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

更新时间:2023-12-26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6741 浏览:71837

[摘 要 ]节能减排工作是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件大事.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只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节能减排,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 键 词 ]推进;节能减排;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简介]卢昭清,广西北流市委党校讲师,广西北流537400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8)04-0038-04

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并强调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基本形成节约能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工业经济作为“资源经济”,能够得到科学、持续的发展壮大对促进我国的国民经济尤为重要,但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目前的工业企业普遍存在有高能耗、高排放、难循环、低效率等问题,节能减排工作就尤其重要.

一、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节能减排工作是关系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一件大事,也是关系全球环境的一件大事.

(一)节能减排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关于中国的能源家底,有一种说法是中国富煤、贫油、少气.而实际上,煤炭资源虽然绝对数量庞大,但1800亿吨左右的可采储量,只要除以13亿这个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均资源占有量就会少得可怜.我国2007年消费原油3.2亿吨,当中1.5亿吨来自进口.这就是说,即使将新发现的渤海湾大油田10亿吨储存全部开采,也仅够我国用3年.目前我国探明石油储量约60亿吨,仅够开采20年’刚好是世界平均40年的一半.另外,人均淡水资源量为2200立方米,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人均耕地只有1.4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森林面积为1.9亩,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5;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二)节能减排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工业对煤电油运和重要资源的需求量明显增加,大幅度上涨.一些重要能源资源对外依存度大幅度上升,我国重要能源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加剧.今后,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能源资源需求总量还会增加,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矛盾将长期存在.节约能源资源,大力促进能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三)节能减排是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外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经济全球化为我国广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创造了条件,但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节约能源资源,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从源头上减少污染,使企业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原料成份、能效、回收、废弃和处置等都能够符合环境标准.关系到增加企业国际竞争力和外贸可持续发展.

(四)节能减排是实施环境保护的根本要求.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以煤为主,燃煤造成的二氧化硫和烟尘排放量均占其排放总量的80%~90%.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严峻的状况仍然没有改变.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已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流经城市的河段普遍受到污染,许多城市空气污染严重.生态破坏呈加剧之势,水土流失量大面广,草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大力节约能源资源,减轻能源资源消费增长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的巨大压力,关系到国家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发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我们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实践证明,我们工业上传统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尽快加以扭转.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二、当前我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

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提出了2010年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末下降20%,其中2006年要下降4%;同时,2006年主要污染物的排放要下降2%.尽管2006年连续出台了若干政策,希望控制住污染物的增长,但在“十一五”开局之年的2006年,“主要污染物总量每年削减2%”这门功课,各地还是交出了不及格的成绩单:化学需氧量(水体中主要污染物)比2005年增长1.2%,二氧化硫增长1.8%.在上一个五年计划中,污染物总量减排是所有国民经济指标中唯一一个没有完成的.因此说过去的“十五”中,我国单位GDP能耗、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等主要污染物的排放均不降反升,环保任务依然没有完成.

分析当前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目前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认识尚未完全到位.由于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许多地方对干部的考核仍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内容,加之现行财税体制方面的问题.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把节能减排作为软指标,特别是一些市(地)和县(市)还不够重视,还没有制订节能减排总体性方案,责任不够明确,措施也不够具体.少数企业环保意识不强或是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对节能减排工作的推行不够配合,甚至出现阻力.

(二)淘汰落后产能总体进展缓慢.除淘汰小火电工作按计划进行,淘汰落后钢铁、有色、水泥产能工作正在推进之中外,造纸、酒精、味精、柠檬酸等落后产能淘汰工作起步晚,进展迟缓.淘汰不彻底,一旦市场行情好转,落后产能容易死灰复燃.此外,淘汰落后产能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比如: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规定,年产1万吨以下、环保不达标的再生纸厂要实行强行淘汰.目前,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已关闭取缔不符合产业政策规定的土纸厂,但有关善后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大量的相关工作还有待地方政府和当地有关部门去处理,实际操作还是有很多的困难.

(三)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滞后.2007年计划现有燃煤机组脱硫设施投运3500万千瓦、设市城市新增污水处理能力1200万吨/日(不含原有污水处理厂增加处理水量),但2007年的上半年分别仅完成31%、25%.

(四)激励政策不完善.鼓励研发、生产和使用节能环保产品以及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的财政税收政策还不完善,影响节能环保技术、设备、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五)相关机制不健全.一些资源性产品的不能充分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市场供求关系.资源性产品的前期开发成本、环境污染的治理成本和资源枯竭后的退出成本没有在中得到充分体现,企业开发利用资源的外部成本没有内部化.资源性产品水平普遍偏低,如煤炭、居民用电、供水没有反映资源补偿和环境成本.

(六)监管不到位.覆盖各省(区、市)的节能监察体系至今尚未建立,节能执法主体不明确,节能监察队伍能力建设滞后,法规政策的实施没有监督保障.现有环境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弱,环保部门缺乏强制执行权.有的地方政府保护环境违法企业,干扰环境执法.

