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中小企业问题刍议

更新时间:2024-01-24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3881 浏览:12218

摘 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中小企业已成为青海省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正逐步暴露出来,如何突破制约,形成良性循环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从多个角度探讨了青海省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关 键 词 :青海省 中小企业 发展 问题

中图分类号:F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089-03

近几年来,青海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有力地促进了全省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照国家新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衡量,2006年青海各类中小工业企业为24253户,占全省工业企业总数的99.5%,实现工业增加值61.97亿元,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51.33%,从业人员达到17万人,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已经成为青海工业经济快速持续增长和保持社会协调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实践证明,中小企业在促进经济发展、优化经济结构、活跃城乡市场、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青海中小企业与发达地区相比,在规模、素质、效益等方面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快中小企业发展是促进青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加快青海工业化进程的必由之路.

一、青海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技术创新的资金来源不足,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高.资金是企业从事技术创新活动的必备条件,受中小企业自身以及金融体制的影响,银行总体上不愿给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2005年,省内中小企业中有66.6%的企业负债率高于40%,企业投资回报率低,效益差,投资易沉淀,这种状况更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资金不足已成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最大障碍.

青海有不少中小企业初具规模,发展前景良好,但由于没有足够的自有资产进行抵押,很难得到银行的融资,只能通过非金融机构解决,资金成本明显加大.发展主要靠自有资金的积累,限制了中小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生产技术的创新等.

正是由于资金的缺乏,青海多数中小企业没有建立规范和独立的研发机构,投入少,在技术创新上表现出较消极的态度.多数企业认为技术创新的市场风险大,有限资金投入技术开发一旦失败,企业将承受巨大经济损失,即使技术开发获得成功,在商业化过程中又会遇到资金短缺,人才流失、缺乏开发市场经验等困难,难以实现技术开发预期的投资回报.正是这种市场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大量中小企业长期处于激烈竞争中,使很多中小企业不敢涉足技术开发,只热衷于技术引进或采用成熟技术,导致企业从事技术创新的积极性不高.

2.缺乏良好的投资项目,中小企业发展没有长远规划.受市场和环境制约,中小企业缺乏技术、人才等知识共享环境,企业间互补性差,产业和产品结构相似,产品研发、生产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展开的协作少,中小企业寻找新的科技投资项目很难,且风险大,成本高,导致一般加工工业过剩,有利可图的产业或产品企业都蜂拥而至,造成低水平重复和过度竞争,从而使投资回报率偏低.很多具有投资能力的企业持币观望,甚至不重视对科技研究开发的投入,只重视现有产品的销售,“走一步,看一步”.也有一些企业为获得政府的扶持或外商资金的注入,有时热情很高,把工作重点放在抓项目上,但对项目的论证不够周密,投入后因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的原因而搁浅,造成新的资金沉淀.

3.企业智力构成层次低,缺乏技术创新所需的智力条件.当前,企业家的综合素质状况直接影响企业发展的成败.从省内中小企业来看,这些企业的经营者总体素质不是很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市场拓展和技术创新能力,也影响了企业创新文化和理念的形成.从职工素质看,绝大多数未接受过中、高等教育,甚至有一定比例的半文盲.科技开发人员占职工总数15%以上的企业寥寥无几,企业急需的人才又不愿到企业工作,致使中小企业骨干技术人员极为缺乏,仅有的少数技术人员,在从事技术工作外,不得不从事其他管理等方面的工作,限制了他们在技术深度上的研究.由此可见,中小企业智力构成层次偏低,文化和科技氛围不浓,缺乏技术创新所必需的智力条件.

4.技术引进和转移后的消化吸收能力弱,缺乏创新的主动性.青海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基本上都是技术、设备的引进和转移,而创新则更多地体现在技术引进和转移后的消化吸收能力上.由于自身开发能力有限,中小企业不得不借助外来技术,通过技术引进、转移等方式获得技术成果,但很多企业的设备和人力资源不配套,技术装备和实验、检测设备不配套,产品和市场不配套,使新引进的设备利用率普遍不高,导致产品无特色,升级换代的后续产品少,且市场认可度低,市场化率低.所以在技术转移过程中面临更多的困难,甚至于在政府部门提供一定支持的情况下,仍然不能有效把握机遇,技术还处于低层次的简单模仿上,缺乏创新的主动性.

目前,青海省内中小企业通过引进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做法,是所有企业在发展初期的普遍选择,但关键是省内中小企业没能处理好技术创新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一方面,技术引进是一项节省开支、节约时间、收效明显的活动,但不少企业由于自身的吸收能力有限,又不积极开展二次创新,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另一方面,多数企业存在重建轻改现象,引进某项新技术时,盲目引进全套设备,而技术改造则因投入不足等原因举步艰难.


