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切而生动的历史

更新时间:2024-02-11 作者:用户投稿原创标记本站原创 点赞:25074 浏览:118127

我偶尔去某大学讲课,顺便调查学生读书的情况.我的问题是这样:谁读过三本以上的法国文学著作?(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举手)谁读过《红楼梦》?(约五分之一的学生举手)然后,我降低门槛,把调查内容改成《红楼梦》的电视剧,这时举手的多一些了,但仍只是略过半数.


这是一群文学研究生,将要成为硕士或博士的.他们很诚实,也毫不缺乏聪明.我相信未举手者已做过上百道关于《红楼梦》或法国文学的试题,并且一路斩获高分――否则他们就不可能坐在这里.问题在于,那些试题就是他们的文学?读书怎么成了这么难的事?

或者此事另有原因:是什么剥夺了他们广泛阅读的自由?

我不想拍孩子们的马屁,很坦白地告诉他们:即使在三十年前,让很多中学生说出十本俄国文学著作、十本法国文学著作、十本美国文学著作,都是不怎么困难的.我这一说法显然让他们惊诧了、怀疑了、困惑了,一双双眼睛瞪得很大.三十年前?那不正是文化的禁锁和荒芜时期?不正是“”的十年浩劫?有人露出一丝讪笑,那意思是:老师你别忽悠我们啦.

没错,是禁锁,是荒芜,甚至是浩劫,从当时大批青年失学的情况来看的确如此,从当时政策主体来看的确如此.但你们注意:一具病体并非尸体,仍有不绝的生命力,包括生命力的逐步恢复和增强.“”不过是一场大病来袭,就如同历史上文网森严的旧中国和政教合一的旧欧洲,并不曾冷却民众的精神之血,无法遏制新文化的萌发、繁殖、积聚、壮大以及爆发,直至制度层面的变革.这才是历史真切而生动的过程.我们曾用这种眼光注意过很多复杂局面,包括宗教法庭与牛顿的共存,普鲁士帝制与黑格尔的共存,斯大林铁幕与肖洛霍夫、爱森斯坦、肖斯塔科维奇的共存,为什么独独乐意给“”随便贴上一枚标签?是什么人最习惯使用这一类标签?

中国谚语:知其一,还要知其二.

【原载2008年6月28日《今 晚报》】

题图 / “吸” / Andrei