的道路和方向.其功能集中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规范功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财政文化渗透于财政工作的方方面面.它规定了财政部门的行为倾向,成为一种内化了的行为规范,深刻地、稳定地、长久地指导着财政行为方式和手段的选择.通过财政文化环境与氛围的潜移默化,逐渐地将外在文化转化为自身内在需要,使财政工作人员成为适应财政工作发展需要的成员.

2 导向调控功能.作为对财政工作产生的一种感召力、影响力,财政文化可以把广大财政工作者引导到财政工作确定的方向、目标及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上来,直接为经济建设与发展怎么写作.同时,财政文化可以为行为主体的机会行为选择及品质选择提供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奖惩激励,控制、规范和纠正人们错误的行为方向和道路,使之树立良好的财政形象,赢得社会公众对财政工作的信任、理解、支持.

3 凝聚整合功能.作为一种粘合力,财政文化可以理顺内部关系,凝聚社会共识,使财政价值观被财政工作者共同认可,将财政工作者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使他们目的明确、协调一致,保证财政部门工作的高效运行.

4 激励创新功能.作为一种激励创新机制,财政文化可以使积极向上的理念及行为准则为广大财政工作者所接受,使他们从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奋发进取精神,使财政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被充分调动和激发出来,使广大财政工作者的工作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形成强烈的使命感、持久的驱动力,并进一步发挥潜能.

三、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文化的意义

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文化,对于财政部门及财政工作者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公共财政改革与发展,提高财政部门执政理财能力、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文化是财政部门及财政工作者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1 “三个代表”中的其中一个代表就是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财政文化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生产力,是财政部门一种无形的资产和财富.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文化,能够使财政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减少财政部门不必要的支出,这无疑将会大力推动我国生产力的发展.

2 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文化,就是认真按照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认真汲取古今中外的优秀财政文化成果,并根据时怎么发表展要求和财政工作特点,不断开拓创新,力求先进性和广泛性有机地结合.

3 全心全意为人民怎么写作,始终代表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也是财政文化建设的核心.财政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根本宗旨就是要在财政干部中牢固树立为人民怎么写作的观念,坚持“为国理财、为民怎么写作”的理念,从职业责任和职业素质要求等方面坚定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财政部门中弘扬奉公守法、廉洁理财的道德品质和精神风貌,在财政丁作中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促进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推动财政事业不断发展.

(二)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文化是当前公共财政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

转型期的公共财政建设面临理论与实践的多方面考验,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就是要求财政职能向积极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怎么写作方面转变,由“消极安排型”财政向“积极怎么写作型”财政转变.这些改革不仅要求转变我们财政工作的职能和财政工作的方法,而且也要求财政工作者的职业理想、职业意识和职业道德作相应的转变.大力建设具有时代特色和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财政文化,推进公共财政的改革和发展,可以使公共财政支出安排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更好地为广大人民群众怎么写作,努力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文化是搞好财政部门自身建设和提高财政部门执政理财能力、水平的必由路径

财政文化是财政工作的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财政文化建设是财政部门自身建设的一部分,它为财政工作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推动财政工作可持续发展.财政文化建设涉及到财政自身建设的方方面面,通过财政文化的建设,将财政部门的自身建设融入先进文化的内容,有助于提高财政部门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可以大力提高整个财政团队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从而提升财政部门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四、当前财政文化建设的现状及不足

近年来,全国各地财政系统都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适应形势发展需要,把开展财政文化建设作为推进财政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动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体鲜明的财政文化建设活动,积极探索具有部门特色的财政文化建设模式,力争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奉献财政人的应尽之力.这些举措提升了财政工作水平、实现了财政文化与财政管理有机融合,同时使我国的财政文化建设初具规模,对于探索财政文化建设的内容、模式和路径也大有裨益.但我们不无遗憾地看到,各地各级财政部门开展的财政文化建设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1 开展财政文化建设缺乏实质内容,造成财政文化建设很难落到实处.一是财政文化建设口号化、公式化,将财政文化建设作为形象工程,大搞形式主义.上至机关下至基层、从办公楼到工作现场,到处悬挂或粘贴“为国理财”、“为民怎么写作”、“奉献”等标语口号,口号铿锵、行动缓慢,将文化建设停留在“纸面文化”的层次上.二是财政文化建设文体活动化,认为财政文化建设就是搞几次讲座、开展几次学习.三是财政文化建设“大一统化”,认为财政文化建设是个筐,所有与财政相关的工作都可以往里装.财政文化建设目标不明确,与口号化、公式化建设相比,表面上是建设财政文化,实质上还是在抓日常财政工作,造成财政文化建设空泛化.