二、促进青海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单元和竞争主体,是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载体.在庞大的企业群体中,最活跃、最富有生命力的则是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中小企业群体.目前,青海中小企业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发展的质量上,都远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因此,如何更快、更好地发展中小企业,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1.政府要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树立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并重的思想.毋庸讳言,西部地区的政府组织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作用是相当大的,有许多是与领导和政府的支持分不开的,往往是政府越重视,某项经济活动就发展的愈快.中小企业在青海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无论是从企业总数、从业人员总数、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上缴的税收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近几年青海中小企业数量占企业数量百分比达到了99%以上,同时,中小企业提供了全社会就业岗位的7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的60%和企业上缴税收的40%.从这些指标看,青海应高度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应将中小企业的发展列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给中小企业提供财政、税收、融资、就业、技术、担保等各项怎么写作,制定的各项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都应一以贯之地加以执行,不应出现政策的“中梗阻”效应.

客观地说,中小企业在市场上本身处于弱势地位,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要本着“少限制多支持,少扯皮多协调,少干预多怎么写作”的原则,不折不扣地落实和兑现各项优惠政策,为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怎么写作.

当然,政府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念.要在竞争中实现中小企业的发展,不能过于呵护,优惠的政策措施不能变为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性扶贫,依法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同时,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形成发展中小企业的良好社会氛围.经贸、科技、财政、税收等部门应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列为政府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经过若干年的努力,使青海现有中小企业数量增长一倍以上,初步建成庞大的中小企业群体.

2.结合中小企业界定标准,制定出重点扶持的行业和领域.中小企业是一个较为含糊的概念,一般来说难以给出一个规范、统一和适应所有行业的定义.综观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基本标准可以发现,中小企业的概念既非统一也非一成不变.不同国家因各自经济发展的阶段、水平、状况不同,对中小企业的界定不尽一致.同一个国家也随经济发展进程的推进而不断调整其对中小企业的界定标准.合理界定中小企业,才能有针对性地确定扶持重点.中小企业的划分标准多种多样,国际上通行的标准是按照职工从业人数和销售额来界定的.

国家经贸委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规定,确定了工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住宿及餐饮业的中小企业标准.其中工业领域,将职工人数在2000人以下,销售额在3亿元以下,资产总额在4亿元以下,定义为中小企业,这其中职工人数在300人以上,销售额在30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4000万元以上定义为中型工业企业,其他为小型工业企业.而其中对中型工业企业,一项或两项指标超出标准,仍定义为中型企业,对小型工业企业,一项或两项指标超标仍定义为小型企业.

根据这个标准,青海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都是中小企业,因此,应当结合行业特点,制定出重点扶持的行业和领域.建议对延长四大支柱产业链的中小企业、特色产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安置、雇佣职工人数较多的中小企业进行重点扶持.

3.拓宽青海中小企业融资的融资渠道.

(1)多形式建立企业发展基金,扶持中小企业发展.许多地区通过财政投资带动其他投资入股,多种形式地建立起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青海应该大胆地借鉴这一做法,积极筹建具有稳定筹资功能的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资金怎么写作.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应主要包括:政府拨付的用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中小企业每年上缴税金增长部分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基金运用生产的收益,自然人和法人及其他组织的捐赠等.发展基金可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向高科技、专业化、外向型方向发展,支持中小企业之间进行经济技术合作,支持中小企业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规定进行结构调整,进行技术创新,开发名牌产品,支持中小企业进行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为中小企业提供担保等.同时,积极探索设立专门的贷款担保基金,按照国家经贸委《关于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建立多种资金来源、多种组织形式参与、多层次结构的担保体系.另外,中小企业应加强与银行的沟通,及时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财务状况等信息反馈给银行,增进相互了解,建立互相信赖的银企合作关系.

(2)建立多元化的投资体制.中小企业资金缺乏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应积极联合、引进国内外有关的风险投资机构,设立风险创业基金,以小额资助的方式推动中小企业的蓬勃发展.当然,在投资时也应避免分散投资和盲目扩张,因为项目的经营能力和管理经验不足,很难形成气候,反而失去原有的竞争优势,中小企业应先立足做“强”,然后再逐步做“大”.

一个成功的企业就是一本最好的招商说明书,江苏昆山的经验也印证了这一点,当我国台湾地区一些大型企业在昆山成功创办后,吸引了众多为其配套的中小企业到此进行投资,造成台资蜂拥而至的局面.外来投资的中小民营企业,特别是在青海有江浙资本背景的企业为什么比较有活力,就是因为他们能够带来江浙的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促使他们的发展,能够有效地带动家乡的相关企业来青海创业和发展.

