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生培养模式的性

更新时间:2024-01-23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0214 浏览:92552

摘 要 :分析当前形势下我国临床医学研究生培训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我院科研和研究生培养现状,探寻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的创新模式;为加强我院学术发展、人才建设和科研工作的开展,进一步扩大了研究生的招生规模,同时不断完善我院研究生培养工作,近3年我院研究生中期考核、学分、学位论文审核等,均顺利通过并上报研究生学院,在此基础上我院加强与上级部门、兄弟院校间的联系,加强外部沟通及熟练掌握培养政策,有针对性开展我院研究生管理工作.以上各项工作对于提高我院研究生的质量具有积极意义,为探寻医学人才的科学培训方式提供了参考.

关 键 词 :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

研究生培养模式根据专业及学术环境的不同,各个国家均采用了不同的培养模式,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基本可分为学术型、专业型、教学型及协作型,临床医学专业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许多国家多采用学术型或协作型,我国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临床医学研究生基本采用学术型结合教学型的培养模式,该模式要求研究生入学后接受一段时间的理论知识学习,随后跟随导师从事临床工作,其初看兼顾了培养研究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但经过多年的应用,其不足之处也正逐步暴露出来[1],本文通过探讨当前临床医学研究生存在的问题,结合分析我院研究生培养模式,为探寻更加科学有效的培养模式提供参考.

1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1.1招生规模与师资力量的矛盾 我国近些年的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与之相矛盾的是研究生导师数量无法满足招生需求,尤其是临床医学专业的硕导数量无法满足需求,因此研究生实际培养过程中形成师生比例失调,单个导师指导的学生数量过多,每个学生获得的临床指导必定相应减少,研究生质量也令人堪忧,同时科研和论文质量把关要求也相对降低[2],为学术查重创造了条件;我院近3年研究生培养人数均稳定在40人左右,但临床医学硕士生导师的数量则逐年增长,我院现有硕导40位,基本能确保1~2名研究生能获得1名导师指导,这为我院研究生培养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2培养目标存在一定误区 我国现有的临床医学研究生培养单位主要为高校或医疗机构,前者的培养过程中存在重学术轻应用的误区,后者存在重应用轻学术的误区,加之部分研究生以获得高学历为学习目的,这就造成了实际培养过程中,研究生无法充分扩充自身学识和实际工作能力,另外,还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无淘汰、教学方法单一、临床实践不足等众多不足之处,这些均将表现在毕业研究生的质量上[3].我院为提高我院研究生培养水平,认真组织完成了近3年72名硕士研究生的中期考核和学分、毕业考试成绩、英语六级成绩、轮转计划、学位论文的审核,且均顺利通过并上报研究生学院,为帮助毕业研究生顺利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组织我院专家对研究生进行了毕业论文预答辩,按照大学研究生学院要求完成72名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毕业研究生硕士学位申请顺利完成准予毕业.

2我院研究生技能调查结果统计

为进一步了解我院临床医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自制了相应的调查表,具体调查结果,见表1.

3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分析

目前学界对于研究生培养已达成共识,①要注重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②加强研究生职业价值观和临床分析判断能力,针对以上培养要求,本文结合我院研究生培养经验,笔者认为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3.1导师联合培养制度 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导师指导范围过于单一和片面,开展联合培养模式,对于促进研究生全方位成长、开阔眼界和创造性均具有重要作用,无联合培养条件的院校,可实行导师组负责制,不同学科、专业、层次的导师可让研究生接触不同教学风格,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增长和扩大知识面有重要意义[4].

3.2鼓励组建学习团队和参加学术会议 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所有问题和难点都可以通过导师指导获得解决,根据学习兴趣、具体研究方向组建不同形式的学习团队,在学习中共同分享资料、心得和研究成果;所有的创新均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要鼓励研究生多参加各种形式的学术会议和研讨会,让研究生获取新的知识和养成创新性思维习惯,并通过参加学术讨论发现自身不足及和开阔学术视野,从整体上提高自身理论水平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