2 理解出现偏差,将财政文化建设等同于财政领域思想政治工作等,造成财政文化建设的方向性错误或遗漏性错误.一是将财政文化建设等同于搞好财政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由于思想政治工作在目的上也是构建和谐社会,也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因此,有些人就误以为财政文化是在国家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新形势下而创设的一个新名词,实质都是一样的.其方法、手段、功能、建设路径都大相径庭.二是将财政文化建设或等同于建章立制,或等同于干部队伍建设.只要把财政工作的规章制度制订出来,汇编成册,逐级发放,对照考核,或者只要将财政工作的干部队伍建设好,由财政干部率先垂范,财政文化建设就大功告成了.其实,财政制度建设、财政干部队伍建设只是财政文化建设的一部分. 3 对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文化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认识不够,对财政文化建设的深度缺乏认识,造成财政文化建设无法深入、“浅尝辄止”,往往把财政文化建设作为应对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新形势的短期要求,只是财政工作面临新形势而生的应景之作,认为开几次会、简单地布置一下工作就行了,没有制定全面而细致的计划,没有意识到建设财政文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使命.

4 全国范围内的财政文化建设发展不均衡.全国各级财政部门有些财政文化建设开展得有声有色,成效显著.如2007年初陕西省财政厅在全省部署“陕西财政文化建设”系列活动,并于当年11月邀请一些知名学者、税务专家召开了“陕西财政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厦门市财政局于2010年专门成立财政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和项目推进小组,对厦门市财政文化进行总结、提炼、升华,印制了《厦门市财政文化手册》,财政文化建设如火如荼.但部分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文化建设还停留在开会、发文、定方案之上,活动、媒介、平台不多,主题凝练不够,连贯性不强.

五、财政文化建设的目标和内容

我国财政体制发生了重大转变,正逐步从以高度集中、统包大揽为主要特征的全能型财政向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为主的公共财政转变.为适应这一重大形势的变化,我们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准确界定财政文化的概念的基础上,厘清财政文化的目标和内容,实现公共财政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财政文化的建设不仅仅是价值形态的分配,而且是对反映社会风俗、习惯的公平正义的追求.

(一)维护社会公正和建立清正廉明的财政部门是财政文化建设的两大目标

党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财政大力支援文化建设固然重要,但这并非财政文化建设的目标,维护公平正义和财政部门的清正廉明才是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文化的最高追求和最高表率.

财政部门掌握和分配着公共资源,成为了政府架构中非常重要的部分.政府应当是社会(公共)的代表,这里的“公共”并不是指个人集合的公共,而是指公共的上层建筑,即社会价值准则和社会道德准则的代表,也即社会公平正义的代表.财政部门自身如同整个政府架构一样,它不存在自身(个性)的价值表达和道德表达,它是中性的,代表真正的上层建筑,有至高无上的权威.财政部门的行为对于社会公平正义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核心的表率作用.财政文化建设应当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为追求目标之一.当然,因为社会的公平正义是有层次的,即地方公共部门之间存在差别性和流动性,所以,财政文化的建设也是有层次的.

财政部门的清正廉明作为财政文化建设的另一目标,这是追求第一个目标即社会公平正义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换句话说,社会公平正义必然要求财政部门是清正廉明的.清正廉明是价值和道德的统一,片面追求价值财富必然会片面强调物质而忽视精神.一是财政部门自身没有追求货币财富的倾向,财政部门只是用财政方式协调各种社会关系.二是财政部门虽占用和消耗资源,但必须是节俭的,财政部门的行为对于社会中价值的个性表达和道德的个性表达都是公平正义的.三是财政部门是廉洁的,财政部门工作人员的收入、福利与部门权力无关,其权威和机动权必须是为了节省交易费用.

(二)财政文化建设的内容

高度重视、深刻认识是建设财政文化的必要前提.建设财政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核心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与此相适应的财政体制.建设财政文化并不是给财政增加某种职能,也不是要财政更关注文化的表达方式,而是通过财政职能正确处理价值和道德的关系,同时正确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正确处理物质生存方式和精神生成方式的关系.这就是说,财政文化建设不能局限于经济领域,涉及到社会关系的各个方面.财政文化内容丰富、特色鲜明、范围很广,财政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其内涵、外延、内容往往随着时代与形势的变迁而变化发展.当前,我国财政文化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一是要坚持为国理财、为民怎么写作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工作宗旨.二是要树立谋划全局、求真务实、公共怎么写作的宏观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三是要形成科学规范、严谨精细的现写作技巧财观念、制度体系和工作精神.四是要塑造勤俭节约、公正廉洁的良好公众形象和行业风尚.五是要打造勤勉敬业、团结协作的优秀人文内涵和团队精神.