(3)各级财政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应提供支持,建立有效的担保机制,缓解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难题.据对现有中小企业的统计,资金紧张的企业数占到80%左右,这其中30%左右的企业资金很紧张,只有10%~20%的企业资金供给不存在问题.因此,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为中小企业提供财政支持的规定,在财政预算设立中小企业科目的情况下,省级财政也应积极在财政预算中列入中小企业科目,使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

解决中小企业资金难的问题,还应大力探索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设.用市场化的手段,采取政府财政出一点,企业拿一点,社会投一点的办法,积极设立具有互保性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基金.

(4)设立民营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品种及产品,为中小企业发展怎么写作.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放宽市场准入,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止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设立民营性质的金融机构,从长期来看是一个大的趋势.国有商业银行撤并了一批成本高、管理难、业务不足和严重亏损的基层机构,为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也提供了更多的市场空间.因此,在争取国家有关部门支持的前提下,应积极发展产权明晰、机制灵活,具有地利、人缘优势的地方性质的中小民营银行,争取使西宁市成为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金融怎么写作.青海的商业银行应当根据《中小企业促进法》的规定,改善信贷管理,扩展怎么写作领域,大力发展适应中小企业的金融产品,调整信贷结构.在创新融资机构、渠道、金融品种等方面有所突破和发展.针对最需要资金、资金生产率高的项目往往因为风险较高得不到贷款,而发展成熟、收入稳定的项目又争相成为银行追捧对象的实际,积极发展风险投资机构和民营地方小银行.同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在现有基础上,要形成稳定的来源渠道,并逐年有所扩大.城市商业银行及信用社应创新金融产品,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应积极探索新的金融品种,设立保理等业务,在银行利率浮动化的情况下,为化解风险,可以适当提高向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实现银企间的紧密合作.商业银行应对技术改造项目、研发项目、购写新设备、实现产业突破的共性技术放宽担保抵押条件,积极给予资金支持.

4.大力发展各类为中小企业提供怎么写作的相似度检测机构.目前,现有的部分社会相似度检测组织官办色彩太浓,不但严重限制了这些组织的自主性和灵活性,而且使相似度检测组织失去了赖以存在的广泛社会基础,难以真正扮演相似度检测组织的角色,不能成为政府与企业、政府与社会的沟通者和协调者.因此,应按照培养相似度检测组织独立性的原则,实现政中分开,特别是对专业性、技术性强的怎么写作于中小企业的相似度检测组织,应明确提出其应承担的责任及业务范围.

在强化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怎么写作的相似度检测机构各项功能的基础上,采用市场化手段,组建一批怎么写作于中小企业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税务师事务所、安全监察事务所、资产评估师事务所、小企业怎么写作中心、技术创新项目怎么写作站、中小企业信用等级评价中心及各种管理咨询公司等,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各方面的社会化怎么写作.在社会化怎么写作体系中应能够重点培训中小企业的企业经营者和财务人员及技术开发人员.组建怎么写作于小企业的信息网络,成为中小企业信息、技术、咨询的交流平台,降低交易成本和获取信息的难度.此外,还应在一些重点行业设立小企业行业协会,加强行业的自律和监管,把不应该、不适宜政府行使的职能还给市场和社会.

5.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促进就业的作用.中小企业是促进就业的主体,同时也是市场经济的弱势群体.党的十六大将增加就业列入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而中小企业又是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体.因此,政府应更加重视中小企业在促进就业方面的重要作用,尽可能提供优惠政策,扶持其发展,使之能够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有关部门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引导中小企业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对失业人员创立的中小企业和当年吸纳失业人员达到国家规定比例的中小企业,符合国家支持和鼓励发展政策的高新技术中小企业,安置残疾人员达到规定比例的中小企业,建议在创办后3~5年内减征、免征所得税,实行税收优惠.对青海而言,不宜大规模地对产业结构进行提升,而是要用扩充产业结构的办法来解决就业问题,发展中小企业的产业群和产业带.

6.提高核心竞争力,使中小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比如技术、技能和管理机制.一个连续成功的企业必定有其核心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开发、培养,不断巩固及更新.经过学术界众多的管理咨询公司和企业界的努力,有关核心竞争力的模型已经走向定量化,变成一种成功的解决方法.因此,目前应积极培育更多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充分发挥它们在扩大就业、拓展市场、增加怎么写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之成为地区竞争优势、产业成长的生力军和技术创新的主体.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离不开人才,人才在某种程度上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针对青海人才难得、人才难留的实际,需大胆实施新举措,在加大当地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对急需的专业人才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而且要采用公开招考、招聘,高薪聘请及请进来、送出去的市场化手段,用环境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营造出一个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环境.

根据青海人才的现状,除重视当地人才外,要更好地借助外力,与相关科研机构积极开展联合,在体制、科技创新等方面更多地引进市场化水平相对较高的企业,带入新体制、新机制,以此促进本地的体制创新.政府最重要的是创造一个良好的体制、政策环境,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提供各方面的便利条件,使中小企业得以在青海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