(七)基础工作薄弱.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严重滞后,能耗和污染物减排统计制度不完善,有些统计数据准确性、及时性差,科学统一的节能减排统计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尚未建立,各级政府部门能源统计力量不足,统计经费落实困难,不适应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

以上这些状况如不及时扭转,对于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难度将会很大.可见,节能减排工作已刻不容缓,如果我们还不能从战略高度认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过度消耗的问题将积重难返,我国的国家竞争力将难以持续,国家安全也难以保证.

三、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要更新理念,提高认识.这是深入进行节能减排工作的必要前提.达到什么程度的认识,就有什么样的责任心;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增长方式,要摒弃片面追求GDP产出而不计环境资源的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的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而不顾及后代人的旧的发展观,要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二)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高能耗、高排放的传统产业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比重仍然比较大.目前,我国低能耗的怎么写作业占GDP比重从2003年的41.7%下滑到2006年的39.5%,而工业比重相应上升,特别是高耗能产业迅速膨胀,这是我国能耗强度不断上升的根本原因.根据测算,如果我国怎么写作业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而工业增加值比重相应降低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相应降低约1个百分点;如果工业中的高技术产业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而高耗能行业比重相应下降1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相应降低1.3个百分点.

不过,产业结构调整本身就是一个长期过程,不是一两年就可以完成的.2006年我国节能减排指标没有完成,背后的原因在制定指标之初就可以预见.换句话说,在这一年中,并没有发生不可预测的因素导致节能减排目标没有达到.政府提出的量的方面的指导性指标几乎全面超额完成,比如增长速度、投资额、进出口总额等,而约束性指标没有完成,这就给政府一个需要强烈关注的信号: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有强大的动力,但是增长机制存在缺陷.我国提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经10余年,但目前只能说有进步,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在我国三大产业中,工业增长过快.在工业中,高耗能的重工业增长过快.中国的资源能源问题.从宏观层面来看,应当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抑制高耗能产业的盲目发展,加大怎么写作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重点是大力发展怎么写作业,提升工业层次和水平”.

(三)科技创新,推进技术进步.加强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技术的科技攻关和产业化,重点开发和推广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技术,加快资源节约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科技的进步,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主要工业行业单位产出能耗和物耗、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机动车每百公里油耗等消耗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明显偏高;能源利用效率、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效率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却明显偏低.节约能源资源是大有潜力可挖的.例如工业锅炉改造,我国现有中小锅炉约50万台,实际运行效率只有65%左右.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5~20个百分点.这些中小锅炉中90%都是燃煤锅炉,每年消耗煤炭4亿吨左右,通过技术改造和完善管理等措施,仅燃煤锅炉一项的节煤潜力就有7000万吨.又如节能灯的使用.我国是全球第一大节能灯生产国.2005年节能灯产量达到17.6亿只,占世界总产量的90%左右,但70%以上出口,国内使用的比例并不高.如果把现有的普通白炽灯全部更换成节能灯,全国一年可节电600多亿度,相当于中部地区一个省的全年用电量.还有电动机的节能,我国工业用电的近70%是通过电动机消耗的.其中,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目前达到国家节能评价标准的高效节能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市场份额只有1%.如果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加大推广力度,将市场份额提高到12%,每年就可节电100亿度.


(四)加大投入,保障实施.要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目标,政府必须加大资金投入的力度.首先,财政应加大支持节能减排工作的投入,采取以奖代补等方式和强制政府采购政策,支持十大重点节能工程、污染减排监管体系等建设.同时,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等要给予适当补助和奖励.其次,地方财政也可增大支持力度,在整合现有资金的基础上,采取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等办法,引导和支持地方企业对节能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建立一批重点节能示范项目,为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实施做好充分的资金保障.

(五)创新管理,健全法规标准.进一步完善资源环境财税政策,调整污染收费政策,促进“两高一资”产品承担其应承担的社会成本.通过制定和修订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约束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法律法规,加大处罚企业不按标准,乱排放污物、废物的行为,提高环保监管的力度;与此同时要加快修订《节约能源法》和完善《工业污物和废物排放规定》,制定《循环经济法》以及废旧家电回收处理管理条例、节约用水条例等,完善重点行业市场准入标准、重点耗能产品及新建建筑能效标准和取水定额标准,依法加大执法和监督检查力度.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市场主体依法节能,合理用能,安全排污.

(六)健全体系,严格管理措施.建立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将“十一五”万元GDP能耗降低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区,各地区要将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市、县(行业)和重点企业.实施GDP能耗公报制度;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跟踪管理和监督检查,组织重点企业与地方政府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建立企业节能减排责任制;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完善能源计量和统计工作.推动政府机构带头节能.加快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加大循环经济试点的实施力度,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园区、城市和农村循环经济发展,建立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七)完善激励政策.加快推进资源性产品的市场化改革进程,建立能够反映能源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等完全成本的形成机制.加大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增加实行差别电价的产品,加强高耗能行业用电限额管理,促进高耗能行业节能降耗.建立健全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财政税收政策,加快制定鼓励生产、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和节能建筑以及低油耗、低排量车辆的财政税收政策,完善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调整高耗能和资源性产品进出口政策.

总的来说,节能减排工作是长期而又艰巨的.但面对能源、资源的严重制约,不走节能减排的路,不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路,中华民族就没有退路,中国经济就没有出路.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深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最终实现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责任编辑:钟 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