笪冀平:医院的幕后英雄

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17633 浏览:80270

专家简介

笪冀平,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副会长、诊断病理学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细胞及病理学会诊中心副主任、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病理组委员、卫生部《全国医疗怎么写作项目规范》修订咨询专家以及北京市病理质量控制与改进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病理分会常委、北京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常务理事.

毕业于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获得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硕士学位.在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癌症研究所作博士后2年,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大学医院访问学者2年,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学者3个月.自1982年起从事病理学诊断和研究工作,以临床病理诊断工作为主,擅长呼吸、妇产科、免疫性肌病及淋巴瘤的病理诊断.曾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著数十篇,参加编写妇产科诊断病理学(副主编)、手术中病理诊断图鉴(编委)等专著,获得中国/美国/欧洲专利一项.目前承担有国家863重大课题分题及院级研究课题.曾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二、三、四等奖6项.1998年遴选为硕士研究生导师,已经培养硕士研究生4名.

在医院里,有那么一群白衣天使,他们很少直接跟病人接触,但是他们对病人的病情却了如指掌,他们的诊断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这就是病理科的医生,长期甘居幕后,却做着重要的工作,他们可谓医院里的“幕后英雄”.

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主任笪冀平走进这个领域已经近35年了,问及其最深的感触,朴实的他说:“既然走上从医这条路,就要对病人负责.”

做好一块砖

“当初在部队,就是服从安排,作为一块砖,东南西北任哪搬.”说起从医的经历,一向严谨的笪冀平轻松地说.回忆早年在第四军医大学医疗系的学习以及空军工程兵某团部卫生队的工作,笪冀平认为,那是对自己一生都有重大影响的经历,因为在那个淳朴的年代,在部队环境的熏陶下,笪冀平接受的是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救活战士的教育.直到如今,“一切以病人为重”的理念都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他:“医生理解病人,病人信任医生,才能有一个好的医疗环境,把医疗行为当做写卖是最令人痛心的.”

1978年,笪冀平开始在山东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进修学习,开始从事病理专业,1988年考入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病理研究生确定了呼吸病理和妇产科病理两个领域作为主攻方向,为之后的专业发展形成了框架.善于融会贯通的笪冀平把两个方向结合起来,开展细胞培养的实验和原位杂交的研究,在某些方面开国内之先河,这些工作解决了许多临床诊断问题,也为他以后在这两个方向做更深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笪冀平来到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除了继续在肺癌及妇产科病理诊断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外,还开始关注免疫疾病的研究治疗.随着肿瘤细胞信号传导途径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靶向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中最有前景的手段之一.针对分子病理的变化与靶向治疗的关系,笪冀平带领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开展了EGFR、Kras、Braf、ALK等基因突变检测,为靶向治疗提供分子依据.新成果的取得,标志着医院病理诊断从形态学水平提升到分子水平,提高了病理科的综合实力与竞争力,为临床科室开展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医院的科研工作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

坚守两个阵地

医院的一切医疗活动都是以病人为中心而开展的,任何一位医师面对患者都围绕着两个中心问题――诊断和治疗而进行着大量的医疗实践,而诊断和治疗两个环节中前者又是后者的前提,因此,每一个病例准确及时的诊断便成为医院医疗工作的核心,在医疗过程中承担病理诊断工作的病理科也就成为大型综合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

在这个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里,笪冀平始终相信,只有在临床一线接触大量病人以后才能够积累经验,然后才能进行临床研究.一位23岁的年轻女患者曾给笪冀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患者因呼吸困难检查发现支气管肿物,在别的医院就诊并未发现肿瘤,患者来到中日友好医院就诊,笪冀平结合临床改变与胸外科医生等会诊,经过认真分析,最终诊断为腺样囊腺癌,患者术后不需要特殊治疗和放化疗,预后很好.所以笪冀平说:“病理科是个主观性非常强、科学性也非常强的学科.一个高级的病理医生不仅能看出有病没病,还能看出病程.”无论是外科病理学还是肿瘤病理学诊断,都是根据临床表现、手术所见、肉眼变化和光镜下特征综合作出的.有时尚须结合免疫组织化学、分子病理学、流式细胞分析、自动图象分析、超微结构,甚至随访结果才能确诊,所以是一门依赖经验积累的诊断学科,随着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经验才能逐步提高.

一边积极进行医学研究,一边坚持治病救人,几十年来,笪冀平坚守着科研和临床两个阵地,他说:“医学研究是医学发展的长期投资,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二者是统一的.”

从全科到专科的转换

在以前,病理科医生是病理诊断上的全科医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脏、血管,肝、脾、肾等,什么病都看,没有明细分工,用笪冀平的话来说,就是“从头看到脚”,这样势必造成医生博而不专,影响诊断效果.

随着学科的发展,临床的专科性已经很强,而病理科由于种种原因,发展相对于临床明显滞后,全科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医学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发达国家病理科医生向专科医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只有专科病理发展了,整个医院的诊断水平才能提高.美国、欧洲及日本的经验表明,病理科没有亚专科的发展,不可能适应临床各学科的发展,为各个学科提供优质的怎么写作.

为了适应临床医学发展,也为了更好地为病人提供诊断怎么写作,笪冀平有了新的目标――在病理学上推动亚专科的建设.“临床病理学可分为血液病理、呼吸病理、消化病理、细胞病理等.病理学会也在建立各种各样的亚专科.”笪冀平说.鉴于此,他联合多家医院的病理科大夫一起,根据中国医疗的具体情况,筹备胸部疾病病理学组,并且即将在2013年4月份成立.之后,他将下大力推动病理亚专科建设与发展,有基础的先成立亚专科,与临床相应的科室开展交流和学科讨论,达到明显提高病理科的诊断准确性和诊断水平的目标.

所谓术业有专攻,要建立和发展专科病理,需要把病理科医生培养成为专科医生,使他们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作为学科带头人的笪冀平认识到,首先要使自己在学术上有较深的造诣,并且有意识地培养人才梯队.为此,这些年来,他总是从自身做起,积极参加各种学术活动,从中汲取营养和灵感,并不顾年龄较大和家庭困难,坚持完成在美国的学习,受益匪浅,在肺、乳腺和妇产科病理领域的跟踪研究几乎与国际同步,在学科建设的思想理念和认识上出现飞跃.

同时,笪冀平在人才培养上也不遗余力.为了克服人员不足的困难,他大力招揽优秀人才,培养研究生,并派出医生出国和在国内最著名的医院学习进修:在病理科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每周都组织各类学术活动:亲自带领有兴趣的医师一边学习,一边开展亚专科工作,目前中日友好医院病理科已经形成了呼吸、消化、内分泌、血液淋巴瘤、肝病、妇产科、泌尿等多个亚专科或雏形.在笪冀平的推进下,病理科正在形成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

“我们现在最大的挑战就是要把专科病理建立并发展起来,专科病理发展了,整个医院的诊断水平才能提高.”说到此,笪冀平对未来充满了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