财政文化由内至外、由观念至行为,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基础)、精神文化(核心)、制度文化(相似度检测和桥梁)、行为文化(关键)四个层面,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共同构成财政文化这一有机整体.其中,物质文化是财政领域中的一切有形的物质实体,是财政工作的物质形式、物质成果和保障财政工作开展的物质条件、环境条件等.它是财政文化的基础.精神文化主要是以财政精神、理财思想、职业道德、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理念体系、价值取向和战略思想等.精神文化是财政文化的核心与灵魂,是财政文化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也是财政文化最活跃、最富有激励性的部分.网财政精神文化是财政领域最宝贵的优势和精神财富,它的形成是一个内在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可谓“内化于心”.它集中体现了独特、鲜明的财政工作思想和风格,它决定着财政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制度文化是财政部门为保障财政工作运行而建立的组织机构、工作体制、管理模式、管理制度及运行机制等各种规章制度,是财政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沟通的相似度检测和桥梁.行为文化是财政部门及其人员的组织形象、言行修养、工作作风、行为规范及人际关系等的动态体现,可谓“外化于行”.行为文化是财政文化的关键,是广大人民群众和其他政府部门、社会组织据以评判财政部门及人员工作绩效的直接标准和动态表现.

六、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文化的措施

在现阶段,建设和谐社会财政文化,应结合财政工作的特点和新形势对财政工作的要求,着眼于长远,将财政文化建设融入财政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整体推进,使财政工作与财政文化相得益彰.

(一)统筹规划.建立推进财政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财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全新的尝试和长期的全局性、系统性工程,需要财政系统方方面面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积极参与.财政部门要将财政文化建设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制定实施的规划和细则.明确财政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工作思路、远近期目标、基本内容、具体措施等,充分调动广大财政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精心组织实施.

(二)加强各方面学习和调研,为财政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要把学习、调研作为财政文化建设的基本主题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学习、调研,全方位提高财政人员的综合素质.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通过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时事政策等,提高财政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水平,教育财政干部职工增强团结意识,树立大局观念,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乐于奉献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每一项工作,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二是加强财政业务知识学习.根据新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制定读书学习计划,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广大财政人员政策水平与业务能力.三是加强学习国家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财政人员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自觉性.四是加强经济、管理、文学、历史、哲学等多方面知识的学习,开阔广大财政人员的视野,扩大知识面,丰富内涵,完善人格,提升文化品位与人文素养.五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重视财政调研深入基层、深入实际,重视调研成果的应用推广,努力为财政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保障.

(三)立足财政文化多元化建设,丰富建设内涵

财政文化建设应同时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等四个层面着手,多管齐下、整体推进.

1 开展财政物质文化建设,着力完善财政文化教育活动场所、工作场所、财政教育基地、财政文化的各种物质载体,力求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大力抓好财政部门办公自动化建设,加快工作进程,提高工作质量;搭建政务公开平台,通过公告栏、办事指南手册、网站等多种载体公开财政工作事项和重大决策,不断增强财政工作透明度;加强财政系统信息化建设,加强对公众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创新宣传册、宣传标牌、公告栏、办事指南手册、网站等宣传媒体的版面、栏目.

2 加强财政精神文化建设,确立财政核心价值观,这是财政文化建设的重点.要确立财政领域“为国理财、为民怎么写作”的核心价值观,着力培养财政工作人员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克己奉公、遵纪守法的思想,把财政工作者个人的价值实现与财政事业发展目标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我国财政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强化公仆意识,营造快捷高效、科学规范的怎么写作氛围;加大财政为基层怎么写作、为人民群众怎么写作力度,关注民情、关怀民生,构建怎么写作型财政系统;大力发扬团队精神,顾大局、讲团结.

3 以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导向,深入创新财政管理体制,优化财政规章制度体系,打造财政制度文化.建立健全一整套较为完备的财政工作制度体系,坚持财政管理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依制度理财、靠制度管人,并促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积极稳妥推进财税制度改革和财政内部管理改革,进一步完善财税管理体制,确保民生方面的支出.

4 构建内外和谐环境,推进财政行为文化建设.对内开展争先创优,提倡互帮互助,大力开展文明窗口建设;对外坚持依法行政,将管理与怎么写作相结合,进一步优化怎么写作,建立便捷、高效的工作通道;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财政监督,努力塑造财政部门廉洁高效的形象;规范财政收支行为,坚持透明原则,建设“阳光财政”;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的财政文体活动,丰富财政工作者业余文化生活.

责任编校:周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